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243节
为了不出差错,他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
做完了这一切后,何振华又匆匆地回到家,将掌机的事情告诉了何先生。
虽然大陆那边给出了销售策略,但他还是有些拿不准。
低价销售,问题比把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组装生产线搬到香江更大。
何先生听完之后,沉吟良久,哈哈大笑道:
“振华,论做生意,恐怕你的眼光还真不如这个李暮。”
“他的这个办法,短期内看,利润肯定不高,甚至可能我们还要赔一些钱进去。”
“可是做生意嘛,哪有一直赚钱的道理,现在赔点钱,未来我们可以十倍,百倍的挣回来!”
他虽然没有李暮先知先觉的本事,但一生商海沉浮,也练就了一双毒辣的目光。
掌机其实并不是真正赚钱的东西,游戏才是。
只要人们喜欢上了游戏这种娱乐方式,想要让他们掏钱,轻而易举。
……
半导体研究所这边。
李暮走出实验室的时候,已经到了很晚。
黄新华跟在他的后面走了出来,道:“你也别着急,分布式投影光刻机想要量产,难度并不比研制小多少。”
“现在的产能,勉强还是跟得上的。”
“可是一旦电子手表、程控数字交换机、01型计算机这几个都完成芯片的升级设计,需要的量就会呈几何倍扩增啊!”李暮叹了口气道。
现在的分布式投影光刻机,制造基本靠手搓,至少半个月才能搓出来一台。
这个产能,绝对满足不了后续的半导体产业发展需要。
“已经很好了,我们所的研究速度在国科院下面的所有研究所,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真不知道你在急什么。”黄新华摇了摇头笑道。
半导体研究所现在说是国科院的心尖尖也不为过。
研究出成果就跟喝水吃饭一样容易,还能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让整个国科院都跟着上下沾光。
也让很多人改变了对科学家的印象。
他们不是只能烧钱在上的无底洞,他们研发的产品,同样可以用于民生,帮助夏国的人民,实现更美好的幸福生活。
看着黄新华脸上满足的笑意,李暮微微苦笑,却不再多说什么。
不知不觉,61年便即将结束,62年马上就要来临了。
那个特殊的时间点,也越来越近。
这个时代或许因为他的出现变好了一点点,然而或许依旧阻挡不了那股滚滚洪流的到来。
李暮也明白,大势或许很难更改。
但他还是想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为这个时代带来更多的好,让数以亿计的国民早日过上不忧吃穿的生活。
如果不能给所有人谋福祉,哪怕只是一部分人,因为他的出现命运走向不同的方向,都是好的。
……
回到科大。
已经是深夜,李暮却依旧坐在桌前。
赵参军照常地拿起一本书,在他旁边看着。
瞅了一眼,竟然是机械工程方面的书。
“赵大哥,你怎么突然对机械工程感兴趣了,是不是想考大学?”李暮暂且放下手头的工作,笑着问了句。
赵参军满脸的不好意思,道:“我就是随便看看,其实也看不太懂,考大学就更别提了,有个高中毕业证我就很满足了。”
“再说,和你在一起,我偶尔也能去教室听听课,和上大学也差不了多少。”
说到这里,他的脸上满是满足。
“没有人天生就懂了,是看着看着才会的,您要是想学,以后可以多去听听。”李暮道。
赵参军连忙摇头,道:“不行不行,我的主要任务是保护你,要是跑去学习,那不是玩忽职守吗。”
虽然现在李暮的身边一直都有不少安全委员会的同志,在暗中跟着保护,但进到寝室休息的时候,是很难应对突发的意外的。
所以无论如何,他都不可能离开李暮。
“那这样,我在半导体研究所,您总不会担心了吧,这个时间您完全可以去听课,上面我也会打好招呼的。”李暮想了想,道。
赵参军闻言愣了愣,沉默许久,然后才感激的低声嗫嚅道:“谢谢,谢谢您!”
不过他依旧不放心道:“要是有特殊情况的话,你提前离开半导体研究所的话,一定要和我先说一声。”
“没问题。”李暮微微颔首。
看着赵参军脸色毫不掩饰的喜色和感激,他的眼中满是笑意。
其实他让赵参军去听课,除了满足其学习的愿望之外,还有些别的打算。
第203章 关键民:轮到我就是拿东西吗?
他在半导体和航天航空这边忙得昏天黑地,很多其他领域的研究,一时半会儿都没法插足。
这就需要有人能够代替他,去做一些小东西,比如各种商用车辆乃至摩托车的发动机之类的。
他去搞的话,现在精力不太够用。
指导别人,慢点是慢点,但能帮他节省大量时间啊!
只要对国家有好处,就算功劳大头不是自己,也是值得的。
……
一边想着,李暮一边拿出笔记,整理目前的研究计划。
02型计算机的问题,在他给出方案后,基本得到解决,除了发现大问题外用不着多操心。
程控数字交换机和电子手表的芯片升级现在是黄坤在负责,而且进展还不错,他暂时也没必要插手。
唯一要担心的,是分布式投影光刻机的量产工艺问题。
在上面的几个研究完成之前,必须将之解决,不然就会大大影响半导体产业发展的计划推进。
写完了这些,李暮又开始在笔记本上写了一些能用在民生上面的小东西。
首先,当然是刚刚想到摩托车发动机。
这个年代,国产的摩托车只有一款,叫做“幸福250”,仿制的事捷刻和斯洛法刻著名的“JAWA250”型摩托车。
这个发动机的型制是单缸,风冷,二冲程,曲轴箱换气,回流扫气式的发动机。
可以说是相当落后。
在M帝,主流发动机基本都是双缸,中高端车辆专用的v8发动机更是拥有8缸驱动。
水平差距,不可谓不大。
“倒是用不着8缸那么多,先把双缸搞出来吧。”李暮咬了咬笔头,暗暗想道。
目前的国内水平,造出来太高端的用处也不大,重要的是先普及,再提升。
接下来,确定了目标,他便开始画图进行设计。
以前他玩车的时候,对摩托车的整体结构,以及各种发动机的性能和数据都还是比较了解的。
不过想要凭借这些就搞出发动机,那就有点天方夜谭了。
就在他竭力苦思的时候,脑海里忽然响起“叮~”的一声信息提示音。
阿斯克:“李,我成功了!图片Jpg.”
聊天页面内,阿斯克传来一片M帝国家科学期刊的目录页,其中一篇关于生命基因学科的论文的第一作者,清晰地写着阿斯克的名字。
“恭喜啊!”李暮祝贺道。
他不禁感叹,阿斯克不愧是年纪轻轻就能进入M帝顶级研究所的人才,稍稍发愤图强一下,就能在顶级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
他紧接着问道:“所以,你马上要离开研究所了吗?”
“不,不会这么快,她希望我再好好准备准备,BOOS也很看重我,打算把我派到剑桥那边学习交流一段时间。”阿斯克高兴的回复道。
看样子,他还是没能察觉那位准女友的异常。
李暮笑道:
“这很好嘛,夏国有句古话,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你现在虽然有了一些成就,但还需要积累,才能够一飞冲天。”
“加油,我相信你能行!”
阿斯克离开研究所,对他而言无疑是好事。
只要阿斯克不常年待在实验室,他就有更多的机会去引导对方,前往他需要收集资料的地点。
“谢谢你,李,没有你的开导,我不会有今天的成就。”阿斯克由衷地感谢道。
李暮:“都是朋友,谢什么,不过你去哪里学习,大婴?”
大婴有什么知名实验室,他还真不是特别清楚,到时候恐怕只能碰碰运气了。
阿斯克回复道:“对,那里的一个生命基因工程研究所的BOOS和我们BOSS有合作,答应让我过去学习15天。”
“这还是我第一次去O洲,想想还有一点小激动呢。”
“对了,李,我有一个想法,我去夏国,我们来‘面基’怎么样?”
对于阿斯克的“面基”请求,李暮当然没办法答应,只能借口他在冰屿旅游先搪塞过去。
他想了想,道:“对了阿斯克,你有空的话能不能帮我去哈雷、胜利、杜卡迪这些摩托车厂看看,我打算买一台最彰显个性的摩托车玩玩。”
“当然可以。”阿斯克直接答应下来,不过旋即又有些疑惑道:“可是这在在夏国应该也可以买到吧?”
李暮解释道: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