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278节
“与其日后来回跑,不如我们过去?”
“也好,那您向上面打个申请,我回去和吴所长说一声,先做好准备。”李暮想了想,答应下来。
经过几个月的建设,半导体研究所里的新实验楼已经建设完毕,腾出几间实验室给雷达研究所这边用完全可以。
随后,他又和彭时录商量了一下后续联合研究的细节,才下楼离开。
……
回到半导体研究所。
先找吴有望说了说和雷达研究所联合研究的事,李暮又前往四个软件设计组,查看了一下CAD、CAM等计算机辅助软件的研发进度。
不出意外,毫无意外。
即便有着他给出的方案指导,想要完成这四项软件设计,同样是件不小的工程,稳中有进已经是相当不错的状态。
鼓励了一番认真工作的研究人员们后,李暮又去找到杜飞几人。
……
托新的实验楼建成的的福,如今他们也换到了新的实验室。
他进来的时候,杜飞以及其他两个助理研究员正在顾教授和莫教授地带领下,进行着电磁炉屏蔽层材料的测试。
不过看着他们严肃的表情,显然是遇到了一点小麻烦。
没过多久,杜飞便抬起头,对着顾教授和莫教授道:“不行,虽然屏蔽辐射的效果好了不少,但时间久了还是会有泄露的风险。”
“看来我们的实验还有没考虑到的漏洞。”顾教授和莫教授微微摇了摇头。
杜飞三人也是暗自反思,觉得是自己做的不够好。
“也有可能是我方案有问题呢。”李暮开口打断众人的沉默。
这时,屋里的众人才注意到已经在门口站了有一会儿的他。
杜飞道:“怎么可能是李顾问您的方案有问题!”
“是啊,李顾问的方案详备且有理有据,达不到要求,恐怕是因为我们有疏漏之处。”顾教授跟着开口道。
其余几人也跟着点头赞同。
李暮闻言无奈一笑,道:“好了好了,不说这个,先让我来看看吧。”
说着,他便走上前,查看其金属导电衬料的各项数据。
他给出的方案中,金属导电衬料的选择建议是铜和铝。
这两种都是比较广泛应用的电磁屏蔽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够有效地反射高频电磁波,从而减少电磁波的泄露和干扰。
为了降低成本,顾教授和莫教授选择用铝作为原材料。
铝在具备良好导电性的同时,还具有轻量化的特点,在后世也常用于电子设备的外壳和屏蔽层。
李暮盯着实验数据看了许久之后,大概明白了效果没那么理想的原因。
顾教授和莫教授几人确实完全按照他的方案进行的设计和实验,但以现在的工艺水平,其实达不到他预计的效果。
金属导电衬料虽然是在61年便被发明出来,但是直到70年代,M帝才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彻底解决电磁炉辐射的问题。
想到这里,他当即道:“确实是我考虑不周,这个工艺流程想要做出合格的金属导电衬料有不小的难度。”
“我给你们一个新的工艺流程方案。”
“这个方案有5个步骤,提供金属板材、形成光阻层、蚀刻处理、形成第二光阻层和第二蚀刻部分、完成屏蔽层。”
……
李暮没有掩饰自己的失误,直接承认,然后很快拿出新的方案。
顾教授和莫教授几人闻言,除了微微有些惊讶之外,也没有觉得这个问题有什么大不了的。
科学实验,其实走错路才是常态,像李暮这样一次都不出错的,才有点奇怪。
更何况这还根本算不上什么出错,只不过是李暮高估了目前的工艺水平而已。
给出了新的工业流程之后,李暮跟着众人进行实验,
即便全程都没有什么大问题,他还是一直待到晚上才离开。
书房内,他坐在座位上,反思今天的错误。
虽然这点小疏忽微不足道,但还是要尽量避免才行。
外汇创收现在是有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不能松懈。
大量的研究,都需要高精尖的仪器设备进行支持,现在国内造不出来,只能从国外买。
第229章 下一款半导体工业产品
像雷达研究所那样,实验仪器相当简陋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只有足够多的M刀和婴镑,才能给他们换上好的设备,大大加速夏国科学领域发展。
想到这里,李暮再次打开聊天页面,在WIFI列表里寻找起下一件能够创造大量外汇的产品。
首先考虑的,肯定还是家电。
电热水器?
不行,30年的产品,哪怕他拿出更好更优质的电热水器,恐怕也创造不了多大的经济价值。
油烟机?
也不行,55年就有了。
……
李暮看了半天,发现大多数家电,发明的时间都相当之早。
即便他有资料可以照抄,产品质量好,但去抢一块分得差不多的蛋糕,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想了想,他目光忽然一动:“不对,我没必要光盯着家电这块不放,搞个人计算机也可以啊!”
他先翻到第一台个人计算机的详细资料。
81年生产,16位、4.77MHz的Intel 8088微处理器,内存仅有16K,没有存储硬盘,仅能使用盒式录音磁带来下载和存储数据。
操作系统采用的是微软公司的磁盘操作系统(DOS)、电子表格软件Visicale和文本输入软件Easywriter。
16位处理器的水平确实有不小的难度,不过要突破也不是没有可能。
李暮摩挲着下巴,开始考虑突破16位微处理器的方案。
过了一会儿,他忽然一拍脑袋:“想远了,还是赚钱要紧!”
现在才刚刚突破8位微处理器,02型计算机那边的设计都还在进行重新的优化和升级,短时间内把个人计算机搞出来不现实,容易扯着蛋。
赚钱这事儿刻不容缓,还是尽量选择短期内能获得极大收益的技术比较好。
沉思许久,无意识地滑动着聊天页面的时候,李暮的目光忽然在一个名称上停留——
尼卡官方旗舰店资料库。
搞照相机,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
熬了小半宿,李暮起床的时间稍稍地晚了一些。
洗漱锻炼完,他便前往半导体研究所。
和门卫大爷打过招呼,走进去后,实验楼下的几个人影立刻吸引住他的目光。
笑着走上前,道:“彭所长,您这也来的太快了吧。”
“不快,不快。”彭时录摆摆手,道:“我还嫌太慢了呢。”
昨天会议结束后,他立刻赶到国科院申请。
郭默一听是李暮的想法,二话没说就直接批准了研究。
这份态度,也再次让彭时录明白了李暮的影响力到底有多恐怖,多普勒雷达的研究可是国家级别的军事研究项目,往常想要更改研究计划,没有几天的开会,根本下不来。
“好,那您和吴所长聊着,我一会儿就过来。”李暮微微笑了笑道。
彭时录等人刚刚过来,舒适环境这些不提,那些研究用的仪器设备要运过来都要点时间。
而且实验的研究人员也要调配,计算机仿真平台和材料设计软件成功后,来自全国各地进行支援的专家和教授们虽然暂时还没有走,但也不可能一直留着不是。
他倒是想,不过估计各地的大学和研究单位不会答应。
……
先去电磁炉研制组看了看进度,采用新的工艺流程做出的金属导电衬料已经做出了成品,正在进行测试。
当然,一次成功是不可能的,至少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实验调整。
随后,继续依次前往各个软件设计组,转了一圈,没有发现太大的问题,旋即又去黄新华那里看了看,询问了一下集成电路的研究情况。
实验室内,黄新华拿起一份数据,递给李暮,道:
“目前分布式投影光刻机的集成度提升已经达到了极限,想要继续提升,一时半会儿没有实现的基础。”
“我的想法是,先把02型计算机研制出来,5w的集成度,运算速度至少能够破千万次。”
“这对于我们国家的很多科学研究,都能有着巨大的效率提升。”
在技术水平暂时提升不上去的时候,转向应用研究,确实是个正确的选择。
“不过人手又是个问题。”李暮忍不住轻轻地完了一口气道。
02型计算机的研制本来一直进行的比较顺利,不过因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接着一个,已经被搁置了好几次。
毕竟当时的集成度还有提升的空间,如果硬要研制出来,提升的运算速度也不会太高,至多达到五六百万每秒的水准。
提升不是没有,但相比一台几十万的投入,难免有点不值当。
黄新华看着犯愁不已的李暮,道:“别担心,有前面的基础在,研究起来其实没什么太大的问题,用不了多少人。”
“先不着急,我回头去跟所长说说,搞个培训班,再招点人进来。”李暮看了看外面新建起来的3座实验楼,以及还在建的两座,道。
地方有了,招点人,不过分吧。
一边想着,李暮一边前往吴有望的办公室。
……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