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289节

  两人闲聊了一会儿,李暮很快问起教材编纂的速度。

  有着他给的框架指导,目前的编撰还是比较顺利的,已经基本完成了《计算机科学导论》的大部分内容,开始《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硬件/软件借口》地内容搜集。

  写书这种事,不比敲代码轻松,更何况是教科书,以后是要给国家用于培养软件工程方面的人才的,所以他们慎之又慎。

  这样的保守的方法下,速度自然快不起来。

  但李暮并没有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反而很支持谢顶教授的方法。

  他是能直接拿出一本本教材,顶着惊爆所有人眼球的风头,直接完成所有教材的编写。

  但是那些后世的书究竟适不适合现在的学生们学习,他根本无从判断。

  总不能为了写教材,他还要去学教育专业方面的知识,那未免有点得不偿失,还不如交给谢顶教授等人来做。

  听完编撰的近况后,李暮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叠稿纸,道:

  “这是一份用J语言编写的文字自动化制D系统软件基础版,我进行过仔细地拆分,您可以直接拿去作为案例。”

  “自动化制D软件?”听到这个名词,谢顶教授忍不住呆了呆。

  这,这是能写进教材里的吗?

  李暮看见他的表情,便知道他想差了,连忙道:“只是基础版而已,并没有涉密的内容,大部分程序一个熟练掌握软件设计的学生也能够完成,用来做教学案例,刚好合适。”

  听到这个解释,谢顶教授才放心下来。

  不过他转头又意识到,李暮既然能拿出这个基础版的案例,那么恐怕已经做出了完整的软件。

第237章 新型多普勒雷达!

  他张了张口,忍不住道:“李顾问,你难道还对航空航天方面有所研究?”

  “略有涉猎而已。”李暮笑了笑道。

  这倒不是为了谦虚,只是没必要和谢顶教授谈那么多。

  知道得太多,对对方也没有什么好处。

  后者虽然有心还想再问,但见李暮闭口不谈,也就只好放弃。

  ……

  四人继续聊了一会儿,办公室里陆陆续续地又有一些专家和教授过来,和李暮打过招呼后便开始进行编撰工作。

  李暮待了一会儿,跟黄坤和吴希又聊了两句后,便离开文教部,来到半导体研究所。

  看了看时间,刚好12点,先迅速解决完午饭,再前往雷达子系统研发实验室。

  因为人手不足,原来的雷达数据采集子系统、雷达产品生成子系统和主用户终端子系统,最后还是被统合为一个研发组。

  这个结果虽然比较让人可惜,但也是无可奈何的结果。

  哪怕基础的研究人员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补充,但中上层的研究人员却无法直接补充,需要时间去慢慢培养。

  ……

  李暮刚刚到门口,还没进去,便有一个学生走出来。

  看到他,发出一声低声的惊呼:“李顾问。”

  听到这道声音,实验室内的众人顿时回过头。

  除了彭时录和王绶觉等专家教授外,现在雷达子系统研发组的大部分年轻研究人员都是经过培训班进来的。

  “雷鸣,你被分到这里了啊,不错嘛。”李暮笑着和发出惊呼的男生打了个招呼,对方正是他第一次去培训班时遇到的自来熟男生。

  大部分学生即便通过培训班,进来所里也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学习,才能够胜任研究工作。

  对方能被提前分配过来,可见天赋还是相当不错的。

  被李暮夸奖,雷鸣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道:“还是多亏了李顾问教的好,要不然我也没有这个机会。”

  “加油,我看好你。”李暮轻轻拍了拍他的肩头,说完又看向实验室里刚刚被分配过来的5个培训班学生,道:“你们也是,好好努力,争取早日做出成绩。”

  一众学生眼中顿时露出激动之色,神色振奋,道:“是,李顾问您放心,我们不会辜负您的教导和期望!”

  明明年纪和李暮差不多大,然而众人的表现就像是在面对一位极其尊敬的师长,让一旁的彭时录面色不禁有些古怪。

  他心中对李暮的评价,不由又上升了好几层。

  研究能力强很难得,但会教书育人更难得,二者兼备,便是国家之大幸。

  ……

  李暮和雷鸣等人简单地聊了几乎后,便找到王绶觉和彭时录,问起关于雷达子系统的研究情况。

  两人道:

  “我们目前正在按照你的方案,开始对雷达数据采集子系统进行研发工作。”

  “目前的情况还算比较顺利,但有一个不算问题的问题。”

  “雷达数据采集系统目前的缓存速度有点不太够,流通速率也比较差……”

  ……

  王绶觉和彭时录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将目前遇到的问题缓缓道来。

  缓存速度和流通速率确实是个紧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数据采集系统的实时性。

  简单点来说,就是雷达探测到目标后的反应速度。

  至于他们为什么说是不算问题的问题,是因为现在雷达研究所研制的多普勒雷达已经超过了M帝和老大哥一大截。

  在各项数据都呈现碾压的情况下,这个问题的影响微乎其微。

  李暮也明白这一点。

  但他并不会因此忽视这个问题。

  只是雷达领先而已,还远远不够,要的就是全方位多角度领先,让M帝也体验体验,什么是绝望。

  就像是后世夏国搞出的速度高达42马赫D弹,大家都知道你起飞了,但是根本防不住。

  现在的D弹发展水平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是还是要防范一下才行。

  最好是能做到那边D弹飞机什么的一发射或者起飞,他们这边的雷达便能够立刻预警,那便很踏实了。

  想到这里,他看了看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的众人,道:

  “科学研究马虎不得,实现高速缓存,提高数据流通速率,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我已经考虑过一些解决的办法。”

  “我们来开个会,一起讨论交流一下看看行不行。”

  一边说着,他一边带着众人到旁边的小会议室坐下。

  王绶觉和彭时录对视一眼,两人笑了笑,目光之中除了感慨还是感慨。

  李暮这种永远走在所有人前面的做法,他们都习惯了。

  ……

  小小的会议室里,挤进十几号人,略显拥挤。

  然而没有一个人抱怨,无论是刚刚进所里不久的学生,还是已经李暮合作研究许久的专家和教授们,面前都拿着一本笔记本,一副小学生听老师上课的样子。

  李暮见状,心中微微无奈。

  虽然极力避免这种直接给出解决方法的情况,但关系到新型多普勒雷达的研发,现在他还是不得不出手。

  他清了清嗓子,道:

  “要解决高速缓存和数据流通速率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异步FIFO和锁相环结构。”

  “FIFO的概念在格雷编码中便有所提及,不过还不够完善,简单来说,它是在一种先进先出的数据缓存器或队列,可以同步数字芯片中不同时钟域的数据。。”

  “而异步FIFO,主要用于解决FIFO中不同时钟域之间的数据同步问题,即一个时钟域的控制信号用于写入数据,另一个用于读取诗句,从而实现数据的跨时钟域传输。”

  ……

  李暮先给众人解释了一番异步FIFO和锁相环的结构原理和概念。

  后者发明的时间较早,在1930年便已出现,是一种利用外部输入的参考信号来控制环路内部振荡信号的频率和相位,并实现输出信号频率对输入信号频率的自动跟踪的电子电路。

  当然,出现的时间早,并不代表着这项技术就很完善。

  锁相环真正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还要等到60年代中期。

  不过他有着详细的资料,想要完善并不困难。

  待他说完后,小会议室内众人的笔尖落在纸上的“刷刷~”声又响了一阵,才停了下来。

  彭时录也从李暮阐述的解决方法中回过神,连声感慨道:

  “异步FIFO和锁相环结构,真亏你能想得出来这个解决办法!”

  “还说什么不够完善,这个程度,再完善都要和教科书一样了。”

  “我多问一嘴,你是不是也提前研究了雷达产品生产子系统的部分,干脆一次说出来嘛。”

  说到最后,他的话语中流露出一抹调侃。

  “这个真没有,而且在辐射单元、天线孔径、发射机、接收阵列和信号处理器等关键组件的研究上,我都没有太多的经验,哪有这个本事。”李暮摇了摇头道。

  虽然他手里确实有完整的资料,但直接拿出来显然不可能。

  而且雷达产品子系统这一款的大部分,他都不打算去插手。

  这方面研究他之前已经提前检查过,依靠计算机仿真平台完全可以完成,用不着他过多插手。

  闻言,彭时录稍显遗憾,道:“说得也对,嗐,是我多想了,你才学习应用物理多久,恐怕对这方面探索不深。”

  “这样,你以后要是想学习,可以去外面所里直接查看我们以前的研究资料。”

  “可以吗?”李暮听到这里眼睛一亮。

  他之前虽然在雷达研究所协助多普勒雷达电子元器件进行半导体化,但其实并没有机会去观看那些绝密的资料。

  如果能去看一看,了解了解现在发射机、接收机、信号处理器等等雷达关键元件的水平,或许还能根据后世的资料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升级。

  彭时录见李暮满脸欣喜,道:“当然可以,不过只能在所里看,不能带走。”

  “好,那我就先谢谢彭所长了。”李暮高兴道。

首节 上一节 289/8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