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299节
……
一机部,会议室。
由丘领导、郭默、谷峥共同主持的半导体集团“技术团队第一次交流会暨项目成立大会”正式开始。
比起上次,这次来得专家教授虽然人数少了一些,但是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包括光学、电力学、材料学、医学、化学等等在内的大量学科。
而且这些人,多半都是各自领域的权威专家和教授,水平不说顶尖,至少也是站在夏国前列的那一批。
“咳咳~”丘领导轻咳两声,示意大家先安静下来。
然后他开口道:
“大家知道我们成立半导体集团的初衷,是为了整合资源,统筹全国的力量发展半导体产业。”
“现在,在‘河图’总设计师的帮助下,我们已经确立了下一步即将要研发的目标。”
“那就是超导体技术的应用、CCD技术的应用,什么是超导体技术呢?其实……”
……
丘领导先是和下面的一众教授普及了一下超导体和CCD的技术概念,听得下面的人一愣一愣的。
待他说完后,立刻有人举手提问道:“领导,这个超导体技术和CCD技术的应用,是不是有点操之过急了。”
“是啊,这两项技术都没有得到验证,万一研究下去方向出错了怎么办?我觉得还是该慎重考虑,仔细验证。”有专家附和道。
如果提出这个方案的是李暮,那么在场很多知道他身份的人,都不会有任何怀疑,脑海里只会有一个念头——干就完事了。
但这个神神秘秘的“河图”,便不好说了。
虽然上次对方展现出的能力确实值得佩服,但科学研究不是儿戏,超导体他们听说过,但用在电力运输、医疗设备和冷却技术上,那是一点儿都没听过。
CCD更别说了,现在连这个概念都还没有出现。
面对提问,丘领导没有说完,只是将目光看向郭默,后者负责直接带领整个技术团队,由他来答疑解惑更为合适。
郭默收到示意,道:
“请大家相信我们的总设计师‘河图’同志,这份发展计划书绝对经过严谨地推算和考量。”
“至于出错问题,我认为不要紧。”
“科学研究嘛,哪有不出错的,有方向总比干等着什么也不做强。”
这话一出,顿时有不少人低下头去,面露尴尬。
来到京都这段时间,他们没少了解半导体方面的知识,想着能研发出几款新产品,替国家创收,也替自己长脸。
然后事实却是,花了很长的时间,他们也没想出合适的半导体产品。
某天一个教授兴冲冲地和郭默说研发半导体电池,还让郭默好一通骂。
电池做出来了,卖给谁?
国外的电力基础设施是完全好过他们的,卖出去那些外国佬们也多半不稀罕。
留给自己用——他们连电都没有,电池更用不着了。
一个教授又举手提问,操着福南的口音道:“领导,这个超导技术在医疗设备方面的应用,不是个小项目啊,无论是实验场地还是实验条件,都有很高的需求。”
“放心,我们一定会尽量满足你们的实验需要。”郭默缓缓道。
上面对半导体集团的支持力度,绝对是超乎所有人想象的,这些根本不是问题。
眼看下面的人还想问些无关痛痒的问题,郭默强调道:“请大家多询问关于技术上的问题,‘河图’同志的时间宝贵,务必要珍惜。”
这话让下面熙熙攘攘还在讨论超导体技术和CCD技术的应用是否可行的众人回过神来。
刚刚那个福南的教授接着道:
“我有一个问题,是关于CCD技术的,‘河图’同志在计划书里将CCD的原理和结构都做了细致的分析拆解。”
“但我还是对其中的CCD的制造工艺部分有些疑惑,它的工艺流程相当之复杂,成本也很高昂。”
“我在想,有没有一种可能,用新的技术来先降低这个成本,然后再投入研发。”
他的话说完后,得到一部分专家和教授的赞同。
因为是全新的工艺,所以给了他们很多想象的空间。
李暮拿出来的CCD技术好吗?
那是当然。
但这个确凿的事实,只有他自己,以及一些和他相处许久,对他能力十分清楚的人才确信无疑。
这些专家和教授,自然就未必了。
郭默张了张口,刚准备解释,便被一旁的丘领导拉住。
想要让‘河图’成为这个研究团队的核心,让他们和半导体研究所般如臂使指地听李暮的话去研究,需要他自己来摆平眼前的困难。
想到这里,郭默当即道:“好,那么接下来就有请‘河图’同志,为你解答疑惑。”
话音刚落,台下一众专家教授的目光,便不由纷纷投向了会议悬挂的大喇叭上。
不多时,大喇叭里边传出李暮略微有些失真的声音:
“这位提问的教授,我刚刚看了您的问题,不过我认为科学研究并不是一件需要过多考虑成本,降到一定幅度后,才要去做的事。”
“诚然,现在的CCD制造工艺相当复杂,但这并不代表者它具备的价值不高。”
“在计划书中,我列举了CCD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这都是基于现实的可实现的基础做出的推断。”
第245章 为李暮重启最高奖
“我可以向诸位保证它的价值绝对高于我们对他的研究投入,至于技术上的问题,那需要我们在研究中去解决,没有实践,便没有发言权。”
“比如理论上存在的影响画质的暗电流问题,我并未在计划书中提及,但这并不代表它不存在,只是缺少验证……”
……
李暮说了五六分钟的时间,用几个研究CCD时会遇到的问题来举例。
台下的专家们虽然有些疑惑,但听他说得头头是道,也不明觉厉。
接下来的会议,在众人有了超导体技术和CCD技术都具备研究可能性这一点的共识下,进行得还算比较顺利。
当然,别说只是依靠大喇叭,即便是李暮亲自上场,想在短时间内,让众人走上实验的正轨,还是有不小的困难。
不过现在,他也只能选择相信他的同志们。
……
会议结束后,李暮离开了保卫地密不透风的房间。
他多留了一会儿,见郭默等人没有过来叫自己,便径直前往原子能动力研究所,继续关于磁流体推进器的实验。
当下磁流体推进器的技术难关基本都被一一攻克,已经在进行最后地组装。
在完成这一步骤后,便是最终的下水测试。
可惜的是,李暮应该是看不到了。
从川渝那边赶回来的申中益,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便又一头扎进实验室,一宿一宿地盯着。
完整的磁流体推进器,体积相当巨大。
在组装完成后,他们会进行多次的初步实验,待没有问题后,再送去研究原子能潜艇的那边进行上舰测试。
……
还没走到门口,李暮便听到了里面传来的申中益高兴地笑声。
走进一看,庞大的磁流体推动器边上,后者正爱不释手地摸着设备的机身,脸上满是兴奋:
“有了这个磁流体推进器,我们国家的原子能潜艇一出来,在海上那就是所向披靡的大杀器啊!”
周围的专家和教授们,看着磁流体推进器逐渐被组装起来的完整躯体,脸上也多了几分自豪的笑容。
如果仅仅是实现传统机械结构的动力装置,还远不止于让他们这么开心。
但这是磁流体推进器,划时代的超级军事武器组件之一。
哪怕是强大如M帝和老大哥,都没有研制出来的先进动力装置。
消息传出去,绝对能让世界各国的掌权者们坐卧不宁,睡觉都得睁着一只眼。
其战略威慑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这是一件给蘑菇弹加持隐身BUFF的超级武器!
这其中带来的价值,要远比它高昂的造价更加重要!
“恭喜啊申所长,不过您刚刚回来,看来又得去川渝跑一趟了。”李暮走进实验室内,看着巨大的磁流体推进器,心中也满是高兴。
花得钱是多了点,但郭默说得也没错。
有了它,夏国的原子能潜艇将具备有更强大的威慑力。
就像是大蘑菇一样,只要手里有几颗,说话都能硬气不少,具体可以参考后世的北寒。
申中益听到这声调侃,闻声回头,发现是李暮,笑道:
“别说是跑一趟,就是天天跑都值了。”
“您是不知道,我去那边的研究基地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相信我们能做出来磁流体推进器。”
“现在就让他们看看,我们不仅能做,而且已经搞出了成品,马上就能运过去。”
“能有今天的成功,都要归功于李顾问您,没有您的方案,便不可能有今天的这台推动器!”
他的语气中满是激动。
周围的专家教授们,眼睛已经变成了李暮的形状,纷纷开口道:
“没有您当初天马行空独具匠心的方案,我们现在恐怕都还在传统机械结构推进器上徒费力气呢!”
“我看李顾问您不如干脆转到我们原子能动力研究所当研究员好了,以您的天赋,肯定能在这方面大放异彩!”
……
众人对李暮的能力和天赋赞不绝口,甚至有人还想着把他从半导体研究所挖过来。
李暮无奈道:
“多谢各位专家的抬爱,不过我觉得顾问这个位置更合适我,还是算了。”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