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317节

  网络组光纤的硅波导、调制器和光电探测器三个关键部分的技术,得到了相当大地推进,连带着对硅基光电子技术也有了更深入的探索。

  说不定再等一两年,又能在形成一个完善的学科体系。

  处理器研制组对异构并行计算地研究倒是遇到了不小的难题,毕竟现在很多人连并行计算都还没有研究明白。

  为了保证进度,李暮在和闻教授等人开会讨论过后决定,先研究并行计算,再搞异构并行计算,保证不耽误最终第二代超算的研制。

  存储系统研制组那边,动态随机存储器倒是好说,但是静态随机存储器的难度就很高了,SRAM以触发器为基本单元,不需要刷新电路,因此设计上相当负责,且功耗也是个问题。

  还有软件和算法优化组,虽然有着第一代超算的技术积累,但是想要开发能够满足第二代超算的软件和算法还是有不小的难度。

  不过总得来说,大家干得都还是不错的,毕竟从超算项目开始,到现在满打满算也不到半个月。

  要是被别的单位知道他们有这个速度还不满足,恐怕要气得跳起来骂娘。

  ……

  超算网络组。

  李暮在给王绶觉和闻教授等人开完简短的一个小会,调整了一下接下来几天的研究方向后,走出实验室。

  凉爽的夜风袭来,让他的脑袋一下子清醒不少。

  在外面站了一会儿,揉了揉有些发木的脸,李暮正要回身进去,便看到王绶觉走出来,道:“都10点了,今天就先到这里吧。”

  “你明天请个假休息休息,从获奖过后,你到现在都还没好好休息过呢。”

  “我没事。”李暮想都没想地摇了摇头,道:“再熬几天就好了,现在才刚刚走上正轨没多久,还需要我把好关。”

  王绶觉揶揄道:“怎么,就你能把关,我们都把不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李暮知道他是在开玩笑,但还是哭笑不得。

  想了想,他道:“那好,我明天休息半天,下午就回来。”

  这段时间忙着研究,他有段日子没回大杂院去看了,估摸着李奶奶该想自己了。

  “半天,睡个囫囵觉的功夫都不够,那算哪门子放假,明天休息一天,就这么定了,现在就走。”王绶觉瞪了瞪眼睛,说着便推着他离开。

  李暮见状,也只好无奈应下。

  ……

  下了实验楼,他正要去推自行车,结果刚到门口,就看到关建民搁那儿和门卫大爷闲聊,看见他,连忙小跑着过来,道:

  “呦,知道休息了?我还以为王所长劝不动呢,准寻思着找说不定还得找郭院长他们才行。”

  “我说怎么这么快就让我休息了,原来是你小子告的黑状。”李暮上前重重地拍了拍后者地肩膀,疼得他一阵龇牙咧嘴。

  关建民一边揉着肩膀,一边道:“什么叫黑状,保证你的身体健康是我这个助理的工作,我这是恪尽职守。”

  “就是论到领导那儿,也是你没理。”

  “行了,别贫了,快点去开车。”李暮笑骂了一句,对逐渐展现出活宝性质的他也有点无可奈何。

  ……

  随后,关建民去开来小汽车,送李暮回到特楼。

  掏出钥匙,“咔哒~”一声打开房门。

  看着安静的房间,李暮无奈地笑了笑。

  将公文包放下,抬起手,望了眼腕上的手表,已经到了10点半。

  王娅的研究劲头并不比他小多少,通常要在11点以后才会回家。

  他来到厨房,看了看家里剩下的食材,两人的吃饭都是饭堂里解决,在家里吃的机会并不多,所以能吃的东西也不多。

  好在鸡蛋面条这些还是不缺的。

  李暮慢悠悠地煮上水,等水烧开后便把面条下了进去,然后弄了点汤,放了点猪油进去,一大碗香喷喷的鸡蛋面便做好了。

  拿一个碗在上边扣好,做好保温工作,又收拾了一下后,他便解下围裙,来到书房。

  正准备学习一会儿,脑海里突然响起“叮~”的一声信息提示音。

  打开聊天页面。

  不出所料,是阿斯克。

  除了他也没别人了。

  阿斯克:“李,拍丑照这种方式真的有用吗?我怎么觉得她今天好像还挺开心的。”

  “包的,没有人能够直面自己的丑照,对了,我和你说的熊猫蹲有没有用上?”李暮笑着问道。

  阿斯克:“用上了,她好像确实不高兴了一下,但后面又夸我拍得不错。图片jpg。”

  照片里的女生长得确实挺不错,做着熊猫蹲的姿势,喜感十足。

  李暮看得乐不可支,道:“那就对了,她不过是强撑罢了,你继续多拍点,说不定不等你开口,她就主动提分手了呢。”

  “好吧,那我再努力努力。不说了,我学习去了,今天的任务还没完成呢。”阿斯克道。

  李暮见状,笑着回了个加油的表情包。

  他这么搞当然不是坑阿斯克,而是给两人制造相处的机会。

  阿斯克又不是笨蛋,一次两次还好说,次数多了,难免会发现破绽,所以不能老是用同样的手段。

  拍丑照的方式虽然极端了点,但那个小富婆都能看上阿斯克,多半也是个恋爱脑,不会过于在意。

  一边笑着,李暮一边拿出笔记,心中暗道:“先整理一下目前的研究情况吧。”

  感谢书友:152828224617886”打赏500点币

  同时,感谢所有投月票,推荐票的专员们!

  求月票!

  求推荐票!

第259章 反坦克D弹车

  半导体研究所这边,超算项目的进展还是比较平稳的,03型计算机和01型操作系统也在不断推进,还有CMOS图像传感器,基本也搞得差不多了。

  集团那边,热得快本身技术含量摆在那里,已经研制成功,激光打印机和绘图仪在上次的指导后,也基本踏入正轨,最迟半个月内应该也能搞定。

  唯一比较麻烦的是半导体照相机,根据黄坤和吴希的报告,在物镜的结构设计上遇到了一些问题。

  解决不了倒是不至于,但花费的时间肯定不短。

  “回头得去看看。”李暮想道。

  想空气炸锅、热得快这些能赚快钱的产品终究只是少数,后面还是要进军更多的市场,才能获得更大的利润。

  听说香江那边,何振华的家电公司搞得风生水起的,倒是可以借助它去拓展整个世界市场。

  后世的家用电器,基本都有半导体,尺寸小、效率高,制造简单还低成本,这些优势足以吊打现在全球家电市场上的巨头们。

  当然,也不能真的蛮干,毕竟夏国目前的处境还比较尴尬。

  老大哥那边虽然释放了一点善意,但也仅仅只是一点而已,还无法扭转整个局势。

  夏国想要彻底在这个局势中站稳脚跟,还是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保障才行。

  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大蘑菇研制成功!

  “不过在这之前,把地空D弹搞出来就更好了。”李暮想了想,忽然又觉得好像不太够。

  地空D弹都搞了,不搞个D弹发射车说不过去吧。

  这东西对于国家的战略威慑和大蘑菇威慑具有重要的价值,老大哥都才刚刚开始研制,要是夏国能搞出来,那就领先大了。

  有它在,日后老大哥想要搞大蘑菇讹诈,都得掂量几分。

  ……

  次日,早。

  虽是休息,李暮还是习惯了早早地起床。

  洗漱锻炼完,又在书房学习了两个小时,进一步巩固自身各个方面的理论知识。

  做完这些,他才收拾了一下,准备回一趟家。

  本来打算直接回去,不过想了想,万一又发生之前在大街上被围堵的事情,难免麻烦,便打了个电话给关建民。

  等人的功夫,他也没有浪费时间,浏览着建桥大学图书馆资料库里面关于反坦克D弹车的一些资料。

  大婴的D弹发射车,最早的68年的FV1620“亨伯大黄蜂”,是一种早期反坦克D弹发射车,装备于68年,设计基于FV1611“亨伯猪”轻型装甲运兵车的底盘,并且改装了两个“马尔卡拉”反坦克D弹发射器。

  不过FV1620“亨伯大黄蜂”也有不少缺点,D弹数量都有着限制,而且体积和重量都很大,还需要手动装填,因此只生产了24辆后便不再生产。

  要实现的技术难度是不高,但有着那么多的毛病的话,并不是个最佳的选择。

  那么能选的便只有FV102“打击者”了,这是一款轻型履带式D弹发射车,在大婴70年代便开始服役,直到世纪初才退役,部署灵活,攻击力十分强大。

  不过问题也不是没有,采用的还是目视标准和手动操作,射程也仅仅在150米到4000米之间。

  ……

  看着看着,门外响起了“咚咚~”的敲门声。

  李暮关掉聊天页面,起身打开房门,果然是关建民。

  打了个招呼,他便让对方开车带着自己往大杂院而去。

  走到半路,在旁边的供销社停了片刻,关建民下车去买东西。

  他做在车上,正准备再看看关于D弹车的资料,忽然听到旁边有路人在议论。

  小汽车里面有着白色的窗帘,路人们看不清车上的人都样子,可这并不妨碍他们好奇和议论。

  这个年代能坐上小汽车的人,那都不一般。

  当然,再不一般,看不着人,他们也没有讨论太久,话题很快又转移到了最近风头正劲的发明大王身上:

  “说不定这里面坐得是李暮同志也不一定,要是能见上一面就好了,我们厂里天天都在搞学习李暮同志的学习会呢!”

  “谁说不是,我们小学也天天搞讨论会,让学生们以李暮为榜样。但要见咋个可能,那样的大科学家,年纪轻轻就能拿到我们国家最高的科技奖,肯定一天到晚都在研究。”

  “不好说的,前些天还有人在街上看见李暮同志骑着车子路过呢,还和他们说了好一会儿的。”

  ……

首节 上一节 317/8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