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423节

  最后,还是秦云开口,才将他解救出来。

  ……

  人多眼杂。

  秦云先带着李暮离开大会议室,和郭默、钱五师一同,来到一间办公室内。

  进了房间。

  秦云回过头,脸上露出克制不住的笑容,用力地拍了拍李暮的肩膀,道:“干得不错,你这个博士论文,又立了个大功啊!”

  精度能达到10米的自动化制导地空D弹,在战场的作用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他实在是太清楚了。

  “都是老师教得好,没有他的指导,我不可能拿出这么完善的方案。”李暮看向一旁的钱五师,满是感激道。

  他的水平自己心里太清楚了。

  没有钱五师的指导,哪怕有着资料,想要吃透也十分困难。

  遑论完成等同于一份详细的研究方案的博士毕业论文。

  秦云笑着赞扬道:“没错,钱教授的功劳也不小,名师出高徒。”

  “哈哈,这我可不敢当,我只不过稍稍指导了一下而已,能有今天的成就,很大一部分,还是靠李暮他个人的努力。”钱五师连忙摆了摆手道。

  他自认没有教太多的东西。

  无非是给了一些M帝那边资料和数据参考,以及研究方向上的指导而已。

  这些东西,任何一个研究员想要知道,他都不会吝啬。

  但只有李暮,完成了自动化制导地空D弹的研究。

  谁的功劳,不用多说。

  李暮笑道:“老师,您这话可就太谦虚了,您对我的教导那都是金玉良言,一句话顶我不知道多少的苦功。”

  “好了好了,说不过你,你这份自谦的本事,可是越来越有长进了,看来平时没少立功。”钱五师笑着调侃道。

  推来推去反而不美,不如接机调侃李暮一句。

  一旁的郭默笑道: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都是为国家做贡献,我看没必要分什么功劳大小。”

  “今天李暮你博士毕业,是件大喜事,可得好好庆祝庆祝。”

  “不过在这之前,还有个问题要解决,各大报社的记者都在外面准备好了,就等进来接受采访呢,领导您看……”

  他说完后,将目光看向一旁的秦云。

  本来在答辩结束后,记者会第一时间进来采访。

  但李暮的毕业论文,有太多的内容,都属于国家机密,肯定不能泄露出去。

  于是只能暂时将人堵在门外。

  秦云闻言,想了想,道:

  “采访肯定是要采访的,作为我们国家第一位博士,这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它不仅是李暮的个人成就,更是我们国家教育体系得到发展的有力证明。”

  “不过论文的内容,还是要先保密,就说是是软件工程在航天航空方面的应用就行。”

  原定的计划中,李暮成为博士生,本来便是要大加宣传的事情。

  他也不打算改变这个计划。

  “您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李暮点了点头道。

  这件事的宣传,肯定是躲不过去的。

  所以他也没有拒绝。

  秦云笑道:“好,那待会儿就一起出去,大家一起合个影,做个纪念。”

  ……

  商量完后。

  李暮等人便离开了办公室。

  外面的校长院长所长,还有专家和教授们,都等得急了。

  见到他出来,立刻又围了上来。

  不过,随着记者的进入,大家又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话头。

  都是在保密单位工作,或者工作过的,自然知道现在不是说话的时机。

  于是,一群人笑吟吟地看着李暮被人们日报、广民日报和新民报等各大报社的记者围住接受采访。

  不少人还露出羡慕的眼神。

  这种闻名全国的机会,可是相当难得,多少专家教授一辈子都未必能有一次。

  可被一群记者堵着不停提问的李暮,完全不觉得有什么可以被羡慕的。

  虽然记者的提问,有意避开了关于他博士论文的内容,不用费什么功夫便能够应对。

  但不停询问自己的求学历程、心路历程,还是让人有点招架不住。

  他那知道自己以前是怎么求学的。

  只好喊喊口号,说些“假大空”的话,道:

  “我能有今天的成就,仰赖于国家和学校的培养,同时也少不了路上许多先生的帮助……”

  “事实上,我并不认为自己已经取得了什么令人瞩目的成就,只不过是恰好成为了我国教育体系完善后的第一位博士毕业生……”

  “我会更加地努力,用我的一生,践行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谋福祉,实现我们全体人民的共同目标!”

  他的声音并不大,却铿锵有力。

  每一个字,都落入了在场的所有人心间,让人不禁动容。

  “李顾问,您是一位学术能力卓绝的学者,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人们日报的江主编望着慷慨激昂的李暮,饱含感情地说道。

  在嘈杂的人声中,他的声音并不清晰。

  不过李暮却听得清清楚楚。

  他笑着轻声道:“江主编,您过奖了!”

  ……

  记者们的采访,很快落下帷幕。

  但停留在大会议室内的专家和教授们,依旧不肯离去。

  很多人在听完了李暮所说的许多新技术新思路之后,此刻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和他交流一番。

第332章 搞学术交流会,他们也行啊!

  面对热情的众人,郭默看了看秦云,在后者点了点头后,立刻道:

  “难得学界那么多人凑在一起,我看不如后天在科大里开个简单的学术交流会,让李暮同志主讲,大家觉得怎么样?”

  “那实在太好了!”所有人马上兴奋地表示同意。

  一个专门的学术交流会,肯定比今天的时间长。

  不过也有专家提议道:

  “郭院长,您看能不能把时间再延长一些,或者再推后两日。”

  “很多专家教授都想和李顾问交流学习一番。”

  “他们可能这会儿都还没有得到消息,要是错过了,又不知道得等到什么时候了。”

  他说完后,其他人也纷纷开口支持。

  当然,这不仅仅是为了别的同僚,更是为了他们自己。

  毕竟刚刚接收了大量的新知识,这会儿都还没有消化完,更别说去提出什么有意义的论题。

  好不容易得来的与李暮交流的机会,他们必须要仔细斟酌才行。

  这也是对李暮的尊重。

  “李顾问,你觉得呢?”郭默没有马上答复众人,而是看向一旁的李暮,笑吟吟道。

  毕竟要是再推后两天,就又得延长假期。

  李暮想了想,笑道:“没问题,我也很期待和大家的交流。”

  热情难却,索性便答应下来。

  之前和郭默的对话,也让他意识到,搞讲座和学术交流,并非完全无用。

  听到他的回答,台下的专家和教授们,不由高兴地鼓起掌来。

  只有一些高校的校长院长们的笑容有些勉强,心中欲哭无泪。

  被京工院抢跑也就算了,这回竟然又被京科大抢先了。

  搞学术交流会,他们也行啊!

  ……

  随后,答辩会在全体人员的合影中落下帷幕。

  不过这件事情的影响,还远远没有结束。

  ……

  次日一早。

  各大报纸、广播和电台,便开始报道夏国出现了第一位博士生的事情。

  放在其他人身上,可能这事也就听一耳朵,大家高兴高兴也就过去了。

  但放在李暮身上,就不得了。

  本来便是举国闻名。

首节 上一节 423/8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