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479节
但说起软件工程,完全可以站起来对全国的所有高校说一句:“在座的各位都是乐色。”
“我可不会经常去学校,顶多偶尔受邀去讲讲课而已。”李暮摇了摇头,戳破了对方的期望。
讲课的感觉是不错。
但他觉得,自己都需要学习,还不够资格给别人讲课。
高家林道:
“即便您不在,京工院软件工程的实力,也是最强的,我前天去学校看过,有很多计算技术方面的专家和教授,我还上去和他们打了个招呼呢。”
他这话倒是没说错。
李暮不去还好,但只要去一次。
那些仰慕他的人,便会自发地聚集在周围。
直观来说,现在京工院内有关软件工程的科研项目,已经建立了七个,并且成立了专项研究小组。
而一同开始软件工程教育试点班培养的其他高校,最多的比如五道口技术学院,也仅仅只有两个而已。
第363章 局域网测试
“既然是你的选择,我也不多置喙。”李暮笑着点了点头,他是怕对方因为自己的名气,而选择了京工院。
那就有点“误人子弟”了。
他接着又道:“不过要是院长知道你选择了我们学校,恐怕会相当高兴。”
以李暮对钱树言的了解。
要是知道有一个关中的状元,放弃了五道口技术学院,选择了他们,估计能乐得天天找蒋南乡喝茶。
……
说话间。
车子也开到了高家林所说的城区附近。
这里是和南锣鼓巷一般的四合院住宅区。
来来往往,都是衣着朴素的人们。
看到他们从车上下来,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高家林见状,连忙道:“李顾问,我,我走了。”
“别急。”李暮赶忙叫住他,道:“离开学还有段时间,如果有什么困难,就去京工院找院长。”
“即便不看在我的面子上,他听了你选择京工院的事,也会尽力帮你安排的。”
“好,谢谢李顾问,我记住了。”高家林赶忙点头道。
这一句话,可以说给了他一份最大的保障。
看到他点头,李暮也没有再继续多言,坐回车中离开。
……
回到半导体研究所,已经是下午3点多。
李暮先来到03型个人计算机研制组这边。
看到他过来,里面正在带着人讨论的王绶觉,立刻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先停下。
然后走上前,笑道:“来了?”
“嗯,03型个人计算机的研制怎么样了?”李暮微微颔首,然后问道。
在第二代超算研制成功之后。
人手便被很快“瓜分”,对于个人计算机的研究力量,也得到了了许多补充,进度得到了肉眼可见地提升。
王绶觉无奈道:“还是老问题,成本降不下来,5w已经是最低的了。”
01型计算机,成本几十w,02型十几万w,到了03型,能控制在5w,其实已经相当不错。
可是这个价格,还是有些贵。
毕竟相比于它只提升到2000万次每秒的运算速度来说,性价比实在不高。
而且为了尽可能的小型化,不少大型计算机有的功能,都被阉割。
“成本的问题可以暂且不管,网络有问题吗?”李暮继续问道。
说实话,他本来的打算,也仅仅是降到10w以下便算成功。
王绶觉等人能压到5w,他已经觉得相当不可思议了。
“网络没问题,不过以目前的水平来看,顶多覆盖以半导体研究所为中心的3公里左右,再远数据传输的效果便会变得极慢。”王绶觉道。
虽说他们掌握了技术,但基础设施跟不上,也很难将网络彻底铺开。
光纤的铺设都是个问题。
“足够了,向上面报告,请求进行局域网的测试吧。”李暮想了想,道。
再继续提升,其实效果也不大了。
而且现在也不需要太多的计算机。
在满足了研究单位和学校的计算机需求之后,他们也进入了一个平稳地发展阶段。
相关的基础条件没有跟上之前,即便计算机再多,也没有用处。
就像是一个工厂,给他一台计算机,也没人会用。
即便会用,也缺少能够满足进行优化后的生产线搭建资源投入。
效果再好,重新搞也是要花钱的。
一个个慢慢搞没什么,但要是一起搞,绝对能让夏国好不容易鼓起来的钱袋子再次瘪下去。
“好,我这就去和吴所长说,那这里就交给你了。”王绶觉点点头,说完便匆匆离去。
李暮则是跟着03型个人计算机组的众人,继续他们刚刚讨论的互联网发展问题。
不过还是那句话,基础条件不足,再讨论,也只能停留在理论上,短期无法付诸实践。
于是他又紧接着提出了04型计算机的研制问题。
在超算上,夏国是没有很快再突破的必要。
但大型计算机再突破几次,都还是可以。
毕竟要拿去卖钱,不升级也就代表着他们淘汰下来的计算机没法收回成本。
这对于目前的夏国来说,还是有点难受的。
……
国防科委。
郭默匆匆走到秦云的办公室门前。
刚想抬手敲门,便听到了里面传来声音:“不用敲,直接进来吧。”
闻言,郭默走入房中。
秦云停下手中批阅文件的钢笔,抬起头,道:“直接说吧,什么事。”
“是这样,李暮那边完成了03型个人计算机的研制,现在向我们申请,进行局域网的测试。”郭默道。
他刚刚收到了消息后,便赶过来报告。
以前是要去上级领导那里的。
不过后来上面觉得他去得太勤了一些,便转而来秦云这里进行汇报。
当然,这怪不得他,要怪只能怪李暮研究的成果实在出得太快。
要是真的一有成果便去找上级领导,后者的院落迟早被郭默踏破门槛。
秦云听完郭默汇报的消息,目光亮了亮,道:“这个局域网,是不是之前李暮提出的信息化战争模式中互联网的前身?”
“对,根据他后来给的内参资料,要想进行信息化战争,互联网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郭默点头道。
信息化战争,作为最高级别的机密,已经被列入了国家重点的军事工业发展计划。
涉及的资料,更是只有少数人才清楚。
一些研究,甚至连研究人员本人都不知道研究出来有什么用。
“支持,必须大力支持。”秦云立刻站起身说道。
15年太久了。
他更想早点看到实现信息化战争,夏国在世界森林中睥睨群雄的样子。
说罢,他又沉吟片刻,然后道:
“现在的半导体研究所,既有第一代超算,又有第二代超算,还有多台01、02型计算机,地方应该不太够用了吧?”
“之前扩建过三栋实验楼,不过现在差不多也都快用完了。”郭默道。
虽说钱是李暮捐的,但要扩建,肯定要经由他审批。
秦云道:“这样,拨付专项资金,对半导体研究所进行再次扩建,把周围的一些不必要的建筑,都给拆除掉。”
“实在拆不掉的,也要把人给迁走。”
“以之为圆心,未来肯定会是我们夏国高科技发展的重要中心,地方太小了可不行。”
听到秦云说要对半导体研究所进行扩建。
郭默相当赞同。
随着研究的不断开展,地方确实有些不太够用。
而且第一届软件工程教育试点专业的学生们,马上也要迎来毕业。
到时候,李暮所在的地方,无疑会是他们第一意向去处。
上面也有意进一步加强半导体研究所的研究力量,所以扩建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秦云也顺带提到了这些学生们的分配问题,道: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