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519节

  闻言,李暮笑道:

  “您这话说得不全对,真这么说的话,我就不该出来讲课了。”

  “学生们是国家的未来,能对他们的成长有所帮助,也是在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我目前也确实想多花一些时间在这上面,多讲讲课,给国家多培养些有用的人才。”

  他的这番话,让一边的刘全工的眼神亮了亮。

  不过他没有着急开口询问,而是准备后面私下再问问李暮是什么意思。

  毕竟这话等于是在说想要在大学任教了。

  要是他们农学院能抢占到这个先机,那先前蒋南乡等拿着李暮在他们学校荣誉教授的人,看他们还怎么得意。

  ……

  这边,江主编对李暮的回答也很钦佩。

  夏国有这样的一位年轻有为,又时刻为国家和人民着想的科学家,无疑是最值得令人高兴的事情。

  他继续问道:

  “对了,说说您刚刚进来农学院时发生事吧,我看到您好像并不是很开心他们的到来?”

  “那么多学生来欢迎您,换做其他的专家和教授,应该高兴还来不及吧。”

  “即便想要教育他们,也不会用这么直接的方式,我很好奇,您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说完之后,江主编用好奇的目光看向李暮。

  对方名气大,成就高,已经处在一个常人无法想象的位置。

  但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年轻人。

  面对学生们自发前来的欢迎,纵然觉得事情做得不对,心里应该也是感到高兴的。

  可他刚刚从学生里拿到的那本记录着校门口处那场“讲话”的笔记本上看到,从始至终,李暮表现出的,都是不喜,甚至有些生气的意味。

  “学生们来欢迎我,我当然很高兴。”李暮微微颔首,道:“但我觉得他们来见我所用的时间,更应该用在学习上。”

  “见我一次,十次,百次,对于他们的学习,能有很大的帮助吗?”

  “我觉得是没有的,不如看书一遍,十遍,百遍来得收获更多,也更大!”

  ……

  在两人一问一答的之中。

  采访很快结束。

  不待吃完饭,江主编便起身打算告辞。

  他重重地握着李暮的手,动情地说道:“李顾问,您是我们国家真正的脊梁!”

  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

  但放在李暮身上,在场没有一个人觉得有问题。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国家的强大的脊梁。”李暮微微笑了笑,淡淡道。

  他一个人能做的,还是很有限的。

  夏国的崛起,也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千千万万人民共同努力的成功。

第393章 李暮顾问,让我们吃饱了肚子嘞!

  待江主编走后。

  李暮继续吃晚饭。

  便打算去氟氯氰菊酯和长效碳酸氢铵两边的实验室看一看。

  问题他估计应该没有。

  不过来都来了,去看看也能更放心些。

  魏国伟和刘全工两人全程陪同。

  在跟着李暮在几个实验室转完之后。

  刘全工终于忍不住道:“李顾问,您刚刚在采访的时候说,有以后多开些讲座的打算?”

  他没有直接问,而是换了个委婉的说法。

  毕竟要是猜错了,以后可就不好开口了。

  “确实有这个想法。研究嘛,说归说,总是做不完的。再说培养国家人才,也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李暮笑道。

  闻言,刘全工露出欣喜之色,道:

  “那您看有没有兴趣也来我们学校担任荣誉教授,偶尔讲讲课就行。”

  “您是不知道学生们对您有多尊敬和欢迎。”

  “他们不仅想要学习您的精神,更想要学习您在农业领域超前的研究想法和方向……”

  他说话的同时。

  魏国伟也跟着看向李暮。

  这件事要是能成,对农研所其实也有很大的好处。

  毕竟他们所的专家和教授,也能跟着一起来蹭课学习。

  望着两人的目光,李暮摆了摆手,笑道:

  “停停,刘院长,用不着说这么多客气话,我明白你的意思。”

  “当荣誉顾问也不是不行,只不过我这次讲座过后,会出差一段时间。”

  “如果您想连着请我来讲课的话,恐怕希望要落空了。”

  他左右已经在7所高校担任了荣誉教授,倒是不在乎多一个两个。

  “好好好,您肯答应就行,至于讲课的事,我们这边全部照您的时间来,等您的通知!”刘全工激动道。

  这天大的喜事,砸得他一时有些晕乎乎的。

  毕竟农学院在关于李暮的“竞争”当中,可谓从来没有赢过。

  明明最开始关系只在京工院之后,可后来却被五道口技术学院和京大等学校后来居上。

  如今可谓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别光顾着激动啊老刘,说说待遇的事情。”一旁的魏国伟提醒道。

  虽说他知道农学院,甚至是农研所给出什么待遇,李暮都不会在乎。

  但李暮可以不提,他们却不能不给,这是最基本的尊敬。

  “对对,待遇就按正式教授来!”刘全工直接道。

  李暮哭笑不得道:“您可别,就按荣誉教授的标准就行,和其他高校一样。”

  “好吧。”刘全工一听,也没有强行坚持。

  ……

  在答应了在农研所担任荣誉教授的职位之后。

  李暮也没有久留,很快离去。

  相关的手续他用不着操心,证书也会直接送去特楼。

  他基本只需要出个人就行。

  “或许当个教授也不错?”李暮坐在车中的时,忽然想道。

  不过转念一想,他心中觉得还是有些不妥。

  荣誉教授和正式教授,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而且他能按照学校的安排,每周抽出一些时间去上课吗?

  目前来说,显然还是研究更为重要。

  一边想着,李暮一边回到家中,继续自己的研究工作。

  ……

  次日,早。

  人们日报、广民日报和新夏报等几大报纸的头版头条,很快便将李暮于农学院进行讲座活动的事情刊登了出来。

  虽说当时采访的只有江主编一个人。

  但作为政务机关,他们的信息都是共享的。

  尤其是关于李暮的报道,是上面明确指示过“要全面、着重进行宣传”的事情,更不可能吃独食。

  不过在专访上,人们日报还是占了很大的便宜。

  李暮和江主编的对话,被几乎一字不落地搬到了报纸上。

  那句“见我一次,十次,百次……不如看书一遍,十遍,百遍……”的话,更是被无数学生奉为圭臬。

  人们日报:

  “昨日,我国著名计算技术专家、钢铁冶金专家、农学专家……李暮顾问,莅临农学院校园开展讲座……”

  广民日报:

  “在本次讲座当中,李暮顾问创新性地提出了‘矿质营养说’‘归还说’和‘最小养分说’等农学全新理论……”

  新夏报:

  “在李暮顾问的带领下,我们有理由相信你,我国的农业将会再次迎来一次大发展……”

  ……

  铺天盖地的报纸,以极短的时间,铺遍全国大大小小的街道。

  即便是偏僻的乡下,也看到了报纸。

  京都附近几十里处的一处小村子,正当晌午的时候,村文书坐着牛车,拿着一份报纸从外面赶了回来。

首节 上一节 519/8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