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550节
这份情报的信息内容太多了。
夏国有意放走红色联盟的特工,为什么?
难道是特工带走的情报不重要,又或者是故意为之,就是想要其将之带回去,让红色联盟再次行动。
“有没有可能,这是一个陷阱?”良久后,在一片安静中,一个情报人员小心翼翼地开口道。
这个猜测,让所有人心中千头万绪的想法,瞬间找到了头绪。
陷阱。
只有这个,才能解释夏国为什么故意放走红色联盟的特工。
因为只有这样,红色联盟才会继续派出特工,针对李暮再次展开行动。
然后他们会再次设下埋伏,将那些特工一网打尽。
“如果没有足够分量的情报,夏国怎么敢保证红色联盟一方一定会动手?可要是情报足够证明河图的身份,那他们岂不是在拿自己国宝级的科学家冒险。”有人提出质疑道。
如果情报的分量不够,红色联盟哪怕再傻,都不可能在一个人身上踩两次坑。
可要是李暮真是河图,且为此准备了一份足够分量的情报。
夏国就不怕红色联盟得知了这个消息后直接动手?
别说是红色联盟了,便是他们确认了,恐怕都会不计代价地直接开始无休止地刺杀。
会议室内又陷入一边沉默。
在情报不足的状况下,他们已经很难再做出判断。
之前想要策划刺杀的想法,此时也没人再提。
毕竟要真是个陷阱,那么他们一旦动手,不就和红色联盟一样,踩进了一个大坑里了。
最终,还是M帝情报部门的局长拍板,道:
“所以现在,红色联盟得到的那份情报内容是什么,是最重要的,我们务必尽快将之查清楚。”
只有查清夏国泄露的情报,他们才能避免走入陷阱。
刺杀一个有可能是河图的科学家,和刺杀一个伪装成河图的陷阱,这里面的区别可太大了。
……
回到夏国。
奉天的街头,到现在依旧有着成列成列的警卫到处巡逻。
走在街上的百姓,看到有鬼鬼祟祟的人,也会上前打个招呼,友好地问候一番。
间谍找没找到先不提,治安水平绝对是直线上升了几个台阶。
这个时期,即便是性格再浑的人,都不敢出来惹事。
但凡有点儿动静,周围路过的人喊上一嗓子,立马能窜出来几个精壮大汉。
先不管青红皂白,给你打一顿老实点后再说。
有反抗的,那就直接扭送警卫所,要是没什么前科,教育一番也就放了。
但要是有前科的,那就得遭老罪了,最轻都要关上几天,若是被怀疑和间谍有联系,还要遭受反复盘问。
……
坐在车上。
李暮掀开车帘,看到一伙大汉摁人的架势,不由有些哭笑不得。
他回过头,看向同坐在车中的吴薛,道:“领导,我看差不多了,可以把全面戒严的命令取消了吧?”
这种情况可不止是在奉天,整个州内都在发生。
对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肯定还是会有的。
赵肃真那边昨天也传来了消息,告诉他情报已经被间谍送去了老大哥那边。
他们自然也没有必要再这么搞下去。
吴薛摇摇头,道:
“这可不行,要是前脚那边的特工就走了,我们这边便结束搜查,谁都能看得出来有问题。”
“而且上面也想借这次机会,肃清在州内内潜伏的间谍。”
“这次可不仅有老大哥的人盯着你,M帝那边也是动作不断呢。”
对河图的调查,不仅是老大哥在做,M帝也在坐。
只是后者的力量较为薄弱,所以至今仍然以调查为主,暂时没有展开过行动。
但是没行动,不代表不会行动。
听到他的解释,李暮微微颔首,也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他只是不想打扰到人民的正常生活而已,既然上面有上面的考虑,那么他也犯不着插手。
“不说这个,这次的学术交流会,可来了不少钢铁冶金和软件工程方面的专家和教授,李顾问您可得好好给他们上上课,帮助他们提高水平才行。”吴薛转而调侃道。
两人现在正在去往奉天工学院,参加学术交流会的路上。
本来只是钢铁冶金方面的交流,但后来上面觉得既然要搞钢铁冶金数据库,也需要软件工程方面的专家。
加上李暮最近搞出了万吨挤压机的设计图。
便索性将两个合在一起搞,让他在交流的同时,顺带挑挑人,让其加入到两个研究项目当中。
“您这话在我这说说行,可千万别在外面说,要不然被人听见,还以为我摆架子呢。”李暮有些哭笑不得道。
给一众专家教授上课?
这话听着都让人觉得有些嚣张。
闻言,吴薛道:“这有什么,放眼全国,有几个人的水平能达到您的程度。”
“水平高不高另谈,我毕竟年轻,还是要谦虚才行。”李暮无奈道。
虽说知道对方是在开玩笑,但态度他还是要先表明的。
见状,吴薛不禁哈哈大笑,连连称赞李暮的谦虚。
……
两人闲聊的功夫。
车子到了奉天工学院门口。
此时的校门处,以林振、靳舒两人领头,后面站了一大票三省的政、学、商三界的领军人物,还有不少的记者在旁等候。
在李暮下车的瞬间,“咔咔咔~”的快门声便没有停过。
由大学生组成的仪仗队,也开始敲锣打鼓地奏响乐曲。
这般隆重的欢迎仪式,显然是不符合李暮的想法的。
不过毕竟是三省牵头的学术交流会,到场的专家和教授都有几百人,随随便便也不太可能。
“哈哈哈,欢迎您李顾问,欢迎您来我们奉天工学院访问,举办学术交流活动。”林振热情地迎上前,道。
第407章 得一李暮,国家之幸,人民之幸!
李暮道:
“领导您客气了,能来到三省,也是我的荣幸。”
“三省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这里的专家和教授们,在实践之中,获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我去学习……”
在这种正式的场合,该说的场面话还是要说的。
毕竟旁的记者从他开口后,手中的笔便没停过,恐怕明天便会一字不落地登上三省乃至全国的报纸。
……
短暂地交流过后。
林振很快将李暮迎进校园。
校园内的建筑和树木之上,也挂满了彩旗和横幅,欢迎着他的到来。
一边说着话,一行人一边浩浩荡荡地到达了操场。
这里的人更多,几百名专家、教授和学生,都汇聚在此处。
在李暮没来之前,他们便搬了张小马扎找地方坐下开始交流,此时可谓人声鼎沸。
不过在看到李暮过来的身影之后。
所有人立刻安静了下来,速度快到惊人。
齐刷刷的目光,瞬间汇聚到了李暮的身上,里面满是敬佩、崇拜、尊敬和好奇。
很多人除开报纸之外,还是第一次真正地见到李暮。
看到那年轻得过分的身影,他们的心中都不由升起一个想法:“得一李暮,国家之幸,人民之幸!”
……
初秋的操场上,人头攒动。
坐在这里的,有研究单位的专家,有高校的教授,有工厂的技术员、工程师,也有还在读书的学生。
阳光洒在他们的肩头,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充满着蓬勃愈发的朝气与生机。
看着他们的面孔,李暮更加深切地认识到,这是怎样一个热火朝天的年代,一个充满理想的年代。
他缓步向前,走向学校临时搭建的高台。
身后的吴薛等人,不知是有意还是不小心,落后了他许多步,让他站在了最前方。
跟随着他的脚步,所有人的目光也缓缓的移动。
高台上的男主持,用浑厚响亮的声音,饱含热情地说道:
“现在向台上走来的,是我国著名的软件工程学家、钢铁冶金学家、材料学家……李暮顾问!”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