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582节

  “暂时还不行。”李暮摇了摇头,道:“车研所那边目前正在全力突破坦克发动机方面的技术,而且我也不想让他们那么快知道。”

  他虽然打算尽快和杨英“摊牌”,但也没必要这么快。

  什么都没有准备,仅凭一张嘴,他不觉得自己能说服对方放弃研制WZ-111的打算。

  除非他掏出研究方案,直接拍在桌子上。

  “这又是为什么?一起研究不是更快吗?”吴有望疑惑地问道。

  苏东莊和雷鸣也不由投来好奇的目光。

  闻言,李暮想了想,道:“那边在重型坦克上已经研制两年时间了。”

  他并没有解释得太多。

  不过这句话足够让三人猜出背后的原因了。

  “原来如此。”吴有望最先想明白,微微点了点头,没有再提。

  苏东莊和雷鸣两人反应稍慢,但也很快反应过来。

  研究了两年的东西,想要劝别人放弃,确实不太容易。

  他们是可以相信李暮,但别人不一定。

  两年日日夜夜、呕心沥血的研究,忽然来了个人说不对,哪怕明知其是最权威最厉害的专家,恐怕也无法接受。

  甚至还可能会打压、排挤说这话的人。

  想到这里,两个人当即道:“李顾问您放心,我们一定尽快拿出成绩!”

  “好,那我等着看。今天你们就先去休息,等明天我拿方案过来,我们再继续开会讨论。”李暮笑着。

  随后,他又勉励了两人一番,才让他们离开。

  ……

  待苏东莊和雷鸣走后。

  李暮又找来了黄新华,问了问他关于集成电路的研究情况。

  不过进展依旧不是特别大,仅仅达到了17.4w。

  没有光刻机的直接提升,想要再大幅度地提升集成度,确实不太现实。

  黄新华听完李暮对于车载计算机的要求后,沉吟了许久。

  然后才开口道:“如果顺利的话,一年之内,应该能够勉强做到。”

  他估算的时间,和李暮想得差不多。

  想要搞定车载计算机,首先得把16位处理器拿出来。

  然而现在他们的处理器,才刚刚开发出8位而已。

  在历史上,8位处理器于72年出现,而16位处理器为78年,相差了6年左右。

  黄新华敢放言一年就做到,已经是沾了分布式投影光刻机比较先进的优势。

  “不用那么着急,还是要保证质量,如果顺利的话,我还想在里面加入火控计算机、炮塔计算机和车体计算机。”李暮道。

  99式主战重坦上的车载计算机,可不仅仅只有一个。

  黄新华道:

  “好,听你的,不过你得给我招些人了。”

  “现在进所里的年轻人,个个都奔着往软件工程开发组那边去。”

  “我这边都没有几个像样的,只靠我一个老头子,可有点熬不住啊!”

  他说完后,不免叹了口气。

  软件工程的大热,让这个半导体研究所都变了味了,要不是名字没改,都快成软件工程研究所了。

  当然,他也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毕竟比起枯燥的集成度提升研究,显然是蕴含着无数可能性的软件工程开发,对年轻人更有吸引力。

  平时不着急的话,他倒是可以坚持。

  但现在要搞尽快实现集成度的突破,拿出16位处理器,就需要大量的人才补充了。

  “这方面我去解决,您放心吧。”李暮点了点头,干脆地点头道。

  不就是要人嘛,那多简单。

  只要按照后世的资料一查,有的是大佬可以挑。

  他之前不这么做,只是担心因为自己的影响,让这些大佬们的人生偏离了原来的轨迹。

  万一因此使得大佬们最后泯然众人,那就得不偿失了。

  但现在他从杨天形、苏东莊等人身上得到了印证——只要培养得当,便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那就不用担心了,要多少就招多少。

  ……

  回到特楼时,已经是深夜。

  和黄新华、吴有望,以及后来开完会赶到的王绶觉一直谈到了11点左右,李暮才离开。

  但到家之后,他也没有立刻休息。

  而是来到书房,继续筹划歼-10战斗机的研制问题。

  99式主战重坦固然强大,然而没有打起来的话,毕竟不能直接骑到M帝和老大哥的头上“拉屎”。

  只有把歼-10搞出来,才能够在常规状况下,对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产生威胁。

  坐在书桌前。

  李暮慢慢地看着研究资料。

  歼-10的一个核心技术,叫做静不稳定设计。

  这种设计是指飞机的气动中心位于中心之前,导致飞机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具有向下的运动趋势。

  利用它,可以使得飞机在机动性和灵活性方面取得显著的优势。

  然而想要实现也十分困难,需要搞出先进的电传飞行控制系统来辅助驾驶才行。

  “现在的电传飞控,还是模拟式啊!恐怕很难满足歼-10的需要,只有数字电传飞控,才能够支撑歼-10安全起飞。”李暮暗暗皱眉。

  电传飞空的技术在55年便已经出现,然而哪怕是以现在M帝最先进的技术,都不可能达到歼-10电传飞空系统的研发条件。

  直到88年,空客才推出了数字电传飞控。

  30年的技术差距,无疑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不想办法将其填平,歼-10上天便是无稽之谈。

  “看来是我有些想当然了,有了80年代的超算水平,可不一定有那时候的半导体水平和计算机水平。”李暮暗道。

  不过他倒是没有因此而气馁。

  有问题,那就去解决。

  一两年搞不出来,那就五六年。

  两年的时间,他便能让夏国的半导体领域,从无到有,从落后到领先。

  他还就不相信,花上五六年,没有办法把电传飞控的问题解决!

  想到这里,李暮眼中重新恢复了斗志。

  迟一些不要紧,反正只要拿出来便能乱杀几十年。

  “先把这个问题记下来,回头找老师问问,说不定他有办法解决。”李暮忽然想道。

  他没有闷头研究的打算。

  一个人再聪明,智慧也是有限的。

  自己解决不了,完全可以摇人帮忙。

  当然,普通人未必能有这个能力。

  不过老师不是普通人啊!

  大佬之所以是大佬,就是因为其具备超越时代的眼光和想法。

  说不定自己想不出来解决办法,对方想出来了呢。

  “不过除了电传飞控,还有无源相控阵雷达、砷化镓T/R组建、平板缝隙天线……”李暮回想着之前背下的资料,只觉得头皮发麻。

  背的时候只觉得稀松平常,但现在对照这个年代的技术水平一看,个顶个都是难以解决的难题。

  看来他高兴得还是有些太早了!

  ……

  次日,早。

  洗漱锻炼完后,李暮便出了门。

  来到半导体研究所。

  王绶觉、苏东莊和雷鸣三人早已等在门口。

  不过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一个熟人也同样站在一边,抿着嘴唇,眼神中似是还带着几分忐忑。

  看到几人,李暮走上前,先打了个招呼,然后才看向周溪令,笑道:“你怎么跟着来了?”

  “李顾问,我也想跟着您一起研究!”周溪令大声说道。

  他昨天觉得有点不太舒服,所以比往常提前了一些时间回家休息,没想到竟然错过了李暮回来。

  知道这件事情,他悔得肠子都快青了。

  要是因为迟了一点,便错过这个机会,恐怕他的后半辈子,夜里都会睡不着了。

  “哈哈,不错,精神可嘉。”李暮笑着夸赞了一句,然后继续道:

  “不是我不带你,只是你们三个要是都跟我走了,那之前的项目怎么办,不管了不成。”

  闻言,周溪令一直不安的内心稍稍平复了些许,不过仍然坚持道:

首节 上一节 582/8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