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686节

  只怕会沦为西方世界的笑柄。

  “这点不用担心,我应该能占个化学奖的名额,至于其他的,不是还有河图、天工和3+2轴数控机床的发明人嘛。”李暮笑道。

  听到这话。

  黄新华三人不自觉地点了点头。

  如果是这样的话,确实没问题。

  只不过很快,他们便后知后觉地发现道:

  “等等,这些不都是你吗?”

  ……

  简单地解释过后。

  吴有望、王绶觉和黄新华三人。

  才算是放心下来。

  不管怎么说。

  李暮的安全总是第一位的。

  接着。

  似是才想起李暮刚刚说得话。

  黄新华继续道:

  “对了,你刚刚说有提升集成度的新方法,不知道是什么?”

  “集成度进入40w这个领域之后,现在突破一直进展得十分缓慢。”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恐怕要一两年的功夫,我这边才能突破到100w,达到你先前的要求。”

  40w,已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集成度数据。

  不过依旧没有办法完全满足威龙-1战斗机和玄武-1主战重坦的机载计算机要求。

  举个最简单的。

  处理器方面,最低的标准,都是16位。

  使用8位的话,战斗力无疑会大打折扣。

  当然,40w也勉强能够搞出最早期的16位处理器来使用。

  不过效果只怕会不尽人意。

  这也是李暮提出100w作为基础标准的原因。

  他想了想,道:

  “我的意见是继续在光源、光学系统、掩模技术、光刻胶材料、机械和控制系统上进行创新。”

  “就拿光源来说。”

  “现在我们的分布式投影光刻机,主要采用还是汞灯光源,主要是g线和i线的紫外光……”

  他缓缓地开始讲述。

  黄新华和王绶觉两人,也迅速熟练地从口袋中掏出纸笔,开始记录。

  一旁的吴有望也没有闲着,不停地为他们泡茶倒茶。

  “光源上我们可以向准分子激光光源靠近,如KrF248和ArF193,甚至采用极紫外光源。”李暮做了个小小的总结。

  当然,最后的极紫外光源,就是提出来凑个数,让黄新华等人先有个概念而已。

  毕竟在未来,突破极紫外光刻技术,将是夏国势在必行的研究计划。

  ……

  说完了光源。

  李暮接着又说起光学系统。

  现在他们的光学系统,还属于相对初级阶段。

  主要采用的是2:1投影光学系统。

  这种技术将掩模上的图案以2:1的比例投影到晶圆上,设计相对简单,分辨率也受到不小的限制。

  如果可以提升到4:1,甚至是5:1的话。

  解决100w集成度的标准,不会有任何问题。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高数值孔径透镜和浸没式光学系统方面下功夫。

  只不过以目前的技术来说,想要同时推进三者的研究,难度实在太大了。

  好在也没必要在光学系统上死磕。

  掩模技术上可以搞相移掩模、光学邻近矫正和多重图案技术。

  光刻胶材料朝着深紫外光刻胶的方向发展。

  机械和控制系统就去研制精密对准和调平系统。

  多管齐下的话。

  足够在短时间内实现集成度的迅速突破。

  ……

  用了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李暮才将所有的内容都阐述完毕。

  他说完后。

  黄新华“唰唰~”地记完最后一笔,当即惊叹道:

  “没想到你竟然还能找出这么多的办法,这下100w集成度的问题就都解决了!”

  他忽然有点理解M帝和老大哥那边的心情了。

  自己连落后的技术都还没有研究出来。

  李暮这边一出手就是一堆的更新的方案,差距简直不要太明显。

  而且他几乎可以肯定,这些方案具有极高的可信度。

  只要给他们一些时间。

  突破100w集成度没有任何难度。

  “幸好这样的天才,是出在我们夏国啊!”黄新华心中感慨不已。

  一旁的王绶觉也放下了笔记,笑道:

  “也怪不得国外连用诺奖勾引你出去这种招都能用出来了,看来是真被逼急了!”

  诺奖能获得现在的地位,得到全世界科学家的认可,可不容易。

  就为了一个人,冒着损害半个世纪积累的声誉的危险来设计。

  成本不可谓不高。

  “还有得他们急眼的时候呢。”李暮微微笑道。

  这才哪到哪。

  等天基武器的消息一放出去。

  M帝绝对会急得上蹿下跳。

  ……

  解决了理论方向的问题后。

  很快。

  黄新华便带领着团队,展开研究。

  李暮也没有闲着。

  同样参与到当中,进行指导工作。

  一直忙碌到晚上。

  他才回到家中。

  进到客厅,先在沙发上休息片刻。

  一边闭目养神,他一边思考着关于穿山打隧道的机械设备问题。

  交通设施的基础建设,还是相当重要的。

  以他现在的地位,倒也没必要刻意隐藏。

  保持半个月拿出一项成果的速度,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

  “隧道掘进机、液压钻机、顶板掘进机……”李暮的目光从一行行的设备名称上扫过。

  很快,他便确定了目标。

  隧道掘进机。

  更准确来说,是采用盾构法的隧道掘进机。

  也叫做盾构机。

  其在后世隧道施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能够一次性完成隧道开挖、推进和撑开等流程。

  速度可达传统钻爆发的五倍,且适用范围更加宽泛。

  在城市地铁、铁路、恭贺、水利及矿山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有了这个,穿山挖隧道的速度至少能够提升5到10倍,还节省了大量人力,缩短了工期。”李暮暗暗估算。

  根据茅以身所说。

  现在夏国的隧道挖掘,主要依靠人工和简单的机械设备,辅以爆破技术。

首节 上一节 686/8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