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729节
他当然不可能舍得把王娅丢到人烟稀少的地方去搞研究。
反正要研究,他资料有的是。
其他人还需要考验。
老婆直接给就是了。
闻言,王娅歪了歪小脑袋,不解道:
“可是不应该要去偏僻的地方研制才更安全吗?”
要让她留下。
那就得在京都附近研究。
可作为首都,必然备受瞩目。
“这个比较特殊,本来是在三省那边的,不过那边觉得没了我不行,就打算跑过来了。”李暮道。
王娅露出恍然大悟。
她接着道:
“但我不用你推荐,否则会被人说闲话,我要靠自己进去!”
“行行,不说了。面条好了,快吃吧,你看你都瘦了。”李暮笑着道。
王娅看了看自己,道:
“哪瘦了。”
“光看是看不出来的。”李暮忽然停下捞面条的动作。
……
另一头。
铁道技术研究所。
在李暮走后。
茅以身便和周家莫,带着所里的研究员和专家教授们,紧锣密鼓地展开了研制工作。
根据李暮给出的方案。
他们将整个盾构机研制团队,分为了9个小组:
刀盘、土舱、推进系统、管片拼装系统、外壳、密封系统、液压系统、控制系统和辅助设备。
每个小组,又根据不同的难易程度,配备人员。
当然,即便如此,人手还是有些不足。
因此他们很快便向汪守道汇报了详细的情况,请求召集专家和人手过来支援。
……
就在茅以身打完电话回来的功夫。
在实验楼,他忽然就看都了一道身影。
他定睛一看,叫道:
“刘辉献!”
“茅院长。”听到有人叫自己,刘辉献回过头。
茅以身笑道:
“你怎么回来了,不是在西部那边搞铁路建设吗?”
“嗨,遇到困难了。”刘辉献长叹一口气,道。
随后,他简单讲事情说了一下。
他前不久应邀前往陈坤铁路去帮忙解决铁路修建的问题。
到了那边之后。
他才发现,问题根本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了。
“地质问题、施工效率问题、安全问题,就连支护和衬砌都有问题,急需改善啊!”刘辉献道。
他能做的,也就只有根据经验,让工程队尽量避免挖到断层和破碎带这些地方。
至于解决。
是无论如何也谈不上了。
最后尽到了最大努力的他,也只能在众人失望的眼神中回来。
闻言,茅以身道:
“这些难处我都懂,不过你放心,我们已经有解决办法了。”
“哦,什么办法?”刘辉献好奇道。
茅以身一字一句道:
“盾构机!”
“我才走了一个月,你就搞出了这么厉害的东西?”刘辉献瞪大了眼睛道。
他还以为茅以身会说研制出了挖掘机或者凿岩机什么的。
没想到竟然是盾构机。
茅以身笑道:
“不是我,是李顾问。”
“你之前不是给我写过信吗,我看过之后,召集所里的人讨论了好几天也没有结果。”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提议,说可以找李顾问。我就抱着试试的心态去找钱教授帮忙。”
他将事情简单地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
刘辉献眼中依旧难掩震惊之色。
因为他发现了一个令人难以接受,却又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他满脸不可思议的问道:
“你是说李暮顾问用了不到10天的时间,就拿出了盾构机的初步方案?”
“准确来说是7天,加上他平日非常忙,我估计他用的时间可能连3天都不到。”茅以身道。
这也是他非常佩服李暮的一个地方。
太快了!
“快快快,带我过去,我要看方案!”刘辉献立刻迫不及待道。
在陈坤铁路的工地上待了一个月。
他掏空了心思,就是想要去解决工程队遇到的问题。
现在办法就摆在他的面前。
他恨不得立刻飞奔过去,直接通宵和人讨论。
茅以身连忙拦住他,道:
“你别急啊,才从火车上下来吧?先休息休息再说。”
“虽说咱们是好友,但该讲规矩还是得讲的。”
“你要是想加入研究团队,那就得按照规定的作息来,否则我就只能给你放3天的长假了。”
能在人手短缺的时候,看到刘辉献这个在铁路工程方面的专家。
他其实高兴了。
不过高兴归高兴,他还是不会让刘辉献现在去参与研究。
——对方满眼血丝,一看在那边就没有好好休息过。
刘辉献气得直吹胡子,道:
“老茅,你别跟我玩这套,别以为我没看见,你们那边实验楼的灯都是亮着的!”
“现在可是都11点了!”
“你说要是我把这件事报上去,上面会这么说!”
面对他的威胁。
茅以身脸色不变,道:
“那可能是他们忘了关灯,我待会儿就去关。”
刘辉献没有说话,静静地看着他,仿佛在说:
“你继续编,我有在听。”
次日,早。
下了一夜的雪,天气更加冷了起来。
不过寒风呼啸,也并未减弱等候在报刊亭外人们的热情。
因为仅仅相隔一天。
国家就再次放出消息,公布了有关群星奖获奖者的拟获奖名单。
获奖者除了耳熟能详的河图、天工和李暮之外。
又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名字——开物。
而曾经被人们津津乐道讨论的3+2轴数控机床的发明人。
也在此刻有了答案。
……
小张和高老师挤出人群,手里都拿着一份报纸。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