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767节
做到这一步。
距离互联网时代,就只差一个网络!
“或许再过上三四年,京都的所有研究所,就能局域网里就能打《虹色警戒》了。”李暮想道。
网络的建设这个没办法,只能依靠时间去解决。
但搭建局域网,却没有太大的问题。
等覆盖京都之后,还真可以搞这么一个游戏活动。
不对,科学家的事情不能叫做放松,叫做试验更合适。
听完李暮的介绍。
王绶觉和吴有望对这个04型个人计算机也充满着好奇,恨不得马上看到成功那一天。
但紧接着。
他们就想到了一个问题,道:
“这个04型个人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怕是有点儿高吧?”
“应该能超过6000w次每秒。”李暮想了想,道。
集成度提升了2倍还多,达到这个性能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而且若不是没打算一味地追求运算速度。
突破8000w也不是没有可能。
吴有望和王绶觉倒吸一口凉气。
饶是他们早有准备,听到这个答案还是不免有些震惊。
又是成倍地提升!
“那成本呢,你觉得大概要多少?”吴有望继续问道。
李暮道:
“10w左右吧,制造工艺成熟了之后应该还能再降。”
“只是10w?我还以为能够降得更低一些呢。”吴有望有些遗憾道。
从03型个人计算机开始。
制造计算机的成本就已经降低到了10几w。
他本来以为这次怎么着也能降到个位数。
李暮解释道:
“如果只是单单提升运算速度的话,那么确实可以降得更低,五六万就能搞一台。”
“不过这次的个人计算机,我要加入很多新功能。”
“而这些功能,将会对我们以后的研究工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他说完之后。
吴有望和王绶觉当即恍然大悟。
他们就说嘛。
集成度提升了这么多,价格没道理只降低一点点。
“在研究方面,我们都听你的。”吴有望微微颔首,旋即又道:
“不过运算速度达到5000w次每秒的04型个人计算机,是不是不太好卖啊?”
其实3000w次每秒的3代个人计算机也挺难卖的。
毕竟就技术来说。
要是老大哥和M帝拿去之后,能够消化,做巨型机至少也能突破1亿次每秒。
也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现在夏国根本不敢卖03型个人计算机。
这也就导致了02型计算机一直无法大量出口。
“这还不好办吗,让计算技术研究所去研究专门用来售卖的系列计算机不就行了,有什么技术困难可以来找我。”李暮笑道。
这事在他看来没什么难度,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技术保密的问题。
闻言,吴有望点了点头,道:
“是个好办法,不过恐怕得要您亲自出面才行。”
“这是为什么?”李暮愣了愣。
吴有望摊了摊手,道:
“我怕严所长跟我急眼。”
“你别忘了,他们是计算技术研究所。”
“平时被我们压一头也就罢了,毕竟确实技不如人,咱们上门‘挑衅’,有点说不过去吧。”
听到吴有望的话。
李暮沉默了片刻,想想确实有道理。
虽说他只需要跟上面汇报就行。
但没必要在这种地方得罪人。
他沉吟片刻。
然后道:
“那就联合研究吧。”
大家一起搞,都不伤面子。
……
天色渐暗。
李暮坐着车,离开半导体研究所。
一路上。
能看到穿着工厂发的厚棉衣,脸上带着笑容的人们从道路上走过。
这幅场景,在往年是不多见的。
毕竟就业岗位就这么多,不可能人人都能进厂。
可经过两年多的“工厂大建设”。
京都这片地区,凡是条件没问题的,基本都能进到厂里工作。
这也就极大地加快了他们的经济建设。
最直接的表现。
就是去供销社和百货大楼买东西的人变多了。
街道上满是手里领着大包小包东西的人,顽皮的孩童跟在大任们的身边打闹,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
“还有10天就过年了吧?”李暮忽然反应过来道。
想到这里。
他当即让关建民调转车头。
……
大杂院里。
以李暮的家为中心。
街坊邻居们齐聚一堂。
但他们可不是在闲聊。
而是在帮助从京影厂来的领导,收集关于李暮的事迹。
说起这个。
钟大爷是最为兴奋的。
他挥舞着手,用中气十足的声音道:
“打从小从暮住进咱们大杂院的那天开始,我就看出他是个读书的料。”
“领导您是不知道啊,他天天手上的书就没离开手过。”
“当时咱们院里还有人说他是书呆子,可我不一样,我知道他那是心怀大志……”
听着钟大爷的讲述。
京影厂的厂长田坊示意一旁的刘师隆和刘娴两人将这些话都记下来。
不过就在此时。
一道声音忽然响起,道:
“钟大爷,您这话说得可不对,哪有人说过李暮是书呆子。”
众人扭头看去,瞬间乐了起来。
说着话的人,正是当初因为李暮家用空气炸锅炸东西,没有给他们占到便宜就心怀不满,老是找茬的孙大妈。
不过后面见到李暮的名气越来越响。
而且李军还当了厂主任,加上院子里还有钟大爷照顾着后,她也就没敢再找过麻烦。
毕竟不被找麻烦,他们都要烧高香了。
钟大爷没有说话。
说没说过,大杂院里的众人谁心里头还没点数吗。
不过他这会儿从高兴中回过神来。
上一篇:神豪,谁让他破坏商业规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