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1987我的年代

1987我的年代 第182节

  突然传来一阵不和谐的声音,肚子咕噜咕噜叫,李恒说:“早餐吃得烧麦和豆腐脑,肚子有些饿。”

  “那我们去吃饭吧。”来到人多的地方,肖涵终于从某人手里抽离了右手,带着他去了校外的一家小馆子。

  她说:“这老板是郴州的,前两天我和爸爸妈妈都在这吃,味道很好。”

  这家店李恒熟悉呀,前生两人在这吃过很多次,味道确实还行,关键是可以吃有辣椒的炒菜,这点比附近的其它馆子都强。

  要了两个荤菜,一个素菜,加起来2.8元钱,李恒问:“喝点汽水吗?”

  肖涵同意了。

  等店老板拿着菜单离去,李恒问:“叔叔阿姨什么时候走的?”

  肖涵说:“今早5点多去的火车站,赶7点那趟列车。”

  真巧,麦穗父母和孙母大致也是这个时间点去的火车站,也是7点那趟车,看来是一趟车啊。

  不过稍后他又觉着不意外。

  因为这年头的火车班次不多哇,尤其是跑湘南那么远的地方,一天下来也就一两趟,能不碰到一块吗?

  李恒明知故问:“这边还有熟人么?”

  “有一个,高中隔壁207班的张海燕和我在一个学校,我们两家是一起来的,您认不认她吗?”肖涵问。

  207班也是一中的理科实验班,前生差不多是肖涵最要好的三闺蜜之一,经常来家里吃饭。

  只是遗憾地是,对方不能生育,婚姻苦熬了5年最后还是离婚了,据说是张海燕婆婆逼其离婚的,后来她一直把李恒和肖涵的儿女当亲生的对待。

  李恒颔首,“有印象,高高的,瘦瘦的,皮肤很白的一个女生,对不?”

  肖涵说:“对,就是她,本来还商量好中午一起吃饭的,没想到你会来。”

  李恒眯眯眼:“没猜到我会来?我在你心里就这么没份量?”

  肖涵最爱看他为自己较真的样子,努力甜甜一笑说:“哪有,我只是觉得应该没这么快,毕竟您对沪市这边也不熟悉,要找学校、找班级、找宿舍,需要时间的嘛,而且马上军训了,我以为要等到军训后才见到你。”

  李恒看着她眼睛:“你长这么漂亮,需要费力气找么,我只要到你们学校随便拉个人问问就知道了。”

  虽然清楚honey在恭维自己,可肖涵就是心里高兴,沉静的面容下嘴角还是忍不住微微勾出了一丝弧度。

  没多久,菜上来了,两人边吃边聊,主要是分享各自在复旦和沪市医科大学的所见所闻。

  中间,肖涵想起什么,问:“听海燕讲,我们学校有9个人在沪市读大学,那麦穗似乎也没考上北大,差两分,如今在复旦,您有见过她没?”

  李恒夹一块她爱吃的辣子鸡丁,“见过,等有时间了,再叫上缺心眼和阳成,我们老乡一起聚聚。”

  “好,听您的。”

  吃过饭,两人又在校园里散会了步,下午3点过,两人分开了。

  肖涵要去开班会,导员要求她们3点半之前赶到教室。

  临分开前,她抽冷子问:“李先生,您知道我为什么一直留长发吗?”

  嘿,这问题可难不倒他,前生这腹黑姑娘就问过。

  李恒信手拈来,伸手温柔地抚摸她的青丝:“我初中时说过,我喜欢长发女孩。”

  肖涵左手用力把着右手,不争气地说:“我是偷听到的。”

  留长发这话,他是对陈子衿说的,当初子衿想赶时髦剪个学生头,他不许,然后就有了这话。

  而这些年,肖涵因为这话一直保留长发。

  李恒把拉到怀里,抱住,在她耳边轻轻说:“我知道,我现在还喜欢长发。”

  在他怀中允吸几口带有皂角的清新味道,肖涵微仰头,“那我去教室了,你回去的路上注意安全。”

  “嗯,我会注意的。时间快到了,去吧。”李恒点头,松开她,放她走。

  肖涵走出几步,又折返回来,眉眼弯弯伸手:“把您的班级地址告诉我。”

  李恒满脸期待:“打算给我写信?”

  “不,我哪天心血来潮就去突击你,看咱们李先生老不老实?”肖涵脸上露出两个迷人的小酒窝。

  李恒:“.”

  没电话没手机的年代,便签本和钢笔都是随身标配,李恒拧开笔帽,刷刷在纸上写了班级地址和邮编。

  “那我真走了,您保重。”

  “好。”

  依依不舍目送她离开,李恒在原地站了许久,尔后返身往校门口行去,他也得去赶公交车了,要不然再晚一点就是下班时间,会非常拥堵。

  看到他转身离开,肖涵从一簇灌木丛中走了出来,呆呆地望着他背影,突然好伤感。

  莫名的她想家了,也想他了。

  回到教室,肖涵习惯性从包里掏出笔记本,开始写日记,写关于他的日记,只属于他的日记:

  今天我向他表白了,好吧,那不算表白,算刑讯逼供,过程有些狼藉,好在结局向好。

  由于她们的存在,尽管故事不像表面那么美好真诚,至少我对得起自己,至少他心里有我。这算不上完美的爱情,但我对他的心依然绝对纯净。不管将来如何,至少可以在思念的时候拿出来回忆,用过剩的想象力把它装扮成五颜六色,温暖自身。

  老实讲,他讨厌坐公交车。

  但由于和肖涵刚见面,两人关系更进一步亲密,他心情非常好,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乘公交车的苦恼。

  有那么片刻,他甚至在想,要不是这年代的小轿车太贵,要不是想让来之不易大学生活更加纯粹一些,他都有买辆车的冲动。

  87年的沪市远没有后世繁华,街道上最多的依然是自行车,不过到底是国内经济中心,小轿车并不罕见,隔山差五就会从眼底下过去一辆。

  “小伙子,你是学生吗?”

  就在他望着外面出神的时候,一中年大叔从后面坐了过来,挨着他坐下,然后发问。

  李恒回头瞅瞅对方,头戴鸭舌帽,面容陌生,不认识此人。

  见李恒对自己生起了警惕心,中年人拉开腋窝下的皮夹拉链,从里掏出一张名片,递给他说:

  “我是一名选角导演,目前正在筹拍一部电影,我观你外形条件非常不错,尤其是身上这股子文艺范很吸引人,有一个角色应该挺适合你,有没有兴趣来我们剧组试试镜?”

  李恒接过名片一看,名字陌生,但碍于人在眼前,没有失礼地把名片丢出车外。

  察觉到他兴致不高,中年人介绍说:“谢飞谢导你听过吗,一个优秀的导演,我.”

  李恒打断:“对不起,我不太关注影视圈。”

  前生他就从不关注娱乐圈,甚至后来发展到连电视机都几十年没主动打开过的地步,哪会对捞什子演戏有兴趣啊?

  老子当大作家不好吗,不更吃香吗,地位高多了,傻子才去看别人眼色演戏。

  一句话把天聊死了,中年人也感受到了他的不耐,但想着这个角色找了好多人都没找到合适的,试图再劝说:

  “以前没关注没关系,以后”

  接下来,中年人开始了哔哔叨叨之旅,李恒好几次想终结话题,可奈何对方说话太过好听,太过悦耳,弄起他都不好发脾气。

  中间,公交售票员过来提醒中年人,“你到站了。”

  中年人看不都看,从兜里掏出一块钱,“补票。”

  售票员问:“补去哪?”

  中年人灵机一动,指着李恒说:“跟他去一个地方。”

  售票员瞧眼李恒,道:“复旦大学,收你3毛。”

  李恒:“.”

  他娘的,这售票员成精了,竟然记得自己到哪里下车。

  继续往前开了一段路,李恒突地喊停车:“师傅,停一下,有下。”

  “你不是去复旦?”

  “我临时有点事。”

  刹!

  车子停了,李恒下车。

  中年人像个跟屁虫似地,跟着下车。

  李恒头疼,返身认真道:“大叔,你早点死心吧,我不可能去演戏的,也不瞒你,那玩意我看不上。”

  “没事!没事!我今天完不成任务,回去也是挨骂,四处走走也挺好。”中年人破罐子破摔,主打一个倔犟,笑呵呵跟在后面。

  李恒撇对方眼,懒得理,随他了,很是利索地穿过马路,进了对面一家钢琴培训中心。

  话说他最擅长的乐器是二胡和钢琴,二胡家里就有,从小就和李建国同志有接触,要是将来哪一天自己手痒去玩,也不会显得太过突兀。

  可钢琴不一样啊,今生他一直穷得叮当响,又来自乡下,哪有机会接触这东西?

  假若哪天他心血来潮上手玩,那不是一个大bug么?

  所以,他刚才在公交车上看到这家培训中心时,就有了想法。

  培训中心在二楼,室内环境不错,艺术气息比想象的还要好,里面有10台钢琴,其中4台有人在练习,旁边有老师一对一进行专门指导。

  李恒刚进去,就有一个30来岁的女人迎了过来,“你好,是学钢琴吗?”

  李恒嗯一声,在里面转悠了一圈,并在其中一房间外边听了会,随口问:

  “还有水平更好一点的老师么?”

  女子惊讶地看了看他,然后带他到自己平时用的钢琴面前,亲手弹了起来。

  弹得是“肖邦小夜曲”,一首弹完,她抬头问:“这水平够不够?”

  李恒这时才注意到旁边的证书,女子貌似参加过国际赛事,还取得过一些名次,名次虽说不高吧,但能取得名字就已经证明很厉害了。

  他问:“你亲自教的话,多少钱?”

  女子起身给他和中年人倒杯茶,道:“这看你要学多久,学到什么程度?”

  李恒想了想,“先到你这里学半年,不过我是学生,时间不定,我什么时候有时间,什么时候过来。”

  女子问:“哪所大学?”

  李恒道:“复旦大学。”

  女子说:“倒离得不是特别远,那这样吧,你先交300,到时候根据你所学时长和课数多退少补。”

  这年头能学得起钢琴的人,还是复旦大学生,女子没有任何怠慢之心。

首节 上一节 182/8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娱乐:截胡杨蜜秦兰,热芭迷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