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1987我的年代

1987我的年代 第253节

  李恒莫名,侧头瞅着这个抽风的女人。

  柳月视线快速掠过礼堂后边角落的小姨,定在了相辉堂前面第二排的余淑恒身上,下巴努努:“刚才我在台上大致观察了一下,整个会场,今夜余老师是皇冠上的那颗明珠,最有风情。”

  李恒不跟她的节奏,针锋相对道:“你这是刻意落下周诗禾?”

  “噢,原来你喜欢嫩的。”柳月扬起诱人的天鹅颈,没再搭话。

  李恒:“.”

  叶展颜和男主持人同样无语,不由望向了余淑恒。

  孙校长在台上待了8分钟,李恒大致数了数,台下的笑声12次,掌声10次,很是给力。

  校长下去后,俩主持人再次登台,报幕第一个节目:李玲玉的《无奈的思绪》。

  哇靠!看到甜歌皇后登台,台下的众人不淡定了!激动了!这位在80年代可谓是顶流,是家喻户晓的存在,没想到现场能看到,能不兴奋吗?

  掌声一波接一波,直到甜歌皇后开唱才停歇:

  孤单独自在夜里

  身边掠过茫茫风雨

  不愧是曾风靡一时的人,开口就吸引了大家注意力,李恒问学姐:“这也是你的主意?”

  叶展颜摇头:“不是,我哪请的到她,李玲玉刚好路过沪市,学校一领导和她是老乡朋友,就邀请她来表演一个节目。”

  说着,叶展颜担忧问:“人家是专业的歌手,开局这么好,你第二个登台是不是很有压力?”

  开局确实是王炸,爆裂的气氛很容易让人沉迷其中出不来,如果后面的节目没有大爆点,很难填饱已经被《无奈的思绪》带动起来的胃口。

  由此众人可以想象,接下来第二个出场的表演者要承受多大的压力!

  但李恒是谁啊,两世为人心态稳得很,何况手握《故乡的原风景》这样一张王牌,别说李玲玉了,就算现如今在港台牛逼轰轰的谭咏麟和张国荣齐至,他都不带一丝紧张的。

  这就是底气!

  3分多钟过后,第一个节目结束,李玲玉在一片欢呼声中缓缓走下了台。

  俩主持人又上去了,念完承上启下的过渡台词后,柳月说:

  “下面有请管理学院李恒同学为大家带来一首陶笛《故乡的原风景》。”

  ps:月初第一天,求保底月票啊!求大家助力三月冲一把啦!

  早起先更一小章,晚点有大章。

  (还有)

第209章 ,晚会

  什么?

  不是拿手的二胡?是陶笛?

  这弄的哪一出?

  台下众人一脸茫然,李恒在军训文艺汇演时的《二泉映月》给他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导致现在一个月过去了,大伙还记得他的长相。

  但陶笛是什么鬼?

  就如之前叶宁和孙曼宁迷糊的那样,很多乡下来的少年压根就没听过陶笛好吧?

  就算那些城里学生,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接触过这门乐器。

  当然了,对陶笛懂一点的就颇为期待的望着舞台入口。

  比如,余淑恒。

  这位余老师一开始也以为李恒会拉二胡,或者长笛,没想到会是陶笛,想着自己过去一个月时不时用陶笛演奏,她就自我笑了下,稍稍打起精神,等待接下来的表演。

  她倒是想看看,润文特别关心的男生,除了写作和二胡外,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想着第一场李玲玉的王炸开局,台下的麦穗不由有些紧张,双手无意识抓着裤腿,挺直身子凝望台上。

  挨着坐的周诗禾瞥眼好友,也是认真了几分。

  一同紧张的还有孙曼宁和叶展颜。前者是站在好朋友和老乡立场关心,而后者则是面露担忧了,尽管之前开导李恒不用有压力,结果现在她比李恒还忐忑。

  柳月躲在后台,先是眯着眼隔空瞅瞅自以为隐瞒的很好的小姨,然后瞅瞅李恒。

  心情格外的复杂。

  其实,昨天在女生宿舍和黄昭仪的对话,柳月完全是故意的。

  比如她对着伞骂“小气鬼”,问小姨“男生为什么用蓝色的伞”,目的就是勾起小姨的兴趣,从而引导出李恒这个人,引导出今晚的晚会地址和时间。

  甚至包括她故意问的那句“小姨,要不你明晚来帮我捧场”,都是在试探小姨的反应。

  呵!昨天的试探今天有了答案。

  昨天拒绝自己,结果小姨却不声不响来了,还换了装扮,自己批判她的墨镜不戴了,改戴了一副普通大框眼镜。还偷偷摸摸地来不告诉自己。

  这代表什么?

  脑海中的念头呼之欲出。

  如果说以前她逗李恒是出于无聊时的好玩,觉得他和别的男生不一样。那后来她主动跟李恒坐,主动找他茬,主动跟他传纸条,目的就是试探和搜集证据。

  现在她兜里已经有13张纸条,上面全是李恒的字。

  她决定了,明天等小姨出门后,她就带着这些纸条潜入小姨家,拿这些纸条和信件对比,看看在日常用字中能找到几个相同的字眼,看笔迹是否对得上?

  她这样怀疑,原因有五:

  第一个,李恒老喜欢在课堂上翻看报纸,尤其爱翻看关于外界对作家十二月和《文化苦旅》的新闻报道。

  第二个:她看过小姨的信件,老感觉有种熟悉感,彷佛在哪里看到过,直到后来和李恒在课堂上用纸条交流,才恍然大悟,原来根源在这。

  第三个:就是小姨的不打自招了,昨晚明明拒绝自己不来看演出,今晚却独自来了。这不得不让人困惑。

  第四个:新闻媒体都说作家十二月来自邵市,恰好李恒也来自邵市。小姨信封上的地址是邵市一中,恰好李恒也毕业于邵市一中。

  第五个:在谈及作家十二月时,小姨似乎不愿多提,反而告诫自己不要好奇!不要好奇!不然.

  这太反常!

  天底下哪有这么巧的事?

  如此种种凑在一起,似乎都在昭示着什么,指引她去寻觅真相。

  只是有一点她百思不解,那就是李恒的年纪,今年他满打满算还没19岁吧,似乎怎么也和作家十二月挂不上等号?

  但反过来,小姨在面对自己询问作家十二月是否结婚、是否儿孙满堂时的静默状态又对上了。

  难道是,33岁的小姨是不好意思承认爱上了一个未满19岁的男生?何况那男生还是自己同班同学?

  在大家攒满的好奇心下,在万众期待中,李恒拿着陶笛上场了,慢慢悠悠走到了舞台中央。

  临上台前,叶展颜右手握拳,给他打气:“李恒,加油!”

  李恒回头比划一个OK手势。

  柳月这次没做声,拿着话筒,双手交叠在小腹位置,静立原地目送他登台。

  来了!

  现场静寂,大伙聚精会神地看着舞台上的李恒,看着他手里短短的陶笛,众人心存的疑虑,即将要揭晓。

  再世为人,李恒这是第三次面对几千双眼睛,感觉还不错,别人恐惧的紧张感在他身上不复存在,毛都冒有。

  “老李,加油!”

  “恒哥,加油!”

  “恒哥,只要你拿第一,我们给你找个女朋友!”

  突兀地,相辉堂后排统计学1班位置,325寝室的小伙子们集体站起身,一边鼓掌一边呐喊!

  当然,第三句话是混不吝郦国义歇斯底里叫喊出来的,别人没这胆量。

  这一幕把整个晚会会场逗得哈哈大笑,然后统计学1班集体为他鼓掌加油。

  李恒没坑声,只是笑着压了压手作为回应。

  稍后,他缓缓闭上了眼睛,酝酿情绪。

  跟着的是整个舞台灯齐齐熄灭,台上顿时陷入一片黑暗。

  漫长的30秒黑暗过后,就在众人心底浮出一排排问号时,舞台上突然亮起一个光圈,这是追光灯。

  追光灯下站立一个人影,光圈外边依旧一片黑暗。

  良久,李恒睁开眼睛,陶笛悄然放到了嘴边,在万众瞩目中,嘴皮那么轻轻一吹。

  一个震荡灵魂的音符瞬间在空中炸裂开来,下一秒就充斥满整个相辉堂。

  炸裂!

  真的是炸裂!

  它不嘈杂,反而十分纯净、悠扬,但带来的效果确是迅猛的!炸裂的!

  台下众人,不论是校长等领导,还是余淑恒等一众老师,还是甜歌皇后李玲玉,还是广大学生,亦或是黄昭仪这样慕名而来的人,有一个算一个,这时都安静了,不同身边的人交流了,不开小差了,都抬起头,嘴巴不由微张,像被施法定住了一般。

  他们脑壳嗡嗡作响,灵魂在跟着音符荡漾,整个人酥酥麻麻的好似被电流穿过,集体沉入一种前所未有的玄妙中。

  都说好的音乐,你可以不懂它,但它必定懂你。

  随着李恒嘴下《故乡的原风景》那悲凉而深邃的音色在持续,整个相辉堂的人都跟着走进了一个孤寂荒芜的世界,体会到一种远离尘嚣的、疲惫苍凉的意境。

  它让在场的每个人想起自己曾经的奋斗,想起漂泊之外的宁静和朴实,想起自己曾经的梦想和希望所在的地方。

  共鸣了!

  几千人与陶笛声集体共鸣!

  此时此刻,他们目光迷离,表情陶醉,像石雕一样傻傻凝望着台上的李恒,动作出奇的整齐划一。

  这一刻,他们放下了身份,放下了芥蒂,放下了迷茫,放下了苦难。

  他们在这充满人性温情、却又不带一丝人间烟火味儿的陶笛声中感受到了一种美,一种难以言说的缥缈的美,彷佛在体悟一种灵魂的声音,轻叩着灵魂深处那妙不可言的悸动情愫.

  这一刻,彷佛时间停滞!

  空气凝固!

首节 上一节 253/8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娱乐:截胡杨蜜秦兰,热芭迷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