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我的年代 第301节
貌似全是真话,可起到效果却未必管用。
莫名地,感觉误会进一步加深了!
穿过院子,进屋,给小李和女儿倒杯热茶后,沈心忙着去了厨房,说是把凉了的夜宵加热一下。
趁着这个功夫,李恒用求助的眼神转向余老师。
余淑恒连着品了两口茶,稍后放下杯子,双手往后把慵懒披散着的青丝随意拢起,以方便等会吃夜宵。
对于某人巴巴的眼神,她仿若未闻,弄好头发后又去了洗漱间洗手洗脸。
李恒跟着过去,站在洗漱间门口,快速瞄眼厨房方向、压低声儿问:“老师,是不是有误解?咱们通下情报啊,阿姨的热情我快招架不住了。”
余淑恒听得眉语目笑,却什么也不说,反而问他要不要洗手?
李恒迟疑着走进去,洗了手,还接过她递来的新毛巾擦了擦手,道声谢谢。
夜宵很丰盛,不仅有清汤牛腩、玫瑰豉油鸡、盐烤皮皮虾和青菜。
竟然还有一个青椒炒肉。
打一眼,李恒就明白过来,阿姨今晚绝对是用了心的,有备而来。
且是冲着他来的!
他能想到的,余老师同样想到了,只是后者依旧没做声,坐下后就自顾自吃了起来。
见女儿这么冷清,也不招呼一下李恒,沈心心存困惑,但一时也没想那么多,反而替女儿款待起了“客人”。
沈心先是给他盛一碗牛腩汤:“小李,阿姨知道你是湘南人,可你别看这牛腩没辣椒,但味道很不错,你尝尝。”
“哦,好,谢谢阿姨。”
伸手不打笑脸人,李恒不好拂人家面子,只得试了试口味。
嗯?
味道出奇的好,鲜而不腻,还有淡淡清香,根据他的吃货经验判断,这绝对出自老师傅之手。
“怎么样?合口味不?”
“好吃,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那等会多吃点,你看起来有些清瘦了,得好好补补。”
“嗯,阿姨放心,我是个吃货来着,有好吃的我是不会客气的。”
见李恒一边忙着吃,一边疲于应付亲妈,余淑恒微不可查地笑了笑,但还是没掺和,安心当起了局外人。
说着聊着,夜宵吃到一半时,沈心就着良好氛围忽然问:“小李上面还有两个姐姐?”
李恒愣了愣。
仅仅一句话,透露的信息可谓是太多了。这阿姨不会对自己进行了调查吧?
如果这样,那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才让对方去调查自己?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
因为沈阿姨一看就是那种贵气逼人的大家庭主妇,不可能吃饱了撑得去关注一个仅仅见过一次面的男生。
必定事出有因。
李恒把目光再次投向余老师,仍然没得到回应。
他不死心,用脚尖在桌子底下轻微触碰一下对方右脚,结果还是石沉大海。
李恒回答:“对,上面有两姐姐。”
沈心关心问:“来沪市这边读书,还习惯吗?”
“还好,一开始吃食方面有些水土不服,不过现在好多了。”他照实说。
交谈着,出人意料的,沈心并没有盘问太多关于他家里的事,更没有审查他祖宗十八代,全程下来就是简单聊聊,随意聊聊,倒是让他慢慢放松不少。
吃完夜宵,李恒以天色太晚为由,找着一个机会告辞,逃离了25号小楼。
奶奶个熊的!
妈妈热情如火。
女儿冷得像块冰。
这差异极大地母女俩真是亲生的?
他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一排排问号???
不过她们倒是有一个共同点:不好相处。
和余老师相处累,有压力。
和阿姨相处更累,生怕说错了什么话。
等到李恒一走,刚刚还慈眉善目的沈心瞬间平复下来,质问女儿:“自己挑的男人,怎么一整晚不说话?”
余淑恒放下筷子,“就睡了一觉而已。”
沈心眼睛眯了眯,“就睡一觉?睡一觉把祖传玉佩送了出去?”
余淑恒问:“你看上他哪了?”
沈心说:“他虽然来自农村,但长相、才华和谈吐我都比较满意。我们家不缺金不缺银,却还没出过一个大作家,还能跨领域写出《故乡的原风景》,也算是新鲜。迎新晚会上的录像带,我反复听了半小时,当得起“人杰”二字。”
余淑恒开口:“他比我小7岁。”
沈心说:“我们这样的家庭,这都不是问题。”
母女俩面面相对,对峙良久,余淑恒问:“程阿姨那边打发了?”
沈心彷佛看穿了女儿的心思:“你要是想用一个李恒来糊弄我,那我告诉你,打错算盘了。
没了程阿姨,还有赵阿姨孙阿姨,你条件好,中意你的人可多着。在这事上,你爸一向是支持我的。
何况,你口里的程阿姨,我只要稍微漏点口风,她自会再次闻着腥味扑上来。”
沈心之所以这样上心,还是玉佩和黑色羊毛衫引起的。
尤其是羊毛衫左胸口线条都出来了,她自动脑补一个画面:小李和女儿玩情趣,用力过猛,或者玩得太久,牙齿尖把线茬勾了出来。
余淑恒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荒唐感。
她早上本意是借用李恒送走多年来缠着自己的瘟神,没想到旧瘟神是暂时送走了,但他却成了新的瘟神。
有那么一刹那,她后悔供出了李恒的作家身份。
但下一秒又收起了后悔念头。
假若他是一个普通大学生,亲妈不会相信自己会跟他睡不说,也不会看上眼,程阿姨那边根本解决不了。
定了定神,她说:“你就没想过?李恒这么有才华,身边会没女人?”
沈心组织一下语言:“不用才华,就凭他那张脸,就会有很多小女生自动往上赶,妈是过来人,你也不用这招唬我。
都说“惊艳只因见识少”,一般来讲,学生时代结识的异性,会随着男人年岁的增长以及社会地位变化逐渐没了吸引力。
他们往往更倾向于找一个在感情和事业上都能契合的灵魂伴侣。在这方面,我无比相信自己的女儿。”
闻言,余淑恒眼睛一半平静,一半郁闷,稍后她起身准备上楼。
沈心在背后问:“你去哪?”
余淑恒头也未回:“休息。”
沈心指指桌上碗筷:“碗筷你自己收拾,妈刚才突然想起一件事,要急着回趟家,今晚你要是怕的话,去对面睡。”
说完,沈心根本不给女儿辩嘴机会,抄起沙发上的包包就出了大门。
余淑恒顿了顿,半转身眼睁睁看着亲妈离去,不发一言。
母女俩相处二十多年,一直认为都比较了解对方,但现实却给两人各自上了生动一课:
母亲没算到一向对异性不假颜色的女儿会和自己学生睡觉。
女儿更是蒙圈,在外面强势无比的亲妈有一天会变着法子把自己送出去,不是送给大家族联姻,也不是送给极其优秀的同龄人,而是送给一个刚进大学的小男生。
直接理由是:李恒是个人杰。
间接理由是:自己昨晚和他睡了。
余淑恒从小到大要什么有什么,几乎能呼风唤雨,身边人也比较迁就她,所以历来很少撒谎。
因为没有撒谎的必要。
但她万万没想到啊,自己早上心血来潮撒了一个谎,就把自己给套进去了,还是套牢不好辩驳的那种。
本来以为妈妈看不上李恒,所以她才有恃无恐地把他的作家身份抖露出来,目的是为了让这个谎言更真实一些。
毕竟谁也不是傻子,要是李恒没有过人之处,自己怎么可能和他睡觉?
可欲哭无泪的是:亲妈竟然看上了!一眼相中了没背景、年纪还小7岁的李恒。
这找谁说理去?
像雕塑一般在原地静悄悄地站立10来分钟,余淑恒终于回过了神,随后抬脚往二楼行去。
已经有好一阵子没在家里过夜了,一时心情十分复杂。
在楼道口徘徊一会,她克服心理径直去了书房,习惯性看书读报。
她之所以书香气质满分,一是得益于从小家里培养,二是她本身爱看书爱文学爱艺术。
李恒写的书三本书,她都有看。且因为闺蜜润文的缘由,一直是第一时间跟看。
只是她性子比较冷淡,注定了不会在人前有所表现。
假道士还没回来,巷子尽头只有两户人家亮着灯,巧合的是,李恒和余淑恒都在书房,看着书。
不同的是,李恒每逢挨着书就很快能超脱现实,沉浸在书中世界去。
而余淑恒则看心情。心情好,她看书效率高,速度快,感悟深;要是心里装着事儿,总是容易走神。
这不,今晚的她就是如此,三心二意不断:
一会找出这一年来润文写给自己的信件,一一查看。从字里行间中再次感受到闺蜜的心里变化。
20多封挂号信,一看就是一个多小时,有时候她还会反复仔细琢磨,琢磨润文对感情的那种矛盾和焦灼心路历程。
目光停留在最后一封信的最后一个字,余淑恒忽地有些感慨:要是没有润文,自己压根就不会和李恒有私人关系层面的交集。
上一篇:娱乐:截胡杨蜜秦兰,热芭迷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