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1987我的年代

1987我的年代 第343节

  见他不接话,宋妤莞尔一笑,“怎么,怕我话里带刺?”

  李恒拿起筷子,答非所问:“先让我吃两口,肚子饿得慌。”

  宋妤似乎不怎么饿,一直在看着他吃,等到他吃完大半碗,才出声询问:“要不要再打一份?”

  李恒摇头,“不用,够了。”

  宋妤把自己的饭菜扒拉一半给他,临了说:“跟我说说麦穗,她已经一个月没给我写信了。”

  李恒困惑,这不像麦穗的风格啊,问:“你们过去多久一封信?”

  宋妤说:“半个月。”

  李恒假装吃醋,“你也才半个月给我写一封。”

  宋妤眼带淡淡笑意:“我就给你、麦穗和曼宁写信。”

  李恒问:“曼宁多久一封?”

  宋妤说:“没有厚此薄彼,都是半个月。”

  李恒好奇:“曼宁那么活泼的性子,也耐得住半个月给你回一封?”

  宋妤回答,“一般都是她先给我写,我跟着回。事实上,她每次都给我写满4页纸。”

  李恒随口问:“4页纸?这么多,那你们一般聊些什么?”

  宋妤隔桌瞧着他,不言不语。

  没等到回复,李恒眨巴眼,抬起头问:“怎么了,有哪里不对?”

  宋妤好看地笑了笑:“你这是在套话么?”

  她之所以能这么敏锐,是因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孙曼宁在信件里提到的许多事,提到的复旦三人组一起办的事。而很多时候往往在麦穗信件中找不到任何字眼。

  同时,孙曼宁喜欢分享她自己和李恒、麦穗之间的互动情况。

  可麦穗却很少在白纸黑字中提及李恒,不是说完全没有,却不多。

  一封信两封信可能没什么,但长此以往,久而久之,聪慧的宋妤还是察觉到了不对劲。

  再结合闺蜜在高中三年露出的一些蛛丝马迹,宋妤明白了缘由所在。

  在高中,宋妤和麦穗成绩本就不相上下,争相拿全校第一,只是前者比较稳定一些,两人不存在智商上的鸿沟。

  所以,宋妤能察觉到的不对劲,麦穗在偶然一次看到孙曼宁给宋妤刚好写完的信件后,登时心慌慌的乱。

  她瞬间清醒过来,很多事情只要发生了就有迹可循。

  这也导致后面一个月她每每给宋妤写信时,总是心不在焉,总是没底气,写了一遍又一遍,写完一封又丢一封。

  在此种重重矛盾压力中,在内心煎熬下,麦穗的信件最后都没有写完,没有发出去。

  小心思被拆破,李恒没做声,只是抬头正面对她。

  相视良久,宋妤轻声说:“和我们俩的信件内容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说生活、谈学习、聊学校,分享沪市和京城两座城市的差别。

  嗯,对了,曼宁信里讲,你在庐山村租了房子写作,麦穗和她经常去你租房玩,帮着照顾你起居。”

  这一席话看似普普通通,但李恒却听得汗毛树立,如坐针毡。

  那种感觉又来了!

  上辈子,她和子衿同麦穗吃饭聚餐从不带上自己的那种感觉又来了。

  内心已经把孙曼宁这妞骂了八百遍,但李恒面上却始终保持稳定:

  “和曼宁说得大致差不多,这几月我一直在看书写作,她们确实帮了我不少忙,买早餐什么的节约了我不少时间。”

  宋妤问:“报纸上都在都在等你《文化苦旅》的最后篇章,写完了吗?”

  “噢!瞧我这坏记性,上封信一个劲跟你分享春晚的事,把这茬给忘记了,写完了,上个星期写完的。”李恒拍下额头,如是回答。

  “我室友们都在讨论《文化苦旅》单独出版问题,你和《收获》杂志谈妥了没?”宋妤关心问。

  李恒高兴问:“你室友们也关注我的书?”

  “嗯。”

  宋妤轻嗯一声,面带笑意:“你现在可是大作家,在我们北大的名气和影响力很大。

  半月前肖凤还参加了学校文学社的活动,回来跟我使劲夸你,说文学社举办了一个专题,专门研究你的《活着》和《文化苦旅》。”

  李恒开心到筷子都忘记拿了,身子前倾:“我这么有名啊。”

  宋妤扫眼四周,笑着点头,“可能比你想象的还出名。

  这一学期,已经有3个任课老师在课堂上公开推荐你的《活着》,4个老师说爱看《文化苦旅》,称之为大师之作。

  我的室友大部分都是受老师的影响,成了你的读者。”

  李恒小小嘚瑟,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了,报纸上夸他一万遍,都抵不过北大老师在宋妤面前夸一遍。

  这种愉悦的感觉怎么说呢,成就感爆炸!虚荣心爆棚!

  身子都快要飞来了!

  察觉到他的情绪波动,宋妤罕见地赞誉他:“待在你身边时,没感受到你是大作家;而你一离开,感觉世界铺天盖地都是你的影子,都在谈论你。”

  李恒血气上涌问一句:“那你喜欢吗?”

  四目相视,眼神交缠,宋妤好看地笑了,没接话,低头吃起了饭。

  “诶,在我听得最兴奋的时候,你却不说话了,好生难受。”李恒快乐地抱怨一句。

  宋妤依旧吃饭,笑而不语。

  吃过饭,两人肩并肩走出食堂。

  来到外面,她问:“下午你有什么安排?”

  她的潜在意思是,问他下午要不要走?去他父母那里?

  李恒秒懂,“下午没安排,我明早再走。”

  宋妤想了想说:“下午我5、6节课有课,你跟我去教室,还是我逃课陪你去看电影?”

  李恒兴致勃勃地问:“你敢为了我逃课?”

  这事前生没发生过,他特别想体验一次。

  见状,宋妤安静说:“我把花送回宿舍,你在寝室楼下等我。”

  “成交。”

  李恒乐呵呵地跟着她来到女生宿舍楼下,站在大门处的时候,好多进进出出的女生都暗暗瞟他。

  还远不止于此,没多会,女生宿舍就在疯传一个消息:宋妤男朋友在寝室楼下,姐妹们,想看的快去,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啊。

  然后,一波接一波的女生打他身边经过,嘴里看似在聊天,那小眼神儿却全往他身上罩。

  甚至有几个胆大的,装都不带装的,明目张胆跑他身前,打量打量他,接着笑嘻嘻又跑回了宿舍大厅。

  李恒好生无语。

  喂,你们可是北大的!北大的!能不能矜持点儿?

  好在宋妤没让他久等,把保暖袋重新加热就下来了。

  离开女生宿舍楼,她打趣说:“刚才楼道里,好多女生都在传你长得不错。”

  李恒摸摸自己脸蛋:“哪里哪里,我这也只是捡了个便宜,我老妈的功劳。”

  宋妤莞尔,问:“旅舍找好了?”

  李恒道:“找好了,上次那一家。”

  宋妤说:“跟我再详细讲讲你上春晚的事。”

  “好。”

  接下来几分钟,他一直在讲陶笛,讲《故乡的原风景》,从头至尾,事无巨细都叙述了一遍。

  宋妤没打岔,听得很认真。

  听完后,她唏嘘:“以前只觉得你唱歌很好听,没想到你还有这样的天赋。”

  李恒得意一句:“你应该为我上春晚感到高兴。”

  “确实高兴。”

  宋妤点头,但下一句话却把他噎得不轻:“可你太优秀了,也不容易让人省心。”

  听到这似有所指的话,李恒嘿嘿笑了下,“太优秀也不是我的错,再说了,不优秀也不敢追你。”

  宋妤假装没听到后面半句话,“带陶笛了吗?”

  李恒回答:“带了,在旅舍。”

  能不带吗,上次信中说了要提前吹给她听的。

  宋妤期待说:“等会找个人少的地方,吹给我听。”

  “没问题,依你。”

  在李恒这里,只要她喜欢的事,哪怕是摘月亮摘星星也要架梯子试一试。

  前生学钢琴,就是因为她爱听,才去努力学的。

  紧赶慢赶来到电影院,两人挑了许久,最后选了《末代皇帝》观看。

  宋妤性子喜静,爱好不多,钢琴音乐会和看电影恰是她最喜欢的消遣方式之一。

  《末代皇帝》是尊龙和陈冲主演的传记电影,主要讲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从当上皇帝开始到最终成为一名普通公民之间横跨60年的跌宕一生。

  这部电影虽然他看过,但好多细节内容都忘记了,现如今重新观影一遍,好像跟看新的一样,很是投入。

  宋妤比他还投入,聚精会神看着屏幕,一丝小差都没开,生怕错过了电影内容。

  好吧,这年头不像后世,来电影院看一场电影确实不容易,不只他们俩,影厅的所有人都比较专注。

  期间,李恒悄悄问:“我和男主尊龙,谁更好看?”

  宋妤眼带淡淡笑意瞥了瞥他,对比一番后,“你们是不同类型,气质不一样,都好看。”

  李恒装模装样叹口气,“我还以为你会说我更帅。”

首节 上一节 343/8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娱乐:截胡杨蜜秦兰,热芭迷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