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1987我的年代

1987我的年代 第398节

  李恒停住脚步,这才想起来,前生她读大学,寒暑假都是家里人接送的,可谓是宝贝得紧。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就一个独生女儿,又生得那么漂亮,在小镇上谁遇着了都得夸赞几句,搁谁手里不心疼?

  抠搜一阵记忆,李恒问:“你哪个舅舅?”

  肖涵说:“小舅,他刚从部队转业回来,要过完年才去正式上岗,现在有空,就来接我。”

  他小舅好像是正团级干部转业回来的,因为前几年在边境弄瞎了一只眼睛,所以家里人比较担心、一直在劝他回地方。看来这次应该是劝动了。

  李恒问:“你和刘海燕一起走么?”

  肖涵说:“对,我们已经买好了票,文燕教授托人给我们买的卧铺。”

  李恒听得落了心,“那行,那我就不操心了,你回家以后记得给我打电话报平安。”

  说着,他把京城余老师家的座机留给她。

  “好。”

  肖涵收起纸条,然后一脸期待问:“春节会回来吗?”

  李恒点头:“会,我大姑的小女儿初六出嫁,我们一家都得回去。”

  说起来大姑家离肖涵老家就隔一条马路,直线距离不到20米,两家算是关系比较好的邻居。

  尤其是大姑父烧得一手好菜,远近闻名,谁家里做红白喜事,一般都会请他去当大厨。

  绕校园逛半圈,不知不觉就到了校门口,见人来人往,见不时有人看向两人,看向两人牵着的手,肖涵耳朵发烧,尖着虎牙惨兮兮问:

  “李先生,您可以松开我了么?”

  “成,没问题,春节回来我再牵你手。”李恒心满意足地松开她。

  两人在学校腻歪了快2小时,已是饭点,他干脆叫廖主编一起下车吃个饭。

  “这是《收获》杂志的廖主编。”

  “廖叔,这是我对象,肖涵。”

  他为两人做介绍。

  廖主编说:“以后别叫我廖叔廖叔了,人都叫老喽,跟你小林姐辈分称呼吧,喊我师兄就行。”

  然后廖主编笑呵呵面向肖涵,“初次见弟妹,礼物也没带,先欠账,下次补上。今天这顿饭我请,小恒你别跟我抢。”

  一句师兄,一句弟妹,关系瞬间拉近许多,李恒高兴说:“行行行,不跟你抢。”

  这顿饭虽然不是在大饭店吃的,但菜品相当丰富,三人吃了40多分钟才散场。

  等到送肖涵回学校,廖主编感慨地拍了拍他肩膀,“小恒,好福气!这姑娘你要好好珍惜,她将来会旺你。”

  李恒意外,“师兄你还会看相?”

  “跟师傅学过7年,怕于无奈,20年前还以此谋过一段时间生计。”回忆起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廖主编心中莫名。

  李恒顿时来了兴致,“那你讲讲,我身边哪个姑娘最有福气?”

  廖主编古怪地瞧瞧他,“你是让我帮你分析分析,哪个姑娘最旺夫吧?”

  李恒嘿嘿笑:“不是,我真是单纯好奇。”

  他这是心里话。

  不论谁的福气最好,肖涵宋妤和子衿在他心里的地位不可动摇,这可是上辈子用时间验证过的人,用不着其它虚头巴脑的点缀衬托。

  廖主编开动车子,把他身边的女生过滤一遍说:“面相其实虚得很,当不得真。

  不过以我的浅薄之见看,福缘最厚的要属你隔壁那个叫周诗禾的姑娘,其次是弟妹。”

  李恒问:“麦穗呢?”

  廖主编偏头瞅瞅他,“其实你就是想问她吧?”

  李恒尴尬笑了笑,默认。

  有些事,廖主编火眼金睛,心里隐隐有猜测,犹豫一会说:

  “这姑娘的面相比较复杂,我见过她几次,每次都有认真观察过,但说不出个理所然,感觉这也对,感觉那也对,”

  得咧,这师兄不靠谱啊,就一半吊子水平,李恒顿时对他的话一句都不信了。

  廖主编仿佛猜到了他的想法,朝前开出几百米说:

  “这样,过完年,等有时间,你找个借口带她出来,我领你们去见见我师傅,他应该能看出点门堂。”

  “你师傅?”李恒问。

  “对,我师傅,今年已经满了80,身体还健朗的很.,我每年都会去走动,去看看他老人家。”廖主编如是说。

  李恒点点头:“成,等你有时间提前跟我说一声。”

  其实他没把这话太放在心上,因为他也读过一些相书,在三峡的时候还替英语老师看过手相。

  他一直觉得,麦穗的福缘应该比较厚,没老廖说得那么玄乎。

  有了共同话题,两人就着手相面相交流了老半天,弄到后面,廖主编惊异不已:“你小小年纪,怎么连这种书也看?”

  李恒张嘴就来:“从小爱看书,我老爸书房有什么就看什么,不挑的,反正把那1000多本都看了底透。”

  廖主编服气。

  回到复旦大学时天已全黑,比较晚了。

  李恒打开门下车:“师兄,看样子快要下雨了,你慢点开。”

  “好,知道,有事电话联系。”廖主编说。

  李恒点头,站在路边目送面包车离去后,才转头往巷子里钻。

  入冬了,巷子两边的人家都亮起了灯火,他一路不急不慢走着,还是第一次静下心来观赏庐山村的夜景。

  电灯都不大亮,蜡黄蜡黄的,好似舍不得用电一样,最亮堂的还属巷子尽头的余老师家,灯泡瓦数明显比别个家大了一倍不止。

  以前还没发觉,现在隔远看还挺有意思,小小一个电灯,背后却折射出一个家庭贫富现象。

  按道理,能住进庐山村的教授,应该是不缺这几个钱的啊,不过想到每家都有一串串人口要养活,稍后又能理解了。

  有孩子在哭,估计是被打了,但没有传出农村那样的泼妇骂声,到底是大家都要脸面,不好大声骂脏话,实在气不过熊孩子就直接开干。

  24号小楼亮着灯,自从陈思雅住进来后,那个每天要在阁楼上打坐的假道士就不见了,反倒是陈姐每天早上喜欢在阳台上梳头发,前凸后翘,一天比一天明显。

  27号小楼漆黑一片。

  26号小楼还是黑灯瞎火。

  李恒下意识抬起左手腕瞧眼手表,7:56

  时间尚早。

  她们应该在图书馆看书。

  这样思绪着,李恒掏出钥匙打开门,走了进去。只是才上到二楼,还没来得及喝口水,他就望着袋子里的灰色围巾犯起了难。

  奶奶个熊的!在京城的时候,自己可是在宋妤面前夸过海口的啊,说戴她送的白色围巾上春晚。

  而后面子衿在机场也给自己送了一块黑白格子围裙。

  今天肖涵又来一块,还明确说春晚必须戴她的。

  这咋整?

  别看他当面应承地响亮,其实心里压根没底好伐。

  总不能一个脖子上同时戴三块围巾登台吧?

  那样别说他自己尴尬,估计邓导演也不会让,实在是,实在是太他娘的雷人了!

  三块围巾拼接?

  也不行,长度太长,上吊还差不多。

  每块围巾剪一点下来,重新拼接成一条新围巾?

  念头一起,他又否定了,都是三女的心意,这样做会寒了她们的心,那还不如脖子上什么都不戴。

  正当他绞尽脑汁想尽办法的时候,他看到了余老师出现在对面阁楼上,手里端着一杯咖啡,小口小口品着。

  李恒眼睛闪了闪,顿时有了主意。

  当即不废话,立即从卧室找出宋妤的白色围巾和子衿的黑白格子围巾,加上肖涵的灰色围巾,拿着蹭蹭蹭地速度下楼。

  拉开门栓,他大踏步蹿进巷子里,仰头朝二楼阳台喊:“老师,开下门。”

  余淑恒居高临下看着他,看着他手里的三块围巾,喝口咖啡,脑袋慢慢悠悠转向了别处。

  李恒眼皮跳跳,不死心再喊:“余老师,找你帮个忙。”

  余淑恒没理会,进了客厅,没过多久,电灯pia地一声熄灭。25号小楼登时没入黑夜当中。

  “我!”

  晕!我哪里得罪你了?

  李恒叹口气,稍后瞅着手里的三块围巾没做声了。

  算了,不求人,等考试完,自己去找人弄,如此想着,李恒返回了26号小楼,把围巾一放,然后也把灯一关,准备出门去图书馆找大部队,看书去。

  只是才下到一楼,才打开院门,就见到余淑恒站在院门口,冷冷地,一身黑,一言不发。那杯热咖啡仍在她手里冒热气。

  李恒骤然吓了一跳,右手情不自禁往额头上扫三下,不解问:“老师你这是?”

  我喊你的时候,你是坨冰。

  我不求你的时候,你又送上门来了?

  这是闹哪样嘛?

  借着24号小楼照射过来的电灯光,余淑恒看着他,似笑非笑问:“是不是三块围巾,不知道戴哪块上春晚?”

  厉害哪,这娘们也太聪明了,这就是他不愿意跟她对视的原因,总觉得被看透了一般,莫名有压力。

  李恒没做声。

  余淑恒左手端着咖啡,右手缓缓搅动勺子,猜测:“让我猜一猜,如今你事业正得意,能让你刚刚那么焦心的问题并不多,除了她们三个。

  今天那块灰色毛巾是肖涵送的,还指名道姓让你戴着上春晚?对不对?”

  李恒继续没吭声。

首节 上一节 398/8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娱乐:截胡杨蜜秦兰,热芭迷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