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我的年代 第415节
周诗禾说:“7个菜不好听,要不还加一个吧,凑成双数。”
李恒问:“诗禾,你来?还是我来?”
周诗禾笑说:“你来,淮扬菜我都吃腻了,想吃你的江湖菜。”
“行。”三人相商,最后一个菜来爆炒腰花。
腰花他们都爱吃。
把年夜饭的菜单弄好,接下来三人各忙各的,余淑恒打电话预定食材去了。
李恒则钻进书房,研读带来的资料和文献。
周诗禾怕打扰他,没进屋,而是在院子里坐了会,稍后两女一起出门逛街。
下午一点左右,三人齐聚,为大后天的春晚做最后准备,排练《故乡的原风景》。
这一排练就是4个小时,直到5点才散。
后面连着2天,上午李恒在房里没出门,看资料准备新书,下午和他们排练。
2月14号早上7点过,李恒酝酿一番情绪后,摊开本子,拿起钢笔在上面写下:白鹿原。
三字写完,他搁住笔,停了下来。
思虑再三,他并不打算原原本本按原著写,而是在原著的基础上,增加自己的东西,增加自己一辈子沉淀下来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
同时,书中的背景,他也要做手术,不说伤筋动骨改头换面,至少也要尽量贴近自己的生活环境。
按他的构思,自己笔下的《白鹿原》,原著占比60%,自己的内容40%
好吧,可能还是个人思维作怪,在诸多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前生他最青睐《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和《人世间》三本书。
尤其是前面两本,他奉为经典中的经典。
《平凡的世界》已经出来了,没法再写。
《人世间》书中一直延续到新世纪,现在让它出现为时尚早,很多内容不能写全,难免有遗憾。
而《白鹿原》,李恒挣扎一番,还是决定写。
他感觉,没有这样一本重量级别的文学作品打底,文人之路是不完整的,重生走这套路也是缺陷的。
虽然他有野心,想把名气通向国外,通向全世界,但他还差一个契机,所以现在先把国内的基础打好、打牢,将来再出去浪。
陈老先生,对不住了!相信以你的实力肯定能出另一部佳作,李恒心里默默念叨一番,沉思许久后,他再次拿起笔,写下“
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
《白鹿原》有将近50万字,
李恒不间断写了一个上午加一中午,手腕都写酸了才堪堪完成。
吁!他娘的爬格子手写是真累人啊,好怀念有电脑的时代。
不过话说回来,吐槽归吐槽,假若真给他一台电脑,他也不会去用,会选择手写,因为这样有一种仪式感、神圣感和厚重感。
放下笔,他放松放松一下,稍后又拿起稿子,从头至尾认认真真审读两遍,许久,他再次执笔,一字一句,一段一段地琢磨精修起来。
这一精修,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写作世界中,忘了天昏地暗,忘了日升月落,忘记了饿,忘了时间。
下午1点半,周诗禾和余淑恒像往常那样在钢琴房汇合,结果等了他半个小时,也没见李恒有任何动静。
余淑恒抬起右手腕看看表:“今天他中饭也没吃,是不是开始动笔写了?”
周诗禾轻轻摇头,“怕打断他思路,没敢开门进去看,窗帘从早上就是拉着的。”
话落,两女面面相觑,都没了声。
过去好久,余淑恒把脚边的小提琴收进琴盒,站起来说:
“先不等了,他什么时候出来什么时候再排练,春晚准备这么久了,现在耽搁一会不打紧,写作才是大事。”
周诗禾点头,认可余老师的说法。
毕竟相比李恒的文人身份,上春晚就显得有些不够看了,孰轻孰重,两女心里自有一杆秤。
走出琴房,周诗禾把桌上的菜重新放入蒸笼中,保温。
余淑恒全程在边上看着,说:“我有感觉,他下午都不一定能出来。”
周诗禾温温地应声:“嗯,要是他出来的比较晚,就做早晚饭吃吧。”
余淑恒说:“那我去重新买点菜,你到家里守着。”
周诗禾答应下来,出厨房后,就安静在沙发上看报纸消磨时间。
她本来想读世界名著的,可书在房里,她不好去拿,就只能这样了。
“叮铃铃!”
“叮铃铃!”
下午3点过,茶几上的座机电话突兀响了。
周诗禾反应很快,生怕电话铃声干扰到隔壁房间写作的李恒,报纸都来不及放下,身子快速前倾,立马抓起听筒。
“喂,你好。”她温润地说。
“你好,找下李恒。”对面传来一个年轻女声。
周诗禾下意识望眼紧闭的房门,“李恒在忙,你是哪位?等闲下来我让他给你回电话。”
“我是他二姐,你是?”
李兰感觉这声音有点陌生,有点软和,还比较端庄,一听就感觉对方十分有涵养,貌似在她相熟的女生中,没有这一款。
难道是复旦新欢?
这般天马行空想着,李兰反问:“你是他复旦大学的同学么?”
周诗禾说是。
李兰眼珠子转了转,立马不说有关陈子衿和肖涵的事情了,转而说:“他托我在家里养的那两只兔子没了,被奶奶招待客人杀了,我没在家,没阻止到。麻烦你帮我转告下他。”
周诗禾哭笑不得,大老远打个电话就为这吗?她说:“好。”
Ps:求月票!求订阅!
先更后改。
(还有)
另:《白鹿原》确实时间线比较紧,是三月的疏忽,下本书一定注意间隔时间拉远一点,感谢大佬们指出。不过有一说一,我是真喜欢这本书啊。
第308章 ,润物细无声
精修两遍,光
这一刻,他有种窃喜,好在他前世当了7年公务员,时间大把,看了无数书,累积了不少知识。
也好在他两世都爱看书,经历了生死,有生死感悟,才有能力和机会在这种名著上动手术。
休息一阵,他有点渴,伸手拿杯子想喝茶,发现别说茶了,他娘的连水杯都没有啊。
他想动,想去喝水。
但下一秒又摁住这个念头,因为他深知写作状态最是难得,一旦离开座位,要好久才能酝酿出来。
呼出两口浊气,李恒开始第三次精修,如果前面的《活着》和《文化苦旅》是他挣名声和金钱的作品,那这部小说他的野心很大,除了钱和名声外,还要挣荣誉。
不错,就是荣誉!
所以,他打算投入前所未有的精力写这部名著,打磨自己新增的内容,力求精益求精,力求在原著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一万三千多字,第三遍精修李恒足足花了3个多小时才完成,临了又从头到尾通读一遍,感觉效果还不错,很是满意。
“唔!”
双手拉直伸个懒腰,打着哈欠的李恒感觉浑身舒畅,就是他娘的好饿,肚子在咕噜咕噜叫!
写作过程中还不觉得,可一停下来,他立马就受不了了,巨大的饥饿感瞬间袭击心头。
瞅眼时间,奶奶个熊的!竟然7:49了。
这一枯坐就是12个小时有多!
就离谱!
他觉得自己是个铁人。
冒得法,简单收拾下纸笔,连稿子都懒得整理,就急急忙忙拉开房门冲了出去。
此时余淑恒和周诗禾正在沙发上看电视,无声电视,没放声音的那种。
听到动静,两女齐齐扭头望向他。
李恒来不及打招呼,直直往卫生间狂奔而去。
“砰”地一声,卫生间门关!
两女互相瞧瞧,稍后余淑恒说:“诗禾,你去热下菜,我进去房间看看。”
“好。”
晚饭早就做好了,两女一直在等,这一等,天等黑了!菜等凉了!时隔10来天,外面再次飘起了鹅毛大雪!
周诗禾端菜去了厨房。
余淑恒则
有第一原始稿,还有精修过后的第二稿。
原稿上面写写画画,密密麻麻涂满了整个纸张空白,粗粗瞟一眼似鬼画符,拿起细细辨读,才明悟里面的内涵和精华。
第一张原稿她看了许久,稍后放下,拿起第二稿坐在椅子上读了起来。
不读不行啊,她脚已经生根了,
为什么小说男主引以为豪的是一生娶了7个老婆?
余淑恒往下看,不知不觉就陷入了作品世界中,忘了时间,忘了此行目的,一时间无法自拔。
从卫生间出来,李恒把手擦干,嗖地一声飚进厨房,见面就对周诗禾说:“诗禾,我好饿!”
过去都是称呼诗禾同志,现在饿得不想多说话,同志二字都给省了。
上一篇:娱乐:截胡杨蜜秦兰,热芭迷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