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1987我的年代

1987我的年代 第422节

  肖涵眼珠子转一转,“爸,我跟你去。”

  魏诗曼问:“你去?我记得你以前可不喜欢喝这类酒的。”

  肖涵说:“我去见见子衿,过完年她就要走了。”

  听闻,一家人没怀疑。

  肖梅对着电视说:“我好喜欢这个拉小提琴的女人,书香气太浓郁了。”

  这是余老师肖涵心里默默说一声,然后目光掠过她,放到了钢琴后面的周诗禾身上。

  不知道为什么?

  看到周诗禾,那种危险的感觉再一次降临了,且比过往更甚。

  对方弹钢琴的样子美绝人寰,也不知道李先生天天跟她在一块排练节目,会不会春心荡漾?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家honey独爱美人儿,我得改变策略才行。

  邵市,三阁司。

  英语老师王润文本来不打算回家过年的,她讨厌父亲和他的新欢,但爷爷奶奶打电话要她回去,说想她了,于是权衡一番回来了。

  看着电视里丰神俊秀的李恒,听着无与伦比的陶笛声音,王润文眼中全是惊喜,全是欣慰。

  她不由回想起了那段和他、张志勇、李然三人一起游览大半个中国的美好时光。

  可惜,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半年之久。要是可以,她宁愿活在那段时间里不出来,无忧无虑,各种美食美景,能和朋友欢聚喝酒,还有新书追读,这才是她向往的生活。

  可是当目光移向余淑恒时,她脸上的喜色渐渐淡来了下来。

  而看到周诗禾时,王润文莫名笑了笑,脑海中隐隐有一个声音在告诉她,这将来可能又是一笔风流债。

  人美到这个程度了,她有点不信李恒这花心萝卜不动心?

  余淑恒啊余淑恒,亏你一向自诩聪明,怎么能把这种雷放在他身边?

  王润文此时的心态有点超脱,连旁边的父亲问她“李恒是不是你学生”时,她都没搭理,懒得搭理。

  不过看到一屋子人为他惊叹,为他拍手叫好时,王润文还是有些开心,人中龙凤,到哪里都能发光。

  邵市,隆回。

  班主任王琦看到李恒的神级表演,忍不住开怀对家里人说:“你们看,这是我的学生,上春晚了,今晚求醉,哈哈!”

  沪市,余家。

  “来了来了,开始了,你女儿出现了,你快来。”

  沈心一边剥橘子,一边喊刚打完电话的丈夫。

  “来了!”丈夫把听筒放回去,走过来坐下。

  过一会,沈心问已经对着电视出神的丈夫:“这首曲子怎么样?”

  丈夫点头:“好听!”

  难得见丈夫夸赞一件事,沈心来了兴趣,又问:“你看这个吹陶笛的小伙子怎么样?”

  丈夫瞄眼妻子,给出客观评价:“光看外表,算是人上之姿。”

  沈心问:“那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么?”

  丈夫失笑,感觉今天的妻子比较爱说话:“主持人报幕说,不是叫李恒?”

  沈心说:“我问过女儿,他今年18多点,他不仅创作了这首《故乡的原风景》,还有其它同样优秀的曲子。”

  丈夫小小惊讶:“这么厉害?”

  沈心说:“可不是,不厉害你女儿也不会给他打下手,心甘情愿辅助他了。不厉害,周家那丫头也不会陪他上春晚了。”

  丈夫问:“哪个周家?”

  沈心说:“还能有哪个,余杭那边的,我特意打听过,从小钢琴天赋就特别出众,一连换过9个老师,凡是教过她的钢琴大师都赞不绝口。你说这李恒要是没几把刷子,人家姑娘会帮他么?”

  丈夫笑了笑,“你还挺有闲心。”

  沈心递一瓣橘子给他,“女儿电话里提过几次,我就好奇,于是托余杭那边的朋友打听打听。”

  丈夫接过橘子,放嘴里,慢慢吃着。

  沈心忽地用胳膊肘一下丈夫,对着电视里的李恒呶呶嘴,“喂,你说,我把他弄来给咱们做女婿怎么样?”

  丈夫听笑了,“人家主持人说,才18。”

  沈心说:“18没关系,有才华的人,17岁我都不嫌弃。”

  丈夫:“.”

  沈心亲自塞一瓣桔子到丈夫嘴里,笑说:“关键面相生得好,像个有福气的。”

  丈夫观察一番,没否认:“嗯,面相确实不错。”

  沈心又用胳膊肘一下丈夫,“那,我把他弄回家做女婿?”

  丈夫瞧着电视中的李恒,“他不是淑恒的学生?”

  沈心说:“是学生,但辞职就不是了。”

  丈夫揶揄:“记得你上回还跟我说,你要把那作家十二月弄回来做女婿,这么快就换人了?”

  沈心说:“没换人,他们是一个人。”

  丈夫愣神几秒,偏头看着妻子。

  沈心说:“确实是一个人,他如今住在庐山村,在你女儿对面。”

  丈夫沉思片刻,收敛面上的所有表情,“你,真相中了?”

  见状,沈心从兜里掏出一个八字命符,“我无聊时,去寺庙替你女儿和李恒卜了一卦,跟你讲,两人特别适合,天生夫妻相。”

  Ps:求订阅!求月票!

  先更后改

第311章 ,天纵奇才

  丈夫愕然,看着妻子,“这几天你一直强调要我陪你看春晚,一直围绕这个李恒讲,原来是等在这?”

  见丈夫张嘴有点萌萌的模样,沈心笑着直接就亲他一口,恨其不争地说:

  “要是你女儿有她这个当妈的一半会追男人,我也用不着这么操心了。”

  丈夫:“.”

  沈心把八字命符塞进他手里,“你看看,最上好的姻缘,错过就真可惜了。”

  丈夫低头逐字逐句看完,稍后抬起头:“你什么时候相中的?”

  “大概两个月前。”沈心把第一次见面的场景讲了讲。

  丈夫耐心听完,然后稳沉开口:“淑恒知道你的意思没?”

  沈心讲:“你女儿的头一直往天上看。”

  丈夫问:“那你.?”

  沈心早有准备,从旁边抱枕下掏出一叠照片:“这是上次元旦,你女儿和李恒在长沙的照片。

  我让人偷偷跟拍的,你瞅瞅,这些是机场的,这些是登岳麓山的”

  照片有搂抱,有帮着系围巾的,有女儿主动搂对方脖子的,有亲脸蛋的,有牵手的,有挽手臂的.

  丈夫平素涵养功夫极好,但还是被这一系列照片给惊到了,许久把最后一张照片扣桌上:“有点不像淑恒。”

  “嗯,确实不像,她是让李恒假扮她男朋友,不过你再看一遍,也许会另有收获。”沈心如是说。

  闻言,丈夫再次拿起一叠照片,挨张挨张看,细细看,看动作,看脸上的微表情,这次花的时间足足是刚才的三倍长,最后沉吟许久开口:“和我讲讲他写作的事情。”

  见丈夫认真起来,沈心拿个靠垫垫在后背,一五一十把李恒写《活着》、《顽主》和《文化苦旅》的大致经历阐述了一遍。

  临了她说:“对了,昨天我还和你女儿通过电话,人家又开始写新书了。据淑恒讲,新书比前面几本还要好,是现实类题材,听说他是奔着荣誉去的。”

  丈夫意外:“《文化苦旅》才写完两月,又开新书?”

  沈心点头。

  丈夫没做声了,低头第三遍观察手里的20来张照片,好会才给出评价:“那确实算是一个有才情的人,当得起传奇作家美誉。”

  传奇作家是人民日报给李恒取的名号,后面此新闻报道被全国各大报纸转载,渐渐地,渐渐地,在文坛也好,在广大读者心中也好,传奇作家慢慢同李恒划等号。

  沈心问:“我把他逮回来怎么样?”

  丈夫没表态,只是讲:“把他新书给我一份。”

  沪市,黄家。

  今天所有女儿都拖家带口回来,一大家子20多号人齐聚一起,非常热闹。

  柳月特意离外公外婆远一点,因为这些人坐一起就肯定会唠叨小姨的婚事,都听腻了。

  但人嘛,往往有时候偏偏怕什么就来什么。

  这不,外公向柳月招手,“月月,过这边来坐,平时你经常不着家,大过年的,陪我们唠嗑唠嗑。”

  怕女儿不情愿,黄煦晴跟着喊:“月月,来,跟妈坐。”

  在一屋子人的注视下,柳月郁闷地还是坐了过来,陪外公外婆和爸妈、以及二姨、姨夫坐一块。

  大家心知肚明,接下来即将发生什么?

  果然,就算过年了,黄母也没收着心。没办法啊,平常根本见不到这么多人齐聚一堂,过年好不容易抓一回,哪还顾忌是不是大过年的?

  至多语气好点。

  只见黄母率先开口:“听说昭仪辞退了沪市戏剧学院的教授?你们怎么看?”

  黄煦晴说:“妈,这事我知道。”

  黄母问:“你知道?那你小妹为什么辞退?”

  黄煦晴说:“小妹工作太多,有点忙不过来,太累。”

  顿了顿,接着继续讲:“这事小妹跟我商量过,我赞同她的想法,人是肉做的,不是铁打的,京剧、生意还有教书,一个人哪忙得过来?空出点时间挺好。”

  二女儿说:“这确实应该,昭仪已经过了30,到这个阶段,身体会一年不如一年,把自己搞那么忙没必要,女人得有充足时间休息,得学会养生,才不显老。”

首节 上一节 422/8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娱乐:截胡杨蜜秦兰,热芭迷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