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1987我的年代

1987我的年代 第520节

  经过一番商议,李恒以出资40万外加两个点子获得66%的股权。

  第一个点子,李恒根据后世的所见所闻,对她14双样品鞋适当提出了修改建议,让它们看起来更时尚、更大方、更本土化。

  他以丰富的经验,折服了初生牛犊李望,让后者眼睛亮晶晶的。

  经过半个多小时候的设计交流,李望由衷叹服说:“真没想到你脑子这么灵光,比我的还好使,不去学设计真是可惜了。”

  说完,她又兀自笑了笑,以李恒如今在国内文坛的地位,貌似比设计这套路更牛逼,更有地位。

  李恒心想,老子后世什么样的好东西没见过?这才哪到哪啊,没有那金刚钻也不敢揽瓷器活啊,也不敢开口要这么高的股份啊。

  李望灵光一现说:“根据你的思路,我打算多增加几款样品鞋,等我设计出初步图纸,到时候咱们再深入交流。”

  李恒支持她,“可以。”

  至于第二个点子,则是李恒的市场拓展计划。

  李望在设计上很有天赋,但她在市场把握方面却比较薄弱,这从规划书上就可见一斑。

  她前生就是因为不能精准把握市场敏锐态势,从而导致前面几次创业都惨败收场。

  而当李恒提出利用今年千载难逢的奥运会和央视打广告策略时,进一步降服了有自知之明的她。

  李望信心不足地问:“真能说服奥运选手穿上我们的鞋?”

  在她的观念中,大陆一直是计划经济,什么都上面说了算,这条路怕是不容易。

  李恒道:“改革开放的标志之一就是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1979年伟人在美国和加拿大会见客人时,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这意味着什么?你在海外学习这么多年,应该比谁都心里清楚。”

  不等她讲话,李恒接着开口:“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根据这两年的新闻时事总结判断,我猜测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李望高兴问:“真的?如果这是真的,那国内的经商环境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这些报纸上都有报道,都有迹可循,你自己可以查阅。所以9月份的汉城奥运会是天赐良机,是我们新品牌一炮而红的巨大机遇,一定要抓住它。”

  李恒想了想,嘱咐道:“你可以试着以香江爱国人士的身份接触下体育总局,现在国内还没有同类竞争对手,估计希望很大。假若实在不行,我到时候另想办法。”

  李望跃跃欲试:“你有这方面的人脉。”

  李恒脑海中闪过两个人影,给她打气道:“有,不过这是压箱底的宝贝,相当于咱们的核武器,不能轻易动用。毕竟人情动一分就少一分。”

  “行,瞧你这么有信心,我就更有信心了。”李望感觉这一趟来沪市真是最明智的决策。

  以李恒今天展现出来的、在市场方面的能力,再结合自己在设计上的天赋,新品牌大有可为。

  接下来,两人开始商议公司各种细节。

  再一次!

  有着开办公司经验的李恒再一次用智慧降服了李然,让她对未知不再忐忑和茫然,让她生出一种捡到宝贝了的喜悦感。

  对开办新公司,李然虽然有着一腔无与伦比的热情,但她怕不怕?

  怕!

  相当惧怕!

  是个人都会对从未涉足的领域心怀畏惧。而李恒的意外成熟、李恒的信手拈来、李恒的侃侃而谈和李恒的一系列建议让她漂浮不定的心找到了最终方向,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

  李望看着他眼睛,饱含炙热地说出一句大逆不道的话:“要不是我们有血缘关系,我一定要为你疯狂!”

  李恒翻翻白眼:“行了行了,这话在我这里开开玩笑就算,可别让外人听去喽,不然我就算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李望咯咯一笑,问:“咱们新品牌叫什么名字好?”

  李恒反问:“问我?”

  “你是公司大股东,是男人,不问你问谁?”经过一番交谈,两人的关系更加熟稔,本就活泼开朗的李望开起了小玩笑。

  李恒想了想,恬不知耻地抛出两个名字:“新势力,安踏,你觉得哪个好?”

  “新势力?安踏?这名字有什么讲究没?”李望在嘴边反复念叨名字问。

  李恒讲,“新势力,就是字面意思,代表着我们新品牌的崛起。广告语我都想好了:没有不可能!

  翻译成英文就是Impossible is Nothing.

  你也知道我们国家如今在体育方面的困难局面,在国际上地位并不高,但再困难也要咬牙坚持,相信自己!这广告词很好的契合了他们的精神需求,也能在大众心里引起共鸣。”

  “好!这句广告词很有力量!”李望激动地在本子上记下这句广告语,然后问:“安踏呢,又是什么说辞?”

  屁的说辞啊!

  李恒纯属是偷懒了,把后世国内第一的体育品牌搬了过来,“安踏,其实也可以用字面意思去理解它的品质,鞋子嘛,就是用来走路运动的,踏的安心最重要。标志可以这样写,就用中文Anta,广告语,嗯广告语用“永不止步”怎么样?翻译成英文就是Keep moving。”

  李望又高兴了一阵,可接着就陷入了选择困难症,不知道该用哪个名字更好?

  见状,李恒在旁边指出:“其实叫什么名字不是那么重要,只要市场份额和名气起来了,更拗口的名字都会变得郎朗上口,变得炙手可热,被人记住。”

  他这说的是大实话。就像苹果和阿里巴巴,初听不觉得很普通么?可做大做强后,谁还会觉得这名字普通?

  犹记得2003年的时候,他第一次听到阿里巴巴这名字时总觉得古里古怪,好别扭的赶脚!但马火车变成人家口里的马爸爸时,阿里巴巴就变成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代名词。

  一句话,一切靠实力说话!

  权衡一番,李望问:“我能不能综合一下?”

  李恒问:“怎么综合?”

  李望说:“名字用安踏,踏得放心,我很喜欢这释义,估计广大消费者也会青睐它。而咱们的广告语就用“没有不可能!”,这句话我真的很喜欢,很有feel,你想象一下奥运选手获得金牌时刻,念出这句广告词,是不是很激情?”

  李恒没有异议,“可以。”

  前生里,安踏可是一个中低档运动品牌,一直试图往高端挤,由于市场格局已定以及在世人心中的品牌形象根深蒂固,这个过程不可谓不艰辛。

  而这一世,李恒不会再走老路,一上来就走中高端路线,品牌定位非常明确。

  至于低端市场,该舍弃就要舍弃,人不能太过贪婪,得留给其他人饭吃。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把公司一切规章制度敲定后,两人接着就厂房选址、招工买马等事项进行了商谈。

  李恒找出一张沪市地图,指着靠近杨浦位置的浦东,划一个圈说:“厂房选址就这里好了。”

  “这里?这不是郊区吗?”李望第一次提出质疑。

  李恒眨巴眼,“相信我,选这里肯定一本万利。如果可以,咱们厂房地盘尽可能要大一点。”

  见他说的这么肯定,李望小声问:“你是不是有什么内幕消息?”

  李恒再次眨下眼,笑而不语。

  试了几次都套不出话,李望沮丧问:“多大才算大?”

  李恒道:“能多大就多大。不管以什么名义,仓库也好,物流也好,或者其它什么借口,总之就是占地面积越大越好!在这方面,你是香江人,跟这里的领导交流可能会更有优势。”

  李望点头:“这个我打听过,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的投资似乎更受当地政府喜欢,也往往能要到一个比较好的优惠政策。”

  这是不可以争议的事实,李恒点头道:“对。对于投资规模,你要学会画大饼,学会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百万打底,上千万也不是问题,反正么,分阶段投入嘛,谁也不能拿你说什么。”

  李望笑着说好:“好,和政府打交道李希更有经验,我等会就去打电话,让她过来帮我们。”

  李恒从不怀疑180奥迪大灯泡的能力,那可是比老抹布还厉害的存在,“行。”

  ps:今天在医院,只是群里说了,没发通知

第372章 ,书房中的二三事

  接下来的日子,李望把李希电话喊过来后,两姐妹开始频频与沪市本地政府接触,最终在浦东划了一块地。

  当李恒看完与政府签订的协议时,久久无语:“80亩地,我想都不敢想,你们竟然真拿下来了。”

  好吧,不止厂房用地出乎意料,李希更是会玩花样,直接推翻了之前李恒和李望的商议,以投资5000万建厂的名义跟当地政府接触。

  李望撇撇嘴,得意说:“浦东虽然属于沪市,但却是名副其实的乡下郊区,80亩看着大,其实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大号厂房的规模。”

  李恒问李希:“希姐,这5000万资金.”

  李希似乎知道在他想什么,当即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这段日子我特意翻阅过大陆相关法律,在经济规范管理方面存在很多漏洞,你放心,资金的事我来帮你们操作,不会存在违法行为。”

  从牛津大学毕业后,李希能在短短几年一跃成为香江鼎鼎有名的大律师,成为各大豪门家族的座上宾,凭借的就是出色的业务能力,见她这么说,李恒瞬间放心下来。

  把厂房的事情定下来后,李希想了想,问两人:“你们真的要走中高端路线?”

  李恒和李望互相望望,随后一起看向李希。

  李希说:“走中高端路线本身没错,你们的市场运营计划也相当看好,但国内的经济不一定能支撑你们走多远。”

  李恒前生开办过公司,有些话一听就懂,“希姐的想法是两手抓?”

  李希给他投一个赞赏的眼光,“随着内地进一步改革开放,如今有许多香江家族开始瞄准了内地市场,他们对此做过许多调研,我曾经有幸跟他们聊过一些,以现在国内民众的消费能力,不论哪个行业,走大众路线才能更大几率存活下来。

  所以我建议你们独立出来一个奢侈品牌走高端市场。然后安踏主打中端市场,走大众路线,收割他们手里的余钱。”

  见李恒沉吟没做声,李希问:“你瞧不上中端品牌?”

  李恒摇摇头:“倒也不是,其实你说的这些,我有想过,只是一个情怀问题。”

  “情怀?”两姐妹面面相觑,异口同声。

  “对,就是情怀。”

  后世国内高端市场基本被国外大品牌垄断,李恒在某种程度上是个老愤青,有着一个颗爱国之心,自己不踏足则已,既然已经踏足,当然是想往高大上走。

  他年纪轻轻,哪来的情怀?两姐妹不太懂,但见她蹙眉默思考,于是坐在一边没打扰。

  过去许久,李恒蹙紧的眉毛逐渐松缓下来,“行,为了长远考虑,我也不能太轴,接受希姐的建议。不过低端市场,我还是坚持原来的想法,不涉足,不贪全。”

  其实本质上和最初的目标没有太大变化,走中高端市场。只是按李希的想法,最好是把中端和高端区分开来,另外独立一个奢侈品牌专攻高端市场而已。

  三人商量商量,李希再次提出建议:“奢侈品牌,我觉得用你的拼音“Li-heng”就好,国外很多大品牌都是这样取名的,好记,同时具有纪念意义。

  而且你是《人民日报》钦定的传奇作家,名气在国内那么大,读者遍布各个阶层,叫这个名字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李恒转向李望。

  李望表态:“你是公司大股东,我们又是血脉亲,只要对公司有益,你不用顾虑我,我没意见。”

  李恒沉吟半晌道:“可以,那就用我的名字。看来我不能低调太久喽,那纯音乐专辑也要抓紧时间搞一搞了。”

  李希笑说:“这主意好,我一时都忘了你还是大作曲家的身份,你要是再来几首《故乡的原风景》级别的世界名曲,到时候都不用我们多宣传,你本身就是奢侈品牌,你本身就代表市场的高度、深度和广度,走中低端路线你那些音乐迷估计还不乐意接受。”

  一切商定好后,李恒转了40万到公司账上。

  这时李望突然提出变更公司股权合同,“我让3%给你,你拿70%吧。”

首节 上一节 520/8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娱乐:截胡杨蜜秦兰,热芭迷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