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1987我的年代

1987我的年代 第563节

  李恒想了想,坐到了副驾驶。

  当车子发动时,他忽地开口,“出校门,往右边开。”

  余淑恒不认识去前镇的路,以为他在指路,于是按着他的方向走。

  只是才开出没多久,他的声音又传了过来:“老师,靠边停一下。”

  余淑恒面露疑惑,但还是停了下来。

  打开车门,李恒一个冲刺跑了20多个石板阶梯,结果让他大失所望,宋家的大门是关着的,上面还有一把铜锁。

  余淑恒也跟了上来,打量一番两层小楼,冷不丁问:“宋妤家?”

  就知道瞒不过她,李恒没否认:“是。”

  听闻,余淑恒若有所思地看了看他,然后不紧不慢围绕宋家走一圈,屋前是花草,屋后是菜地。

  菜地里种了好些蔬菜,显然前段时间这里还有人居住。

  李恒不死心,向左右邻居打探才得知,宋适和江悦两口子已经回了洞庭湖。

  余淑恒右手伸进木栅栏,摘了一朵红红的月季,放鼻尖闻一闻说:“宋妤母亲是一个很有品味的女人。”

  江悦确实很有品味,在前世三个岳母娘中,她性格算是最温和的,事情也是最少的,对李恒态度也算最好的。

  见他沉默没做声,余淑恒转了转手中月季,“很漂亮?”

  李恒知道余老师问的是宋妤妈妈,回答道:“宋妤主要是继承了她的美貌。”

  余淑恒点点头,往台阶行去,“走吧,不然到你家天又要黑了。”

  “这个老师不用愁,百分百天黑。”李恒在后面说叨。

  余淑恒笑,没转头,没回话。

  车子再次启动,这回在李恒的指认下,两人抄小路出的城。

  余淑恒问:“你在邵市呆了几年?”

  李恒回答:“3年。”

  余淑恒说:“老师在沪市呆了26年,很多地方都不熟。”

  一路上,两人有一搭没一搭聊着,花了一个小时才到隆回。

  李恒这时说:“老师,我要买些东西。”

  余淑恒没二话,陪着他去了一趟县城,等到再次上路时,已然是下午2点半了。

  路过花门,她问:“大概还要开多久?”

  李恒对这条路线门清,“按现在这个速度,快的话160分钟左右,慢的话4个小时也有可能,上面路弯,山多,一直要爬坡。”

  他口里的160分钟指的是专走这条路的老司机。至于余老师,嚯,4个小时候能到就不错喽。

  结果同他预料的差不多,过了六都寨后,车子速度瞬间降了一半有多,路的左边是高山,右边要么是河流要么是悬崖,开得那叫一个小心翼翼啊。

  他好多次想抢过方向盘自己开,可一想到重生过来自己还没摸过车,如果骤然会开了,他娘的很多东西根本解释不清好伐。

  权衡一番,最后只得偃旗息鼓。

  等到过了七江,李恒央求道:“老师,有空教我开车。”

  余淑恒说:“等回沪市教你。”

  这种地形她不敢教,生怕李恒一个不稳就冲沟里去了。

  下午6点11分,奔驰七拐八拐终于到了前镇。

  现在太阳刚刚落山,西边的天际布满了晚霞,红红地映照半个天空,煞是好看。

  余淑恒降下车窗玻璃,一边慢慢开车,一边观察四周,末了问:“这就是生养你和肖涵的小镇?”

  李恒听懂了她的意思:这小镇看起来平平无奇,怎么会孕育出肖涵那么精致的女生?

  怎么会培养出李恒这样的大作家?

  李恒指指前边岔路口,“沿着左边那条路下去,就能到肖涵老家。哦,对了,撰写《海国图志》的魏源故居也在那个方向。”

  有些话一听就懂,这小男生是用历史上的名人反驳她的质疑呢,余淑恒难得地笑了笑,“第一次看到你睚眦必报的一面。”

  “不,我从小就是个睚眦必报的主。”李恒这样回答。

  余淑恒好奇:“怎么说?”

  李恒回忆讲:“我们这里流传报仇不隔夜,我小时候打架就是奉行的这条宗旨。”

  余淑恒以前详细询问过他打架一事,里面有一些不好的回忆,她识趣地转移话题,“你跟麦穗说过的钱跃进馄饨店在哪?”

  “老师你饿了?”

  “嗯,有一些。”

  “就在前面,在那石门站旁边。”

  余淑恒依言朝前开,没多会就到了馄饨店门口。

  李恒探头望了望,高兴道:“运气不错,店里还有顾客,还没关门。”

  余淑恒打开车门,“我们下去吃点。”

  “诶,好。”

  一前一后踏进店里,李恒熟练吆喝:“老板娘,来两碗馄饨,一个大碗,算了,来两个大碗,一份要辣椒,加辣,另一份.”

  余淑恒接话:“微辣。”

  风情万种的老板娘见到余淑恒时,莫名地有些拘束,她暗道见鬼了,活了40多年,还是头一回遇见这种事。

  老板娘对余淑恒勉强挤出一个笑容,问李恒:“大作家,你这是今天刚放暑假回来?”

  “可不是么,我一到镇上就惦记老板娘你的手艺,赶忙得来吃一碗才行。”李恒笑呵呵道。

  听闻,老板娘下馄饨时特意多下了10来个,主打一个让他吃饱。

  都说人的名树的影,当老板娘喊出“大作家”三个字时,闹闹哄哄的店里顿时安静下来,里面七八个顾客不约而同扭头望向两人。

  一开始,这些人全在看李恒。

  没多久,目光不由自主落到了余淑恒身上。

  余淑恒回望一眼。这些人的目光同她一接触,登时四散开来,好像遇到了克星一般。

  把这一幕尽数看在眼里,李恒小声揶揄:“余老师,你的气场太大了,把我们这些乡里人吓到咯。”

  肖涵漂亮归漂亮,但笑容十分甜美,且是土生土长的小镇上人,大家没有多少畏惧感。

  而余淑恒不一样哇,长相貌美就算了,关键是这一身浓郁的书香气质对于山疙瘩没见过多少世面的人来说,简直是降维打击好吧。尤其是门口停着的那辆奔驰,让余老师的身份再次攀登一个高度,变得颇为神秘。

  馄饨店老板娘的女儿回来了,在旁边仔细打量一番余淑恒后,又出去了,感觉这位大作家愈发了不得,带回来的女人品味越来越高。当初亲妈还希望自己和人家搭上关系,现在光想想就觉得可笑咧。

  李恒悄摸问:“味道怎么样?”

  “对得起你的评价,不错。”余淑恒还是第一次吃这种口味的馄饨,十分新鲜,味蕾大开。

  见他碗里飘着火辣辣的红汤,余淑恒问:“这么辣,你吃得下?”

  李恒道:“咱们湘南人普遍喜辣,无辣不欢,越辣越好。”

  说着,他问:“老师要不要试一口?”

  余淑恒迟疑,但最终还是按耐不住内心涌动,伸筷子到他碗里夹了一个馄饨过来,接着送到嘴边,吃了进去。

  一下,两下,当嚼第三下时,余淑恒用右手捂住嘴,面色稍稍拧巴,但尽量不让自己失态。

  李恒赶忙起身给她买了一瓶汽水过来,“给,喝几口汽水漱漱口。”

  余老师抓着汽水就连喝了好几口,临了说:“好辣,整个嘴腔都在冒火,你们是怎么吃得下的。”

  旁边的老板娘把这一幕全看在眼里,开玩笑说:“我们这个地方的辣,好多人都吃不得,外面媳妇都不敢轻易嫁进来。”

  馄饨尽管口味不错,但一大碗余淑恒还是没吃完,离开门店回到车上时,她猛地问:“你家里人也喜欢吃这么辣?”

  李恒道:“在京城的时候,余老师不是和我爸妈吃过饭么?”

  余淑恒说:“不一样,那两餐饭,你爸妈特意在迁就我,没放多少辣椒。”

  李恒道:“我妈喜欢咸香辣。我爸还好,什么口味都可以,不怎么挑,不过一定程度上还是更喜欢辣的食物。”

  闻言,余淑恒似笑非笑问:“这么说,你爸妈将来更偏爱能吃辣的儿媳妇?”

  听到这意有所指的话,李恒直接傻掉了,好半晌才开口,“其实能不能吃辣,在我这里不是那么重要。”

  他这说的是真心话,前生他在羊城工作那么多年,都是粤菜、湘菜和川菜换着吃,哪餐吃什么全看心情和图方便。

  “哦?”余老师偏头盯着他,一脸意味深长。

  四目相对,李恒有点受不住,尔后挪开视线催促道:“老师,快要天黑了,进村的山路比较陡,我们得出发了。”

  余淑恒收回视线,重新启动车子,在他的指引下岔开主路,沿着一条通往远方高山坳的小路走下去。

  不知道走了多远,当拐过一个盘山大弯时,余淑恒抽冷子问:“小男生,你在别人那里也是这么胆小?”

  李恒:“.”

  他不知道该如何接这话?

  可他又不是傻子,从离开邵市起,身侧的女人一直在试探他的底线。

  沉思一阵,李恒开口询问:“老师,你说一只狮子闯入羊群会出现什么样的场景?”

  余淑恒回答:“吃掉一些羊,赶走一些,留下一些。”

  李恒追问:“留下的羊是不是随时进食的口粮?”

  余淑恒清雅一笑,心情莫名开阔不少,没就这个问题回答他。

  小镇到上湾村十字路口大概10里路,由于余淑恒开得比较谨慎,足足花了17分钟才进到村里。

  “咦?”刚过村口,她咦一声。

  李恒问:“怎么了?”

  余淑恒反问:“这个点马路上站这么多人,比我想象的热闹,你们村里多少人?”

  李恒告诉她:“3000多。现在不是农忙季节,晚饭过后大家没事做,一般都在马路边或晒谷坪扎堆闲聊。”

  奔驰车很扎眼,开奔驰的漂亮女人更扎眼,没一会儿,大作家带女人回来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整个上湾村。

首节 上一节 563/8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娱乐:截胡杨蜜秦兰,热芭迷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