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1987我的年代

1987我的年代 第607节

  “出自钱教授的口,再联想到他住26号小楼,不会有假。”魏泉刚才在浴室已经把前后缺口过滤了一遍,得出了百分百为真的事实。

  魏晓竹说:“那诗禾?”

  “这周诗禾家里比你想得还强大,那架施坦威D274钢琴就值价6位数,咱们国家是人情社会,不论哪里都会有指标,她能进庐山村自有其道理。”魏泉说。

  联想到自家在连云港那座小城的便利,魏晓竹哑然。

  接下来,姑侄俩面对面坐着,许久无声,一时间屋内安静极了。

  过去老半天,魏晓竹终于从巨大冲击中恢复了一点自我意识,感慨说:“姑姑,他怎么会这么有才华?”

  “别问我,姑姑就一凡人,无法感同身受,或许这就是真正的天才吧!”魏泉如是回答。

  又足足沉默5分钟之久,魏泉翘起二郎腿:“我现在有点共情麦穗了,身边有这样一个男生存在,其他男生再难入眼。”

  魏晓竹摇头:“麦穗从高一就暗恋李恒的。”

  魏泉问:“一见钟情?”

  魏晓竹说:“没问过,但我猜是。”

  望着重新翻开《活着》一书阅读起来的大侄女,魏泉好想说句“你以后离李恒远点,他就是一副毒药”,可临了临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另一边。

  往庐山村回去的路上,李恒踩着地上的月光开口:“以后人少的时候,不要在外边玩这么晚了,你和晓竹在男人眼里可都是香饽饽唉,叫人担心。”

  周诗禾看眼前面的挺拔背影,温温地应声:“好。”

  朝前又走几步,李恒解释道:“我不是限制你人身自由,实在是暑假咱们学校没几个人。”

  周诗禾轻嗯一声。

  过了会他问:“吃晚餐了没?”

  “吃了,在付老师家吃的。”周诗禾说。

  随后她想了想问:“你具体哪天离开?”

  “8号。”他道。

  周诗禾问:“买好车票了吗?”

  “老师给买了飞机票。”李恒讲。

  周诗禾沉吟片刻,“你若是离开的话,我也想回去几天。”

  李恒表示赞成。

  他不在,两个女人也不好继续录制,还不如回去几天。

  走到巷子中段,周诗禾温婉说:“今天我把庐山村的居住地址告诉晓竹了。”

  “嗯。”

  回到家,两人先是洗漱一番,然后不约而同来到沙发上,看电视打发时间。

  期间老付来喊李恒喝酒,被他拒绝了,理由是小腹有点疼,着凉了。

  等付老师一走,刚才没做声的周诗禾关心问:“疼的厉害吗。”

  “没有,我撒谎的。”

  李恒换个电视台,老神在在道:“我今晚不想喝酒。而且去喝酒了,没人陪你,一个人在家怪冷清的。”

  周诗禾用眼角余光瞅会他,稍后跟着看起了电视。

  此时播放的正是87版的《红楼梦》,望着电视里的林黛玉,李恒下意识看向了旁边的周诗禾,一样的弱不禁风、楚楚可怜,一个转身,一个回眸,就把人的魂给勾走了。

  都说演员陈晓旭耗尽了东北三百年的温柔,不过在李恒看来,还是生得不够美,颜值差了周姑娘太多太多,距离复旦小王都还有一大段距离。最多和“美”字沾上边。

  他情不自禁思忖,若是周诗禾去演林黛玉,或许能穿越时空,回到书里把真正的林黛玉给活现出来。

  见他不自觉望向自己,周诗禾静了静,稍后温温地问:“你在想什么?”

  李恒道:“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我觉得曹雪芹应该是根据你的模样写得林黛玉。”

  周诗禾小嘴儿微嘟,娴静开口:“我身体要比她好。”

  李恒收回视线,幽幽地来一句:“是!是比她好,也不知道是谁前几天抱着电线杆抵御大风。”

  周诗禾撇他眼,拿一个抱枕放怀里,浅笑着没了声。

  看完两集电视剧,夜比较深了,李恒瞄眼客厅拉着的窗帘,站起身朝主卧走去:“我先睡了,你也早点休息。”

  周诗禾没回应,等到主卧门关,她也站了起来,关掉电视,进了次卧。

  一夜过去。

  当李恒再次醒来时,窗外下起了大雨,他睁眼就看到了床头站着的余淑恒。后者刚才摇醒了他。

  “老师。”李恒挣扎着半坐起来。

  “7点24了,快起来,我们要赶去虹口。”余淑恒告诉他,和录音棚约好9点开始的。

  “诶,好。”李恒应声,却没动静,直直瞅着她。

  余淑恒想到了什么,俯身到他耳边,吐气如兰戏谑:“小男生,又不是没看过,你迟早是老师的,害羞什么?”

  说罢,她站起身,快速走去了外面。

  奶奶个熊的!你别跑啊。

  叫你嚣张,等老子有一天.

  算了,李恒嘀咕一句,爬了起来。

  周诗禾已经起床了,正在楼下和魏晓竹、陈思雅一边聊天一边吃早餐。

  这么早看到魏晓竹,李恒是既惊讶又不惊讶,打招呼:“晓竹,你怎么起这么早?”

  “昨天和诗禾约好,今天跟你们去虹口玩。”魏晓竹说。

  见周诗禾微不可查地朝自己轻点头,李恒意会,坐过去,拿起千层饼和豆腐脑吃了起来。

  吃早餐的时候,魏晓竹努力控制自己不去观察李恒,可目光不由自主往他身上投射,她和姑姑想了一晚上都没想明白,他脑瓜子到底是什么做的,同样是19岁,为什么差距那么大?

  自己还是温室里的花朵,而他是传奇作家,不出所料,又很快要成传奇音乐家了,令人惊叹!

  感觉到不对劲,李恒问:“晓竹同志,我脸上有脏东西?”

  魏晓竹摇头。

  李恒眨巴眼:“那就是我比昨天更帅了?”

  魏晓竹依旧摇头。

  李恒脸一垮:“要我是你,肯定会拍一句马屁:李恒你比昨天帅了好多。”

  听闻,周诗禾古怪地看他眼,低头继续对付千层饼,小口小口吃进嘴里。

  魏晓竹脸上露出笑容:“好吧,你确实比昨天更帅了。”

  李恒乐呵呵地把眼前的油条掰一半给她,“不让你白夸,奖励你的。”

  今天开两辆车过去,假道士夫妻一辆。

  李恒、周诗禾、魏晓竹则乘坐余老师的车。

  路上,李恒特意留意余淑恒的面部表情,可人家像南极冰山一样,周身散发着冷冷的气息,和房间里调戏自己的那个余老师完全不搭边,完全是两个人。

  他有时候真想不通:为什么人的反差能如此之大?

  热情的时候,似火,贼勾人。

  冷漠的时候,如刀,生人勿进。

  杨浦和虹口搭界,40来分钟就到了录音棚。

  虽说这是80年代,但录音棚的设备要比李恒想象的要先进很多,突出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不愧是沪市,不愧是余老师找的。

  负责人是一男一女两个青年人,男的长发披肩,女的寸头、且染个白发,给人一种非常不着调的感觉。

  见到李恒,不用余淑恒介绍,寸头女主动伸出了手,热情讲:“李老师,欢迎大驾光临。”

  能不热情吗?

  寸头女已经看过《最后的莫西干人》等9首曲谱,眼珠子都惊掉了一地!再联想到春晚的《故乡的原风景》,李恒在她眼里已经不是人了,已经脱离了人类范畴,是神!

  不见其人已闻其名,在业界名声不小的寸头女对李恒心生崇拜!被彻底折服了。

  寸头女这样,拽拽的长发男见到李恒时也不拽了,不敢托大地同样伸出手:“李老师。”

  长发男言简意赅,不善言辞,但眼里的炽热能融钢断铁。

  被两个大自己不小的人叫“老师”,李恒心生莫名,真他娘的!这就是名利带来的效果,这就是现实!

  李恒的实力盖压全场,周诗禾和魏晓竹的美貌也在录音棚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过碍于余淑恒的威压,没人敢放肆。

  双方介绍完,熟悉一会后,余淑恒对周诗禾:“诗禾,这边的钢琴可能比不上你的,你将就着用。”

  听到这话,寸头女和长发男互相瞅瞅,顿时明白过来,这又是一个富贵家庭出来的人,自家钢琴好歹也要10多万,竟然说比不上人家的。搁谁说理去?

  再加上余淑恒对周诗禾的客气,寸头女和长发男在心里把周诗禾的份量无限拔高,贴上一个“惹不起”的标签。

  周诗禾笑着点头,安静没出声。

  第一次见面,众人在一间房子里开了一个会,做了一些准备事项,做了一些思想碰撞,直到上午10:30才正式录制。

  第一首录制春晚曲目《故乡的原风景》。

  这首曲子,李恒三人演奏过不知道多少回,驾熟就轻,一路顺风顺水,没怎么折腾就成功翻篇。

  第二首,也是今天的主要曲目《最后的莫西干人》,李恒的竹箫和余淑恒的埙是主力,周诗禾和录音棚打辅助,总体上比较顺畅,可中间小岔子不断,经过反复调整反复配合,功夫不负有心人,下午3点左右总算完成了。

  看着录音棚成“品”字型排开的李恒、周诗禾和余淑恒。同样是以音乐谋生的陈思雅没来由有些羡慕,某一刻,甚至幻想过,自己若是能取代周诗禾该多好?

  这张纯音乐专辑一经发布会引起多大轰动?会对世界音乐界造成多大冲击,就算傻子也能揣摩一二。

  如果能搭上李恒的顺风车,简直就是泼天富贵啊!一辈子都不再为名利发愁。

  不过这也只是幻想一下,陈思雅清楚自己的钢琴水平在周诗禾面前不堪一击。说句不好听的,有着云泥之别。

  魏晓竹目光始终在李恒和周诗禾之间徘徊,和陈思雅不同,她羡慕有,但更多的是欣赏,为两好朋友感到骄傲。

  《最后的莫西干人》录制完毕,眼看时间还早,李恒三人又和录音棚方面就《风居住的街道》进行碰触。

  因为李恒8号要走,余淑恒为了赶工,临时拍板今天录制完第三首再走。

首节 上一节 607/8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娱乐:截胡杨蜜秦兰,热芭迷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