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1987我的年代

1987我的年代 第750节

  巴老先生抬头。

  小林姐说:“你老人家忘了暑假来过家里的那位周姑娘?”

  巴老先生开口:“你是说?”

  “女人的直觉告诉我,我这位风流成性的小师弟怕是对人家有想法,要不然这种大家庭的女儿,还是主学钢琴的,昨天怎么会给他下厨做饭?”小林姐如是说。

  巴老先生错愕,稍后满是皱纹的脸上浮现出无奈的笑容:“那姑娘我细致观察过,看起来柔弱惹人怜惜,内里怕是不那么好相与的,做小几乎不可能。”

  小林姐附和:“我也这样觉得。”

  毕竟周诗禾是李恒第一个带来老师家的女人,父女俩自然会认真观察。而观察过后,初步结论就是如此。

  有贵客在家,父女俩不好把人家晾着,悄摸几句后就来到了会客厅。

  会客厅,此时李恒、廖主编和金庸三个大男人吃完饭后在喝茶休息。

  见小林姐现身,李恒瞅眼手表说:“师姐,肖涵下午有事,我喝得有点多,不适合开车,麻烦你帮我送她回去。”

  “行。”

  没问缘由,小林姐很是痛快地送肖涵走了。

  待两女一走,金庸忽地偏过头对李恒说:“你如今创业在际,缺不缺人手?”

  李恒有点蒙。

  巴老爷子和廖主编同样有点蒙,怎么扯到这问题上去了。

  李恒坦诚说:“缺,查先生是?”

  金庸指指旁坐的秘书,介绍道:“王也,今年32岁,毕业于香江大学,后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进修,获得硕士学位后就来了《明报》,已经替我打理了7年生意上的事。”

  在座的人都不是傻子,一下子就懂了。

  廖主编和巴老爷子互相看看,随后开始暗暗打量王也。

  人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又确实是高学历人才,李恒自是求贤若渴,不过有些场面话还是要说的:“谢谢查先生和王小姐厚爱,我这事业才草创,就怕庙太小了,委屈了王小姐。”

  大家都望向王也。

  王也把手里的茶杯放桌子上,说出了一句让人很意外的话:“第一年我不要薪水。”

  得咧,人家是不缺钱的主。

  想想也是,替金庸打理《明报》那么多年,要是没点积蓄也过不去哇。

  对方诚意太足了,足到李恒都不好拒绝。

  不过现在正是缺人的时候,李恒也不想拒绝,当即快人快语介绍了一遍新未来培训学校。

  再过一阵子不是要在沪市和羊城开分校么,把这位安排到这里最是合适不过了,会管理,懂英语,出国留过学,还拥有这年头在内地无比吃香的香江人身份。现阶段,能力手腕绝对比李然要强。

  听完介绍,王也明白了李恒的意思,很是爽快地说:“可以。”

  接着她说:“我要先陪查先生回一趟香江,10天后再来入职。”

  李恒答应下来。

  奇怪的是,商谈了许多入职和工作细节,却唯独没提薪水。

  其实他们差不多遇到同样的问题,对于这样送上门的人才,李恒不知道开多少工资合适?

  王也亦是如此,不懂大陆行情,不晓得开口要多少年薪合适?

  于是抱着以后再说的想法达成了口头协议。

  休息一阵,又胡吹海侃一阵,众人在外面花园留了一张合影才散。

  廖主编怕李恒年轻没经验,喝酒开车出事,亲自送他回的学校。

  李恒一走,金庸和王秘书也跟着告辞离开了。

  车上,金庸思虑一会,问了一个之前就想问的问题:“你是想委身这位李先生?”

  在香江,很多大家族的事业帮手都和老板有一腿,是老板的地下情人或者外室。

  所以,见怪不怪了的金庸先生才有此一问。

  驾驶座开车的王也目视前方说:“怕是入不了李先生的眼。”

  金庸手指无规律地点点大腿,欲言又止。

  其实他是有点舍不得的,两人虽然只是事业上的合作关系,没有儿女事情,但王也能力太过突出,这些年让他极为省心,日子过得很是自在。

  不过金庸也明晰一个事实:自己毕竟老了,《明报》的舞台也到了巅峰,她已经学无可学,是时候放人家走了。

  而且,当王也提出想来李恒身边做事时,两人彼此心知肚明,该散伙了。

  就算金庸不放她来内地,她也会去其它地方。

  ps:先更后改。求月票!

  (还有)

第522章 ,

  离开武康路。

  廖主编问他:“下本书打算去哪里考察?”

  李恒回答:“川省阿坝。”

  廖主编诧异:“少数民族自治区?”

  李恒说对。

  廖主编没想到他会去那么远:“这地方我前几年去过一次,和蜀都平原接壤,是典型的高原地形,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当时出现耳鸣,你可要做好相应准备。”

  李恒笑着道:“师哥怕是忘了我是从哪里出生的了,我老家所在的雪峰山脉海拔也不低。”

  廖主编严肃嘱咐:“雪峰山脉海拔是不低,但相比阿坝那边,还是要低一些,你不可掉以轻心。”

  李恒点头:“余老师已经派人过去踩点了,我过完这个月就走。”

  廖主编算算工作安排表,说:“到时候要是抽身,我跟你过去一趟,顺道去看看我那边的一个大学老同学。”

  李恒好奇问:“朋友住在哪?”

  廖主编说:“AB州政府所在地马尔康镇,”

  李恒道:“成,出发前我通知你。”

  一路聊天,车子离开徐汇的时候,廖主编思虑一阵,话锋一转说:“有个事情,我不知道要不要告诉你?”

  李恒偏头瞧他:“什么事?”

  廖主编讲:“昭仪母亲住院了,昨天中午的时候。”

  有些话一听就懂,对方住院肯定和自己有关,要不然师哥不会提起,李恒沉吟片刻问:“因为我和她的事?”

  廖主编没隐瞒:“昨天上午煦晴她们去了复旦校门口,要回去时碰到了昭仪,然后一起在富春小苑吃的中餐。用餐期间发生了一些口角,黃母气火攻心当场晕倒了。”

  听到气火攻心,李恒陷入沉默,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过去一阵,见他不做声,廖主编问:“我下午要去一趟医院,你你要不要一起?”

  李恒顾虑问:“黃母今年多大?”

  廖主编说:“快70了。”

  听到这么大年纪,李恒顾虑更甚:“对方因为我的事和昭仪争吵,怕是不愿意看到我,我这样贸然过去,会不会加重老人家病情?”

  他倒不怕见黄家人。既然和大青衣确认了关系,有些事逃是逃不掉的,他的主张一向是有困难共同面对,不让昭仪寒心。

  但很多事情也要顾全大局,不能全凭直脾气一路莽过去,要是黃母因为见到自己再次晕倒,加重病情,那如何是好?

  那该给黄家人交代?

  怎么向大青衣交代?

  廖主编迟疑了,显然也是考虑到这方面。

  老年人一般都有高血压,加之黃母历来就是个急性子,再次晕倒的话,估计会比较麻烦。

  心绪如电,李恒缓沉道:“师哥你看这样可好?待会我就不进病房了,在外面走廊上等你,我买点营养品和水果,你替我捎进去。”

  廖主编听得连连点头:“这主意好!这主意不错!进可攻退可守,既表示了你的礼数和重视,也不会因为直接见面而气到她老人家。

  退一万步讲,若是黄家人点名要见你,你也可以进去。”

  李恒就是这么想的。

  商议一番礼品,在沿途一百货商店买好后,车子开着开着进入了静安,停在了医院楼下。

  黄家在沪市的地位非常高,病房很好找,在护士的指引下,两人来到了病房门口附近。

  廖主编把他手里的礼物接过,小声说:“你到外面等我,我去探探情况。”

  李恒点头,停在走廊上。

  廖主编跟黄家非常熟悉,敲门进去后,发现里面黄家三姐妹都在,另外还有昭仪的大嫂。

  见到廖主编,挨着门口最近的黃煦晴立马过来迎接礼物:“廖大哥,你人来就来,怎么买这么多的东西,两只手都快拿不下了。”

  廖主编笑说:“左手是我的,右手是李恒的。”

  听到“李恒”二字,病房登时沉寂,所有人立马扭头、一齐小心翼翼地望向病床。

  黃母听力很好,也听到了“李恒”这名字,瞬间脸色变了变,变得难看起来。

  瞅见这一幕,廖主编暗道侥幸,还好李恒没有直接跟进来,搞不好就难以收场。

  看到亲妈反应这么大,黄家三姐妹立时都不敢提李恒了。哪怕是心有挂念的黄昭仪,一时也是憋着。

  廖主编接过大嫂递过来的茶,走到病床前,对黃母开启了嘘寒问暖。

  比如问身体怎么样啊?好点没啊?想吃点什么之类的。

  黃母一一作答,聊一阵后,忽地问:“他在哪?”

  这个他,当然指的是李恒。

  这一问,把屋内的众人吓了一跳,小心脏立马提到了嗓子眼。

  廖主编转向三姐妹和大嫂,似乎在征求她们的意见。

首节 上一节 750/8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娱乐:截胡杨蜜秦兰,热芭迷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