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我的年代 第761节
“给我来80万!”
“100万!100万!现金提货,不拖欠,李经理你快点!我批发门店快断货了。”
“…”
办公室很大,李望此时坐在办公桌前,旁边有财务和助理帮着审批各种手续,还有银行工作人员清理现金。
更是有派出所的同志在边上警戒。
李望唯一要做的,就是和排队而来的代理商们聊天,了解卖方市场具体情况,然后就是收钱、签字放批条。
放拿货的批条!
李望隔着人群看到李恒和余淑恒了,但一时根本走不开,那些叫叫嚷嚷的代理商也围着她不让走开。
按代理商们此时的话说:李经理,时间就是金钱,你赚够了,我们还没开张咧,无论如何你得给我们放了批条再走。
听到这话,李望痛并快乐着,跟助理说几句后又低头忙飞了。
助理带领李恒和余淑恒去了李望的卧室,打开门说:“老板、余小姐,现在公司就这里还算清净,李经理说等会过来,请见谅。”
李恒问:“我的办公室呢?”
助理不好意思说:“您的办公室早就被征用了。”
李恒:“……”
助理没久呆,给两人倒一杯查就小跑着走了。
等助理一走,余淑恒侧头看着李恒,神采奕奕说:“这回你发了。”
ps:先更后改。
已更万字。。
第526章 ,神女有意
如同余淑恒所言,李恒这回确实发了!
等了将近2个小时,才等来李望。
一进房间,累出一身汗的李望先是向两人表示歉意,接着拉着李恒的手兴高采烈地表示:
“奥运会+头版头条+央视广告+堂弟你的名气,四管齐下,咱们安踏鞋业如日中天,短短半个月的销售额就突破了3000万!”
李恒问:“这么猛?”
李望点头:“不止代理商进货猛,我们在沪市、羊城和京城三地的直营同样一飞冲天。京城有一家旗舰店,单天出过800双鞋子的销量。”
李望带来的喜讯快把李恒给冲晕了,过了小半天才缓过劲来。
稍后两人就鞋厂扩张事宜进行了详细会谈。
李恒问:“如今鞋厂有多少员工?”
李望说:“不管理层,车间共有763名员工。且人力部每天都在面向社会招人。”
李恒关心问:“应聘的人多不?”
李望回答:“多,因为我们工资开的高。相反,现如今很多国企经营不善,处于半停产状态,这就导致很多技术工流向了社会。在用工这方面完全不用愁。”
为了提高产能,李望提出了新建厂房计划,李恒同意了。
李望说:“老板,10月中旬,公司计划召开全国经销商大会,你那时候有没有时间?”
李恒估算一下行程,摇摇头:“那时候在阿坝,怕是回不来。不过我提一点,趁着现在形势好,我们从一开始就要把渠道利益分配好,果断推行联销体方案。
一级经销商拿货必须提前打款到公司,为做保证金。其它层级以此类推。保证金的比率是销售额的12%,
同时对经销商制定严格分级价差体系,每个地方只能有一个一级经销商。下面的二级、三级都归一级管,货也从一级拿。
严禁跨地方串货,发现者取消经销商资格,没收保证金。实行销售指标捆绑,完不成销售任务的进行动态淘汰。”
其实联销体方案对于安踏鞋业现在也是无奈之举。因为现在时间不够,人手不够,无法对各省会城市进行门店直营。
为了尽快占据市场,只能如此。
不过等到将来条件成熟,肯定会逐步收回大城市的经营权,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直营和经销商并轨机制。
老实讲,这套经销商体系制度比较严苛,李恒是从娃哈哈宗老板那里学来的。
据说,宗老板的娃哈哈一开始每年几个亿的销售额,进公司账户的款项却只有寥寥几千万,其它款项根本收不回啊。下面的经销商总是以各种理由拖欠,以至于直接影响了公司生产经营活动。
于是宗老板痛定思痛,才有了联销体方案,才有了保证金制度。
虽然一开始得罪了很多经销商,但效果是非常好的,保证了娃哈哈日后的腾飞。
现在是88年,国内一切经营制度都是草创,压根不成体系,毫无章法可言。李恒借安踏鞋业的一飞冲天的形势,趁机推出联销体方案,下面的经销商能接受就接受,不能接受就滚蛋,换新人。
李望以前就听李恒讲过联销体方案,这次更是用写在笔记本上:“如今跟在我们安踏后面就是捡钱,实施难度应该不大。”
李恒点了点头,然后跟她商量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的事宜,主攻鞋面、鞋底等材料技术,争取尽快摆脱对外依赖,实现自主化。
“为了提高竞争力和节约成本,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一直在反复思考这个事情。那咱们初期投入多少资金合适?”李望问。
李恒想了想,给出建议:“先期投入100万吧,后面根据需要再追加。我的设想是,以后每年的研发费用要占据销售成本的2%到5%之间。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这个想法和李望不谋而合,两人没有什么大的分歧。
由于生意太过火爆,会谈过后,李望就马不停蹄忙去了,饭都没请两人吃。
从安踏鞋厂出来,余淑恒回望一眼公司大门口的繁荣景象,夸赞道:“这套联销体方案不错,虽然可能会惹得个别经销商不快,但长痛不如短痛,能长久保证企业健康运营。”
李恒非常认同。
进到奔驰车里,余淑恒好奇问:“小男人,你是从哪里学来的?”
李恒脸不红心不跳地说:“自己想的。”
余淑恒看他一眼,又看他一眼,勾勾嘴没有说话。
因为她无从反驳,无法找到先例。
余淑恒说:“你来开车。”
李恒说行。
说着,两人在车内换位置。
可换着换着就不对劲了,大高个的两人在狭小空间难免有肢体接触啊。
当某人一双手突然横抱住自己,当黄泥笋破开泥土时,余淑恒似笑非笑扭过头,糯糯地问:“你真的敢光天化日之下在这里行事?”
李恒没做声,两人接触更紧密了。
都说突如其来的暧昧最醉人。余淑恒近距离凝视着他,某一瞬,她忽地闭上了眼睛,双手紧紧抓着他的胳膊。
在莫可名状的异样气氛中不知道过去了多久,余淑恒喘着粗气凑头亲他嘴角一下,轻声呢喃:“小男生,这里场合不对,放开老师。”
李恒嗯一声,意犹未尽地放开了她。
接下来他专心开车。余淑恒坐在驾驶座望向车外,想着心事,两人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任何交流。
行驶到复旦校门口附近,李恒靠边停车:“老师,咱们去老李饭庄打打牙祭。”
没想到余淑恒拒绝了,“还过两天就要离开沪市,我回家有些事情需要处理,晚餐你找麦穗吃吧。”
李恒说成,开门下车,朝校门口走去。
透过车窗玻璃盯着他的背影望了会,余淑恒这才发动车子往家里赶。
王也来了,从香江赶过来的。
刚回到庐山村,他就在26号小楼沙发上看到了王也,旁边还有麦穗和周诗禾作陪。
见他出现,王也立时站起身,朝他打招呼:“老板。”
李恒笑着点头,热情问:“吃过晚饭了没?”
王也说:“还没有。”
李恒大手一挥,朝三女说:“走,一起去外面吃饭。”
随后四人下楼,来到了老李饭庄。
有些意外,今天饭店的人特别多。
仔细一瞧,哟嚯!好家伙,原来是新生军训完回学校了,难怪都黑不溜秋一个的,感情是晒黑的。
找了一圈没找到座位,就在他打算带三女去富春小苑时,饭店老板小跑过来了,笑呵呵对李恒说:“二楼201包厢是空着的,李先生可以带朋友去那里。”
李恒眨巴眼,这老板是个妙人啊,刚刚服务员明明说包间满了的。
不过人家既然有心,李恒自然懒得多问,很是高兴地去了二楼。
一落座,李恒就抬头说:“老板,今儿就不点菜了,捡你拿手的上,上一桌。”
“哎,好勒!您请稍等,这就去张罗。”自9月15后,附近谁不认识李恒啊,这位可是大作家,听说是天上文曲星下凡,能和这样的人说上几句话,老板心里都透着一股高兴劲儿。
王也看着隔桌而坐的年轻老板,心里想的是:果然走哪里都有面子。
李恒问麦穗和周诗禾:“曼宁和叶宁去哪了?”
麦穗摇头,她下午一直在家搞卫生,洗被褥,没出门。
周诗禾说:“她们聚餐去了。”
李恒随口问:“聚餐,你们俩咋没去?”
周诗禾温婉笑一下,没做回答。
至于麦穗,就更不用说了,她早早就被打上了“李恒”的标签,一般人不会去邀请她、也邀请不动她。
同两女聊一会,随后李恒把重心放在了王也身上,一边吃饭,一边再次查漏补缺地详细介绍新未来补习学校。
嘚吧嘚吧差不多讲述了半个小时,李恒终于事无巨细地说完了,临了道:“到京城后,你去找刘蓓交接工作,新未来今后就交给你了。”
王也严肃点头,“好。”
中间麦穗和周诗禾去了趟洗手间,王也一改刚才的稳重状态,目光灼灼地盯着李恒,“李先生,听说过对赌吗?”
李恒愣一下,稍后点头,“有所耳闻,你这是…?”
王也上半略微前倾,犹豫一下说:“10年内,如果我把新未来带到年净利润超过2个亿,可否答应我一个条件?”
李恒意外:“哦,你很有信心?”
上一篇:娱乐:截胡杨蜜秦兰,热芭迷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