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第236节

  “然后呢”

  他脸上洋溢着得意又不乏自豪:

  “香港寰亚、英皇、安乐,台湾的中影公司、果核影像……几乎是排着队派人过来考察,希望能深度合作,或者聘请我们的技术团队指导他们的项目。”

  “还有新加坡、泰国的公司也在接触,咱们那粒子爆炸的效果,还有‘源代码’空间的数字构建质感,在亚洲范围内,是真的把他们震住了!”

  “他们觉得咱们在某些领域,尤其是技术实现的‘性价比’和对导演意图的精准实现上,有独特优势。”

  张嘉文的言语间也有些激动,即便以目前时光科技这互联网巨头的体量,对于这个板块的收益也无法忽视。

  单从盈利角度来讲,特效制作的收益还要更胜《源代码》的票房。

  温岚闻言,眼中也闪过亮光:

  “这确实是个巨大的利好消息,这意味着时光科技不仅能靠自有项目磨砺技术,更打开了承接高规格外包业务的大门,成为真正意义上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技术公司。”

  她看向洛珞:

  “这部分的商业谈判和项目管理,我会全力配合嘉文,确保合作既能提升时光科技的行业地位,又能带来可观收益。”

  洛珞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张嘉文带来的消息进一步印证了《源代码》的成功所触发的涟漪效应。

  没想到票房的分成还没下来,倒是广告效应打了出去,特效的合作先一步找上门来了。

  一部高投入、高品质的电影,其价值远远不是那张票房成绩单可以完全衡量的。

  它所带动的产业链效应、技术标杆的树立,以及对拾光品牌和时光科技口碑的抬升,才是更深远的影响。

  “技术积累终于开始转化为商业价值了。”

  洛珞沉吟道:

  “嘉文,外包业务可以做,但核心原则不能变:一是质量把控必须严苛,用作品说话;二是要分清楚主次,我们自有项目的研发和核心团队的能力提升永远是第一位的;三是要注意技术保密和知识产权保护。”

  “放心!”

  张嘉文拍着胸脯:

  “我心里有数,咱们是缺钱的公司吗?合作归合作,咱们的核心家底不能丢,不过有了这些外部项目练手,反而能给团队更多实践和学习的机会,成本还让他们摊了,多划算!”

  洛珞的目光投向窗外,似乎在凝望更远的未来。

  “温岚提到的海内外版权收入,嘉文那边的外包业务前景……这些都说明,《源代码》这个项目,我们不仅仅是票房,更选对了‘大制作精品电影’衍生市场的巨大潜力。”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更坚定的语气:

  “这让我更确定了我们下一个战略方向。”

  温岚和张嘉文都看向他。

  “3D电影。”

  洛珞清晰地吐出这个词。

  下一章正在码

第302章 提前布局3D电影

  “3D电影?”

  这几个字如同投入静谧湖面的巨石。

  随即两人几乎异口同声的惊呼出声,他们俩都以为今天只是在一场大胜仗后,日常的汇报下工作,谁也没想到洛珞会突然提到这个新的电影概念。

  不过随后便是截然不同的反应:

  “3D?”

  温岚迅速找回职业经理人的审慎,眉头锁死,语气里带着一种面对巨大未知风险的本能抵触:

  “这个概念……太超前了吧?现在市面上连像样的样片都没有,技术成熟度、观众接受度、成本投入……风险太大!”

  “而且技术和市场都需要,洛总,恕我直言,我们现在根基未稳,应该巩固战果,扩大在现有技术体系下的优势,而非——”

  她顿了顿,吐出一个在2007年电影圈听起来过于科幻的名词:

  “贸然涉足3D领域?”

  她的脑海里迅速盘算着高昂的设备引进费用和难以预测的市场反应。

  张嘉文却像是嗅到血味的鲨鱼,技术狂人的兴奋压过了疑虑,他猛地一拍大腿:

  “嚯!玩这个?够劲!我就说大方你脑子里装的都是未来科技!”

  他眼睛发亮,语速更快了:

  “是不是《星战》那种红蓝眼镜的老古董?不对不对,那太low了……我们时光科技搞的得是真正的沉浸式3D!偏振光?快门式?是不是要搞那种超薄的立体眼镜?渲染引擎得大规模升级,数据量暴增啊……”

  他开始在洛珞面前来回踱步,嘴里念念有词,手指在空中飞快地比划着立体模型和光线路径。

  洛珞看着这一幕,嘴角勾起一丝了然的弧度。

  他太清楚了,在2007年的语境下,“3D电影”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还是个停留在游乐场游乐项目或粗糙科教片层面的模糊概念。

  但是明年金融危机前,好莱坞面临DVD销量下滑、盗版泛滥和观众流失的困境。

  传统2D电影利润萎缩,3D技术被视为挽救市场的突破口。

  五大电影巨头联合投资10亿美元升级北美数字影院,计划将3D银幕从837块增至2000块以上,为3D内容铺设硬件基础。

  这一电影制作模式的转变同样会影响到国内。

  许多人只以为《阿凡达》是进驻国内的第一部3D电影,殊不知,真正的转折点还要更早。

  2008年《地心历险记》在中国仅靠82块3D银幕斩获近7000万票房,单银幕收益是2D电影的10倍。

  正是这一数据刺激了中国院线疯狂扩容3D银幕,2009年激增至970块,为国产3D内容创造了放映条件,这才导致了《阿凡达》那夸张的票房记录。

  只是此时还没人能预见,仅仅一年多以后,3D将如海啸般席卷全球影院,彻底改写观影体验和商业模式。

  这份洞悉未来的确定性,是他仅次于系统的又一张底牌。

  洛珞从椅子中站起身,踱步到立在墙边的巨大白板前,刷地拉下覆盖的幕布,动作利落。

  温岚倒吸一口冷气,张嘉文眼睛骤然瞪圆,嘴巴无意识地微张——那白板上并非空白,早已密密麻麻勾勒出结构图与连接线,字迹清晰有力,显然是精心准备多日的心血!

  洛珞拿起一支水溶性马克笔,红笔头果断地点在“核心技术:河图渲染引擎”几个大字上:

  “技术路线已确定——偏振光与主动快门式并行研发。”

  他在“并行”两个字上划了个圈:

  “前者佩戴成本低,影院部署快;后者理论上有更高的亮度、对比度,但眼镜成本高,早期会是高端配置。”

  蓝笔随即在下方勾勒出两条技术路径:

  “光学实验室立即立项,目标:开发轻便、高透光率、低成本的3D眼镜,镜片必须抗磨损、不易起雾。”

  “嘉文,你亲自协调京东方和国内几家光学生产大厂,采购或联合研发能满足要求的偏振片和液晶快门镜片材料,这是用户体验的第一道门。”

  红笔接着猛戳到“放映硬件”区域:

  “最根本的瓶颈在源头——放映端!”

  洛珞画出一个双镜头投影系统:

  “我会找中科院光机所和时代华夏的技术专家联合攻关,研究如何在现有国产数字放映机上加装物理结构实现光学偏振立体投映。”

  “核心是双机或单机双镜头的同步控制、偏振角度校准以及主动快门眼镜的信号发射接收稳定性!画面错位或者闪烁超过0.5秒,体验感就全毁了!”

  “嘶……”

  张嘉文倒吸一口凉气,他知道小伙伴一向是大手笔,但这次玩的居然这么大啊,一言不合就找中科院一块研发可还行。

  他摸着下巴,开始下意识地掰手指头进行数据估算:

  “双通道偏振光投影……单机功耗瞬间提升70%,影院的老式电力布线根本顶不住几场,主动快门眼镜每个镜片都是微型液晶屏,得充电或换电池,管理问题一堆,这还只是放出来!源头制作更恐怖……”

  他抬起头,认真思考过后脸色有些变化,不复之前的激动:

  “CG渲染环节才是真正的麻烦!河图引擎必须重构,所有对象建模都要双份!每一个顶点位置、每一次光线追踪、每一条物理碎片模拟路径,都要同时为左右眼视图各自计算一遍!”

  “数据量直接翻倍以上!渲染农场的算力需求爆炸性增长!现有的千台刀片服务器集群根本撑不住大规模并行渲染!而且核心算法更致命——”

  他猛地站起来走近白板,蓝色记号笔被洛珞递到他手里。

  张嘉文激动地在“渲染核心算法”区域圈出几个技术痛点:

  “立体画面的景深如何精确量化?视差参数的动态范围设置?物体边缘的‘伪影’怎么消除?最要命的是遮挡区处理!当左右眼看到的同一物体前后被遮挡不同,‘缝合裂缝’和画面错误会多到让观众头晕呕吐!”

  “这需要全新的遮挡剔除和深度填充算法!需要针对多核GPU集群优化的并行架构!河图引擎现有的底层API全都要重写!这工程量……”

  他抬头看向洛珞,眼神里有狂热,更有面对技术深渊的敬畏:

  “这不是砸钱外包就能解决的,需要顶尖研发团队啃硬骨头!半年?一年?风险巨大!”

  洛珞的眼神没有一丝动摇,锐利如刀锋,似乎早已洞悉所有困境,直指最核心的壁垒:

  “核心战役,就是实时立体化渲染输出!”

  红笔重重点在“实时输出”四个字的中央。

  他的目光牢牢锁住张嘉文:

  “关于3D后期系统适配、生物特效与流体模拟以及后续的技术方案,这次我也会参与进来,尤其是引擎的模型你不用担心,我亲自负责。”

  洛珞语气坚定的说道。

  之前的特效上,他也参与了一点开发,总共积分花费连五百都不到,但依旧让时光科技的这支特效团队一跃成为了国内顶尖,甚至在国际上都可以立足。

  而这次他的手笔还要更大,为此,他已经决定先搞一部电视剧拍着,赚够了积分,直接通过【流形重构】来开发这次的引擎。

  洛珞心神一动,系统那【实时立体引擎动态视差补偿核心算法逻辑构架构建所需积分:1850】的提示飞快闪过。

  他目光平静地掠过那串数字。

  这是他对既定未来的精准掌控与深不见底的自信源头。

  务必要抢在《阿凡达》前面,先一步引爆国内的3D电影市场。

  跟一般的影视公司拍电影赚取票房和周边的收益不同,他这次是直接从行业根源入手,一旦做成,单是特效这块的估值就将数以百亿计,是时候下点本钱了。

  张嘉文深吸一口气,眼中燃烧着技术攻坚的炽热火焰:

首节 上一节 236/2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新时代新股东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