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 第31节
“27”
虽然瞧不上眼前这个人,但他还是如实的回答了问题,只是语气愈发的不耐,直到:
“那不知他上的是什么大学,读的是什么专业呢?”
此话一出,陈守仁顿时眼神一凝。
洛珞自从学会了微表情控制术后,几乎每逢表演必用,不仅对于自身的微表情控制突飞猛进,连鉴别判断的眼光也提升了许多。
见此神情哪里还不知道说中了,于是立刻趁热打铁的追问:
“他有没有考到水木?有没有继承您的衣钵?还是说他也是不学无术呢?”
“你”
一连三个问题,把陈守仁当即说的有些恼羞成怒了。
洛珞猜的没错,这是他许久的心结了,也是他明明才见洛珞第一面就十分不顺眼的原因。
因为看到洛珞就想起了他儿子。
当年明明也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放着工科的院校专业不报,非得去学什么金融。
洛珞猜对了,但又不完全对。
他以为这个陈教授跟外面那些指责自己的家长别无两样,自己孩子考不上好大学,只能无能狂怒的埋怨他不珍惜自己的天赋。
其实人家早期的培养是非常成功的,孩子也不是没有实力,而是自己选择了别的路。
但这在陈守仁看来,比考不上还让他生气。
关键是孩子他妈还支持,就连孩子的爷爷奶奶,也不跟他统一战线。
他承认自己搞空气动力学并不太赚钱,即便他在这个领域已经快做到了头,一年下来的工资补贴加一块,可能都赶不上那些搞金融的一个项目的零头。
但有些事情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
然而他一想说这个的时候,妻子都拦着他:
“时代不同了,你少把当年的那一套灌输到儿子身上,他自己想学什么就学什么。”
在他看来,洛珞跟他儿子一样,只知道追求物质享受生活,没有信仰,没有理想,浪费了那么好的天赋。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有人这么要求别人,结果自己都做不到吧。”
“您这么专注学术,怎么没让孩子也跟着一块务正业呢,自己孩子都没选择的专业现在跑这来要求别人来,这么宽于律己严于律人啊。”
洛珞刻意在务正业三个字上咬的极重。
不得不说,他阴阳怪气的嘲讽方式,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无疑有点太超前了。
如果说刚才是戳到了陈守仁的痛处,那这番嘲讽简直就是插到了他的肺管子里。
“你你”
陈守仁胸口剧烈起伏着,气的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好在剧组这些人也不是只知道看戏,吃了半天瓜后突然反应过来,连忙上前把两人分开。
“小洛你别那么针锋相对,陈教授不是那个意思。”
“陈教授您也消消气,洛珞他还是个小孩,不懂事,您别跟他一般见识。”
张嘉译、孔琳等人拦着洛珞,舒崇福、高翔则安抚着陈守仁。
然而别看这帮人面上做着和事老,实际上心里正暗自称奇呢,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文化人的吵架。
原以为文人相争都是暗藏机锋,原来比他们吵架还言辞犀利。
洛珞就不说了,简直颠覆了他们对好学生一直以来的刻板印象,那小嘴跟淬了毒一样。
尤其是张嘉译,想起自己半小时前的叮嘱还历历在目,这家伙是一点没听进去啊。
还是说就天才的秉性都是这样心直口快,直来直去吗?
洛珞也就算了,好歹是年轻人,这位陈教授也不遑多让,主动挑事不说,对一个小辈也是言语犀利。
甚至连他们整个北电都骂进去了,丝毫没点长者之风,现在被怼的说不出话来。
别说,看的他们还真有点爽呢。
好在两个人并没有继续吵下去,洛珞心中没那么大的气,只是不忿自己无缘无故被骂,怼回去就可以了。
至于陈守仁似乎是知道自己理亏,没有仗着自己有央视和水木的背景,就以势压人。
“你还学过N-S方程?”
陈守仁突然问道,按理说别说一个高中生,就是本科生,要不是数学和部分物理专业还得是偏微分方向的,也不可能涉猎到这种深度。
“了解一些”
洛珞淡淡瞥了一眼,还是回答道。
高中课本当然不会有这种东西,要怪也只能怪他的教辅书里面写的多了些,扫描仪一股脑的全给他吸收了进去。
当然了,也仅限于了解一点点了,否则他当时那点积分,就算全搭进去也是杯水车薪。
因为剧情需要他的角色在这场戏里,给困扰试验团队许久的问题,提供另外一个思路的缘故,所以在研究剧本时,他还特意去查了一下相关资料。
好奇之下便用扫描仪试了一下,结果显示足足需要三千多积分。
而这还不是要求出方程的连续光滑解,仅仅是让洛珞吃透方程用来描述流体运动的部分。
第48章 我解出来了
三千多积分是什么概念?
刚刚触发的A级任务,才给80积分。
让一个普通高中生变成省状元,都用不了一千积分。
就是把他这半年来赚的所有积分全算上,再翻个番也不够。
陈守仁哪里知道这些。
见洛珞如此轻描淡写的样子,顿时又气不打一处来。
一个高中生连N-S方程都有所涉猎,洛珞表现的越优秀,他就越是痛心疾首。
“导演,这部分内容我指导完了。”
对着舒崇福扔下一句后便走到场边休息,眼不见心不烦。
“您辛苦了.各部门准备一下,演员都就位了,第三场戏准备开拍。”
眼见这段插曲终于落下帷幕,舒导松了口气,赶紧宣布开拍。
“第三场,第一镜,第一次,Action!”
随着场务打板开拍,张嘉译等人立刻围成一圈,对着黑板上他们完全看不懂的公示讨论起来。
如果说洛珞能凭借了解的知识,一眼看出黑板上是什么方程,用于什么设计。
那他们就完全是看天书了,好在也不是毫无准备。
几个人在接到角色以后,或多或少的都去了解了一下相关内容,再不济还有剧本和专业人士的指导,起码学术名词是不至于说错了。
只不过,这种不了解只能死记硬背的方式,给他们记台词确实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另一边洛珞则是丝毫参与进去的想法也欠奉,优哉游哉的在教室后面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这场戏前三个镜头都没有他的参与。
按照剧情,这是风洞建造之前的理论研究阶段,试验还没开始就在理论上卡住了。
于是在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国防部专家组副组长郭庄教授的带领下,整个北方大学相关领域的专家全都集中到了这里,希望能集中力量把问题解决。
这也是我国早期科研建设的国情,人才缺乏的年代,许多领域都只能集思广益,然后摸着石头过河。
在别的国家用上计算机的时候,他们甚至还在依靠着最原始的算盘来计算。
这听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先辈们就是靠拨动着一颗颗算盘珠子,算出了风洞,算出了飞机,甚至算出了原子弹。
然而一众国内在这一领域已经是顶尖的学者,却都被这个难题绊住了手脚。
一筹莫展之际,抱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态度,郭教授扩大了研究者范围,让相关领域的研究生,乃至部分优秀的本科生也都参与进来。
洛珞饰演的角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块跟着进了试验组。
结果连一众专家都一筹莫展的问题,最终还真就被给解决了,虽然是以取巧的方式绕了过去。
但对于当时的情况来说,能解决问题就行,哪还管的了用什么方法。
最后洛珞也就成了唯一一个以本科生身份,参与进课题组,甚至跟到了大西北实验基地的人。
他在这部戏里的定位就是一个天才本科生。
这也是舒导和高编都一致觉得,洛珞演这个角色甚至不用什么演技,除了年代不一样,他简直就是在演自己。
而此刻在所有人看来本色出演的天才洛珞,正一脸惆怅的转着圆珠笔,他现在还没想好该怎么完成这个任务。
其实他心中隐约有一个想法,只是这个想法过于离奇,他有些难以置信。
按说系统这么智能,不可能出一个他压根完成不了的任务。
即便A级任务很难,但总该有一线希望才是,但就目前来说,他完全看不到希望在哪。
“看来只能试试它了”
想要靠自己完成任务,已经不可能了,现在他只能寄希望于外物了。
随着他心思一动,系统顿时传来反馈:
【心灵迷宫进行回溯解析,本次使用消耗380点积分,是否使用】
“多多少?”
洛珞手中的圆珠笔差点甩飞出去。
这也太黑了吧!
看着系统面板上仅有的384点积分,从高考过后他就没有用过,积攒到现在,才将将够心灵迷宫用这一次。
但犹豫的念头仅仅闪过一瞬,洛珞便立刻坚定了下来,哪怕积分全都打水漂他也必须赌一把,道具的奖励他决不能放过。
“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