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大唐:开局捡个小兕子公主

大唐:开局捡个小兕子公主 第344节

  魏征连忙道:“大军凯旋之后,郡公还得劳军,还要根据战场的检验改进火枪,这些都是大事,非郡公不可!至于试种水稻,自然有司农寺主导,郡公尽管放心就是!”

  房玄龄笑道:“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朝中各部各司其职方能提高效率,试种水稻的事理应交给司农寺。”

  大家的意见十分的一致,这种事坚决不能让靳言掺和,上次靳言种玉米的事真把大家给惊住了,多亏玉米适应能力强,不然好好的丰产粮种就被靳言给糟蹋了。

  虽然靳言说水稻十分好种,随便屋前屋后甚至荒地都可以种,但是大家还是不放心。

  李世民点头道:“众卿说的对,这本就是司农寺的职事,慎行啊,你就别掺和了!”

  靳言有点疑惑,为什么他有种大家都在针对他的错觉?

  按理说,就算这是司农寺的职事,但是靳言再怎么说也是种植三熟水稻的发起者,再加上他的圣眷,皇帝应该会很痛快就答应下来。

  但是皇帝竟然一而再的拒绝了?而且连一向正直的魏征都跳了出来?连八面玲珑的房玄龄头跳出来反对,这什么情况?

  靳言脸上带着一丝疑惑,说道:“陛下,虽然这确实是司农寺的职事,他们可能也种过水稻,但是他们对三熟水稻并不熟悉啊,而我对三熟水稻还算熟悉,三熟水稻生长在林邑国,可是他们却根本不知道三熟水稻怎么增产,为什么?

  “因为他们对三熟水稻根本就不了解,不知道什么叫三熟!水稻种出来之后,怎么下茬接着种,他们根本就不懂!”

  众人听了不禁点头,之前他们也有些奇怪,既然三熟水稻产自林邑国,为什么林邑国的百姓不直接种三季呢?

  大家都知道靳言知道的很多,但是这和试种水稻有什么关系呢?

  对于靳言的功劳,对于靳言能起到重大的作用,他们谁都不质疑,可以说靳言此举算的上是功德无量造福千秋。

  但是,试种水稻种子的事情还是算了吧,连白叠花都没有交给他,这个也可以不用给他。

  靳言诚恳道:“我对白叠花是很熟悉的,对三熟水稻也熟悉,试种水稻需要我,而且我家正好也能拿出几万亩良田出来!”

  程咬金等人听了全都不以为然,你说你对白叠花和水稻熟悉也就罢了,但是你说正好能拿出几万亩良田出来?说的好像这里谁拿不出几万亩良田出来一样!

  哦,除了魏征,这老家伙有可能真拿不出。

  李世民听了更不以为然,普天之下谁能和他比田地多呢?

  李世民微微笑道:“朕的手里正好也有百万亩良田!”

  一边说着李世民还一看着靳言露出了莫名的笑容,难道真的需要他说的那么清楚明白吗?

  什么叫正好有百万亩良田?靳言觉得李世民一定是针对他的!

  就在靳言疑惑的时候,程咬金已经嚷嚷了起来:“慎行,你小子也不想想你种的玉米,谁还放心让你试种水稻啊?你别瞎整!”

  众人心里其实都是这个意思,但是就程咬金痛快的说了出来,尤其是最后一句,简直就是说出了众人的心声。

  怪不得李世民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了他的提议,怪不得连一向正直的魏征都跳出来反对,连一向八面玲珑的房玄龄都反对,原来他们都是这么想的!

  这简直是对他的污蔑,对他的误解,深深的误解!

  靳言不服气道:“我种的玉米怎么了?我种玉米的方法有错吗?我种的玉米长的不好吗?

  “你们也不看看,我那些地,产出了多少粮种啊,当时你们看到那些玉米一个个的可都激动不已呢!”.

第730章 把农夫都带来了

  魏征、房玄龄、程咬金这些老臣都觉得皇帝说得在理,靳言虽然点子多,可种地这事儿毕竟是个细活儿,万一他整出啥幺蛾子,耽误了水稻推广的大事,那可如何是好?

  靳言摸着后脑勺出了皇宫,心里头跟塞了团湿棉花似的堵得慌.

  他心里琢磨着:“我好心好意为百姓谋福利,咋就跟偷鸡摸狗似的让人不待见?”

  正寻思着,就听街上传来敲锣打鼓的动静,好家伙,大捷的消息跟长了翅膀似的,早把长安城闹翻天了。

  那街头巷尾,卖糖葫芦的老张头举着红果儿喊:“大捷了!灭了林邑国了!”

  卖炊饼的王婶儿把蒸笼掀得老高:“明儿起炊饼降价,庆祝凯旋!“

  连平时最严肃的更夫,敲梆子的声儿都带了颤音:“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大捷喽!”

  原来这仗打得实在太漂亮,灭国之战嘛,谁都觉得悬乎,可咱们大唐大军愣是跟开了挂似的,从长安出发,一路奔袭到林邑国。

  林邑国的城墙还没摸热乎呢,人家侯君集的兵就已经杀到王城根儿底下,半天工夫就把城门给轰开了!

  这等战绩,比说书先生嘴里的李孝恭平江南还提气!

  可惜林邑王没捞着活口,不然押到长安城游街,保准比看耍猴还热闹。

  不过百姓们最乐的,还是那一百万斤水稻种子,这会儿听说有了这宝贝,明年再也不怕饿肚子了!

  靳言没回府,直接去了神机营。

  他刚出宫门那会儿,大捷的消息还没传过来,神机营里还跟往常似的,校场上一片热火朝天,枪炮声震得人耳朵发疼,马蹄子刨得土坷垃乱飞。

  “公爷!”李云从演武场跑过来,脸上跟点了把火似的,“听说大军凯旋了?”

  这小子眼眶都红了,今儿个他就要成亲,娶的是青梅竹马的秀娥,心里头跟揣了只兔子似的扑腾,可听见大军得胜,比自己成亲还高兴。

  靳言咧嘴一笑:“可不咋的?老侯带着大军过了交州,再有一段时间就到长安了!”

  他话音刚落,周围立刻炸开了锅。

  “火枪兄弟们在战场上咋样?”冯顺搓着大手直问,他手里攥着杆火枪,枪杆都快被摸出包浆了,“那枪射程六百步,林邑国的骑兵再快也跑不出这圈儿吧?”

  梁源站在靶场边儿上,盯着靶心直点头:“咱们的火枪营兄弟可都是精锐,上回演练的时候,三十步外能打穿三层牛皮甲!我就说嘛,这枪肯定能露脸!”

  靳言拍了拍冯顺的肩膀:“报捷的兄弟说了,火枪在战场上可顶了大用!林邑国的兵一见这铁疙瘩吐火,腿肚子都转筋了!”

  他这话刚说完,众人都乐开了花,连那几个平时最严肃的老兵都咧着嘴笑。

  “就是有点可惜,”梁源摸着下巴,“要是把火炮带上,攻城的时候更能显威风!上次演练,那炮弹炸得土墙跟豆腐似的,林邑国的王城保准儿撑不过半柱香!”

  冯顺猛拍大腿:“可不是咋的,火炮才是攻城的王牌!等下次打仗,咱把火炮拉出来溜溜,保准儿让敌人哭爹喊娘!”

  众人就在这热闹的氛围中,帮李云娶了媳妇,也迎来了侯君集的大军。

  正当满城欢腾的时候,一队人马从宫门口出来,正是皇帝派去迎接凯旋大军的队伍。

  领头的莒国公唐俭骑在马上,腰间玉佩叮当响,瞧着就精神。

  他心里头直犯嘀咕:“陛下咋派我来劳军?难不成是为那水稻种子?”

  侯君集骑在马上,看着街道两旁夹道欢迎的百姓,心里头直犯飘。

  他摸了摸腰间的玉牌,这可是皇帝亲赐的国公印,可比当年县子的爵位威风多了!

  正得意呢,就瞅见前面一队人马,为首的是莒国公唐俭,正冲他招手呢。

  “茂约兄!”侯君集赶紧下马,拱着手笑,“您咋在这儿?莫不是专门来迎我的?”

  唐俭也乐了:“巧了不是?陛下派我来劳军,正好赶上您凯旋!”

  他心里头直犯酸,想当年他在朝堂上那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如今倒好,灭国的大功让李靖、靳言和侯君集三人给抢了去。

  不过面上还得笑着:“恭喜啊老侯,这一仗打得漂亮,比起驸马来,一点也不逊让,陛下都夸你是‘国之柱石’!”

  侯君集一听跟靳言比,心里有点不高兴,不过他现在心里头正美着呢,也就没有往心里去。

  侯君集嘴上却谦虚:都是陛下的洪福,将士们的拼劲儿!他转头吩咐亲兵:快把捷报传给弟兄们!就说陛下派莒国公来劳军了!亲兵们撒腿就跑,不一会儿校场上就炸开了锅,士兵们举着枪欢呼,比打了胜仗还激动。

  寒暄完后,唐俭搓了搓手:“陛下听说您带回来百万斤水稻种子,龙颜大悦!那种子……在哪儿呢?”

  他眼神儿直往后面的马车瞟,那一排马车队被帆布蒙得严严实实,跟藏宝贝似的。

  侯君集一拍大腿:“哎呦喂!要说这事儿可真对不住陛下,我原想多收点儿,可林邑国的水稻都不成收拾,让百姓们现摘现收,忙活了半个月才凑够百万斤!”他叹了口气,“要是能多带点儿回来,那该多好!”

  唐俭听了直点头:“能有百万斤已经是烧高香了!您不知道,长安城这些日子为了这种子都快吵翻天了!”他压低声音,“武安郡公非说自己最懂水稻,嚷嚷着要拿万亩良田试种呢!”

  “啥?靳慎行要试种?”侯君集一听直皱眉,“那小子就会瞎折腾,上回种玉米把地挖得跟排水沟似的,庄稼长得跟豆芽菜似的!”

  他赶紧说“我可带了林邑国的农夫回来,人家可是种了一辈子水稻的行家!”

  唐俭乐了:“您这招儿妙啊!有行家在,靳慎行再折腾也翻不了天!”

  他拍了拍侯君集的肩膀,“走,带我去看看种子,陛下还等着回话呢!”.

第731章 真送船了

  侯君集领着唐俭来到马车旁,亲兵掀开帆布,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一袋袋布袋,看着就实在。唐俭捏了捏布袋,又掏出个小锦盒,打开来是块丝绸,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躺着一把水稻种子。

  “这就是水稻种子?”侯君集傻眼了,“就……就这一把?”

  唐俭也笑了:“嗐,陛下怕您弄错了,特意让我带这这些种子去司农寺比对,您瞧,”他指了指种子上的纹路,“司农寺的农匠说,这就是从林邑国购买的种子!”.

  侯君集这才松了口气,合着皇帝是怕他糊弄事儿!

  他赶紧说:“您放心,这百万斤绝对是真种子,您要不信,我让农夫现场给您认认!”

  唐俭点点头:“行,那咱们回宫交差。”他拍了拍侯君集的背,“老侯啊,您这趟差出得漂亮,陛下肯定重赏!”

  长安城的热闹劲儿还没消呢,靳言的眉头又皱成了疙瘩。

  他蹲在神机营的马厩里,摸着新刷的枪杆直叹气:“我为大唐找了三熟稻、白叠花,又带了了玉米、花生……咋就跟防贼一样防着我?”

  李丽质端着茶盏过来,抿了口笑:“哥哥莫急,我已经入宫找过阿娘了。”

  她原以为凭自己的面子,怎么也能说动长孙皇后,谁知道长孙皇后拉着她的手直叹气:“去年你家种玉米,种的那是乱七八糟,想起来还头疼呢!”

  靳言听了直挠头:“种玉米咋了?要不是我,长安城的百姓现在能吃的上窝窝头?”

  他越说越气,“那万亩地算啥?长乐的陪嫁地契就在我书房抽屉里,拿出万亩来又咋了?”

  正说着,下人来报:“公爷,荥阳郑家的郑公子求见。”

  “郑玄昶?”靳言眼睛一亮,“快请!”

  他心里头直犯嘀咕,这郑玄昶平时最会来事儿,今儿个来能有啥好事?

  前厅里,郑玄昶穿着一身新绸子衣裳,脸上堆着笑:“郡公,可算把您盼来了!”他搓着手,“船……船造好了!”

  靳言挑了挑眉:“你不是说让五姓七家造船吗?咋成了你的事儿?”

  郑玄昶老脸一红:“咳,我哪懂造船?这不郑家牵头,我跑前跑后地催嘛!”

  他压低声音,“造船的师傅说,这船是从南海贩香料的大船改的,舱深得很,装货绝对没问题!”

  靳言笑了:“行啊你,挺会办事儿!”

  他拍了拍郑玄昶的肩膀,“船在哪儿?我明儿就去看看。”

  郑玄昶一听乐开了花,差点没蹦起来:“就在码头!我特意让人拖过去的,保证崭新崭新的!郡公什么时候去接收?我让船家收拾干净,备上酒菜!”

  靳言摸着下巴:“出海的事儿不急,等我忙完这阵子。”

  他话音刚落,郑玄昶的脸唰地就白了,这船可是他攒了半年面子才弄来的,要是靳言反悔,那可咋整?

首节 上一节 344/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我是县城婆罗门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