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之后 第100节
赵有量越说越委屈:“我去,这是人过的日子么?!”
“我得夹着尾巴做人,狗却能满街的耍横......”
就在赵有量“悲愤不已”的时候,忽然闻到一股清晰的药香,那种中草药特有的香气。
左顾右盼中,只见一个严谨又不失平和的大汉,背着药箱朝自己走来。
走到近前,抬头看了看铺子的招牌后才对着赵有量开口。
说出的话古香古色:“敢问小哥,此地共有几间扎纸铺?”
面对着这个大汉,赵有量不由自主的恭敬起来。
“大哥,整个镇子就我一家卖纸人的,咋地,有事儿啊?”
大汉闻言笑了,笑的异常温和。
“你就是赵有量小友吧?”
“我叫白无畏,受城隍大人委托,特意前来给你父亲诊脉治病。”
赵有量闻言瞬间反应过来。
城隍姥姥.....五大仙家中的白家......给自己父亲治病!
眼前这位自称白无畏的,就是医行天下的白家家主!!
心情激动之下赵有量就要给眼前的大汉磕头,却被白无畏笑着拦住。
“赵家小友,行医救人是白某的本份,不用客气。”
“还是先带我见见令尊吧。”
因为实在是太激动了,赵有量费了好大劲儿才平复心情开口说话。
“老、老神仙,我爸不在这儿,他在......”
问明白所有事情后,白无畏笑着连连点头。
“那好,我这就赶往令尊所在。”
“你放心,白某一定尽力而为。”
说到这里白无畏忽然停住,犹豫一下才继续开口。
“请恕白某冒昧,小友身上可是有一株血灵芝?”
赵有量闻言一愣,反应过来后赶忙把血灵芝掏了出来,双手递给白无畏。
“老神仙,只要您能治好我爸......就算治不好,只要您尽力帮我们,这血灵芝我现在就送给您!”
白无畏闻言笑着摇头:“小友误会了。”
“之所以要看血灵芝,只因为你若直接服食的话会效果大减。”
“白某不才,想帮你将此神物炼成丹药,如此才不负这天地精华。”
听了白无畏的话,赵有量第一次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大医精诚,医者无私。
感动之余居然一时间说不出任何话。
白无畏也不着急,就这么静静的等着赵有量答复自己......
第0119章 何为修行
过了一会儿,终于反应过来的赵有量什么都没说,只是恭恭敬敬的给白家家主深深鞠躬。
这次白无畏倒是没有阻拦,坦然的接受了赵有量行礼。
因为他知道自己如果不接受的话,对方的心中会更加愧疚。
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心魔”,阻碍自身修行。
特殊解释一下,这里的心魔并不是影视剧中那样的走火入魔变成坏人,而是指的念头不通达,总是纠结于某事某物或者某人。
这便是大多数修行者选择远离世俗,尽量不沾染因果的主要原因。
不管是爱恨情仇、癫痴恨等任何情绪,最终都有可能形成“心魔”,或者说是所谓的“牵挂”。
白无畏是真正的大医者,自然明白其中道理,更懂得避免。
......
让赵有量没想到的是,炼丹并不是他想的那样有多复杂,或者需要炼制个三年五年。
更没有什么丹药炼好时的“雷劫”。
白家家主只用了小半天,便将血灵芝辅以其他几种珍贵的草药,炼制成了三十六颗红宝石一般的药丸。
药丸红的晶莹剔透,在阳光下不断闪耀,简直就是艺术品。
当然,那些珍贵的辅助药材都是白无畏免费提供给赵有量的,这点使的赵有量更加感动。
大恩不言谢!
因此赵有量并没说什么感激的话,只是将所有情分深深的记在心里。
同时拿出一半的丹药,非要送给白家家主。
这次白家家主倒是没有推辞,但也仅仅收了一粒。
“此药珍贵,如果遇到对症的病人便有起死回生的功效。”
“白某便愧领一粒,以备不时之需。”
诸君且看:这便是真正的医者。
收了如此珍贵的丹药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留着治病救人。
做完上述一切,白家家主便背起自己的药箱告辞离去。
径直朝着赵有量父亲所在的城市走了。
赵有量则对着白无畏离去的方向深深作揖,直到白家家主的背影彻底消失在视线里。
与此同时,身在窝里的大黄狗,也在对着白无畏的背影不停的跪拜。
只是对着白无畏的背影磕头还不够,会做人......会做狗的大黄狗从窝里钻出来后,立即“牵着”赵有量到了供奉仙家的偏房,再次对着上面的牌位不断跪拜。
牌位中多出的两个,是赵有量从城隍庙回来后供奉上去的。
分别写着城隍姥姥,白家老神仙。
这两个牌位和灰家家主的牌位放在一起,仅次于胡三太爷、黑妈妈等。
祭拜完牌位后,赵有量才愕然发现自己抱回来的骨灰坛不见了。
想要问问是什么情况,可惜所有的仙家依旧在沉睡养伤,并没有回应赵有量。
无奈之下,赵有量只能选择等仙家们“睡醒”再问。
一边掏出手机打给自己养父,说了请了神医去给他看病的事情,一边朝着棺材铺走去。
从小经历坎坷的赵某人,向来不怕吃苦。
甚至可以说为了活下去,他什么苦都吃过了。
如今的赵有量只想着能抓紧时间多学点本事,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对自己好的人。
故事讲到这里,一定会有读者大人会问:怎么赵有量的修行就是学做棺材呢?
不应该是找地方打坐修炼,吸收天地元气、日月精华么?
上述说法并没错,但只是修行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
真正的修行,其实就是字面的意思:修和行。
关于这点,明代的香光居士董其昌先生早就给过明确的解释,还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句话。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其中的读万卷书便是“修”,行万里路便是“行”。
只有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修行。
其实咱们这世间,所有的真理都是相通的,古代圣贤们也早就通过不同的途径告诉了我们。
只是我们这些后人心思太过浮躁,没能理解其中深意罢了。
如果有人真的傻到和影视剧中演的,得到一本所谓的秘籍,便找个山洞闭关个百十年。
那样绝对不是修行。
如果真的这么做了,笔者认为只有两种结果:
一种是饿的受不了,或者被地面冰拉稀了之后,骂骂咧咧的自己跑出来。
跑得慢了还得拉一裤兜子,臭烘烘的;
另一种就是饿死在山洞里,或者被路过的猛兽给吃了。
绝对不会有第三种可能。
假如有人和各位读者大人吹牛:说他闭关了几十年,如今已经天下无敌。
那你可以放心的使劲抽他大嘴巴子。
笔者保证他打不过你,而且被你打之后多半还会报警讹你......
言归正传:
就在赵有量一心一意修行的时候,只见李茂满脸佩服的走了进来。
一屁股坐下后便开口问道。
“量子量子你是不是能未卜先知啊?”
“知道最近咱们镇上还要死人,而且一死就是一家子,所以这几天才加紧做了这么多棺材。”
“就等着他们死,然后卖钱呢吧?”
赵有量:“......”
“小李,我有那么缺德么?”
“另外谁家一家子都死了?我一点都不知道。”
上一篇:规则类怪谈:4016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