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之后 第85节
“阴灵车的事情......那邪门玩意儿不是我们阴司的东西,它自成一体,姥姥我不方便管。”
“你爹生病那事,你抓紧时间去白家祖地,找他们家主白无畏。”
“就说是麻衣姥姥请他出手救人的。”
因为城隍姥姥说的太多,信息量太大,所以赵有量短时间内根本“消化”不完。
他暂时就记住了最后一句,因为这句话实在是让他太过惊喜:养父的病能治好了!
狂喜之下赵有量更加拼命的磕头,看那样子都有直接把自己磕死的趋势。
激动的一边哭一边大声喊着:“谢谢城隍姥姥,谢谢城隍姥姥!”
“姥姥的大恩大德,赵有量永远不敢忘记!”
“以后每逢初一十五......不,以后每天我都给您磕头上香!”
“回家便给您立牌祭拜!!
对于赵有量这样怪异的举动,其余香客先是一愣,随后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
因为类似的事情以前也发生过,虽然极少发生。
这说明慈悲的城隍姥姥答应了这小子的请求,城隍姥姥显灵了!
于是在短暂的沉默过后,庙里的所有香客都开始砰砰磕头。
磕的那叫一个惊天动地!
也就是在这个功夫,迎春嫂满脸惊喜的问赵有量。
“量子,城隍姥姥真显灵了?真答应你事情了?!”
赵有量兴奋的一边哭一边连连点头:“嗯嗯!”
“姥姥慈悲,姥姥显灵了!”
“姥姥答应请人治好我爸的病了!!”
“啊!那真是太好了!!”迎春嫂知道这才是赵有量的最大心愿,自然替他开心。
“量子,城隍姥姥对你的好你可得千万记着,千万不能忘了!”
“我知道,我知道!!”赵有量一边哭着点头一边缓缓退出城隍庙。
到了门口后再次磕了三个响头,磕的头破血流才转身离开。
等回到车里,三人都是唏嘘不已。
感叹着城隍姥姥真是慈悲,比其他只知道享受香火不知道“干活”的神仙强多了!
等到彻底冷静下来,赵有量开始暗自回忆城隍姥姥的话。
我原来真是童子,还是第六殿阎罗的童子!
第六殿阎罗......赵有量一边琢磨一边拿出手机准备百度。
当然,他不舍的用自己的流量,蹭的司机小李的热点......
第六殿卞城王,十殿阎王之一,司掌唤大地狱及枉死城,农历三月初八日诞辰。
卞城王的前世是南北朝的平远将军毕元宾。
毕元宾从小为人仗义,武艺高强,任南朝刘宋正员将军。
后随父入魏,被赐爵须昌侯,加封平南将军、兖州刺史等。
毕元宾死后被玉皇大帝敕封为“第六殿阎罗卞城王”。
凡世人忤逆不孝、怨天尤地者,发至此狱,被小鬼分尸、锥打、火烧,刑满后发往第七殿。
书写到这里解释一下:
正因为赵有量是第六殿阎罗身边的鬼童子,第六殿阎罗俗家姓毕,所以在赵有量问米的时候,桌子上才会出现一个繁体的“毕”字。
只不过是被赶来的王有才擦掉了而已。
(以上内容详见本书第0025章:问米的后半段。)
终于弄明白自己为什么是五鬼童子命的赵有量,不禁暗自感慨。
原来是这样啊......可是童子就童子吧,我怎么还是个绝户童子。
难不成是偷偷转世的原因?!
还有被称为少将军的那个看起来不太聪明的男人,究竟是什么身份,怎么好像全世界都认识他。
确切的说是全世界的鬼都认识他。
不但认识,还似乎都十分怕他,除了刚才的城隍姥姥之外......
正在琢磨的赵有量,忽然被迎春嫂的问话打断。
“量子,城隍姥姥说扎纸铺的事情没?”
“你、你不会被那邪门的铺子害死了吧?”
为了避免迎春嫂担心,赵有量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姐你放心吧,城隍姥姥说保我平安了。”
“她老人家就是不愿意管镇子里的事情,说他们祖上缺了大德了,死了活该。”
“哦对了李茂,你是本地人,知道你们祖宗到底干了啥坏事不?”
“以至于把慈悲的城隍姥姥都气成这样!”
第0101章 缺德量
开车的李茂被问的一愣:“我们祖上缺德了?这事情我可一点都不知道。”
“不过隐约听老人念叨过:很久之前我们这的人确实集体暴富过一段时间。”
“后来就忽然没落了......难道和城隍姥姥说的缺德有关?”
一路无话,等赵有量一行回到镇子上时,已经是傍晚时分。
远远的就听见吹吹打打的声音,原来是居民们正给横死的老齐一家烧纸人纸马。
这是北国殡葬风俗之一,那便是在正式下葬的前一天先把纸人纸马,以及纸扎的“宝库”等烧过去。
寓意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也有事先准备好一切,提前打点鬼差的意思在里面。
司机小李好热闹,因此径直把车停在了人群的后面。
赵有量和迎春嫂无奈,只能跟着下车观看。
只见冲天的火光中,所有被丢进去的东西瞬间焚烧殆尽。
和别人不同的是,赵有量又见到了脏东西。
先是那具奇怪的尸体忽然出现在远处,对着这边的人群不停的狞笑。
就像是有着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
随后多次出现的阴灵车从另一个方向缓缓驶来,径直停在了不远处的地方。
车里坐着的鬼魂们似乎短暂的恢复了自己的意识,脸紧贴在车窗玻璃上,不停的流出黑色血泪。
眼见这诡异的一幕,赵有量赶忙拉着迎春嫂和李茂一起离开。
他们两人知道赵有量有阴阳眼,又见他这么慌张,立即猜到了事情大概。
“量子,不会又有脏东西出来了吧?”
赵有量轻轻点头:“嗯,还不止一个!”
李茂、迎春嫂闻言立即紧张起来,三人下意识的加快脚步走回车里,并径直将车开到了烧烤摊前。
直到此时总算能松一口气。
小李轻声抱怨:“特么的,这么一弄我又不敢自己在家了。”
“迎春姐,今晚我和量子一起在你这帮忙行不?”
迎春嫂笑呵呵的答应:“行啊,当然行了。”
“免费的劳力不用白不用!”
“另外咱不是说好了么,今晚姐请你吃饭......哦对了,记得给陈大哥打个电话,把他也请来。”
一边忙碌着出摊,赵有量一边询问小李哪家装修的比较好,性价比高的那种。
小李闻言立即大包大揽:“这点事儿还麻烦别人干啥?我就能干!”
“量子你不知道吧?之前我家就是干装修的。”
“后来我爸走得早,买卖才彻底黄了。”
“等明天我算算得用多少料、都需要啥料,咱们一起买齐了。”
“然后再找几个小工就开干。”
书写到这里,给各位老友解释一下为什么生意倒闭叫“黄了”。
那是因为古时候的人讲究,凡事都有规矩。
做生意的规矩是开张的那天门外要贴喜报,大红纸上要写着“开张大吉”四个字。
如果一家买卖没经营好,也要有一个告示。
这时候就要用一张黄纸,写上“收市大吉”贴在门上,表示这买卖不干了。
并不像现在这样,贴的是“旺铺出兑”......
久而久之,人们不光是将一家商店的关门说成是“黄”了。
并且把凡是没有办成的事情,也通通说成“黄”了。
......
可能是小镇居民在给老齐家帮忙后,很多都没着急回家的原因,总之今晚烧烤摊的生意格外的好。
因此陈大哥、小李二人没着急拉着赵有量喝酒,而是一起帮着忙碌。
上一篇:规则类怪谈:4016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