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咒 第300节
“哦……就是那赶尸鞭,已经在很久以前丢失了。”王响神色黯然地说道。
我勒个去,这不是耍我吗?丁二苗心里的一腔希望之火,被当头一盆凉水浇灭。
很久以前就丢失了,现在还能找的回来?估计丢失只是借口,王响本来就是吹牛逼,他家里,从来就没有过打尸鞭。
丁二苗脸色一沉,好半天才开口说道:“说来说去,你还是在吹牛逼。算了,本来就不该相信你这老家伙的。”
说罢,丁二苗转身就要离开。现在打尸鞭无望,还留在这里干什么?
“丁老弟留步啊!”王响飘在丁二苗的身前,急切地说道:
“虽然打尸鞭丢失了,但是我知道那东西现在在哪。我把地方告诉你,你要是有本事拿回来,那以后的打尸鞭,就跟了你姓丁,就是你的东西。”
“那你告诉我,打尸鞭现在在哪?”丁二苗冷笑,道:“估计你会告诉我,打尸鞭被玉皇大帝收去做腰带了,让我去找玉皇大帝,对吧?”
王响急的直挥手:“不是,不是!”
“二苗,你听响叔说嘛。”顾青蓝也走上来,说道:“响叔虽然平时嘻嘻哈哈的,但是从不骗人,请相信他。”
丁二苗点点头:“好,你说说吧。”
王响这才松了一口气,飘了一圈,缓缓地说道:“在九十年前,我太爷爷当家的时候,和一个盗墓贼马五做了朋友。一次无意中,把赶尸鞭拿出来炫耀了一番。却不料那盗墓贼马五很有些眼力,竟然认出了伍子胥打尸鞭的来历。然后,找机会偷走了我家的宝贝。”
说到盗墓贼,顾青蓝的小脸一红,扭头看向一边。虽然她盗墓不取财,但是毕竟还是个盗墓贼。
“因为盗墓贼经常会在墓中遇到僵尸,所以打尸鞭对马五来说,也不亚于尚方宝剑免死金牌。那盗墓贼马五,偷了打尸鞭之后,仗着神器在手,竟然贼胆包天,打起了诚意伯墓的主意,最后葬身在墓里,再也没有出来。”王响歇了一口气,继续说道:
“我太爷爷追到诚意伯墓的时候,墓中机关已经发动,盗墓贼马五出不来,外面的人也进不去。从此,绝世神器打尸鞭,就长眠在诚意伯墓中。”
“诚意伯墓,难道是刘伯温的埋骨之处?”丁二苗吃了一惊,问道。
刘伯温一代奇才,观天察地知阴晓阳,精通道家法术,擅长奇门遁甲,这马五也是找死,竟敢跟刘伯温过不去!
刚刚升起的一点希望,又被无情扑灭。
捉鬼斗妖,丁二苗不怕。但是挖坟掘墓,他并不擅长。现在打尸鞭落在刘伯温墓中,又怎么能盗出来?刘伯温也是道门中人,前辈大师,天师级别的道行,他的墓穴,又岂能让别人来去自如?
“正是刘伯温之墓。”王响说道:“如果你可以进入墓中,那么打尸鞭,就是你囊中之物。”
顾青蓝皱起眉头,道:“如果可以让人随便进出,那就不是刘伯温之墓了。现在,那里已经被设置成景区,游客不断,还有保安巡逻。只怕很难找到动手的机会。”
作为盗墓贼,顾青蓝对天下大墓了如指掌,自然知道刘伯温墓的现状。
“这老家伙,是存心拿我开涮!”丁二苗没好气瞪了王响一眼,又对顾青蓝说道:“算了算了,这打尸鞭,不要也罢。”
“哈哈哈……你们以为,刘伯温墓,就是现在的江浙文成南田镇的诚意伯墓?要是这样以为,那就大错特错了!”王响说道:“当年盗墓贼马五的陷身之所,根本就不是现在的诚意伯墓!”
丁二苗大奇,问道:“难道刘伯温也效仿曹操,布下七十二处疑冢,文成南田镇的诚意伯墓,只是掩人耳目的假穴?”
刘伯温的老家,就在江浙省文成南田镇。晚年刘伯温,隐居故里,在石圃山中支夏山之麓,选了一块“九龙抢珠”的风水宝地,作为自己埋骨之所。
有记载,在刘伯温临死前,他的儿子刘琏、刘景呈上有石马、石狮、石将军把门、条块石铺成的三进三圈坟墓图纸,让刘伯温过目定夺,却被刘伯温撕得粉碎。
刘伯温劝诫儿子说:“墓字上草下土,若用石铺,怎么生草?古人造字,大有讲究,人不能靠造坟墓立牌坊流芳百世。试想,张良、诸葛武侯墓又在哪里?”
所以,刘伯温死后,墓葬不用一砖一石,就是一堆黄土掩埋了棺木。
这段历史,明史中记录在案言之凿凿,后来的学者和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对此也没有任何怀疑。
第301章 荒山夜谈
丁二苗听说刘伯温的坟墓不在江浙,大感惊奇,便对王响追根问底。
“嘿嘿……刘伯温一代奇人,晚年在朝中已经失势,怎么会蠢到如此地步,把墓穴建在自己老家,并且不遮不掩地告诉世人?”王响冷笑道:“真正的诚意伯墓,却在关中盆地,免县定军山下!”
“定军山?那不是诸葛孔明之墓所在的地方?”丁二苗和顾青蓝越发迷惑,同时问道。
“对,刘伯温的葬身之所,就在定军山,和诸葛武侯墓相距不远。”王响得意洋洋地说道:
“要知道其中前因后果,还必须听我细细道来。丁老弟,反正长夜漫漫,不如听我说说这段野史,做个消遣如何?”
明月西斜,丁二苗看看时间,已经是夜里一点,距离天亮也没多久时间,就算现在回到竹楼旅馆,也睡不了多久。也罢,听他扯扯吧。
“说吧。”丁二苗找了一块干净平整的山石坐下,抱着膝盖说道。
夜风渐起,阵阵秋凉。
顾青蓝似乎有些怕冷,也往丁二苗身边靠了靠,抱紧了胳膊。
丁二苗想了想,往旁边挪了挪,让顾青蓝也坐下,又打开雨伞递给顾青蓝,让她扛在肩上挡风。
王响是鬼魂之身,既不冷也不累,自然不用坐。他猴子一样地走来走去,咳咳两声,清了清嗓子,这才开口说道:
“民间有传说,刘伯温对诸葛亮的本事不服,曾经写过一句话:三国鼎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意思是我伯温要比你诸葛亮强百倍。你诸葛亮再强,不过是帮助刘备三分天下,而我刘伯温却能帮助朱元璋一统天下。这事,你们听说过没有?”
丁二苗摇摇头,顾青蓝也摇头。
王响哈哈一笑,道:
“这事,就先从刘伯温对诸葛亮的不服说起……诸葛亮的本事和功德,我们不用多说,只说刘伯温。
刘伯温自认精三韬六略,善深谋远虑,会遣风调雨,能料事如神。协助朱元璋夺了天下,成为明朝鼎鼎有名的开国功臣。
所以当时老百姓,都称刘伯温是诸葛亮投胎再世,孔明又还阳转生。
但是刘伯温自恃才高技绝,德高望重,常对诸葛亮说长道短,评头论足。言里话外明显流露出心里的不服。
他说:‘孔明学问渊博,我跟他相比只差一厘;孔明德能非凡,我跟他相比只缺一毫;孔明智慧超群,我跟他柑比只少一丝;孔明预前测后,未卜先知,我和他也不相上下。据说,诸葛亮生前就料定,他死后何年何月,谁个前来祭奠,何人前来刨墓,并记之于册,刻在石碑上,去人隔朝跨代无不应验。我决计亲往墓地祭奠,孔明若有所料,料到我去他的坟墓,我就双膝跪地磕头一千。孔明如果料不到,哈哈,那就要被我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