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席卷天下

席卷天下 第1076节

再加上被肆虐所产生的损失,匈尼特近乎于是在不到四个月内从一个区域性强国,一下子被打击成为一个二流国家。

捷报被送入宫城,等待刘彦下令将西域都护府做出来的成绩全面公布,看了布告的各国人员瞬间是忍不住打了个冷战。

“太可怕了!”古德豪斯来到汉帝国之后就一直没有离开,是作为法兰克与汉帝国沟通的人员留在汉帝国。他用了四年左右的时间,耗费重资也是本身努力,可算是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就是还无法流畅阅读汉字,问翻译人员:“里面写的是真的吗?”

被法兰克聘请的翻译是一个瘦黑瘦黑的南洋种,户籍在日南郡的象林,原先是林邑国的一名贵族,现在是归化籍之一。

“当然是真的。”林文是他给自己取的新姓名,他昂着头满脸骄傲地说:“大汉不会在布告有任何作假!”

林文的经历有些复杂,国破的时候要说没有怨恨连自己都不信,由一个贵族变成一名相对富有的归化籍心里也满满都是落差,比起那些死了和成为奴隶的人却是显得很幸运了。

从一开始的怨恨到渐渐接受新的身份,林文又感受到成了一名汉人……哪怕是归化籍,也比不是汉籍的人高贵百倍千倍,心态又变成了骄傲,已经能够理所当然地用傲娇的表情和语气对待自己的主顾。

“五十多万啊!?”古德豪斯瞪大了眼睛,哆嗦着嘴唇:“比我们整个国家的人口还要多,被……一万五千汉军用四个月不到的时间杀死了。”

林文刚才很认真在进行翻译,布告上写的是西域都护府出兵将近三十万,只是他出于骄傲心里特别解释西域都护府出动了一个军,汉人骁果和西域人都是被临时征召的非正规军,好像被古德豪斯理解为只有西域都护府才是军队了?

古德豪斯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理解错误的地方,他们法兰克对战斗力有着明确的区分,军队是军队,平民就是平民,军队和民伕不会故意去混淆。

哪怕只是一万五千的正规军对于法兰克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他们要是进行极限动员的话,有战斗力的男女全部算上也没五万人。

这一块布告就在驿馆区,过来围观的人自然也就差不多全是歪果仁,他们是真的被布告上所写的内容给吓到了,很多国家的总人口都没有超过五十万,禁不住会思考要是惹到汉帝国,自己的国家会是什么下场。

第959章:日新月异

季节已经进入到秋季,却是还没有到树叶变得枯黄,风一吹大量树叶随风飘落的时候。

位处长安的南边,接近秦岭的区域,山脉边上有着一座规模并不大的军营。

军营的存在是为了封锁周边,看那些完善的封锁线,再看通入秦岭的关隘,不难想象里面会有什么不想泄密的设施。

“陛下。”张石手里拿着一杆步枪,介绍道:“这一款步枪是在十二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枪身的长度没有变化,增加了一斤的重量,口径减少到十四毫米。它的枪管改成了线膛款式和滑膛款式两种,经过试验它的精准度更高和射程也得到增加。”

说白了就是一款线膛枪,要是以水平而言,应该是达到了十五世纪中叶的水平。

“枪管是螺旋形和直线形两种。”马子欢才是专家,详细地介绍了一下枪管结构的变化会产生什么结果,后面评价道:“经过一再试验,螺旋形的枪管明显优异于直线形的枪管。”

刘彦尽管那么些年过去,对枪支该有的尝试却没有完全丢掉。

螺旋形的枪管理所当然是会比直线形的枪管优秀。螺旋形的枪管发射弹丸时能使长形铅丸作旋转运动,出膛后飞行稳定,提高了射击精度,增大了射程。

众人旁边就有一台机床,它自然不可能是什么电力驱动,却是采用了畜力。

机床最为显眼的就是那一支钻孔棍,它本身就是一种螺旋款式,进行钻孔的时候枪管之内也会留下螺旋的线条。

以当前的科技水平而言,像这种机械应该是采用水力最佳,但是首先想要找到合适的河流并不容易,机床被研制成功才不到半年,暂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段,暂时就被设置为畜力款式放在秦岭。

两三年前就有工匠能够依靠纯手工打造出线膛枪管,只是成品率并不高,再来就是能够办到这一点的工匠太少,要仅是以成为几个人的“玩具”而言,再低的产量也没有关系,但是作为一款需要得到列装的枪械来说却是太少。

刘彦仅是提出一个设想,少府就用最大的努力去研究和试验,历经三年才将机床给研制了出来。

放在秦岭这一处工厂的新式机床,它目前是独一无二的存在,经过尝试一天最高可以钻出五根枪管,成品率为四根枪管,可以说成品率已经是高得有些吓人了。

“若是改为水力驱动,臣估计效率可增加两倍左右。”马子欢已经知道什么动力学,一台机器能够发挥什么样的效率,一般就是驱动决定:“手工制作线膛枪管需要用时半个月,臣深深感受到了人力与机械的差距。”

新式机床只有一台,却不代表全国只有一台机床,像是之前打造普通枪管也是使用机床,那些机床分为畜力和水力两种。

之前有的科研成果就是保证更新换代的基础,任何科技也的确是一代又一代变得更加先进,除非是发生了什么奇迹,要不然没可能上一会还在使用丢石头砸人,下一刻却是手持高斯枪械在“咻咻咻”发射了。

积累对于科技来说是一个必然过程,那个过程其实也是对元素进行了解,再延伸出各种科学,由多种多样的科研成果才去组合出一件产品。

“这一款步枪便命名为‘十二式改’。”刘彦接过了步枪,大体上是没有太大的改变,比了一个持枪射击的姿势:“最远射程九百二十米?”

“回陛下,是的。”张石矜持地说:“精准射击距离达到两百八十米。”

刘彦记得线膛枪的出现让排排站枪毙的打法出现了变化,手持线膛枪的士兵不再是列成紧密阵型,他们是成散兵阵列利用射程优势,不再是互相抵近齐射,是一种重复射击到对方能射击到自己的距离就后撤的打法。

第一个让手持线膛枪的士兵成为狙击手角色的人刘彦已经忘记了,第一个那么干了之后,火器时代的战争又进入到新的模式,一再有指挥官被狙击之后,再也没有指挥官傻乎乎去找死。

“陛下。”张石讨好地问:“可要臣拿来火药?”

刘彦还真的想要亲自射击看看,来到靶场熟练地进行装弹,完毕之后做出一个标准的持枪姿势对准百米之外的枪靶。他扣动扳机的时候,身躯感受到了后坐力,耳边也传来了一声“啪”的击发声。

远处,一个被架起来的靶子在弹丸命中的时候发出一声“噗”,一沉尘烟很快就被风吹散。

有人员将靶子抬来,枪靶标环正中央的那个孔洞说明刘彦打得很准,也证明这一款十二式改完全能够作为一款狙击枪械使用。

“试一试一百五十米。”刘彦清理好枪膛后,又在做装弹做业:“这一款枪的枪托也许应该改一改,稍微加长三厘米左右?”

旁边手持笔记本的人立刻进行记录。

一杆枪只是做三厘米的改动有什么用?那是不懂行的人才会有的疑问。

别说是枪械了,就算是一柄战刀,稍微一点点的改动都会产生不同的手感。

枪械的长或短,乃至于是枪械的重量,达到最合理的设计,越能发挥出它的威力。

持枪的手感对于射手来说非常重要,哪怕仅仅是持枪的时候稍微舒服了那么一丁丁点,思想感触的不同,到姿势上的更为合理,每一次射击都能更加的精准。

要不然就不用去区分制式装备和定制装备,像是现代的竞技,谁会去用制式装备,无不是耗费重资定制打造。

刘彦装弹完毕,再一次成为标准持枪姿势,却是将瞄准的动作维持比前一次更久,不止是三点一线的瞄准,也在观察枪靶周边的植物。

一款枪械准不准,不但是考虑到枪械本身,更多的考验持枪者,至少应该明白风向和风力也是能不能打准的因素之一。

刘彦观察墙壁周边的植物就是在确定风向和风力,瞄准的时候他调整了瞄准装置,使三点一线出现了变化。

对枪械零件的调整是很专业的举动,像是瞄准一百米目标与瞄准两百米目标,瞄准装置肯定是要做出细微的调整,风力的不同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要不然就会是射击一百米目标做到标准,可是同样的三点一线射击两百十米的目标却是偏了许多。

首节 上一节 1076/11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宋末之乱臣贼子

下一篇:唐谋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