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席卷天下

席卷天下 第1126节

只要安南都护府的辖区向本土输送粮食的这个重任没出差错,司宏壮清楚就算自己什么都没干,等待任期到了被调任回国,一个尚书的职位是绝对没跑的事情。

“天竺都护府也有产粮区……”骞建同不是要与司宏壮拌嘴,带着十足的憧憬:“听说恒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的产出能养活一万万人?”

这一刻伏伟心塞了。

汉帝国已经连续出台鼓励生育的国策,只有白痴到某种程度才没发觉那意味着什么。

想要让人口得到增涨,环境大体上处于和平并不是第一要素,其实最重要的是保证粮食的足够。

不管是近几年还是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哪个地方能够提供大量的粮食,那么政治地位就不会遭到动摇。

“大海里面有海鲜。”司宏壮笑眯眯地对伏伟说:“你们在探索海疆的时候,顺手捕鱼也是一个进项嘛。”

伏伟翻了个白眼什么都没得说。

出海捕鱼什么的对汉人早就不是陌生的事情,黄海、渤海、东海和涨海……甚至是更远的海域,一到捕鱼季节还能少了汉人渔船的身影?

“除了捕鱼也不是没其它事情做。”骞建同觉得日后还需要南洋都护府提供海上支援,不会学司宏壮去打击伏伟,说道:“勘探队不是在吕宋找到铜矿吗?大汉一直都缺乏铜,你们可以从这个入手。”

伏伟再次翻白眼。他还能不知道吕宋被勘探到超巨型铜矿的事情?

有铜矿是一回事,归谁管又是另外一回事,伏伟作为南洋都护府的都护已经被告知那边会归少府,要不还郁闷个什么劲。

“你们别得意。”伏伟将郁闷藏了起来,假装无比的意气奋发:“我们一定会找到南蟾部洲,到时候你们想和我比功劳?”

………………

接纳意见,就叫南蟾部洲了。

第992章:史上第一神书

伏伟话是那样说,情绪却是有些悲观。

寻找传说中那一个比大陆小不了多少的超级大岛,是从元朔八年……也就是灭掉东晋小朝廷,接收南方沿海疆域之后,刘彦就已经下令的事情。

关于那一座超级大岛是找了七年,中间探索到的岛屿并不算少,相对大一些的就是吕宋(菲律宾)以及柔佛(马来西亚)等岛屿,每次探索到都以为是找到了那一座超级大岛,可是上报之后无一例外都被否定。

足足是耗费了七年的事情没有办到,伏伟并不觉得自己的运气会那么好,一上任就能寻找到那一座超级大岛,完成天子长久的夙愿。

春季时分的涨海(南海)极少会出现天气恶劣的情况,那也就是为什么中枢对三个都护同乘一条船没什么忧虑的地方,连带熟悉海况的伏伟以及司宏壮都满不在乎。

事实上船队一路向南航行,连一点点惊险的遭遇都没有,要不是一路上风景着实不错,再来是能够不断碰上来往的独行商船或是成规模船队,还不知道应该无聊到什么地步。

“海上航行本来就是一件极为枯燥的事情。”伏伟是躺在一张藤椅之上,头顶有着一具遮阳伞。他只是穿着一条裤衩,手里捧着有一杯水果汁,用吸管吸着,咽下去扭头看向闭着眼睛也不知道有没有睡着的骞建同:“航行上十天半个月,乃至于是更久,没有碰到其他人再正常不过了。”

骞建同对于海航非常陌生,他有被提醒不能一直盯着阳光充足的海面看,还是因为经验不足没太重视,结果是眼睛出了毛病。

不管是身处冰天雪地的世界,还是身在碧海蓝天的环境,只要是阳光足够充足,人真的不能老是盯着映射光线太强烈的地方看,轻了会令人暂时患上眼闪光流泪不止,严重了直接瞎掉也不是没可能。

骞建同的眼睛只是出了小问题,后面他除了睡觉和待在舱内,一上甲板必然是会待上墨镜。

所谓的墨镜在汉帝国早就没什么好稀奇的地方,讲究一些就花大价钱买水晶镜片的墨镜,随意一些就买玻璃制品。

海军将士通常是会购买不止一副的墨镜,以黑色镜片为主,其余带着玩耍的心思就买其它颜色的镜片。

要是观察在甲板上的人员,不管是在作业,或是闲逛,谁都是戴着一副墨镜。他们要不是依然束发,不然戴着墨镜又是大多只是身穿裤衩,有穿越刚好看到的话,真分辨不出是不是古代人。

一阵喧哗声从其它船只上传来,仔细辨认一下,喊的是有一大群海豚在追赶舰队。

海面之上,时不时会有一道身影扑空而起,它们一闪而过又重新窜进海中,看速度非常快速。

骞建同是被吸引着来到舷侧,依着护栏向着后侧方张望,看到那些不时扑腾而起的白色身影,纳闷地问:“好白,是什么鱼?”

伏伟恰好过来,看了一下说道:“是白豚。”

“啊?豚???”骞建同有那么点被惊呆了:“海里的豚?”

豚在诸夏的字典里面指的是小猪,另外还有“豕”是猪的统称,“彘”则是指后腿不能直立的猪。

“没毛病,就是海里的豚,陛下是称呼为海豚。”伏伟早就对海豚没有了什么好奇心,却也知道白海豚十分的稀有难见,倒是蓝、黑、斑纹的海豚很容易碰上:“海军有抓过一些海豚献予陛下。陛下称呼咱们现在看到的那种白海豚叫‘中华白海豚’,特意吩咐不能捕杀。”

当前诸夏有许多自称,像是华夏、诸夏、中国、华国、中原这些名称早就传遍了,而公元三零零年钟信所提的“中华”概念则还没有被普及开。

刘彦是“御天下者”,哪怕仅仅是随口一语都值得太多的人去琢磨研究,他提到“中华”这个词,人们的理解是“中央之国”加上“华夏”的合称,同时也以为这个词是刘彦首提。

其实那么理解也就对了,历史上“中华”一词就是一个合称,但是需要到一九一二年,中1华1民1国将其加进国号,从此“中华”又有了现代国家的涵义;而在地理方面“中华”已经不只是指代中原地区,而是整个中国的疆域;民族方面也不只是指代汉民族,而是生活在中国疆域内的所有民族,还包括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华裔。

现在“中华白海豚”在汉帝国的南部沿海虽然出现的次数不多,可是很多地方都有它们的身影。

等待到了现代,“中华白海豚”已经变成了十足的珍稀物种,很困难才能发现那么一丁丁点,只剩下澳大利亚北部、非洲印度洋沿岸和东南亚太平洋沿岸数量才算是比较多。

“看看。”伏伟指向了另一片海域,放下了手里的望远镜:“蓝的和斑纹的也过来凑热闹了。”

骞建同不熟悉海洋,对没有见过的海洋生物有着足够的好奇心。他同样是手拿望远镜,换个方向看去过,真看到了不同颜色的海豚。

“其实也能够理解啊……”骞建同一脸的思索:“人有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和棕种人之分,海中的豚自然也有皮肤不同的族群。”

伏伟还真没有从这个方向进行过思考,一听给愣了一下,随后不断点头表示赞同。

“那是什么?”骞建同突然有些惊奇或者说带着忧虑的困惑,手指看到的位置:“一大片一大片移动的黑影。”

从天空往海面看,成片的黑影是在海水中不断地移动,时而快速,时而缓慢,并没有固定的规律。

伏伟被骞建同紧张的表现惊了那么一下下,举起望远镜努力观察了一下,笑道:“迁徙的鱼群啊。”

骞建同原本以为是什么海中的巨兽呢,一听是数量夸张的鱼聚集成群产生的黑影,露出了尴尬的笑容。他刚想说些什么,却是听到外围的船只敲响了钟声,顺口就问:“是要撒网捕鱼吗?”

“捕鱼?”伏伟已经开始转身在向舰桥走,边走边说:“捕什么鱼啊,是要规避航线,免得出现意外。”

首节 上一节 1126/11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宋末之乱臣贼子

下一篇:唐谋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