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席卷天下

席卷天下 第382节

高句丽是在原本的汉家疆土上挣脱后独立建国,他们害怕重新被灭绝对不是什么胡思乱想,毕竟高句丽的土地原本就是“半岛四郡”。

另外那些国家突然对刘彦表现出亲善也不显得奇怪,西汉与东汉存世四百余年,仅是在高祖时代、汉文帝与汉景帝时期的大汉显得弱鸡,从汉武帝开始则是一直霸气侧漏。

大汉的这种霸气是持续到国家都要亡了依然不变,受到崇拜好像也不是什么不能理解的事情,前提是那些国家不属于“汉之疆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国家有了,一些可以模糊的地方也就不存在,要说冉氏秦国与张氏凉国比较迫切的是什么,那么就是定下邦交。

“艾之王上不会承认汉王正朔之名。”谢艾说着话的时候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他平静地看着吕议,说道:“臣属与朝贡休提。”

吕议也就是试探了一下下,得到直接的拒绝没有什么恼怒心理,反而是笑着说:“那么贵使所为何来?”

“艾此来却是要通告贵国一事。”谢艾是儒将嘛,有文化又显得英气,说话自然也是有种浩然之气:“我王出兵征讨西域,为我汉家重夺旧土恰是到了关键时刻,难以挥师东顾,却有秦国独木难支,望贵国深思唇亡齿寒之道,援助秦国。”

吕议没有什么表态,随后说了一些必要的邦交辞令,送走了谢艾。

很快条攸就带着冉智出现在了吕议面前,对于条攸带着冉智前来,吕议先是一愣很快就笑着迎上去。

华夏文明的交流习惯注定很难有什么“单刀直入”的爽快,条攸与吕议东谈西聊了有一小会,等待进入主题却是再次让吕议一些发木。

“世子要留在汉境?”吕议不得不发木,世子留于他国通常是作为人质。他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将话题接下去,试探道:“是暂居或是?”

“卿勿用如此。”条攸一脸的羞愧难当,说道:“国事艰难,有求于贵国,却无可付出,唯有如此。”

吕议还真没想到冉氏秦国这么直接,正在发木的时候又听条攸继续往下讲。

“我家王上已经亲身赶往潼关,情况却是未得到好转,一旦潼关失守再无秦国,世子置于汉地其实是在寻求贵国庇护。”条攸苦着脸老久,最后竟然是哭泣出声,哀声道:“我王与汉王共同立志于恢复汉家荣耀,称王绝非为一家一姓之利,是迫于蛇无头不可行,若有它法何尝恋栈?”

懂了,说那些就是为了接下来的称臣做准备,就是真心假意从来都不是靠说的。

第366章:可庇护其子嗣

“称臣?”刘彦脸上的诧异连掩饰都无法掩饰:“同时向我汉国与小~朝~廷称臣?”

吕议事实上也是满脑子的浆糊,说道:“冉秦的司空条攸明言,天有二日地有二主,冉氏闵无意于争鼎,只为族裔社稷,只好如此。”

这做事的方法还真的是怪,可稍微一想似乎也像是冉闵能干出来的事情。

冉闵入关中之后立刻称王,可他在称王的同时派出使节团前往建康向司马皇室表示归附要求册封。

当时司马岳还活着,只是已经病入膏肓,小~朝~廷的众臣商议了一下,认为冉闵杀害的晋将太多不当人臣,同时又认为冉闵背主无义不能轻信,结果是小~朝~廷拒绝了冉闵哪怕是名义上的臣属身份。

“王上,今时不同于往日。”吕议说到底还是搞利益和外交的,他说:“大汉向伪皇室发出挑战,又有伪皇室靡靡不振,极可能会答应冉秦归附。”

“不是有可能,是绝对会答应。”纪昌嗤笑道:“恰是需要提振士气之时,又有王上发出强有力的挑战,有臣来归怎么会拒之门外。”

桑虞咳嗽了几声,不是装的,也不是开场白,他是偶感风寒了。他见所有人看过来,没话也的找话说:“真是令人不明白,冉秦向王上称臣是为了获取援助,向伪帝称臣是为了什么?”

一口一个“伪”是政治正确,表示不承认司马皇室的地位,再来就是确认自己的正朔身份。简单了说,那就是不认可司马氏是什么皇族,再来是世界上也不存在什么晋国,那就是一个叛贼势力。

对啊,冉闵向晋国称臣是想干什么?这事办得有些令人觉得云里雾里。

“不会是为了让我们心急拉拢才搞这么一出吧?”蔡优摸着下巴的胡须,说道:“好像也不是没有可能性。”

那一瞬间刘彦就笑了。

前一段时间他们连续两次拒绝对冉氏秦国进行援助,条攸多次暗示吕议要称臣也没有得到回应。

现在汉部已经成为汉国,刘彦还要争正朔身份,以普世价值观而言的话,堂堂正朔必然是要人心汇聚,那么还有什么比他国称臣还有面子,也更能说明正朔不是自己喊的。

作为秘书郎而站在刘彦一侧的王猛很认真在听。

秘书郎是曹魏始置,属秘书省,掌管图书经籍,或称“秘书郎中”。到了两晋时期一般是为某个主官打下手,后面成了士族子弟以为出身之官。

王猛当刘彦的秘书郎也就是近一个月的事情,之前他是在鸿胪馆任职。他正专心听着,却见刘彦目光转过来。

“你一直在转悠眼瞳?”刘彦笑着问:“有什么想说的?”

一众大臣立刻就看向了王猛,使得他内心的压力极大。要是胆小一些的人就该惶恐得手足无措,他却是咬了咬嘴唇,低声道:“禀我王,臣位卑官小,不敢有言。”

“嘿,又不是什么正式朝会。”桑虞笑嘻嘻地说:“有什么讲来便是,哪来那么多谨小慎微。”

其余的人在笑,就是没有一个出言反对的。

“那臣便对王上妄言。小人说来也搏诸位卿一笑。”王猛内心还是非常感激刘彦的重视,也是向桑虞投去感激的眼神,随后才说:“恐怕秦王归附伪晋是假,自抬身份是真。秦王需我王给予强有力援助,却无甚可置换,称臣无回应,唯有着眼正朔之争。”

纪昌看着像是在刁难,说:“那以你这个小小秘书郎之见,王上应当如何?”

称“卿”不是对君王的挑战,真实情况是九卿在被称呼的时候,可以直接是官职,也能称呼“卿”来表达尊重,毕竟那可是九卿。

“回左丞相。”王猛行了一礼,满是尊敬地说:“小人只是王上秘书郎,国家大事自然由王上与诸卿定夺,小人不敢妄言。”

纪昌也不是真的在非难王猛,看着好像有些刁难,实际上是出于一种好意,在其位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可狂妄定夺。

显然,王猛也已经反应过来。

“是否援助冉秦只问国家会否得利。”桑虞又是咳嗽了几声,声线也显得有些干涩:“以大局想,冉秦存世有利有弊,只看王上如何看待。”

“诚然。”纪昌见桑虞咳得厉害,接着话题往下说:“有冉秦在,石虎必然视之为眼中钉,石碣一应国事倾向必是先灭冉秦,于大汉可争取更多时间。冉秦失,氐族苻氏则复得关中之地,经由此次石虎放纵秦王入关中,双方已生间隙,必不复之前。”

“作为石虎的左膀右臂,羌族首领姚弋仲战败被俘,氐族首领苻洪心生间隙。虽说是石虎为削弱羌族与氐族,却也有可利用之处。”桑虞在不断颔首,又说:“所以冉秦存亡于大汉不甚重要,只问国家从何得利。”

刘彦还是比较不习惯这种咬文嚼字的说话方式,再来是建国之后礼仪增多,话也开始往模拟两可之间的方式滑去,再也没有之前的利索。他却也是无从指责,只有接受这种变化。

“寡人不信冉闵,更不信胡人。”刘彦其实还是比较倾向于冉闵那边,对于冉闵的称臣也有一种期待感,可他清楚那不过是冉秦的一种权宜之计。他看了看众人,最后目光停在了一直没有吭声的桓温身上,问:“桓卿,你有何看法?”

桓温被点名之后立即行礼,说道:“于国之大利无外乎刀兵,且不管诸方如何盘算,王上自行其是乃为王者。”

刘彦立刻就笑了,说:“就是这样的道理!”

首节 上一节 382/11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宋末之乱臣贼子

下一篇:唐谋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