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席卷天下

席卷天下 第495节

“不妥,不妥。”谢道韫刚才还真的没太注意称呼,反应过来之后没见什么羞涩,是说:“还没正式成亲呢。先不忙称呼夫人。道韫倒是很想见见大王。”

阿香此来就是带人去见刘彦,不止是谢道韫对刘彦好奇,刘彦何尝对敢跷家北上的谢道韫不好奇。

刘彦选择在这个时候确认与谢道韫的婚事,儿女私情什么的不是最重要,还是关乎到南征之战,婚事也就存在谋略之说。

谢道韫见到刘彦的同时,谢安亦是在场。

司州战事停顿,谢安回到临淄是进行述职,他很快会转任到南征军团,于徐正幕府中担任郎将,参与汉国对长江以南的入侵之战。

第467章:北上和南下

汉国目前只是一个军事强国,民生除开青州之外基本凋零,不过总的来说生活在其中的汉人很乐意看到国家军事上的强大。

汉人愿意看到国家注重军事的理由很多,独独说他们过去数十年遭遇到异族的残暴统治这一条上面,哪怕是日子苦一些也愿意支援军队建设,何况国家在税收上面对待拥有私田的小户真的有优待,赋的徭役其实更像是变相地位人民提供劳动换取一日两餐。

刘彦见到了谢道韫,没有太特别的什么事情发生,就是闲聊一下,问问沿途的趣事,随后也就分别。

“叔父。”谢道韫是与谢安乘坐同一辆马车,她看着因为不断征战而皮肤变黑的谢安,轻声问:“汉王一直这么随和吗?”

应该说谢道韫对刘彦的第一印象非常好,除开刘彦一身还算不错的卖相之外,最深刻的该是刘彦性格看着温和又健谈,不像一些君王只顾着摆威严。

“王上对待臣工确实温和。”谢安知道刘彦发火的一次是石虎挑起种族仇杀,其余时候刘彦总是显得非常淡然。他不像过多聊君王的事情,对谢道韫说:“驿馆就不回去了。”

之前是临淄令阿香的安排,要不然谢道韫到了临淄之后确实应该去谢安那边住。

“叔父马上就要动身南下?”谢道韫关注的其实不是关于南北战争,也不怀疑谢安会在那一场战争中恪守立场,她之前还没有多少忐忑,真的见过刘彦之后心理变得不一样。她说:“婶婶会在都城吧?”

谢安的妻子是刘氏,乃清谈家刘惔之妹。她还是元朔二年末从长江以南过来,携带的口众和财帛非常多,都是从谢氏门阀分家所得。他们成亲了许久一直没有子嗣。

事实上东晋小朝廷的世家子基本很晚成亲,生育上面更是晚,经常是两个出身世家的男女定亲很多年之后才会正式成亲,导致的是服老子少的情况很普遍。

谢安对于马上就要南下参与入侵战争多少是有些惆怅,不止因为东晋小朝廷的征讨大都督是谢石,还因为汉国这边对待南方世家的态度已经日渐明显。

关于在入侵之后怎么对待长江以南的世家,汉国中枢制定的是拉一批、打一批、杀一批。关于该拉拢谁其实很明确,就是谁对汉军的南侵有用又愿意投靠,那么谁就是拉拢对象。打一批和杀一批就不用多谈。

使谢安觉得惆怅的是,中枢对于南方资源再分配的意志异常坚定,那么甭管是愿意不愿意被拉拢,南方世家绝对不能再掌握庞大的资源。

谢道韫这边入住谢府,发生什么事情略过不谈,南方关于汉王刘彦认可亲事则就显得十分诡异。

汉王刘彦接受婚事有很多的解读,可以肯定的就是谢氏门阀在这一次大战后不管有什么结局,反正谢氏肯定是要继续富贵下去。原先那些本来也是要家族女子出嫁,后面又后悔的那一批人,等待局势发展成为南北战争必将爆发的时刻,内心里还不知道有多么的苦涩。

季节进入到开春,南方是最先开始准备农耕的区域,由南向北因为气候的转变各地皆是进入农忙时期。

在春季来临后,各条战线滞待的汉军又开始南移,总规模上面达到了四十余万众,战兵数量不下于二十万。

经过数个月的缓冲,东晋小朝廷是在内耗中尽力备战,他们根据汉军的分布展开自己的兵力。

汉军屯驻在长江沿线的动作并不难探查,徐州的江都是一个,豫州的汝阴兵力最多,荆州北部也是一处。

东晋小朝廷一再扩军后,属于朝廷编制的部队从二十万增加到三十六万。由谢石统领十万屯驻于寿春沿线,王龛统兵五万进驻荆州北部沿线,国丈褚裒坐镇建康遥领十五万防御丹徒沿线。剩余的那些部队,有需要戍卫地方,少不得是要防备诸越和诸蛮。

说起来,东晋小朝廷一直都在遭受各种越人的困扰,那是东吴时期就遗留下来的问题,到了小朝廷统治南方的时候诸越之乱更甚,尤其是越靠南方的区域越人之乱更频发,主要是集中在建安郡(福建全省以及浙江局部)、广州南部(广东全省、广西局部)、交州(越南南部)。

东晋小朝廷的民族麻烦不止是诸越,还有诸蛮。目前所说的诸蛮比较有针对性,广州北部和西部(广西大部)、盖州(贵州)、宁州(云南)这些的蛮患最大,时不时就会爆发一场混乱。

东晋小朝廷在对诸越和诸蛮上面采取两种手段,无外乎就是抚和剿,对诸越招抚和安抚比较多,对诸蛮则是有乱必剿。

南北战争将要爆发,之前由王劭(王导之子,王羲之兄弟)率军在南方,不顾季节四处出动征战,为的就是安顿后方,不使北线爆发大战时后方生乱。不得不说的是,王劭也是一个清谈家和书法家,他军职是中领军,率军作战并不亲自上场指挥,是由王氏门阀的部曲(家将)来调节和指挥部队作战。

“小朝廷用了差不多六个月的时间一直在稳定后方……”纪昌像是嘴角勾出一个冷笑才接着说:“听闻非作战损员很大。”

今天是小朝会,刘彦当然是坐在该坐的位置,下方班列的众臣工是屈膝跪坐在自己的地方。

小朝会与大朝会不相同的地方在于参与人员的规模并不大,主要参与的是一个部门的主官,不像大朝会时身在都城的上品阶官员都需要到场。

中原对于南方的印象要说什么深刻的地方,水网密集是一个,多山、多丘、多岭又是另外一个。从始皇帝组建南疆军团攻打西南,印象中还要再增加密布的丛林和随处可见的沼泽和瘴气。

“小朝廷迁移南方后,对外最大的胜利是攻取交州划入治理范围。”桑虞口中的交州在很久以前叫交趾,东汉末年还属于天朝上国的疆域,士氏的士燮治理下没有发生分裂,士氏没落后却被当地土著独立,东吴时期打过一次只光复了局部,还真是到了小朝廷南迁才又收回。他略略好奇地说:“听闻那里是一个产粮地?”

刘彦当然知道交州是哪,那个地方还真的是一个很大的产粮地,稻米一年可以三熟。除了因为气候的关系很容易让庄稼生长之外,交州那里还有亚洲地区最大的无烟煤矿产储存,更有着世界十大铁矿之一,其余的树木资源和铜矿资源、白银资源也是非常丰富。

东晋小朝廷的近海航线其实非常繁荣,南海一线往来船只多不胜数,发生饥荒的时候还出现过从交州搬运粮食救急的事情。除此之外,东晋小朝廷与扶南、林邑也有建交,一些世家斗富用的珍珠、珊瑚之类的东西就是来自于与两国的贸易。

汉军要攻打东晋小朝廷,除开长江沿线摆下了大军,海上的优势当然也不会放弃,那么了解小朝廷南方诸个州郡就成了必要。

汉国勘探东晋小朝廷的海航线从元朔二年就开始在做,主要是集中在东晋小朝廷的扬州,也就是东海沿线。到了元朔三年时期才对江州那边靠近。江州是东晋小朝廷的版图之内,汉军多次登陆向内侦查,发现的却是当地实际上是有诸越分割自治的现状。

“那里迟早会是我们的。”桓温已经领受征讨李氏成汉的任务,交州北部就是宁州。他完成灭掉李氏成汉的任务后是继续南下,目标就是宁州:“战事顺利的话,请允许臣进逼该处。”

刘彦对入侵长江以南当然重视,却是对战事进程快或慢有些拿捏不准。

汉军将会采取多处出击的策略,长江沿线有三处,可以确认的就是还会派军登陆扬州东部,要不要从江州登陆则需要看实际情况。

李氏成汉所占的疆域并不大,也就是蜀地和荆州西部小块,拥有的军力该是有个七八万。

桓温对攻打李氏成汉在早些年前就开始进行研究,比较纠结的是他研究的是从南向西北,可真没有研究过从北南下。

蜀地从先秦灭掉古蜀王国之后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疆土,典籍记载数量非常多,也不难从一些地图上查找关于山川的分布,桓温回到临淄述职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少府那边。

少府是管理君王私产的一个部门,关于各地的地图收集的数量最多,桓温找到关于蜀地的地图后着手研究,才有了一路汉军前去荆州北部,另一路汉军重新进入关中。

刘彦很乐意看到桓温志气高涨,就是蜀地本来就地形一场复杂,好走一些的路沿途不是关卡就是关隘,打起来真不是太容易。

想从蜀地入宁州,需要翻越的山岭比从关中到蜀地或是荆州到蜀地更多更险。实际上关中入蜀还有栈道和一些历史上开通的道路,各个朝代没有重视过蜀地入西南,要有也是从蜀地入黔地,而黔地……那不是桓温这一路军队的征战地。

小朝会结束,刘彦需要做西北之行的最后准备,众臣工也有自己要干的事情。像是谢安要南下,桓温要入蜀,其余需要随同刘彦出巡的人怎么也该将家里的事情安排一下。

刘彦出巡是在二月二日,不过现在却没有什么龙抬头的说法,那是武则天当政之后才出现的节日。

首节 上一节 495/11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宋末之乱臣贼子

下一篇:唐谋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