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席卷天下

席卷天下 第50节

下雨了嘛,这样的天气,大部分的活是没办法干了。属于适合猫在家里酣睡,或是没事卯足了劲和妻子造小人。至不济,有孩子了,就被静不下来的熊孩子惹得恼怒,收着劲抽着玩。

当然,以上的事情对大部分晋人来说,是一种极度的渴望或者是说奢望的事情。大部分的晋人能活命就已经是侥天之幸,还奢望有亲人?

“君上,雨季的时候,小人建议安排猛士与娘子相识。”纪昌今天穿的是一身亚麻色的长衫,头发却是随意披在了肩膀,可真有点晋魏风度:“好提升军伍士气。”

又是登高望远,话说刘彦怎么就那么喜欢在高处?他们一伙人,大概是十多个,基本都是安置地里管事的人,身在一处五层楼顶层特别加盖的亭子之内。幸亏是亭子够大,不会被泼到雨,可是风吹来的时候着实有一种冰凉。

前些天刘彦就让人在该处弄好了石头隔层,他自己则是亲手搭建起了烧烤架子,为的就是在雨季空闲时期稍微乐一乐。

这不,忙碌还是有用处的。他们一些身份地位高一些的人围成了一圈,外围是那些身份地位低微一些的人,两个圈子就是围着一个烧烤架子。

刘彦才不在乎什么君子远庖厨……,亲自切了细片的肉,又给串好。准备了油、盐、豉、葱、姜的有限的几样调料。其实现在是有代替辣椒的植物,只是刘彦给忘记叫什么,想让人搞中华大地老早就有的芥末,却是时间上来不及。

孟子在给梁惠王说“君子远庖厨”的时候,也不是说士人不能烹饪,指的是一种不忍杀生的意思,哪里是指不能做饭。也不知道后面的那些儒家士子到底是怎么整的,给牵扯到烹饪上面。

对了,要清楚的知道一点,日本芥末中的黄芥末就是从中华流传过。还有,所谓的和服是简化版的汉服。榻榻米一直到了两宋时期依然还是中华的……,那些所谓的大名也是宋人的种,因为从隋唐到两宋,日本统治者最爱干的事情就是派女人来到中华“渡种”,说是为了改善基因。所以,日本的贵族有一段时间称为“华族”可不显得搞笑。

一边谈着话,一边烧烤,虽说没有太多的种类,可是自己动手自己吃,怎么都算是一种趣味。

有些让刘彦不知道该是高兴还是郁闷,一帮人听闻几乎什么都是刘彦亲手准备,先是一脸的感动,后面吃什么都恨不得两眼泪汪汪来表演演技,以示自己感受到了效忠对象的善待,一定会忠贞不渝、死而后已。

安排相亲嘛,很是不合适现在的观念。

按照当代的习俗,刘彦完全就够资格直接点着谁,让谁娶谁,让谁嫁谁。被点名的还觉得理所当然。因为没有了父母,刘彦是他们的统治者,甚至可以说他们很自觉地认为自己是刘彦的财产,刘彦有充分的资格进行安排。

第一次一块烧烤,气氛不是让刘彦很喜欢,不过也不勉强。换作他与领导,特别是能决定自己命运的领导一块吃饭,能放得开吗?所以,将该谈的事情谈妥,刘彦让他们自己捣腾,招呼了几句话也就走了。

刘彦离去,围在火炉子烤架边上的人也就纪昌、吕泰、徐正、田朔,要是张石在的话,也够格占个位置,不过张石是带着使命去了襄国。另外的七八个人,他们还是老老实实地待在外围,用着眼观鼻鼻观心的态度,看着顶头上司们边吃边聊。

“新军的训练不会停止。”徐正一边说,一边用手哈着嘴巴,他刚才着实是被烫着了:“正,要建议君上再行招募。”

吕泰接过话题,说道:“一番淘汰下来,正卒(战兵)只剩六百余人。是该建议君上再行招募,辞退掉那些连辅兵都不堪用者。”

军事上的事情,田朔从来都不打算吭声。这也是他们的默契,该是管民政的绝不过问军事,管军事的人也不该插手民政,各自有各自的“地盘”。

汉部现在超过八成全是青壮,要说起来,能够养得活军队的话,招募两万人也是有得招。管军事的一帮人却是比较理智,一直是将士卒与平民的比例控制在十五比一的阶段。

“听闻,许多坞堡并不接受君上?”徐正脸上出现了阴测测的表情:“他们有后悔的日子。”

纪昌“呵呵”笑了几声,仿佛并不介意:“汉部新晋崛起,攻灭郡首府,再占柜县。豪强与大族都在等待朝廷那边的反应。未分胜负,不会有多少人站到我们这一边。”

“等他们做出选择……”吕泰面无表情地说:“就该轮到君上来选择是不是接纳。”

其实纪昌也不是没有收获,大多数的坞堡还是选择缴纳一些税,积少成多之下,也算是为汉部的后勤减少一些压力。

能够幸存下来的豪强和大族,他们绝对不会轻易下注。往明白了说,雪中送炭没有,锦上添花却是大把。他们正在等待后赵朝廷的反应,大多认为只要朝廷大军开来,汉部就该覆灭,哪怕是汉部不覆灭,估计也只能窝在海岛,不成气候。

“君上有言,不日将会再调四百部族武装前来。”纪昌的信心估计是来自于这个?他说:“如此这般,我们便有八百精锐。”,看向了田朔,问道:“雨季结束,田朔兄就要带人挖壕,造土墙了吧?”

早就有人建议刘彦将防护设施的篱笆墙加强一下了,但是刘彦很明显不是那么上心。

一开始,建立篱笆墙就是为了防止野兽乱窜,可不是为了作为防御工事。

现在,有了一批管事的人,再加上越来越多的晋人归心,他们一致想要让自己生活的地方多点安全感,建造夯土墙的建议再一次被了提出来。

田朔却是一脸的怪异,说道:“君上……只让挖壕沟,还分段挖壕沟,并未允许建立城墙。”

一瞬间,所有人都是看向田朔,他们是满脸的不解。

第53章:终于来了!

安置地这块区域不适合建城,刘彦一开始选择该处,是因为这片地方可以拱卫谷地,并不是这片地方的地势有多么好。

建城需要详细的探勘,一般情况下是必须要有足够的水源,很明显安置地边上并没有足够的水源。再则,是太过临近海岸线,真真不适合建城,什么时候来个台风或飓风,房子受得了吗?

并非胡说八道,古人建城有两个要素,既是所谓的依山傍水,水为首要,山却是为了获取柴火。要知道古代并没有自来水,烧火也基本依靠木头。水或许可以依靠打井,木柴怎么办?

简单的说,为了度过这个不知道会维持多久的雨季,晓得田朔准备了多少干柴吗?光是装木柴的柴房,就堆满了接近五百间!在雨季前,他甚至都命人做好了可以冷着吃的食物,怕的就是雨季的木材湿润无法生火。

刘彦暂时没有建城的打算。一是,实力太弱,建城等于是呼唤后赵朝廷赶紧来灭;二是,采集的石料一直在累积当中,量不足以支撑建城所需。

对,刘彦就是在等,等站稳了脚跟,然后系统农民也足够,要么不建,建就绝对是要建出一座雄城!

“嗯?”刘彦正打算回去小憩一下,缺不了路上被拓跋秀堵住了:“你……又干什么?”

说起来,拓跋秀近期可是很安分,她现在又出现,且看一脸的严肃,看来是有什么话说。

“我答应你了。”拓跋秀身上其实是湿淋淋的模样,亏得是穿羊皮,要不就该衣裳湿透黏在躯体。不过话又说回来,腰粗、屁股大的躯体,有啥好看的?她注视着刘彦,说道:“放出两人。”

亏得是刘彦记性不错,不然被这么没头没脑的一句话,估计是要愣住。

与拓跋鲜卑交易,是刘彦预定中的一个战略。拓跋鲜卑不强,甚至可以说是略略有些弱(他以为),那么互相交易的期间进行互补,刘彦可以获得稳定的牛、马、羊,拓跋鲜卑可以获得武器和食盐。

可以想象,有了足够多兵器的拓跋鲜卑,能够按耐住不扩张吗?食盐对于草原的部落也是一种稀缺物,应该说现在有在生产食盐的地方压根不多。有了这两样东西,可以预见拓跋鲜卑肯定是要壮大,壮大了之后的拓跋鲜卑与慕容鲜卑还能这么和平相处下去?

刘彦很干脆地答应,然后抬脚就要走。

“等等!”拓跋秀还是一直注视着刘彦的眼睛:“你很有信心能够应付石赵的复仇大军?”

刘彦连回答都懒得,真的就是抬脚就走,留下一个伟岸……的背影。

雨季似乎比往年还久一些,断断续续下了十三天,等待天气放晴的时候,安置地立刻就回到正轨。

“有三百余新婚?”刘彦正满心激动等候最后的四天,近期却是不怎么管事情,导致一些事情也没得及处理。他记得是有过那么一次集体婚礼,很难得还拿出了一些荤腥:“新婚家庭没发生什么事吧?”

有点杞人忧天了,古时候的婚姻,都是从陌生走到熟悉,没有经历过什么爱情就要跳跃到夫妻间的亲情。这样的婚姻,再加上习俗的关系,不如意也是凑合着过日子,极少有因为不合心意就大吵大闹的。恰恰就是因为大吵大闹的少,才会特别被记载,多了就根本没有记载的必要,谁会去记载某个人一天的三餐正常用食?(好吧,“我大清”的“再活五百年”就会。)

田朔是来禀告挖沟渠的事情。

首节 上一节 50/11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宋末之乱臣贼子

下一篇:唐谋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