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席卷天下

席卷天下 第536节

刘彦看到才传阅众臣,军情汇报不是来自南方,是率军杀入并州的冉闵送来。

“石虎遣尹弼为帅,统领步骑十三万于中都。”纪昌在皱眉,他说:“另有迹象表明氐族苻氏重归于石虎麾下。”

石碣赵国现在仅存并州与朔州。而朔州是一个非常大的州,与之苻氏一族活动的北地是相连的状态。

中都是并州辖境之内,位于并州首府晋阳以南,汉军想要进取晋阳就必须拿下该处。

“凉国近期与氐族交战频率下降,大汉在关中的驻军早先发现氐族有向北地撤退的迹象。”纪昌这个左丞相现在还有分管军务的权利,对于汉国几条战线是什么状况并不陌生:“苻洪再次归于石虎麾下着实是令人意外。”

不止纪昌那么觉得,包括刘彦在内都是对这个消息感到诧异,毕竟上一次苻洪可是违逆了石虎私自率军逃亡陇西,是讶异于苻洪的再次投靠,也惊讶石虎竟然会接受。

“氐族苻氏重归石虎麾下,石碣又屯重兵于中都……”桑虞首先想到的是石虎要从两个方向进行反击,可是一想又觉得存在冲突:“石虎是要重新经营草原,反攻岂不是与之前策略冲突?”

冉闵统率北伐兵团一直在与石碣赵军交战,近期的交战场面并不大,双方是用骑兵进行绞杀,城池攻防战因为北伐兵团处于整顿期并没有发生。

北伐兵团一度膨胀到接近五十万,就是因为这样才有刘彦离开临淄前来襄国的事情发生。甭管刘彦是否信任冉闵,身为人臣统率兵力太过庞大本就是一件异常不合理的事情,再则是冉闵好像缺根筋从没有停止招兵买马,索性是刘彦命令一到总算是冉闵没有迟疑地接受整编。

汉国的全国兵力最高峰的时候达到一百四十余万,那是原来的十二万野战兵团,接收了冉闵带来归附的四十余万,战俘转变而来的二十万奴隶兵,分为三个批次征召的六十余万新军。

刘彦将大部分新军撤销,仅是挑选出精锐补充野战兵团,在编的野战兵团是二十万。决定北上之后,刘彦新编了一个北伐兵团,一开始冉闵手里只有十二万兵力,得到允许之后冉闵一再收编各地兵源,结果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辽东……”纪昌十分敏感,一边思索着,一边站起来走到存放文牍的地方翻找,很快找到想要的文牍:“辽东最后的军报是慕容鲜卑以慕容俊为主将……”

得到纪昌的提醒,众人不但找关于慕容燕国的文牍,还寻找冀州那边的文牍,合力翻看下来得出一个结论,石虎的反常行为与慕容燕国那边存在互动,两个胡人国家还真的有可能是要反攻一下汉国。

“大汉挥军南下,算算时日也该传到石碣与慕容鲜卑。”桑虞在笑,并且是笑得很开心:“反攻好啊,真的很好。”

石虎是一退再退,汉国这边很难逮住消灭其有生力量,一直都在苦恼石碣真退往草原深处,那样会再来一场类似于汉匈的百年之战。

慕容燕国长久以来用兵辽东,汉国在辽东那边的疆域倒是没有多大压力,可是高句丽战线的压力就显得很大。

刘彦颔首道:“是很好。”,他想的是,可能因为北伐兵团的休整行为让石碣产生错误判断?

第503章:世家真的很大

汉匈之战前前后后打了一百三十多年,会打这么久的时间绝不是汉帝国有多么弱,或是匈奴有多么强,除开棋逢敌手之外就是草原着实太大太广,没有明显的地标更是一个天大的麻烦。

当时的汉帝国疆域上面比匈奴少。汉帝国到刘彻时期的总人口约是五千万左右,版图是北到草原边缘(内1蒙1古一带)、西至西南半岛(缅甸一带)、东至东海、南抵涨海(南1海)。匈奴最鼎盛时期的人口约有两百万左右,可是匈奴的版图大到可怕,北是到北海之外(贝加尔湖)、东临鲜卑山(大兴安岭)、西含整个西域、南到长城之外。真要比较的话,匈奴的版图约有当时西汉的两倍。

实际上汉帝国和匈奴是当时的世界四大帝国之二,另外的两个帝国,一个是罗马,一个是塞琉古帝国(中原史书记载为条支)。

罗马自是不用说了,塞琉古帝国则是一个波斯人为主的国家,又有叙利亚人、埃及人、亚美尼亚人、等等很多的民族,但是塞琉古帝国的统治者却是马其顿后裔,希腊人也是统治阶层,原因是塞琉古帝国其实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后的“遗落物”之一。

应该是刘彻还没有将南越、闽越、东瓯、夜郎、哀牢、滇这些地方吞并之前的不久,波斯人推翻了塞琉古帝国,帕提亚王国(也就是安息)成立之后,另一个名为希腊-巴克特里亚的王国也从塞琉古帝国独立出去,塞琉古成了一个仅有埃及、叙利亚、伊拉克几个省的王国,不再有能力担负帝国之名。

之前的四大帝国现在仅有罗马帝国还存在,不过罗马也分裂成为两个部分,曾经的帕提亚帝国则是为萨珊王朝取代,汉帝国也被埋入了历史尘埃。

说起来其实挺奇怪,地球那么大,可是那些强盛的帝国屡次都不是独有一个国家遭受动荡,比如中原这边遭受草原胡人的大规模侵袭时,罗马也会遭遇到以日耳曼人和哥特人为首的一批蛮人侵袭。历史学家的解释是,不管胡人还是蛮人侵袭那些帝国,都是受到寒冷气候影响被迫向温暖的区域迁移所致。

刘彦有特别注意过现如今的气候,按照学术来解释的话,现在就是一个小冰河时期,越是靠近北极的区域就越是寒冷。

“所以说,胡人对于退往草原是抗拒态度?”刘彦刚才与众臣商议石碣赵国和慕容鲜卑的反扑是怎么回事,也就谈到了气候问题。他正在观看地图,那是一张将多个国家疆域描绘进去的大地图:“他们的反击是为了遏制我军的北上?”

“是的,王上。”纪昌极为肯定地说:“草原白灾不断,这个是从降俘翟斌那里讯问出来的消息。”

翟斌就是那个高车部落联盟的部落王之一。高车有两个部落联盟,西边的叫西部高车,东边的自然叫东部高车,两个高车时常会因为争夺牧场爆发战争,翟斌就是牧场被夺才带着部众投靠石碣赵国。位处东部的高车部落联盟边上还有一个柔然部落联盟。不管是东高车或是西高车,包括柔然联盟后面都是被迅猛崛起的突厥人给灭掉。

高车部落联盟是一个以丁零人为主的势力,他们盘踞在漠北区域,听翟斌的交代就是每年秋季就开始下雪,到了冬季必然出现暴风雪,导致西高车部落联盟开始入侵一个叫悦般(北匈奴后裔)的国家,东高车联盟也是不断侵袭柔然部落联盟。

那张大地图的地形绘画并不完全准确,不过倒是将所知道的国家和势力都给标注了上去,其中就包括了两个高车联盟这些已知的势力。在这么一张大地图中,汉国看上去真心显得疆域太小,也算是刘彦用来鞭策众臣工。

“这样的话,石虎的确不会轻易撤入草原。”桑虞之前其实不知道两个高车或是柔然,看到地图之后才有新的判断:“不但是因为气候的原因,石碣想要率众退入草原还要面对高车。”

知道世界有多么大,眼界才会有多么高,刘彦是在用事实告诉众臣工一点,中原绝对不是全世界,除开中原之外还有广袤的地盘,汉国并不是光复汉家旧土就算完事,是应该将目标放在灭掉所有已知国家,创建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帝国。

“大汉南侵,石虎和慕容皝该是觉得趁这个时候反扑极为合适。”桑虞说着却是隐晦地看了一眼刘彦,顿了顿才说:“虽说有设局让胡人反扑的预想,可是大汉的战线着实是……太多了。”

汉军南侵是刘彦力主,纪昌这个万事以君王意志为主的左丞相没有任何劝谏,桑虞在事先倒是多次劝谏可惜没有被采纳。

任何国家都是极力避免两线作战,哪怕是再强的国家也会选择在解决掉当前的对手之后再开新的战线,刘彦所统治的汉国却是早在仅有一郡之地的时候就维持多条战线,真正立国之后战线就更多。

刘彦“呵呵”笑了几声,很难跟桑虞解释什么。

是现实情况逼迫汉国不得不多线开战,毕竟从一开始汉国就不被当世各国所接纳,那些国家怎么可能会让汉国一个一个地去解决,肯定是要一拥而上。面对一拥而上,难道刘彦该避让?

“苻洪率众北上,凉军并没有进行阻拦。”纪昌抬手指了指地图上张氏凉国所在的位置:“想来氐族是将陇西让给了凉国?如此一来,凉国想必是与石碣达成什么协议了。”

得了,汉国正在交战的已经有石碣赵国、慕容燕国、东晋小朝廷,而这三个就是世界东方最为强大的国家,要是将三个其中的一个“挪到”欧罗巴或是中亚,绝对是够东西罗马和萨珊王朝喝一壶的。

张氏凉国会被记上敌对名单,还有拓跋代国这个实际上已经开始产生冲突的国家,汉国就是在以一国在面对五个区域性的强国。

一张山川舆图被替换上去。山川舆图就是行军作战用途,与寻常的地图并不一样。山川舆图上面仅是将汉国周边的国家和势力绘画进去,像是高车、柔然、吐谷浑、乌孙、悦般、林邑、扶南、等等那些国家就没有包含进去。

“并州一线有石碣,幽州有慕容鲜卑,关中有氐族和凉军……”纪昌很特意地去点了点那些位置:“三个区域必然会发生大战。”

“凉国或许与石碣达成和解,合兵来犯……”吕议迟疑了一下下,不太确定地说:“可能吗?”

“凡事以最坏结果定论。”纪昌千年不变的死人脸扯了一个不好看的笑容就算是笑过了:“再去争取最好的结果。”

“北伐兵团应该拆分了。”桑虞直言不讳地说:“征北将军负责的区域太大,接下来仅是石碣反扑就应该专注招架,应该将冀州和关中重新分派。”

吕泰就在军帐之内,他的野战兵团建制被取消之后,原来是要南调参与入侵东晋小朝廷,可是当时爆发石碣将冀州和幽州割让给了慕容燕国的突然事件,他是暂时被纳入北伐兵团幕府逗留在冀州指挥战事,等待那边的事情处理完才来襄国述职。

“恒安长期在冀州作战,对慕容鲜卑最为熟悉。”桑虞口中的恒安就是吕泰。他对不知道在思考什么的刘彦行了一礼,建言道:“可让恒安再回冀州主持战事。”

刘彦想的是该怎么来分布禁卫军的兵力。现如今他手里的“名额”已经增加到了七万,为了支撑国力消耗是用了接近三万的名额来用于生产,有五千是用在战船上面,剩下一万作为应急,其余有一万五千在北伐兵团,另有一万是在南侵兵团。

近期以来非必要时刻的话,刘彦实际上是不再使用系统部队。不是系统部队不好用,相反是系统部队太过好用,有可能让非系统部队过于依赖导致废掉,使他不得不慎用。

首节 上一节 536/11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宋末之乱臣贼子

下一篇:唐谋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