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席卷天下

席卷天下 第604节

“有罪必诛,无罪则不能莫须有!”桑虞直接向刘彦行礼,声音非常大:“王上啊,再困难也不能枉顾汉律。今次能够以困难之名大肆破家灭族获取粮食与财富,下次是否也能随便找个理由如此作为?大汉一旦是这样的大汉,那大汉还是大汉吗!?”

“的确。”纪昌不是选择站队,说道:“太尉莫再戏言。”

徐正砸吧砸吧嘴唇,看到刘彦是用看严厉的眼神在看自己,就是“嘿嘿嘿”一阵尴尬的笑声。

土豪什么的,灭掉是能够一瞬间获取大批物资,但绝不能土豪没有犯错的时候去干,那是在逼更多的人起来反抗,搞成人心背向的烽烟四起,哪怕是没有在内忧外患中亡国,今后谁敢去创造财富,难道辛辛苦苦是为了被头顶上的统治者肆意的掠夺?

也就是身为武将代表的徐正说那些话仅被严厉批评,换做任何一个行政人员讲那些,丢官为必然的事情,被弄死也不算冤枉。

刘彦倒是想到了一些事情,历史上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的确确是有统治者干过肆意掠夺国中富人的事,抢了富人之后连中产阶级也继续抢,造成国家稍微有点财产的人都是争先恐后地逃亡,然后是国家在天怒人怨中灭亡,极短时间内被另外的统治者取代。

诸多国家要联合起来征讨汉国,刘彦很清楚这种局势下内部该是以稳为主,内部再自己搞得天怒人怨,内外交攻起来就是他有系统这个金手指也绝对顶不住。

“诸卿。”刘彦一出声,所有人都闭上嘴巴做出聆听状:“今天便是大汉能够屹立于世的时间,是经受住考验,此后一帆风顺横扫诸国,还是堪堪守住使日后变成长期交战,昂或是失败陷入困局乃至于是亡国,皆看诸卿今日与寡人的一番商议。”

没别的意思,刘彦就是告诉所有人,收起内心里的那些小心思,都这样了还想着互相找难堪,他并不是仁慈到不杀熟人。

“臣……将会督察百官,但有行差踏错之官员,必将以律严惩。”桑虞说完自己的份内之事,稍微停顿一下才又接着说:“臣,代表桑氏,献粮秣三十万石,各类财帛合计二十万金。臣还请求一事,请王上允许臣四处走动进行筹措。”

“臣,献粮秣三万石,财帛合计一万金。”纪昌可没半点因为数量少而羞愧或是尴尬。

随后包括徐正在内都是做类似的捐献,有多有少的情况下,基本都是自己能够做到的极限。

按理说刘彦该觉得高兴,可他却是升起了一种恼怒的情绪,不是因为那些捐献的人,是单纯地觉得自己并不够强。

监御史总署崔悦有足够的资格在场,他是博陵崔氏的一员,捐献开始之后脸色不断变换,最后一咬牙:“臣,代表博陵崔氏,献粮秣七十万石,财帛总计八十万金。”

说代表博陵崔氏,不是代表王后崔婉,崔悦会迟疑主要是自己好像没那个资格去代表整个家族,可是现场的气氛都这样了,难道王后的娘家就安静闭嘴不言?

荀羡作为秘书郎本来不该主动说话,他却是在崔悦之后开口:“臣,有事启奏。”

大家的目光本来是在崔悦身上,听到荀羡说话就都看过去。

荀羡得到刘彦的允许,以非常平稳的声线说:“臣,代表颍川荀氏、颍川陈氏、颍川钟氏、泰山羊氏、临川王氏、范阳卢氏、弘农杨氏,合计献粮秣三百二十一万石,一百四十万金。”

刘彦被那一串什么氏弄得有些愣神,听到数额之后才略略反应过来,没有因为数量庞大而震惊或欣喜,反倒是露出了恍然的表情。

荀羡所说的那些姓氏,没一个都有着各自辉煌的过去,有一些还是十足十的千年世家,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衣冠南渡”之后去了长江以南。

纪昌眼神带着深意在看荀羡,他嘴角缓缓地勾了起来,笑得有些玩味。

没人去开口问荀羡,说哪个家族分别是多少,他们想到的是,那些家族是在事先就做出决断,可能是拿出全力,也可能是留有捐献的余地,这样的一个动作为的是在赌汉国能够撑过这一次,也是在为自己的家族重新踏上广阔的舞台缴纳费用。

所有人都在思考的时候,刚刚学会走路不久的刘慎小跑着出现,他甚至在跨门槛的时候摔了一跤,“哇哇”哭着爬起来继续走,来到刘彦身边直接扑过去。

刘彦的出现让包括刘彦在内都是看向门外,那里站立着谢道韫,一些敏锐的人甚至都发现刘彦小手里握着卷起来的纸条。

小孩子只顾着哭和闹,不管之前有谁教他什么反正是顾不得了,刘彦安抚下去之后拿过那卷纸条,也没有看是让宫女将刘慎抱下去。

“泰安,你来念。”刘彦说完自是有人会将纸条转呈到纪昌手里。他是看着谢道韫的身影消失在门口,才将目光重新转回来。

纪昌撑开纸张先看过一遍,脸上的表情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是面无表情地说:“阳夏谢氏、琅邪王氏、龙亢桓氏、吴郡陆氏、潘阳梁氏、江夏陈氏,计献粮秣三百七十万石,两百三十万金。”

庾翼刚才就已经开过口,张嘴说出的是庾氏捐献八十万石的粮秣和二十七万金。他很清楚那张纸条上的都是一些什么家族,其中就包括未能在场的桓温和谢安所在家族,连王安石的家族也给带了进去,剩下的那些是南方本土世家。

至今为止,以单一捐献额度来算,粮秣最多的是庾翼所在的家族,财帛最多的是博陵崔氏。看捐献其实就能够分辨得出来,南方的家族拥有的粮食真心是多,北方的家族因为胡人一再肆虐无法安心生产比较少。

刘彦问纪昌:“多少?”

“粮秣合计一千零二十一万石,金合计五百七十三。”纪昌还是那副面无表情的死人脸,下一句冒出谁都能吓出一身冷汗的话:“世家果然是世家。”

“呵呵。”刘彦点着头:“的确无愧于世家之名。”

一句话让一些人差点就晕了过去,要不是极力控制,就该破口大骂舍家为国竟然被忌惮。

“这才是世家!”刘彦必须表态,要不然一场好事就会变成坏事:“多数世家传承数百上千年之久,姓氏不止是简单的姓氏,是作为先辈为族裔开拓和流血。寡人时常深思,上古世家能为族群流血开拓,理所当然应当接受敬意,亦是自然而然应该享受尊贵。若世家可效仿上古先辈,寡人何愁?是国家之幸、世家之幸、万民黔首之幸!”

桑虞几乎是用能杀人的目光狠狠瞪了一眼纪昌,率先站起来向刘彦行礼:“更是王上之幸!”

纪昌很难得地“呵呵”笑了几声,不发言一眼跟着行礼。

徐正则是一阵“哈哈哈”的大笑,嘴巴里念叨着什么荤话也是行礼。

三公带头,九卿随后,之后全部都是向刘彦行礼。

哪个王朝没有一些特殊群体,人生在世拼搏奋斗不止是为自己,其实更多是为了子孙后代,要能够安享荣华富贵谁也不会拒绝。他们会行礼,是因为刘彦表现出来的态度,不是不能接受世家的存在,这一点对太多人着实是重要到了没边。

刘彦表达得相当清楚,于国有利的世家才是好的世家,这样的态度绝对会引起接下来的捐献狂潮,毕竟每个家族都要思考一下汉国在这一波撑过去,他们没有捐献会不会被算账。

而事实上……刘彦真心不想搞这一套,后面肯定是会给予补偿。

第561章:该懂的都懂

如刘彦所料,大宴当夜的捐献只是一个开头,后续一直有人表态捐献,无论捐献多与少皆是被丞相府和太尉署逐一记录。

后面,宫城有了动静,荀羡带人抬着很多大箱子前往御史府。

“是王上一一亲自盖印。”荀羡看桑虞有些茫然,解释道:“此些是用于分发捐献之人。”

箱子里面堆叠着一摞摞的折子,每一本的体制规格都相同,没有什么华丽的东西,仅是里面写着某某谁或是某某家族捐献了多少,刘彦以君王之尊承诺将会给予相应的收获。

桑虞是等荀羡离去之后才拆开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看了之后原地站了一小会,脸上是带着轻松的笑容。

刘彦给予回馈不是官位或爵位,更加不是一些“免死”之类的玩意,是哪个家族获得了哪个地方的土地的所有权。

可以理解为刘彦将这一次捐献视为一次交易行为,各家族给的粮秣与财帛,国家用以土地作为回报,而那些土地的交易不计算在封地之内。

“这样很好……”桑虞已经吩咐御史府所属人员行动起来,会一一将东西送往各处,他摸着自己家族的折子:“不学武帝卖官卖爵筹措,行使的是有所付出有所回报。”

首节 上一节 604/11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宋末之乱臣贼子

下一篇:唐谋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