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席卷天下

席卷天下 第632节

“大汉的禁卫军果然凶悍!”燕凤大冷天还能是满身汗水,眼睛被汗水涩得有些发疼也顾不得擦拭:“大王,部队撤不下来,恐怕是要放弃一些将士,才能将战线拉开。”

拓跋什翼健沉默着点头。

苍凉的号角声开始频繁被吹响,那些没有被禁卫军咬死的拓跋代军如释重负丢下同伴撇丫子就跑,被咬得死死地的拓跋代军或是绝望或是认命接受命运。

从到来到战局该生改变,等待拓跋什翼健接到汇报说脱离交战,各方的战损汇集过来,仅仅是半个时辰不到,他们竟然折进去了四千多人,却不知道汉军那边的损失情况。

厮杀当然还在继续,不过是由双方粘着胶着拼杀,变成拓跋代军死死地挡住通道,禁卫军则是凶狠地发起了一波波的冲击。

“他们完全没有什么章法……”燕凤不断苦笑:“谈不上什么战术配合,仅是依靠兵甲器械的精良,还有那股子不怕死的劲头,却是让我们很被动。”

的确,这一场厮杀中的禁卫军打得很乱,根本就是哪里有敌人就往哪冲击,没有分辨目标的轻重,更看不出有什么具体的战略方向。

“他们就不会疲惫的吗?”破多罗埃力刚刚处理了一下伤口,腹部有一个大窟窿,肠子肯定是破了一些,疼归疼却能挨得住:“与七八千人不知道打了多久,我们来之后也是一直打,就不需要喘口气?”

拓跋什翼健就想知道一点:“敌军的数量还有多少?”

这个燕凤只能是靠猜,说道:“估计还有七八千人?”

其实并不止,禁卫军来时是一万左右,与牧民的拼杀并没有折损多少,倒是与拓跋什翼健带来的王庭禁卫军打下来折进去一两千人。

庞大的阴影笼罩在拓跋代国上下众人的心头,他们以前还真的是没有与禁卫军交手的经历,对战的要么是汉国的常备军,不然就是汉国的郡县兵,虽然说吃亏的时候比较多,可也没有打得这么狼狈过。

“那种死也要拉个垫背的打法……对将士的心理压力太大了。”燕凤不断苦笑:“汉王是有什么魅力,竟然能收罗那么多死士一般的士兵?”

拓跋什翼健已经听太多丧气话了,有心鼓舞士气也拿不出有效手段。他其实是越来越坚信自己的想法正确,汉国绝不是现如今的拓跋代国所能抗衡,该怂的时候就怂到底,要不连王庭近卫军面对汉军都这样,普通军队又该是怎么个模样?

“大王,汉军一改拼死冲击,我军弓箭手受到压制,更有汉军直接蹚雪,请大王示下。”

这个部落周边的积雪是很深没有错,但不像一些盆地的积雪那么夸张,普遍是积雪高度过腰,极少区域才是有一两人的高度。

雪并不坚硬,徒手也能挖出一个窟窿,开挖通道的难处就在于会不会塌方,有没有那个协同能力可以将挖出的积雪弄开。

拓跋什翼健没什么好说的,除了让弓箭手不断射箭,就是让士兵阻击那些试图开辟新通道的敌军。

远在万里之外的襄国,刘彦的注意力很恰巧是被吸引到该处的战事。他无法直观地了解当地环境,却能够从地图上看到白雪茫茫,当然还包括己方的绿色被一大圈的红色围住。

交战现场的禁卫军,他们会有新举动当然是刘彦的插手,而有人指挥和没人指挥的系统部队根本就是两个样子。

在没有人指挥之下,禁卫军是什么兵种都死命地往敌军的方向冲,拓跋代军的弓箭手取得的战果非常不错,等待刘彦开始插手之后,防护力最好的重剑士顶在前方,弓弩部队则是跟在重剑士后面不断反击,战事进行的方式才算是有点像样。

因为不在现场,刘彦是知道当地满是白雪,却不知道积雪有多深,调动部队之下就会开辟新的通道,迫使拓跋代军有适当的反应。

更碰巧的事情发生了,拓跋什翼健接到外围侦骑的汇报,说是有两股汉军正在朝这个方向行军。

“大王?”燕凤脸色要有多难看就有多难看:“恐怕无法久战,再则……汉军大肆深入北部,我们……”

简单的说就是没法过安生日子了,要么是集结所有能打的与汉军在冰天雪地里拼了,另一个选择是进行转移。

“汉军能突击北部,更能尾随我们身后进入柔然疆域。”拓跋什翼健这一刻仿佛苍老了十岁,闭上眼睛又攥紧拳头:“派出足够的人手,通知所有能够通知到的部落,南边的部落投奔拓跋秀,其余丢弃能够丢掉的东西转进燕国。”

一段话说得众人脸色大变,他们之前的战略意图是要向北,去对付只有肌肉没有脑子的柔然人,还是比较有把握能够至少占据一块栖息地进行修生养息。

汉国不知道是不是发现了拓跋代国的战略意图,竟是无视气候无视非战斗损员在冬季大战,想要安生在北部等待开春已经不可能,柔然山那边还有一个谢艾率领大军杵着,拓跋什翼健想要完成战略意图的风险确实有点大。

“进入燕国……”刘谦牵强地笑着说:“现在能够维持防线,使汉军难以突防的大国,燕国算是一个。”

“燕王俊会欢迎我们的到来。”燕凤要思考的是后续:“只是……我们丢掉领地,大批部众进入燕国,燕国必然是会兼并。”

“部落进入燕国之后,让他们往鲜卑草原的方向继续迁徙。”拓跋什翼健的精气神遭遇到很大的打击,难以掩饰颓废:“能够去多少,就去多少,算是拓跋孤再复兴大代的本钱。”

几个人都发现了拓跋什翼健的异样,他们很想开口说点什么,却是不知道该说什么话。

“猗卫军也立即出发,直接去拓跋孤账下听用。”拓跋什翼健停顿了一下下,想到了什么似得又说:“南方的部落,可以由拓跋寔君带着,直接去投奔他的姑姑。”

燕凤呆了呆,不得不问:“太子……与那些部落,部落是嫁妆,太子是随扈者?”

拓跋什翼健默然点头,他着实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避免拓跋鲜卑出现更多的损失了。

第584:和气致祥

“王上,妾没有求过您,今日……”拓跋秀有些无奈又有些坚定,保持跪拜的姿势,说道:“求王上放过妾的那批族人。”

今天距离拓跋什翼健再次逃离已经是一个月后,草原深处的状况怎么样一言半语难以说清,拓跋代国的南部监察拓跋寔君却是在四天之前带着大批部众靠近汉国控制区。

拓跋寔君带来的部众该是有个七八万人,他们停在汉军控制区数十里之外,派人联系汉军边防将领,道明那批部落皆是汉国德妃的嫁妆。

草原上的王族嫁女,一般是挑选一些部落作为嫁妆,再配上一定数量的马、牛、羊。越是强大的王族,嫁女的时候嫁妆就越丰厚,甚至还会陪嫁精锐武装,用以增加在夫家的话语权。

中原也有相应的习俗,例如大贵族和大世家嫁出嫡女,交好的一些家族会陪嫁滕妾,以仆从、侍女、武士作为陪嫁也是稀松平常,更会备上足够多的金银珠宝和绫罗绸缎。

拓跋秀出嫁的时候是有带着自己的一些部众,拓跋什翼健和拓跋孤也是送了一些陪嫁,不过那个时候两边中间还相隔着一个石羯赵国,那些嫁妆实际上是原地停在草原没有南下。

慕容燕国在公元三四四年的时候再次攻打拓跋代国,拓跋什翼健与刘彦、拓跋秀商量之后,那些作为嫁妆的部众又被拓跋王室收了回去,此后就再也没有归还。

拓跋秀微微昂起头看向刘彦,问:“他们……能不能到汉境之内劳役,不去凉国战场或是燕国战场?”

事实上,刘彦与拓跋秀知道消息有分先后,是刘彦先接到前线的汇报,时隔两天之后拓跋秀才从一些贵族女眷那里知道那些消息。

草原大胜,太尉署那边肯定是要通报全国用以鼓舞士气,也就是拓跋秀身处深宫消息闭塞。

关于俘虏到的战俘要怎么办早就在讨论,有建议像是羯人全部坑杀,有说是让充当冲阵炮灰,也有押送回国内当劳役,其中充当炮灰的声音比较大。

拓跋寔君带来的那批人算不算战俘其实是存在争议。中原被胡族统治了数十年,不光是汉家文化影响到了胡族,胡族的一些文化当然也影响到了中原这边的人,更别说华夏文化中也有夫家不得干涉妻子嫁妆的习俗。

丈夫的是丈夫的,妻子的是妻子的,公家的又是公家的,南宋没有灭亡之前其实是分得非常清楚。在两宋时期,正是朱程理学抬头的时候,发生了很多违背习俗的事情。

例如有一个嫂子拿出自己的嫁妆支持小叔子考科举,小叔子屡考不中,嫂子的积蓄也花光了,嫂子不再支持小叔子被一帮读书人谩骂成了一种原罪。

首节 上一节 632/11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宋末之乱臣贼子

下一篇:唐谋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