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谋天下

唐谋天下 第137节

李治看了一眼,然后再看看李弘,后面那几人指望不上了,现在老子只能指望儿子了。

而李弘也注意到了那人的挑衅,刚从花孟五人手里抢来的没几两的碎银子,一股脑儿也全扔到了舞台上,然后同样挑衅的看着那商人。

商人没想到李弘还敢挑衅,看着李弘冷笑了下,然后拿过身旁新罗婢手里,足足有几十两的银袋子,对着李弘跟李治晃了晃,啪一下,再次扔到了舞台上。

顿时,对面的商人更加赤裸裸的目光挑衅着他们,接着从怀里又掏出了一袋银子,最起码比刚才扔到舞台上面的多出不少,拿在手里掂来掂去,大有继续斗下的意思。

李弘与他爹面面相觑,怎么个意思?跟我比有钱不成?

两人条件反射的想要向后伸手,突然间又想起来后面那几个穷鬼已经没有钱了,今天本来吃饭就没结账,而且进入醉红楼时,方战与恒乔早已经安排妥当了一切,何况方战与恒乔,就是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两个祖宗会在醉红楼跟人家斗上富不是。

李弘看着商人哼了一声,手在自己胸口摸了摸,啥也没有。而李治也是进行着同样的动作,浑身上下真是一干二净,啥也没有。

而此时舞台上几个胡姬已经把观众的情绪挑逗到了最高潮,铺着厚厚地毯的舞台上,如下雨般的飞着各种银子、金子以及首饰珠宝。

就是对面的商人,这一会儿的功夫又扔了两袋子银子上去,此时更是挑衅的看着李治跟李弘,眼神中大有:穷酸样儿,跟我斗,老子有的是钱。

被钱财铺满的舞台以及其他客人,都像是在与李治父子俩做对般,好巧不巧的,只有他们跟前的舞台上,孤零零的躺着一点儿碎银子跟两块玉佩。

而且花孟跟扬武两人都是财迷,从来不戴什么名贵的玉佩,所佩戴的,就是一般客商都能在腰间佩戴一串的!

李治面对对面商人的挑衅,身为九五之尊的威严,怎么能让人家给藐视了?

与李弘几乎是同一时间,两人都把手伸向了彼此的腰间,说时迟那时快,两人都在对方还没有反应过来前,解下了对方身上唯一的一件玉佩,顺手就扔到了舞台厚厚的地毯上。

顿时两人大眼瞪小眼,同时急声说道:“喂,那是你母后在我今年生日时刚送我的!”

“喂,那是我母后在我今年生日时刚送我的。”李弘也瞪着眼睛看着李治。

两人同时开口说完后,就意识到了扔了这两块玉佩的后果,李弘不等李治反应,起身就爬上了舞台,急忙捡起两块玉佩就要下台。

而就在这他弯下腰捡起来准备下台时,音乐突然间停了下来,所有的人都睁大了眼睛看着他,怎么还有赏赐后往回捡的。

“小郎君,要是没有钱就不要来这种地方,这里可不是像其他地方一样,有点儿钱就能来的。”那个商人冷冷地说道。

李弘扭身正要说话,只见舞台上走上来一个管事儿模样的人,看了看李弘,又看了看李弘手里的两块玉佩。

与在座的客商一样,这些人的眼睛不可谓不毒辣,包括刚才挑衅的客商,一眼就看出了这两块玉佩,绝对是价值连城的宝物。

管事儿先是对李弘拱拱手,然后说道:“小郎君,醉红楼向来是不退还客人们赏赐的一切金银财物,所以,还请小郎君把刚才扔上来的两块玉佩再放回去可好?”

李弘脑袋摇的像拨浪鼓一样,说道:“这可不行,这两块儿玉佩要是给了你们,可是会死人的。下次吧,下次再来时,多多捧场就是了。”

李弘轻松坦诚的神情,以及认真的话语,听的众客商一阵哄笑,他们还是第一次碰见如此不懂规矩的客人,按说想要拿回东西,应该是轻声细语的跟管事儿好好商量的。

这小郎君倒好,话从他嘴里出来,仿佛就像是理所当然般,而且那“下次吧”的语气,听着跟恩赐这醉红楼似的。

第126章 窦义

管事看着他微笑着摇了摇头,神情坚定决绝,大厅在灯光下亮如白昼,那两块玉佩在李弘手里左右晃动,闪烁着晶莹剔透的光芒。

无论从材质还是刀工,在这个以玉比人、爱玉如痴的年代,就算是个外行,也知道这两块儿玉佩绝对的价值不菲。

“小郎君,如此不合规矩,还望小郎君把玉佩放回去。”管事儿的站在那里,看着神情自若的李弘说道。

“就是,放回去,都赏赐给人家了,哪有要回去之理。”

“我大唐可是从来不会如此的。”

“这风月场所,如此这般拿回去,可是会让人笑话的。”

李治静静的看着舞台上的李弘跟那个管事儿,好像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是尴尬般,竟然是饶有趣味儿继续看着。

身后的花孟刚想要冲上去,却被李治一手拦住了:“不必,这些人并不会对弘儿不利的。”

李弘看着管事儿,笑了笑说道:“这个真的不合适,你的眼睛已经出卖了你,这两块儿玉佩名贵不名贵先放一边,值不值钱也放到一边,这不是你们能承受的起的。改日,改日我再来捧场,一定会比他多。”说到最后,还不忘嘴上打击一下与他斗富的那个商人一眼。

管事儿还是摇头,看了看李弘,又看了看坐在椅子上,兴致勃勃还在喝酒的小郎君的父亲,淡淡说道:“小郎君,您如果非要如此,以后我们这买卖就没法儿干了,以后都像您这般赏赐后又要回去,我们还指什么挣钱啊。”

就在这时,台下响起了一个声音,说道:“我帮这位贵人给钱如何?”

李弘一愣,难道在太乙城自己还有熟人?

李治也是一愣?这游侠除了劫富济贫,连风月场所这种赏赐的事情也管?

此时,只见一个约莫五十岁上下的中年人,从第二排位置站起来,看着李弘望着他,先是对着李弘恭敬的行了个礼。

刚刚抬起身子,就看见另外一位大佬,两手扶着椅子,扭着身子看自己,顿时身子一紧张,急忙又躬身对着李治行了个礼。

李治看了看李弘,见李弘的神情不像是认识人家,而他就更不认识了。

管事儿看了看那人,脸上的笑容多了一些,但还是有些为难的摇了摇头,说道:“非是在下不给窦兄面子,实则是醉红楼的规矩还从未被人更改过,所以,还请窦兄原谅了。”

窦义?难怪会为自己出头,这个历史上都有留下名字的传奇富商,而且还是一个绝对的慷慨之人。

据说当年长安建造寺庙,官府打算从民间筹钱,但老百姓很不愿意出这一笔钱,愁眉苦脸之际,碰见从外地经商回来的窦义,听说了此事后,第二日变拉来了三十万贯钱,替那些百姓交给了官府。

而最为传奇的,自然就是属他救了身边的胡人米亮,当初米亮流落长安街头,是窦义给了他一贯钱救济了他。

而米亮为了报恩,一日在长安西市,经过一家住户时,发现那户人家的捣衣枕,竟然是一块未被开采的上等玉石,于是便告诉了窦义,劝说窦义花巨资买下了那座宅子,得到了那块玉石。窦义利用那块玉石经过加工、雕刻等,就足足赚了十四万贯钱。

如此一个传奇的富商,此刻站出来为李弘父子俩解围,并不是因为又发善心了,而是他参加过前段时间的商会,见过当今大唐的太子殿下,所以才会出头为此解围。

李弘听说过窦义的名字,也知道那个典故,甚至也为那个捣衣枕动过心思,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呃,好吧,因为那年被武媚禁足后宫长达半年出不去,所以等他能够自由出宫时,那捣衣枕已经被窦义买走了。

于是可怜的太子那几日跟得了失心疯一样,见谁都是傻乎乎的,魔怔了一样。特别是看见玉佩,就抱在怀里痛苦的哀嚎着:十四万啊、可是十四万啊,就这么白白的错过了。

因为那几日的魔怔,李治跟武媚还没少吵架,直到约莫半个月后,太子才恢复如常,只是不能看见玉石之类的东西,看见后就心疼的像是被人割了一块肉下去。

首节 上一节 137/9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席卷天下

下一篇:抗日之怒火兵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