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谋天下

唐谋天下 第17节

总之,相比于李贤,李弘当年的所有一切都显得那么合乎常理,又那么的不合乎常理。尿床没有过,无理哭闹没有过,让吃就吃,不让吃就不吃。从来在自己身边都是乖巧伶俐、可爱聪明,让人爱不释手。往往一个举动都能够让你会心一笑,感到一阵阵的踏实。

现在细想起来,再跟李贤对比下,那个时候的李弘简直就不像是个婴儿啊,有些太过于懂事儿了。

就在武媚发呆想着自己的长子与常人的与众不同,不知道是该喜该忧时。与众不同的长子此刻也正在贴心的为她准备皇后加冕仪式的礼物。

正在受学的李弘与刚下朝的李义府有约,眼看着朝臣就要下朝了,而他们可爱的先生上官仪,还在孜孜不倦、乐此不疲的为他们讲解圣贤之书,丝毫没有说歇一歇的意思。

“哎哟……”李弘捂住肚子,难受的趴在案几上痛苦的呻吟着。

上官仪看了他一眼,仰天45度角长叹一声:“又怎么了?今日又是吃多了雪糕,肚子痛了?”语气中充满了诸多的无奈。

“不,先生,这次是头疼,估计是学生昨夜偶感风寒。”

“头疼你捂住肚子又是何故?”上官仪气的胡子都要翘起来了。

还偶感风寒!这偶感风寒都是大臣不能上朝时通用的理由,这小子竟然在受学时也用上了。

“呃……大概是肚子跟头都疼吧。”李弘另外一只手急忙扶住脑袋痛苦的呻吟着。大有再不让他出弘文馆的门,他就要死在这案几上的决绝。

“唉……去吧。算了,下学吧都。”上官仪把手里的书籍往案几上一扔,来表达自己对代王的失望跟不满。

“先生今日辛苦了,学生告辞。”那个刚才还要死要活的小人儿,一下子哪里都不疼了,顿时变的生龙又活虎,丝毫不在乎上官仪这位先生的感受说道。

站起来活动着自己的小胳膊小腿,对高安说道:“高安,麻烦你了啊,帮我把这些都收拾下。”李弘指了指案几上散乱的文房四宝跟书籍。

“又是我。”高安不满的撅起小嘴说道。

上官仪站在正中间只能是无奈的摇头再摇头,实在是拿这个代王没有任何办法啊!人家就这样不好好受学,竟然还为他们文人墨客制出了“活字印刷”!为那些所有珍贵的孤本书籍提供了更好的印刷、推广的渠道,也免于了那些书籍因为时间的关系而遭到破坏。

特别是,这活字印刷,把所有那些比纸张更为珍贵久远的竹简书籍,变得都能够在短时间内印刷成书。原本想要读一本书,不翻阅几十上百斤,乃至上千斤的竹简无法读完的书籍,变成了可以随意拿在手里翻阅的常书!这对酷爱书籍的文人士子来说,可都是天大的好事情。

李弘才不会去理会此刻怔怔发呆的上官仪,他还有要事儿要办呢,过几天母后就要加冕皇后,自己应该给她送个大礼才是。

同样也不理会气鼓鼓的拿眼睛狠狠瞪着他,不情不愿帮他收拾案几的高安公主,拍拍小手然后潇洒轻松的走出了弘文馆的大门。

来到跟李义府经常见面的地方,此刻李义府已经在那里等候着他。这里距离门下省很近,李义府下朝后就可以直奔过来。

阳光把瘦高的李义府的影子斜斜的拉长,李弘就站在李义府的影子里躲着太阳。

“义府见过代王。”李义府恭谨的对李弘行礼。

“行了,老熟人了,不必多礼,又没有外人在这里。怎么样了,我让你找的东西找到了吗?”李弘明亮分明的眼睛看着李义府。

“找到了,已经按代王您的意思去制作了。”李义府回话道。

“就没有找到那种很大的天然孔雀石吗?比较有观赏性的,看起来……”李弘急急问道。

李义府笑了笑,心里很满意此刻把焦急写在脸上的李弘的表现,这才应该是一个孩童的反应。他才不会相信,一个不到四岁的孩童会有多么的老成。刚才故意把话回的模棱两可,就是想看看这个代王,是不是真的有不符于其年龄的城府。

“代王您别着急,听臣慢慢道来。找到了三块儿,果然不出您所料,这第一块孔雀石简直就是人间瑰宝,不用去修整打磨,放在一个底座上就是一块极为珍贵漂亮、绚丽的观赏石,简直是价值连城啊。”李义府一边说一边赞叹道。

李弘不说话,站在他的影子里继续侧脸倾听着,他也很喜欢李义府这种凡事抖小机灵的弱点。

李义府继续说道:“其中一块确实如您所言,此物硬度稍差,无法大面积雕琢、刻画。那一块臣按照您的想法,已经命工匠去打造成各种首饰了。至于第三块,臣看它不如第一块般大气精美,于是臣就自己拿主意,按照孔雀石的外观,把它改造成了一块儿大小合适的插屏,放在案几上也是极为精美。”

李弘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不错,这李义府办这种事情是最为拿手了,如此短的时间能够找到这么三块精美的孔雀石也是难能可贵了。

“对了,到时候多少钱,就从你我的雪糕甜食里扣钱就是了,如果不够告诉我,我再把剩余的给你补上。”李弘想了下说道。

“代王客气了,臣怎敢找您要钱呢,何况,您吩咐臣的事情这就是臣自己份内的事情。臣自然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只要能够完成代王的交代,让代王您感到满意,花多少钱臣都是心甘情愿的。”

“那不行,一事儿归一事儿,请你帮忙是一回事儿,让你花钱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何况,你现在的俸禄除了家里的用度外,恐怕也难以支付的起这一块孔雀石的价格吧?”李弘抬头紧盯着李义府的眼睛说道。

李义府神色一愣,但瞬间又恢复正常,脸上飞快的又换上温和的笑意,说道:“代王英明,那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等您拿到了三块孔雀石后,您再给臣钱就是了。只是……臣一直有一事不明,还希望代王您赐教。”

李义府知道,如果自己在拒绝李弘给钱,那么就会显得自己小家子气,也会使得李弘对自己产生反感心理。特别是李弘还是一个孩童,身为皇家皇子,自然是不希望有人违逆他,所以他就顺水推舟,也就不跟李弘推辞钱财的事情。

“何事儿?”李弘纳闷道。

“臣……臣不知道代王您是如何知晓这孔雀石的,长安、洛阳臣打听遍了都无法找到这孔雀石。最后还是依照您的吩咐,在岭南道、山南道、还有江南道各找到了一块儿,臣好奇的是代王您的博学多才,为何如此价值连城之物却不曾出现在……”

李弘不等李义府说完便咯咯坏笑起来,笑的李义府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代王为何会发笑。

第17章 册封大典

李弘望着一头雾水,不知自己为何发笑的李义府,点点头从他的影子里走出来,望着他说道:“你是不是打算弄些这孔雀石在长安、洛阳等地出售?”

李义府含蓄的笑了,他确实有这样的想法,不过他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讨好眼前的代王。自从与代王相识以来,他就感觉金钱对代王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因此他才有此想法来讨好李弘。

现在朝堂上的大部分人都能够看得出来,这位年仅三岁多的代王潜力无限,自己的母后已经被陛下册立为大唐的皇后。而他身为陛下与皇后的长子,加上从小就聪颖过人,惹人怜爱,深得陛下与皇后欢心,恐怕早晚会被立为太子,这让在朝堂上以触觉敏锐著称的李义府,在心里已经有了详尽的打算。

那就是多多亲近代王,让自己成为代王的依靠,如此一来,对自己日后的政途可是好处多多。

李义府连连点头说道:“代王聪颖,臣确实有此想法儿,如果弄些孔雀石过来在长安、洛阳出售,想必定然能够带来庞大的利润。”

李义府在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李弘也同样在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两人不阴不阳的相视一笑。

李弘对李义府的前途,也有了一个初步的决定跟规划,于是说道:“此物虽金贵,但不知道是否能够迎合长安、洛阳等地富商的青睐,此物在南方也并不是多产之物,而且从南方运过来也不是那么容易,倒是可以试试,只是得找些信得过人。”

“那是那是,这您就放心,臣保证做到万无一失,保证您的钱财不会受到任何的损失。”

“我倒不是担心钱财的事儿,而是觉得你想的有些简单。”李弘卖了个关子说道。

“代王何意?还请代王……”

“产此物的地方应该多是在众山深处,而我大唐立国以来,无论是铜还是铁,更别提金银了,都是稀缺之物,这铜钱更是如此吧,一贯钱足量足数的似乎不多吧?常言道:‘毒蛇出没之处,七步之内必有解药。’想来这矿石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如果能找到孔雀石是好,找不到孔雀石,能够找到其他矿石不也是一件有利于我大唐之事?”李弘侃侃而谈道。

“臣佩服,代王英明。”李义府这次是真心实意的对李弘行了个大礼,原本刚才生出的三分轻视,此刻消失的无影无踪。

首节 上一节 17/9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席卷天下

下一篇:抗日之怒火兵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