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谋天下

唐谋天下 第257节

身后则是他的两百人亲卫队,整个队伍威风凛凛、表情肃穆,马槊在阳光下散发着幽冷的寒光,给人一股气吞山河的强势气势。

硕大的黑色旗帜在他身后迎风招展,猎猎作响,更加把李弘衬托的,仿佛是睥睨天下的盖世君王般,让人不由自主的膝盖发软,内心生出跪拜的冲动。

第232章 秀

除了芒松芒赞,分列在两侧的所有人都在李弘下马后,缓缓跪倒在地,向李弘行礼。

于是,接下来的画面,就像是一场表演秀,看的众吐蕃臣子瞠目结舌,看的裴行俭、马载,特别是戴至徳,只想吐。

芒松芒赞:“何不再留一些时日?本王跟圣救度佛母一直希望你再留些时日,裴大相的政务还需要你来指点一二。”

“安西都护府尚有诸多政务等着我去处理,裴相与戴相本是安西都护府重臣,他们被您请过来后,一大堆政务,只能由我来亲自经手了。唉……说起来,我是真舍不得把他们留在吐蕃啊。”李弘与芒松芒赞手牵手,在两列送行的臣子目送下,惺惺相惜的不可自拔。

“如此真是本王的不是了,不过您忍痛割爱重臣,助我吐蕃朝堂,此番大义跟恩重,我吐蕃百姓定将会铭记于心,而我吐蕃与大唐,也将永结兄弟之盟,造万世友好之业。”芒松芒赞背书般继续说道。

“好!正当是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呼无兄弟也。”李弘飘飘然的同时,不知不觉的被芒松芒赞又把辈分扯平了。

“殿下如今也是苦读圣贤书啊。”身后的裴行俭听着两人的说话,过了好久好久,才忍住一身鸡皮疙瘩,赞叹道。

“苦读什么了他?哼,两人的说话,可是我昨夜给他们备好的,就差手里那张纸念了。”戴至徳很不满李弘这一套。

明明知道人家不欢迎他,还不赶快走,就非得在圣城百姓跟吐蕃群臣之众目睽睽下,肉麻恶心的搞这一套。

不知不觉,两人率领众臣,已经走到城门口一处新立的大石碑跟前,依稀可见石碑上刻有:“务令百姓安泰,所思如一”、“彼此不为寇敌,不举兵戈”、“永崇舅甥之好,造福一方。”等等字迹。

“这……唐蕃友好碑上的字,不会也是出自你之手吧。”裴行俭遥望墓碑,想起几天前,李弘命戴至徳找一块大石碑的事儿。

戴至徳的脸黑的跟茄子似的,虽然不屑这些表面文章,但彰显大唐威仪,抚四方之地臣民之事,却是他的职责所在。

听了裴行俭的问话后,戴至徳又是黑着老脸,无奈的点点头。

如此彰显大唐威仪、表大唐陛下功绩的碑文,就因为最后一句话,完全给破坏的毫无庄严天威可言。

最后一句“永崇舅甥之好,造福一方。”裴行俭却不知道,这是太子殿下私下命人刻上的,要不然,戴至徳的脸也不会黑的碳似的。

丈高的青色石碑宽大威武,立在城门口像是镇城石碑一样,石碑上面的话,用吐蕃文唐文两种字迹刻写,进出城门,想不注意这座高大雄厚的石碑都难。

而上面的字迹,自然是用如血般鲜艳的红字刻成,如此一来,想让人不注意上面的字迹都难,除非是瞎子进出城门。

李弘与芒松芒赞站在石碑下,如果这一世有相机,李弘一定会命人赶紧拍照,这一个历史性时刻,说什么也得拍照留念才行。

两人把手道别,神情哀伤不舍,半梅跟寻兰早已经倒了祭天敬神送君酒,一人一杯,小托盘上的酒被众人一一端走。

然后李弘呜呼哀哉,叹息天不仁慈,相见恨晚等等,让人直掉鸡皮疙瘩的话语听的他自己都恶心。

而芒松芒赞则是配合着李弘悲拗哀伤、痛天感地的话语,立在一旁做悲壮表情,仿佛生离死别的亲兄弟一般,最后两人是潸然泪下,挥手告别。

李弘的离开,最最高兴的就是一直流眼泪的芒松芒赞。

李弘跟大军留下的烟尘都已散尽,芒松芒赞依然举手挥别,双眼泪流满面。

但谁都知道,这不是芒松芒赞悲伤的止不住眼泪,而是高兴的喜极而泣,发自内心的喜悦泪水:终于把小魔王送走了。

李弘的大军,进入吐蕃时,人数最盛已经达到了两万五千人之多,而在出吐蕃时,人数也已经下降到了一万四千人。

虽然只损失了一万人,就让他征服了吐蕃,并打下如今的一番局面。

但望着长长的队伍,李弘的内心依然还不是滋味儿,那一万多人,如今就这样被长久的留在了吐蕃境内。

一个个活生生的面孔,年轻的生命离去,背后不知道有多少肝肠寸断的哭泣声。

撕心裂肺的悲痛,远远不是抚恤金能够安慰的了丧失亲人的,大唐百姓的伤痛的。

就像文成公主恨透了李弘一样,非但占据了大昭寺,小昭寺也没有被他放过。

一万多大唐儿郎的尸骨,统统被他存放在了小昭寺内,让每一天的佛唱声超度那些年轻的生命。

为何只为你大唐儿郎建碑立传,难道我吐蕃儿郎的性命不是性命?

李弘回之:“战争永远带不来和平,仇恨永远只会引发战争,佛能超度众生,但却带不来和平,想要和平,就该摒弃所谓神的旨意。如果您想为吐蕃带来和平盛世,您就该回长安休养!”

文成公主无法忽视李弘的话语,她也知道,如今的吐蕃,想要回到夫君那个时期,已经是很困难了。

但让她离开吐蕃,离开夫君的王国,留下芒松芒赞一个人应付大唐豺狼,她又不甘心。

战争、和平、苦难、盛世,佛度众生、众生好度,您信佛拜佛,度众生、众生度,屠刀放下、便可立地成佛。吐蕃百姓幸与不幸,一念之间。

李弘丢下一句当初惠能似是而非的话语,扭头便走,留下了文成公主,望着身着铠甲,在阳光下缓缓消失的背影。

大军行至小勃律,眼看着就可以转入所谓的官道,从这里便可直接入于阗休整部队,而后再沿着塔卡拉玛干沙漠的以南的丝绸之路,到达楼兰。

但就在清晨要出发的时候,一封急信送到了他的营帐:“白衣大食要叩关波斯都护府,理由是他们的王子殿下,自从进入大唐后,就没有再回来过。”

李弘看完信后气的大骂:人都死了几年了,你们这个时候才想起来?恐怕是因为知道大唐用兵吐蕃,无暇顾忌波斯都督府,所以找了这么一个烂理由,要攻下波斯都护府吧!

“如今波斯都督府有多少守军?守将是谁?”李弘骂完后,看着信使问道。

“回大都护,波斯都护府由王名远率领两万精兵守城。”信使刚刚回答完李弘的话。

只见又一个信使跑了过来,看着身上潮湿的衣服,看来是赶了一夜的路,衣服不是被汗水浸湿,便是被夜晚的露水沾湿。

“报大都护,薛仁贵将军急奏。”信使恭恭敬敬的把密信递给了花孟,再由花孟呈给李弘。

李弘的右眼皮剧烈的跳动了几下,快速的撕开信封,果不其然,还是薛仁贵亲笔书写。

信中提及的,自然是波斯都督府被白衣大食围困一事儿,请命是否要出兵援助。

就在李弘看信的同时,半梅与寻兰,已经乖巧伶俐的把地图拿了出来,供太子殿下查看。

首节 上一节 257/9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席卷天下

下一篇:抗日之怒火兵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