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谋天下

唐谋天下 第320节

以文人士子自居,以知天下为理想,自然是不耻于每天做点儿商贾般蝇头小利的铜臭生意,但有无缚鸡之力,下地干活也没那个能耐。

有的就是坊里之间婚丧嫁娶时,需要文人的学问为“文盲们”写个帖子等,或者是在婚俗、丧礼的制度上,让百姓们严格遵循。

而这也就成了他们让人仰慕的条件,加上每天羽扇纶巾、之乎者也,以及朝廷重农抑商的策略,文人想要不出头不受尊敬都有些难。

而每家每户要是有个什么“疑难杂症”之事,首先想到的也是找学问人给自己出出主意,让他们为自己出谋划策,自己只要遵照执行就好。

如此一来,文人的社会地位在百姓的众捧下,自然是比其他行业要高出太多,何况还有朝廷要倚仗他们的才学,想要不崇高都难。

但能够入仕为官、造福一方者,却很难在清贫士子中脱颖而出,大部分人还是得依靠九品中正制,依赖于五姓七家的推荐,才能够捞的仕途一道走上一遭。

自前隋开始创制科举,到如今咸亨元年,大唐用了五六十年的光景,就算是加上当今陛下的有意打压,五姓豪门依然是为朝廷输出人才资源的最大源泉。

科举制度的建立,在五六十年的光景中,步步维艰、寸步难行,清贫士子的眼光、高度不够,就算是入朝为官,也很难作出什么骄人政绩。

再加上又喜欢模仿以及心里上推崇五姓七家的思想,这几年的科举,其实更多的还是出自五姓七家。

何况现今的考试科目: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等科目中,明法、明算、明字又不为人重视,所以大部分人又都是出自于明经、进士两科。

朝廷也无法限制文人士子的严重偏科,于是没几年的功夫,基本上明经跟进士则就成了常科,也让文人士子们削尖了脑袋,扎堆儿往里面冲。

而这也是造成了大唐官员严重偏科,在创造社会发展进步的道路上,严重的拖后腿,不过也就造就了一大批的诗人,以及流芳百世的诗赋。

进士基本上就是吟诗作赋,所以进士能够及第(中选)者居多,不但造就了大量的诗人,也造就了大唐朝堂之上整体偏科严重,军事实力大幅度下降。

明经分帖经与墨义两种,帖经就像是上一世的填空题,《礼记》或者《尚书》、《春秋》又或者是《论语》等经书,翻开到任意一页,把中间或者上下部分盖住,你只要能够准确无误的填上来即可。

墨义便是让你给一本经书的一句话或者多句话做注释,做的好自然分就高,做的不好分自然就低,存在着很大的人为漏洞,完全靠判卷者的主观思想来打分。

扬武跟着李弘一路走来,听着李弘一路上念叨着这些科举制度的利弊,以及对文人的不满,但身为一个太监,他也不敢说话,只能是听着太子殿下跟话痨似的一个人念叨。

“狄仁杰就是以明经及第的吧?中书省中书令裴炎也是吧?三省六部好多人都是吧,反正不是明经就是进士及第,要不就是五姓七家推举的。”李弘没头没脑的问了扬武一句,又开始自个言语上了。

“是……是吧。”扬武有些结巴,内侍省的太监,没有一个人不知道,太子殿下最恨的就是太监过问、闲谈朝堂之事了。

“过两年看我的崇文馆吧,一定要出几个人才才行,但恐怕明经、进士是没戏了,其他的几科或许还行,姚崇、桓彦范或许可以,但从明经或者进士及第,以后还能指望他们有些血腥气吗?”李弘痛苦的摇了摇头,身后响起了孙思邈的声音。

李弘扭头看了看,并没有看见裴婉莹的身影,便不由眼神冷冷的打量了几下孙思邈,责怪之意颇为明显。

孙思邈笑呵呵的走过来,赔罪道:“殿下勿恼老道,是婉莹主动要留下来学习一些消毒,跟处理伤口的法子。特别是你那些兵士,都很不错啊,一个个都很有治病救人的天分,婉莹那丫头,一下子就被震住了,我走的时候,还在那里目不转睛的学呢,而且我们查验了,一些人有您说的那些症状,一些人没有,现在由婉莹那丫头带着几个兵士,开始更细致的划分百姓。所有的利害关系老道也说了,百姓们也都不再心生惶恐了,你可以把各个要道上的兵撤了,免得再引起百姓惶恐。”

李弘淡淡点了点头,看了一眼扬武,说道:“还记得那个逃跑的人吗?就是被孙神医在河边碰见的?”

“奴婢记得。”扬武看无外人,又忘了自称。

李弘没追究他,两手背在身后说道:“告诉无法无天,找人看住他,十五日后,如果没有感染天花,送入县衙。”

“为何?您这是哪一出?他犯何罪了?”孙思邈有些搞不明白李弘了。

难道就因为那百姓给自己传递错误的信息了?所以太子殿下要给那百姓治罪?以儆效尤?

李弘正色的看着孙思邈说道:“如果不是他,或许我们现在已经在牧场,已经切下了牛痘,已经想出了如何使用牛痘治愈天花的法子了。因为他的造谣生事,我不得不带您来到蓝田县,看看朝廷是不是打算让他们自生自灭,这样您才能相信我说的,牛痘可以治愈天花。”

李弘看着孙思邈发愣的神情,继续说道:“难道老神仙您敢说,刚才在河边碰见您时,我说牛痘能够治愈天花,让您立刻前往牧场,您会答应小子的请求,然后就前去吗?不会,您一定会先看看百姓是不是如我说的那般,朝廷有没有放弃他们。所以在河边,您不会相信我说的话,您只是因为小子是太子,没有当面提出怀疑罢了,而您,一定会坚持先来蓝田县看上一眼的。但救人如救火,晚一个时辰,晚半个时辰,那些已经得了天花的百姓,那些正在病重之中,在死亡的边缘垂死挣扎的百姓,他们是无辜的,我不能因为他的造谣生事,延迟了治病救人,让他还逍遥法外,所以小子只能是出此下策,以儆效尤,给垂死挣扎的百姓一个交代,也同时警告那些还想要出逃者。”

一席话说完,李弘便静静的看着孙思邈更加震惊的神情,袁天罡也是一脸的凝重。

两人心里都知道,太子殿下如此做合情合理,不能因为一个人的造谣生事连累其他百姓,自然就不能让此人逍遥法外。

“好,老道遵从太子殿下的决定,还请太子殿下即可带路,我们前往牧场。”

“不用了,在前来蓝田的路上,我已经命人牵了几头牛正在赶往这里。”

第289章 一千多年

一头奶牛被一个穿着白色衣袍的兵士牵了过来,同样也一身白色衣袍的李弘、孙思邈、袁天罡三人蹲在地上,微微仰头看着奶牛的腹部。

孙思邈刚要像挤奶工那般用手去触碰奶牛腹部,却被李弘飞快的拦住了。

接过另外一个兵士递过来的白色手套,递给了孙思邈跟袁天罡一人一副,这才说道:“小心一些为妙,天花十有八九就是从那几户养奶牛的牧场主身上传染开来的。”

袁天罡皱着眉头看了一眼李弘,问道:“您去县城现场看过?”

这时,只见一个兵士拿出来一个小板凳递给了孙思邈,年龄太大了,能蹲下来就已经把李弘跟袁天罡吓得不轻了。

李弘与袁天罡急忙起身,先扶着孙思邈站起来,然后再让他缓缓在板凳上坐好,这才回答道:“没去过,我倒是想去呢,你看看周围这些人,哪一个会让我跟他们接触?我真要强行进去,这眼前还不得死一大片?”

“那你是这么猜到这天花是从那几人身上开始传染的?”孙思邈坐在板凳上奇怪的问道。

整个人此刻轻松了很多,毕竟太上年纪了,刚才蹲了那一小会儿,整个人都觉得浑身血气不顺。

“我不单知道是那几个人最先开始感染天花,我还知道他们很有可能晚上睡觉时,应该是与牛睡在一个房间,加上他们长年累月与牛亲密接触过多,想不被传染都难。”李弘自信地说道。

孙思邈跟袁天罡一脸的问号,太子殿下博学多才是众人皆知,竟然对这天花绝症也如此了解,还是让两人心里感到吃惊。

“那……那咱们这样接触没事儿吗?”袁天罡看了看奶牛腹部,指着那溃疡的地方说道。

“不会有事的,只要不是肌肤与家畜直接接触就应该不会有事儿,而且老神仙您应该有印象吧,这天花感染的季节,大部分都是在天冷了以后。如今这秋转冬、温变寒的季节,人们在个人卫生方面就不如天热时那么注重了,衣服如果穿不暖和,血液循环便会因为天气寒冷而变的缓慢起来,得天花的概率也就大了很多。”李弘自信从容的侃侃而谈,让孙思邈跟袁天罡感觉他们两人好像出现在这里有点儿多余。

而孙思邈也是掏出个小薄本,不时的深思一会儿,然后在纸上记着一些什么,这时候,没人会去打扰他。

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何况是孙思邈这个一百多岁的“古董”,再怎么着身体硬朗结实,如今的记性也是倒退的厉害。

“还有什么吗?”孙思邈停笔,仔细看了看自己的笔记,确定刚才的都记下来后,再次问道。

“嗯,您看见那牛腹部上溃疡的地方了吗?牛感染天花后,便是因为这个溃疡的牛痘拥有抵抗天花绝症的免疫力,所以牛在感染天花绝症后,通过自身的免疫抵抗力,就能够化解天花绝症。”

“嗯嗯嗯……那那该如何做呢?”孙思邈神色郑重,像是一个谦虚好学的士子。

首节 上一节 320/9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席卷天下

下一篇:抗日之怒火兵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