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谋天下

唐谋天下 第444节

在宫女想来,以皇后与萧淑妃多年前在后宫内斗的关系,皇后会不会喝自己沏的茶水都是一回事儿呢。

但没料到的是,她把茶水刚刚端到那太监跟前,准备让太监先检查一番时,耳边就传来了皇后淡淡的话音。

“放过来吧,本宫走了一路,也确实有些口渴了。”武媚神情轻松的招了招手,阻止了汪楼的检查。

“是……皇后。”宫女对着武媚行礼,然后便小心谨慎的把茶水放在了案几之上。

萧淑妃拿起案几上雪白如玉的茶壶,对武媚手边同样雪白如玉的白瓷杯里斟满了茶水:“皇后请。”

“你们都下去吧,没有本宫的话,任何人都不准进来。”武媚淡淡的对着萧淑妃点头,然后对那宫女以及身后的汪楼,还有一院子跟着走进来,手里拿着翅屏、锦扇的宫女、太监说道。

萧淑妃又是一愣,这是怎么了?皇后今日过来到底所谓何事儿?难道不是趁陛下御驾亲征后,跑到这里来显摆她皇后的威仪?

想到此处,再看了看武媚,一身锦衣窄袖衫,头戴一顶幞头,脚蹬一双薄底青色短靴,整个人虽然坐在竹椅上,但倒是给人一种清爽利落、英姿飒爽的感觉。

待众人都出去后,整个小院便陷入进了短暂的沉默之中,过了好半晌,最终还是萧淑妃率先说道:“萧氏感激皇后圣驾来此,只是不知皇后今日此来,可是有何吩咐萧氏?”

武媚洒脱的笑了下,放下手里的茶杯,淡淡说道:“那倒没有,蓬莱殿内请了几位皇室公主过来,我在宣政殿处理完手头上的政事后,闲来无事,本打算在后花园散散心来着,不想走着走着就到了你这里。哦,对了,那义阳跟高安出降后,可曾来宫里看过你?”

“此事还得多谢皇后宽宏大量,她们来过,这些茶叶就是她们带来的,说是皇后您赏赐的,萧氏这些时日一直舍不得喝……”

“是舍不得喝,还是不敢喝?”武媚秀气又略带英气的雪白脸颊上,带着一丝笑意问道。

萧淑妃摇头低笑一声,然后才抬起头,淡声说道:“皇后严重了,萧氏虽当年与皇后您有怨隙,那些不过是时势所迫。如今时过境迁,萧氏也不是当年的淑妃,又怎么会怕这些?何况如今您对萧氏只有恩情,萧氏心里可是感激不尽,又怎会沉浸于过往的是非之中。”

满面整容的萧淑妃,在此时少了一些清心寡欲之态,多了一丝诚恳待人的真挚与感激之色。

武媚轻轻的叹了口气,抬头看看那青涩未熟的葡萄,漫不经心地说道:“本宫十四岁进宫,被先帝封为才人,却不想最后与陛下倾心相见。当年要不是你的建议,恐怕陛下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坚定自己心念,敢于把我接近宫里呢。”

“陛下向来都是优柔寡断,遇事纠结,这些年也多亏是您在旁替陛下操劳、辅佐,要不然啊,这朝堂之上,指不定会有多乱呢,这并不是萧氏奉承您,而是这些年虽然身在深宫,但皇家之事,想要装作视而不见很难啊。所以说,当初不论换做王皇后还是我,都不会及的您半分。”萧淑妃并不惧怕在自己说话时,武媚的凤目目不转睛的盯着她看。

因为,她现在说的都是心里话,而且很大一部分,也是陛下偶尔来此小憩时,与自己谈起的,但每当说起皇后之事儿时,萧淑妃便会立刻选择沉默,仿佛没有嘴巴只有耳朵,做到了一个最佳倾听者的标准。

武媚笑了笑,靠在竹椅椅背上,像是沉浸在了往事之中,继续说道:“当年形容本宫内忧外患都不为过,要防止后宫之内有人不利于本宫,在陛下跟前继你与王氏之后与本宫争宠,又要与陛下齐心协力,对付朝堂之上,以长孙无忌为首,一直把持朝堂的关陇臣子,甚至连本宫的亲姐姐、亲侄女,本宫都要防着她们威胁到本宫的皇后之位。对了,那时侯,本宫还要应付那天天给本宫惹是生非的李弘,如今想想,本宫都不知道当年是怎么过来的,每天都过的是战战兢兢啊。”

“弘儿不过是淘气罢了,武顺与贺兰敏之当年我也听说了,陛下优柔寡断、当断不断,弘儿也是,这件事儿差点儿帮了您倒忙,不过还好,好在补救及时,并未因此留下什么大祸端来。”萧淑妃此刻面对武媚,心境则是越来越平静。

无论是说话之间,还是举手投足之间,较之两人刚刚坐下来时,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如果不明内情的人看到,还会以为这是宫内两个要好的嫔妃在闲谈呢。

“祸端?是,没给本宫留下祸端,倒是给他自己留下了不小的祸端。其他都还好,坚决果敢,可就那面对女人这一点儿与他父皇太像了,遇到这种事情就会变得优柔寡断,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武媚摇摇头,撇撇嘴说道。

萧淑妃则是一惊,不经意间握着竹椅扶手的玉手一紧,上面的青筋都清晰可辨:“弘儿怎么了?他不是跟随陛下出征辽东了吗?”

武媚把一切都瞧在了眼里,萧淑妃刚才的每一个细小举动,甚至包括那脸上,本来一副清心寡欲的神态,在听到李弘有事儿时,一下子变得神情紧张起来。

这一切都被她看的一清二楚,表面上虽然无动于衷,内心则是波澜起伏,她还是错估了李弘在萧淑妃心里的地位啊。

这不孝子到底给萧淑妃许了什么好处?怎么一听他有事儿,看那样子比她亲闺女有事儿还着急呢。

想到此处,武媚便不由想起蓬莱殿便殿那几位皇家公主,兰陵、城阳、新城,在听到李弘出了事儿,被人嫁祸后,都是一副紧张不安的神情。

武媚倒是不怀疑,她们怎么才从自己口中知晓这些事情。

毕竟,刚一出事儿时,第二天李弘还没有来得及想出如何破局的妙策时,便匆忙被陛下降旨召到辽东了。

所以,无论是萧淑妃,还是兰陵等人,不知贺兰敏月跟李忠已死的事情,如今被嫁祸在了李弘头上,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第419章 李弘的大乌龙

李弘接连打了好几个喷嚏,摸着有些发烧的耳朵,遥望着长安方向,谁想我了?还这么想,想的我都打喷嚏了。

“殿下,您多穿点儿衣服吧,这里夜间比较凉,您看您都打了好几个喷嚏了,身子骨要紧啊。”花孟手里拿着一件夹衣长袍,恭敬地说道。

“你让我自作多情一会儿会死吗?非得一下子拆穿了,有意思吗?”

“殿下……”

花孟有些懵,自己是看他站在城楼上打喷嚏,所以才说话的,此前没有听到殿下有说话啊,就是嘀咕也没有听到啊,怎么就自作多情一会儿了,真是不懂。

“尉屠耆呢,拷问的怎么样儿了?”李弘望着城墙外,夜色中一条长长的,望不到尽头的火龙问道。

“还在审问,不过从已经交代的来看,新罗跟百济确实是准备攻打高句丽了,所以这里只剩下他们五万人在此。”花孟站在李弘身后,也是望着那长长的火龙。

显然,这是刘仁轨的部队正在向这边疾驰而来。怕是知道太子殿下孤身攻城后,马不停蹄的就即刻赶过来了。

望着那很快就会接近辱夷城的刘仁轨部队,李弘继续站在城头之上,笑着道:“快去准备饭食吧,估计刘仁轨他们连着赶了三天的路,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了,这里不是兵营吗,一定有很多粮草跟食物,别客气,一下子吃光都没有问题。”

两人说话间,那让脚下整个辱夷城能够跟着震动的铁蹄声,已经震耳欲聋的传到了李弘跟花孟的耳边。

两人看了一眼,并没有立刻下去,反而是继续行走在城头之上,缓缓走到了辱夷城面对柳京的方向,依稀可见对面很远的距离处,闪烁着点点火光,想来那便是高句丽的王城柳京了。

整个辱夷城,称得上主干街道的也就那两三条,一些要紧地方的地面铺就了一些平坦的青石块儿,而大部分地方,都是黑土满地,坑坑洼洼的,恐怕一到下雨的时候,都没有办法行人了。

五万兵士全部都已经被监押了起来,偌大的兵营内听不到一点儿嘈杂声,只有大唐的兵士来回轻轻巡逻时的脚步声,弓弩被架在兵营的高墙与兵营其他暗处,防止有人暴动。

李弘的军队进来,倒是没有引起太大的恐慌,但现在听到城外震耳欲聋的铁蹄声,街道两边的民房、酒馆、客栈,第一时间就赶紧熄灭了自己房屋内的油灯。

顿时,原本还有着一些亮光的辱夷城内,一下子变得黑暗起来,只有花孟手里的风灯,跟身后五十个太子卫队的兵士,簇拥着李弘向辱夷城官署行去。

刚一走进简陋的官署,就听见那乙支厚求饶道:“大人,小将该说的都已经说了,真的没有再隐瞒什么了。王城如今除了王上自己控制的部队外,并没有其他守军,这是真的,小将不敢骗您的。”

李弘听着那守将的求饶声,缓缓走了进去,看着与他的两个副将,正跪在地上求饶的样子,淡淡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泉男建、泉男产两人如今谁是你们的王?泉男生如今又在何处?”

高句丽王泉盖苏文的三个儿子,在泉盖苏文死后,因为继承王位的事情而起了内斗,作为老大的泉男生,在继承王位后,巡视其他城池时,却被留在王城的两个弟弟架空了权利,搞得不敢再回王城柳京。

当年还曾经前往大唐长安求助,但最后被李弘否决,然后给送出了大唐,至于如今的下落,李弘则是一概不知。

“王上是高藏,泉男建,泉男产是臣子,被封为了安原王,平原王,辅佐王上理政。”原本那个被扮作守将的亲兵,此时派上了用场,成了不可或缺的舌人(翻译官)。

首节 上一节 444/9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席卷天下

下一篇:抗日之怒火兵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