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谋天下

唐谋天下 第475节

安东都护府大都护格希元是跟随着李弘过来的,一路相送李治送到了松漠都督府,而今格希元正在自己的住处等着自己呢。

史藏诘跟刘仁轨已经从自己这里得知了,室韦跟靺鞨的发展起来的利弊,加上如今还有格希元这个鸡贼似的大唐忠臣,李弘相信,室韦跟靺鞨,包括突厥残余,就算是想要按照历史的轨迹那般发展,恐怕因为自己的介入,怎么着也得晚个一两百年了。

格希元现在是谁的人?是不是还听从李贤的话?李治不知道,但李弘却知道。

现在的格希元对自己是言听计从,而且自从任命他为安东都护府后,格希元一夜之间变得愚笨了很多。

每每收到来自长安的信件后,格希元都会皱着眉头、做苦思冥想状的来找太子殿下帮他答疑解惑:“殿下,这个字念什么来着?臣拿捏不准,您帮臣看看这封信件如何?”

要么就是在回信的时候,格希元以对遣词造句、标点符号的陌生为由,拿着几张空白纸,坐在高句丽王宫内,李弘的宫殿里不走了,非要让李弘帮他参谋、参谋这信该怎么回才能不失礼,才能不显得自己愚笨。

所以,长安城的沛王李贤跟房先忠,在后期得到的格希元的密信,大部分都是李弘、或者是花孟等人过目后,格希元才“偷偷摸摸”的递送给李贤的。

而在所有的信息中,从格希元回给李贤的信中,到底是谁任命的安东都护府大都护这一事儿上,就能够看到,如今的格希元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格希元,反而变成了一个被李弘策反过来的臣子。

自然,李弘能够策反格希元,那么李贤跟房先忠,也会想方设法,想要在朝堂之上拉拢其他臣子。

“沛王,为今之计,臣以为,您不应当效仿陛下的兄长愍太子李承乾,而是应该效仿先帝才是,当年秦王府的十八学士,可是先帝能够取得皇位、以及创立大唐盛世的中坚力量。如果沛王能够招贤纳士,沛王府内有这么一批贤才,这玄武门之变,不是不可以再发生一次不是。”房先忠两眼透着彷佛野兽一样的狠辣光芒,但鼓惑人心的话语,却是让刚刚平复下来的李贤听的热血沸腾。

“房尚书不妨细细说来,我在父皇快要征战回来之前,该当如何做才好。”李贤起身对着房先忠行弟子礼,长长一揖后,站在旁边求问道。

房先忠轻轻的叹了口气,整理下思绪说道:“想当年先帝南征北战,网罗了不少能臣良将,更是说过‘天下英雄、皆入吾彀中。’如此的豪言壮语,也因此造就了先帝的盛世伟业,我们想要完全效仿显然是不可能。但当年先帝与郑国公魏征对策时曾说过,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那么,我们便可以看太子李弘缺什么,我们就补什么,如此一来,就算是陛下下定决心禅位时,到时候也就不得不把您放进去考虑了。”

李贤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他本身便是聪慧之人,也是受尽了李治与武媚的恩宠,而今虽然因为凯觎太子之位,与李治跟武媚之间,若有若无的产生了一些隔阂,但不代表他就变得愚笨了。

于是缓缓开口说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非但要看李弘缺什么,还要一些事情走在李弘的前头,譬如说,先帝当年就要比隐太子李建成成家早一些,再有就是,当年长孙皇奶奶与隐太子妃利用前往宫中看望高祖之际,拉拢宫中嫔妃,甚至一些朝臣来为自己的夫君助威。”

“不错。”房先忠认同的点点头,继续说道:“再者,像如今皇后身边的一些臣子,也可以作为拉拢对象。再有便是五姓七望如今以您马首是瞻,而江南士子又多有想要归入他们门下的迫切想法儿,这也是您需要注意、拉拢的一点儿。江南士子影响力不比关中等地区士子影响力低,趁着如今太子还没有把注意力放到江南,您大可以利用五姓七望拉拢一些有才华之人,弘文馆便是先帝当年建立,您何尝又不能效仿为之?”

李贤笑了,而且笑的很开心,是的,房先忠的话说的一点儿错没有。

江南士子向来是朝廷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虽然说如今科举制大有取缔九品中正制的趋势,但在江南士子的心里,五姓七望依然是让他们仰慕的一座座高山。

更难得的是,如今李弘在江南,完全没有一点儿可以依靠的背景。

第452章 拉拢

当然,在李贤眼里,那李素节跟李上金两人不足为虑,就算是两人真心站在李弘一边,但与天下士子比起来,两人的影响力就不值一提了。

房先忠看着笑的很开心的准女婿,拂须说道:“何况,太子李弘在岭南道的泉州,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私下里让李淳风为其打造豪奢大船,工部单单为此事儿已经出了五百万两的银子,这还不包括兵部、户部出得钱,而据工部的人说,那太子命李淳风打造的所谓战舰,虽然比大唐的五牙战舰要长一倍,但其高度却又差了不少,这里面是不是有太子中饱私囊、或者谋取钱财,做其他用呢?”

“所以我们需要放出风声,在李弘回到长安后,绝不能让他像父皇一样,风风光光的入长安,而是让他第一天站在朝堂之上时,就得面对这些棘手的难题!一千多万两的银子,难道就打造那么几艘破船?虽然身为尚书省尚书令,但他也需要给父皇一个交代不是?”李贤狞笑的看着房先忠,这确实也是一个好主意。

不算不知道,细细算来,自己手上能够桎梏李弘的东西还是不少呢。

“是啊,所以御史台的李峤我们需要拉拢,皇后跟前的重臣狄仁杰也需要拉拢,但是……”

“狄仁杰太狡猾了,这段时日以来,李弘都没有把他拉拢过去,一直是念叨着母后对他的知遇之恩,让其他人知难而退。至于李峤……也不太好拉拢,我需要像您这般的臣子出谋划策才是重点儿啊。”

房先忠眼中略过一抹贪婪,继续不动声色地说道:“狄仁杰难以拉拢是真,李峤倒是无所谓,风言奏是乃是御史台所有御史的职责所在,不一定非得李峤。不过……”

“不过什么?”

“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必须要有一个人能够跟您才行,如果实在不行的话,那么只有……”房先忠食指往上指了指,看着李贤还有些不明所以,顿了下说道:“尚书省右仆射张文瓘,明年便该告老还乡了,如果沛王您能够争取一个右仆射的臣子,或者是推荐一个右仆射的臣子,想来,这比大理寺、刑部、御史台的更要有收益一些。”

李贤眼睛睁的老大,尚书省右仆射!那可是从二品的官员啊,位极人臣的官员啊,这在大唐,除了李弘是实职的正二品外。

从二品的官员就右仆射张文瓘、跟左仆射崔元综两人是实职,其余官员,绝对没有任何一人,是有实职的从二品官位的!

李贤震惊的有些说不出话来了,吞了几口嘴里的唾沫,有些口干地说道:“右仆射李弘绝对不会放给一个不信任的人的,我不可能的,李弘绝对不会让我染指六部任何职位的,除非求助父皇?但父皇肯定不会同意的,皇爷爷跟隐太子李建成的争斗还历历在目,父皇肯定不会同意让我担任尚书省右仆射的。”

房先忠脸上闪过一丝落寞,这人看来都是自私的啊,有好事儿了第一反应都是往自己身上找补,沛王看来也是如此啊!难道就没有想过眼前的自己吗?

不过话说回来了,自己的第一反应不也一样,不还是希望沛王能够助自己,登上从二品的尚书省右仆射的位置,自己不也是在李贤说了之后,才想到了他任尚书省右仆射的第二可能性吗!

但如此自荐机会要是错过了,这一次自己的主要目的岂不是就落空了?不管能不能成,自己这番话则是必须说出来给沛王听的。

“沛王自然是被太子所警惕,很难争取到此位,但如果是臣的话……是不是有可能坐上右仆射的位置?当然,这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还请沛王放心,如今小女已经是您的准王妃,那么臣就算是坐到尚书省右仆射的位置,也依然是您沛王的臣子,总之,不管臣能不能坐上右仆射的位置,臣都是您沛王忠心不二的臣子,为您效劳,以您马首是瞻。”

“此事需要好好谋划一番,无论是你还是我,如果任何一个人能够争取到尚书省右仆射的位置,就等于架空了李弘如今一半的权利,哪怕是请五姓七望一同帮忙,此事儿也值得一试!”李贤来回激动的走动了好几圈,突然在房先忠跟前停步,坚定地说道。

房先忠眉宇之间闪过一丝忧虑,如果让李贤也去角逐这个尚书省右仆射的位置,恐怕以李弘的敏锐跟警惕,到最后更有可能是被他人钻了空子,而不是只会从他们两人中选一个出来了。

“沛王可曾想过,如果您一旦露出对此事儿感兴趣的端倪,太子李弘岂会置之不理?到了那时候,恐怕我们就很难争取到了。所以臣认为,沛王您如今一动不如一静,应继续隐身幕后运筹帷幄才是,而不是直接参与进来,那样的话,怕是要打草惊蛇,让太子李弘对您更加防范不是?”房先忠循序渐进,看着李贤阴晴不定的脸,把自己心中的忧虑说了出来。

“这……”李贤犹豫了,事实确实如房先忠所言,如果自己的行迹表现的过于频繁,怕是会让李弘对自己加以防范。

“沛王,您如今的要务便是……成家立业!只有您先成了家,在陛下跟皇后眼里,也就是成人了,正所谓成家立业,最起码在陛下跟皇后眼里,就多了一丝稳重。而现在太子李弘的太子妃如今刚刚开始由皇后操办,所以您的当务之急并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朝堂之上,而是先把王府的事宜打理妥善,给陛下与皇后留下一个修身齐家的好印象才是。”

“格希元任安东都护府大都护,张大安、刘纳言、成玄一、许叔牙这几人,根本就不可能连升好几级被提拔,何况他们也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政绩,在长安三品的官员里,如今只有您一个角逐,怕是不够啊。”李贤看了一眼房先忠,自己这个准岳父醉翁之意不在酒啊,他是希望借自己跟五姓七望的力量,帮助他坐上尚书右仆射的位置。

虽然此事儿无可厚非,以他沛王的命义笼络的朝臣中,筛选一番的话,也就只有他最有资格,毕竟三品的官员,在他李贤的羽翼下还是太少了。

“好,我可以跟五姓七望商量此事儿,首推您房尚书为右仆射的对象,但您也要争气才是,这些日子,工部就不要继续修缮王府了,况且冬日已近,也该停歇一段时日了。”李贤心中掰着手指头数了数,能让自己完全信任,能够有资格竞争尚书右仆射的,自己手里好像暂时就只有房先忠一人,所以现在不妨先暂时答应下来。

至于能不能成行,这还需要自己与五姓七望相商后,再次帅选过能用的人后,才能决定由谁来担当。

送别了房先忠出府后,李贤一个人又在里面待了半天,这才缓缓的从里面走出来,门下手里的一封信及时递了过去。

原本以为是辽东格希元的信件,随口说了句先放一边吧,却不想门下恭声说道:“沛王,这是王勃的信件,非是格希元来信。”

“王勃?”李贤一惊,差点儿把这事儿忘了,于是急忙接过门下手里的信件,脚步匆匆的快走几步来到了正厅。

卢照邻如今是他一直极为想要拉拢的对象,在安西五年,回来之后直接被任命为范阳都督府的都督,如今把持着唐军出关、入关的辽东路上要道,此人如果能够拉拢过来,对于原本实施他当初的计划,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了很多。

所以他便让王勃以文人士子送他们的雅号:长安四杰的名义去访卢照邻,看看是不是此人有可能被拉拢。

毕竟,卢照邻在安西一直侍奉李弘,这些年从李弘身上应该学到了不少,不然的话,同为长安四杰的骆宾王、杨炯没有被调回,反而是把他调回呢?

首节 上一节 475/9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席卷天下

下一篇:抗日之怒火兵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