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谋天下

唐谋天下 第514节

颜令宾再一次目瞪口呆,又是熟悉的大面额银票,难道她们不知道,在长安城,这样的银票用的上的机会很小吗?

但看着人家已经递到了她手上,刚想要说些什么,却被白纯赶紧推了出去,让外面的祖宗等着急了,颜令宾在马车上可就不好过了,弄不好都没法儿下马车见人了。

两名太监驾着马车出了东宫门口后,并未向皇城外驶去,反而是向身后的大明宫方向驶去。

马车内,李弘看着娇羞无限的颜令宾笑了笑,替她解围道:“一会儿去皇宫接两个人,而后去看看那座前些天被烧毁的府邸,这几日就得辛苦你一些,连同宫里的宫女,教两个人一些仪礼典范,特别是一些我大唐民间女子一些东西,这些你在行,白纯她们狗屁不懂,想来想去也只有你可以了。”

内侍省早早就在门口迎接,已经换上了唐人女子装的金荣乞跟张绿水两人,一下子像是换了一种风格般,让李弘眼前一亮。

看着两人上了身后的马车后,李弘才开始详细的向颜令宾说起后面马车里两人的身份,一番详述,颜令宾顿觉的身上压力渐大,但想想自己所学也有了用处,心中竟也涌起一丝的成就感。

两辆马车毫无阻拦的从皇城出来,不一会儿的功夫,两辆马车便来到了当初吴王府所在的一坊之地。

如今已经是残垣断壁、触目全是烧黑的焦土的吴王府府门前,将作监与工部尚书已经等候多时,两人已经有所耳闻那夜住在这里的两人是谁,是以,此刻心中各有心事。

房先忠这几日来,一次沛王府都没有去过,与李贤沟通全部是由其女儿房慕青传话,今日被太子召唤此地,心中更是忐忑不安,不知道太子把他叫来有何用意。

将作监监丞与房先忠二人,望着疾驰而来的马车,立刻率领着手下快不从废墟上跑下来,在唯一没有被烧毁的吴王府府门口,静候着太子下车。

第492章 给房先忠的坑

李弘带着颜令宾缓缓从马车上走下来,虽然已经习惯了东宫乃至皇宫里的生活,但对于一下车就有人行礼的情形,还是一点儿也不习惯。

看着几个朝堂大员齐齐向太子行礼,身后的那些在她眼里也算是高官的官员,却是唯唯诺诺,此时连个说话的份儿都没有,只能是跟在其他官员身后,满脸微笑、自得其乐似的附和着太子殿下跟另外两个官员的说说笑笑。

虽然曾经身为花魁都知,也是被文人士子、雅士儒生争相目睹的焦点,但与眼前的排场比起来,颜令宾才深深发觉,权利与名誉之间的差距是多么大。

原本以为自己曾经见过的人,已经是这个世界的全部了,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够与这些人一同站在一起,而且还不是陪侍的身份。

颜令宾与张绿水、金荣乞互相点头示意,便算是认识了,三人跟在李弘一侧,倾听着两个大唐要员,向太子殿下解释着吴王府的一切。

占据了四分之一坊地的吴王府,前后院都成了一堆废墟,原本早年修建的花园、休闲之地,也都是被一把大火焚烧殆尽。

围着吴王府转了一圈后,李弘这才淡淡地问道:“刑部定案了吗?还是京兆府专办此事儿?”

房先忠虽然知道太子殿下是明知故问,但当着众多官员的面,也得陪着太子把这处戏演下去,于是上前一步说道:“回殿下,事发当日乃是京兆府率先赶到,又是京兆府的人查出了火情原因,所以刑部、大理寺并未着手此事。”

“哦,那么查清楚了吗?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李弘看了一眼房先忠问道。

“这……殿下,一会儿京兆府长吏宗楚客大人来了,再向您禀奏如何?臣身为工部尚书……”

“好,听你的。将作监,你们的决策如何了?在宫里不方便见面,现在人我给你带来过了,你可以把如何在这片废墟之上重建的事情,详细的说一说了。”

将作监丞于是急忙上前,拿出好几幅卷轴,在其他官员的帮助下一一打开,张绿水跟金荣乞也被颜令宾领到了图纸跟前。

他们乃是掌管皇宫、宫廷建筑,金玉珠翠犀象宝贝器皿的制作,以及纱罗缎匹的刺绣等各种异样器用打造的官署。

所以,李弘想要按照他父皇的意思,给张绿水、金荣乞建造一座府邸,为父皇建造一座休闲行宫,那么就必须通过将作监、工部两部来实施。

颜令宾的作用此时便显现出来了,在民间呆过,又曾经前往过很多达官贵族的家里,而且现在又是东宫到底人,虽然对于建筑一事儿虽然没有什么心得,但其独到的目光倒是可以给张绿水与金荣乞一些意见。

李弘对于此事儿倒不是很上心,自己要做的就是在父皇回来前,把这片废墟开春后要建的事宜安排妥当就好。

反正都是拆,一把大火之后更彻底,干脆就重新建造就好,这样一来,恐怕父皇也会高兴。

宗楚客不一会儿的功夫便气喘吁吁的跑过来了,行礼后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殿下恕罪,臣来晚了。”

李弘皱眉:“你这天天忙什么呢?大早上的你上哪去了?”

“臣这几日没在长安,去周边各县了,唉……一言难尽啊。”宗楚客摇头叹息,看来是遇到了什么难题。

“说说吧,怎么了这是?”李弘很好奇,看着三女围着将作监在那里讨论不休,自己便坐在了车辕上,看着满头大汗的宗楚客问道。

“唉,殿下,如今长安粮食都不够吃的了,这两年粮食产量减少厉害,因为此事儿,臣与司农寺多次交涉,但都是没办法取得进展,现今百姓,开始不种粮只种棉,因为将作监、司农寺、包括商贩对于棉花的需求过大,导致如今棉花价格攀升,百姓为了挣钱,这不,把地都给荒废了,就等着来年种棉。臣这两日前往农田查看,一点儿青苗都看不见啊,再这样下去,再有两年,怕是回洛仓的粮食都要被掏空了。”宗楚客眉头紧皱,原本以为种棉是好事儿,没想到,百姓现在为了能够多赚一些钱,干脆在棉花收成后,就把地荒着了,根本不打算种隔年农作物。

而司农寺面对如今长安、关中等地区粮食减少的现象,并没有人重视,反而鼓励着百姓种棉弃粮,希望能够来年多收购一些棉花。

李弘坐在车辕上,晃悠着双腿,奇怪地问道:“种棉等收割了后,再种其他农作物不就好了?这不是早就已经开始了吗?”

“殿下所言甚是,但是架不住需求量大,价格攀升,长安周县,百姓如今只要种一季棉,想要再种粮,却被司农寺制止了,说是怕一年向土地要一次棉一次粮,会惹得上苍不快,会像前年般,上苍便发怒,到了收棉的时节,却迟迟没有全部成熟,耽误了种粮,于是便传出来了上苍因百姓贪得无厌,所以故意惩罚百姓,阻其种粮。”

“胡说八道,那是因为连阴雨导致棉花收割晚了几天,但也不代表就错过了种粮季。”李弘自然是知道棉花的需求量一年比一年大,当初前往安西时,已经大量的提倡种植,原本便是从那里得来的棉花,如今继续提倡种植,倒是缓解了不少关中缺棉的现状。

但没有想到,如今依然还是如此缺棉,这符合不符合常理呢?还是说有人故意囤棉,等着卖高价?抑或是,有谁家里粮食囤积过多?司农寺通过减少种植粮食,来帮助其放仓高价卖粮?

但不管哪一种,都比不上司农寺禁止百姓种粮可恨、可恼,想了想说道:“这个时候除非神仙在世,不对,就是神仙在世也无法让田地里长出青苗来,既然损失了一季,那就算了,等陛下回朝后,现在朝堂之上提出来,而后再说。”

“是,殿下,为今之计,也只能是如此了。”宗楚客抹了抹额头摇头痛惜地说道。

“将作监需要大量的棉花也就罢了,司农寺为何要阻止种粮?因为将作监吗?”李弘好奇的问道。

“这个……臣如今还没有查的太清楚,但想来怕是为了政绩吧,毕竟种粮不如种棉显政绩,而且清河崔氏在今年洛阳、长安闹荒灾时,他们却是粮食大丰收,臣以为其中必然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清河崔氏?你确定?”李弘心中一惊,虽然宗楚客已经说的很含蓄了,但他还是感觉,这里面恐怕少不了李贤的影子。

“不敢十足把握,但七八成倒是有,臣已经派人前往清河查看了,粮食除了租庸调外,据说百姓的粮仓都溢出来了,粮食多的发愁……”

“这倒是奇事了,我大唐还有粮食吃不完的时候?”李弘喃喃说道。

他相信宗楚客说的话,更相信这个时候大唐处于鼎盛时期,原本历史上的这个时期,大唐的粮食就已经足够用度,回洛仓常年满仓,粮食一直是用之不竭。

“云中闹灾时,清河就曾经赚得盆满钵满,这其中便宜了谁,您又不是不知道,而后您与陛下征辽东,当时的黎阳仓因为暗中放粮,最后迫不得已下,也是从清河买来的高价粮,快速的填满了黎阳仓,要不然您与陛下征辽东,粮食就是一个问题。”宗楚客看看四下无人注意,往前凑了两步,低声说道。

“继续查,最好在元日之前查清楚!不可惊动他人。”

“您放心,臣一直在暗中查探,所以现在一直都不曾被人发觉,原本臣还不打算告诉您的,但今日实在没办法了,元日前,恐怕还需要开仓放粮一次,周边好几个县,百姓如今的境况是有钱没粮,想买粮就得出高价,所以臣才跑过去调解此事儿的。”

李弘点了点头,难怪自己一点儿都不知道,宗楚客隐藏的够深啊:“这边你打算怎么上折子?”李弘仰头用下巴指了指那远处的废墟,问道。

首节 上一节 514/9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席卷天下

下一篇:抗日之怒火兵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