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谋天下

唐谋天下 第629节

“念在你们未曾投靠曹王跟李敬业,未助纣为虐的份上,你们的家人……也会与卸甲归田的兵士家人一样,减免税负一年,你们安心的上路吧。”李弘语气有些沉重,这番话,与其说是说给那四人听,不如说是给全部折冲府的兵士在听。

“多谢殿下。”四人毫不反抗地说道。

“斩。”李弘嘴唇轻启,淡淡地说道。

四个校尉的反应,便是这个时代的写照,当人们在处于愚昧的时代时,当面对强权、或者皇权的威压时,还未曾开启的民智,让他们在面临这种情况时,除了认命也只有认命。

就像那近千人的兵士一样,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何被人脱去了铠甲,为何就被卸甲归田,为何就减免税负一年,为何好好的府兵,在听从长官的命令下,为何就成了罪人。

也正是因为黎民百姓的愚昧,才凸显了世家豪门、门阀贵族的重要,也凸显了皇权统治下,为何在太平盛世之下,给社稷江山带来不稳定、不和谐因素的,全是豪门贵族的原因了。

献血迸发,甚至溅到了高台之上的曹王李明、韦超的脸上,两人此时此刻,一个神情惊惧,还在脑海里想着如何能够求的一线生机,而另外一个,脑海里只希望,自己的家人能够平安的度过余生。

溅在脸上的温热鲜血渐渐变凉,韦超随着脸上温热的鲜血余温消散时,缓缓的闭上了双目:“多谢殿下成全,罪臣去也。”

头颅从高台之上滚落,碰到了一个校尉滚落在不远处的头颅上,两个头颅发出闷响,而后脸贴着脸,双目紧闭,就像是战场之上,为掩护同伴,而被人刺杀的两个兵士,紧紧的相拥在一起。

第608章 曹王

曹王李明此时只剩下了哭腔,甚至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口,如果不是两侧有兵士扶着,此刻的他,已经如一摊烂泥般瘫软在了高台之上。

“放心的走吧,我会照顾好李俊、李杰他们的。”李弘背对曹王李明,望着天际边的鱼肚白,淡淡地说道。

“弘儿,求求你,饶了我吧,我再也不敢了,我可以为你去说服越王等人,让他们放弃抵抗,不要杀我好不好,对了,快禀报陛下,他不会杀我的,求求你,哪怕是把我废为庶人,流放到岭南呢,求求你了弘儿,我不想死,真的,我不想死的,我求求你了,我可是你的皇叔,你这样做,我皇家多年来累积的名声……”

“李弘来迟一步,未曾从反贼韦超手中救出曹王叔,李弘深感内疚啊。”李弘望着快要突破地平线的第一缕阳光,淡淡地说道。

身后在一声轻响后,而后便没有了声音,头颅并没有滚落到高台之下,而是被人用脚挡在高台边缘。

李弘看到都没有看地说道:“找人缝合好,装棺。”

随着李弘一声令下,这座折冲府便在一夜之间,与其他两座折冲府一样,被大唐朝廷瓦解冰消。

而这一切,对于扬州城内的百姓来讲,并不会有什么影响,甚至,在太阳缓缓从地平线升起后,一些刚刚起床的扬州百姓,还不知道这一夜,扬州城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甚至,他们绝大部分人还不知道,这一与往常没有什么两样的平静夜晚,扬州城却是几度易主,在暗流涌动中,在如水的夜色下,已经在缓缓恢复着他当初的样子。

明刀明枪的厮杀场面,从来都是这一时代的强权法则,而扬州城,却在平静的夜晚,尽量的把动乱缩小到了最小的范围之内。

大街上相比往常要寂静了很多,很多百姓如往常一样,开门、打招呼,但早起的空气中,仿佛带着一丝危险的凝重,警示着他们,让他们做平日里一如既往的事情时,都显得小心翼翼,甚至是连说话的声音,都刻意压低了许多。

一些婴孩儿在母亲的怀抱,刚刚哭出一嗓子,便被母亲用甘甜的乳汁堵住了小嘴,生怕他的哭声,惊动了外面的不知所谓,给家里惹来麻烦。

稍微大一些的孩童,在父母的耳提面命之下被禁止出去玩耍,被勒令在无趣的家里,面对着墙壁发呆。

一队队的兵士军容肃杀的走过扬州的大街小巷,向人们证实着,这一夜的危机还在持续,扬州城的动乱好像还没有结束。

一些人悄悄的与邻居交头接耳,互相打听着扬州城如今的形势如何了,朝廷是不是派兵来了?昨夜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儿?刺史大人怎么样了?前段时间来到扬州的曹王他们,如今在哪里?太子殿下是不是能够对抗的了他们?太子殿下是不是能够夺回扬州?朝廷派了多少兵马来镇压?

豪门贵族、世家门阀里的地位颇高的长者,一大清早便沏上一壶茶,坐在院落里神色肃穆的闭目假寐,或者是竖起耳朵倾听着外面的动静,总之是一派威严模样儿。

侍女比往常还要谨慎小心几分的,静静的站在一侧侍奉着,这些真正掌握着家族命脉的权威。

相比于墙外的动荡,院落里的长者在侍女的眼中,则是显得更加重要一些,对她们更有威慑力一些。

她不会明白,扬州城的动乱跟她有什么息息相关利益,她只知道,这个时候如果侍奉不好府里的权威长者,自己的命运可能就会凄惨很多,甚至会被卖给其他人了。

家里的子女同样是小心翼翼,每每从房间出来前往另一个房间,都会不由自主的望向神色肃穆的老人一眼,即想过去探听下老人可有什么打算,有什么应对之策,但又慑于老人在家里的威信,不敢主动上前打扰。

整个扬州城即处于与往日一样的平静中,而又充斥着一些紧张、让人内心深处感到紧张不安的局势里,一切都是那么平常,一切有都是那么的不寻常,往日里的一切景物都在,甚至不曾听见一丝一毫的厮杀声,但处处好像又隐藏着铁马金戈的肃杀气。

越是接近越王李贞的府邸,那股无形的肃杀之气则是越来越浓厚,越是接近越王李贞的府邸,越能感觉到一股让人窒息的压力。

四周的空气像是被凝固住了一样,四周的街道也像是被戒严了一样,百姓的房舍门窗紧闭,门板缝隙处,调皮的孩童眨巴着眼睛,望着外面的手持长矛、横刀、弓弩的兵士。

心里既有羡慕又有惧怕,总之,小手忍不住的扣着门板上的缝隙,聚精会神、紧张兴奋的打量着外面的一切。

李敬业率领着的折冲府,加上原本由骆宾王、魏思温率领的三座折冲府,已经把越王李贞的府邸围了个水泄不通,一些传令兵骑着快马来回飞驰,向李敬业禀报着府邸四周的情况。

太阳从远处照耀过来,带着一丝新生的气象,融入到了这一片凝固的空气中,努力的化解、融合着这一片让人有些窒息的气氛。

“大都督,越王府没有任何动静,但派进去的探子五一而返,全部折在了里面。”骆宾王快速走向李敬业,低声禀报道。

“魏思温何在?”李敬业只见骆宾王,不见魏思温,皱起眉头,看了看前方不远的越王府正门一眼问道。

“回大都督,魏大人他……”

“他怎么了?如实说来!”李敬业心一沉,魏思温一直希望自己过长江往北进攻洛阳,而不是南下往润州、常州方向,现在人不在了,难道出什么事儿了?

还是说,他一直希望自己背上,是早就跟越王、曹王他们串通好了的?

“进了越王府后,就没有再出来过。”骆宾王静静地说道。

“这么说,他早就与曹王等人串通好了?”李敬业直接把心里的推测说了出来。

“下官不清楚,不过在他进去前,曹王李明已经前往了韦超统领的折冲府。”骆宾王观察着李敬业脸上的表情说道。

李敬业却是在这个时候,突然低下了头,让人无法看清楚他脸上的表情,过了好半晌,才听到李敬业突然说道:“韦超之父当年曾在曹王李明的王府里任典军,后来因曹王犯事而顶罪被流放蒲州,曹王想要说服韦超,在太子到达扬州后,怕是会变向的逼迫韦超归附曹王,你立刻率领两座折冲府阻止他们靠近这里。”

“那您这里怎么办?如果您这里要是有个万一,下官又该……”

“这你就不必操心了,两座折冲府三千人的兵力,对越王一个折冲府的一千人兵力,我们占据着优势,你不必担心我的安危。”李敬业依旧低着头,让骆宾王看不清楚,听不出来,李敬业此番话到底是真还是假。

“但……”

“没有那么多但是,你立刻去。”李敬业抬头深沉地说道。

骆宾王心中一沉,看来果然不出殿下所料,李敬业显然已经意识到了,如今扬州城已经不再受他控制,支开自己,这是要夺路而逃了。

首节 上一节 629/9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席卷天下

下一篇:抗日之怒火兵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