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谋天下

唐谋天下 第743节

“这……回殿下,来来往往人太多,每个月基本上都有太常寺、宗正寺的人过来监察,臣需要回去查一番才知晓。”

“就最近这段时间,从长安过来的,都有谁?”李弘挠了挠头,示意咸阳县令往前带路。

“最近的话……”咸阳县令一边走一边想,琢磨着说道:“半个月前倒是宗正寺丞侯思止、太常寺丞王鸿义二人来过。”

“宗正寺掌皇族、宗族、外戚的谱牒,守护皇族陵庙之职。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坛壝、陵寝之事。他们二人来此,自然是无可厚非,下过地宫没有,有没有说过什么?”李弘走在长长的甬道中,时不时敲打着四周厚厚的青石墙壁。

“当日臣未曾陪同,而是有县丞陪同二人一同前往,臣去把县丞叫过来?”咸阳县令看了一眼走走停停的太子殿下,不明白太子殿下昨夜突然而至,今日一早就来到这里的目的。

不过不管怎么样,太子殿下前来,必然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身为咸阳县令的他,也不敢随意说话,只能是实话实说。

李弘随意的点了点头,便挥手示意让他离去,而后便在花孟的陪同下,继续往前行走。

将作监、宗正寺、太常寺常驻此监理的官员,李弘并未让他们陪同,而是只带了咸阳县令一人下地宫,如今咸阳县令一走,偌大的地宫内,就剩下了他们两人。

原本在地宫内干活的工匠,也因为他的到来,早早就被清理了出去,整个地宫也打扫的干干净净,在李弘看来,哪怕就是龙爹此时驾崩,立马入住都没有问题。

不过这样大逆不道的话,他也只敢在心里想想,哪怕是跟花孟也不敢说出来。

“这个咸阳县令怎么会一问三不知?是不是他怂恿过他人什么?”花孟如今疑心越来越大,护主的心也是越来越忠诚,稍微有一点儿对太子殿下不利的事情,花孟都会从最坏处开始着想,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太子殿下解决掉烦忧。

“正常,咸阳乃是京畿赤县,县令是正五品上的官儿,太常寺丞、宗正寺丞虽然是五寺官员,但不过是从六品上的官儿,所以一方县令不陪同,而是由县丞陪同,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何况,职能上,太常寺跟宗正寺也掣肘不到一方县令,赤县的县令会讨好他们那才叫怪事儿了。”李弘悠悠然地说道。

地宫内嗡嗡的回响着他们的话语,但因甬道太长的缘故,等声音传到地宫门口时,不单已经变弱,而且还已经变得越加的模糊,地宫门口的其他官员,根本就听不清楚到底里面传出了什么话语,只是耳边嗡嗡的响起模糊的声音。

墓室分为前中后三室与耳室在内,中室乃是最为宽阔的一间,放置棺椁也叫梓宫的地方,则会进行防潮、防腐的处理,而后以各种珍宝覆盖,其上再加盖所谓的七星板。

李弘随意的扫了一眼便跨步往后室走去,后室放置石床等,其上放衣冠,佩剑等物,以后包括李治生前喜欢的东西,只要不是人,都可以放入这后室之内。

如果觉得不够,那么还可以在两侧的耳室内置放各种喜好的物品,自然在李弘可以用广场来形容的前中后加两侧的耳室面积中,李弘不觉得有什么东西,是这里容纳不下的,只要不真的把紫宸殿搬进来,那么绝对可以放置任何物品。

由此,也让他不得不感叹,帝王家的奢华,也只有身在帝王家之后,才会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其奢华的程度,不然,就是以达官贵族的脑洞,也想像不到,帝王家的奢华为啥叫奢华。

第721章 殉葬

脚步声匆匆在身后响起,李弘从中室缓缓走出来到前室,作为地宫前室,更像是宣政殿一样的朝堂存在。

前室设置宝帐、神座、以及以后要放置的玉制宝绥、谥册、哀册等等,整个前室完完全全的按照朝堂建造,所幸,现在这些神座上,并没有人会去座,除了李弘之外。

咸阳县令带着县丞恭恭敬敬的走进前室,看着眼前的画面,心里就开始噗通噗通的猛烈跳动着。

这里除了他们二人,便是太子殿下与跟着他多年的贴身太监,所以,今日地宫前室这一幕,如果被其他人知晓,不消说,自然是他们二人中的其中一人走漏风声的结果。

“前两日是你陪侯思止、王鸿义来此的?”李弘悠然的问道。

咸阳县丞低头行礼,浑身上下都在颤抖,敢于坐在神座之上的太子殿下,他还是第一次听说,第一次见到,可别忘了,这里就算是寂静无人之时,这些神座也都是带着一定的威严的,任何人都不得亵渎,哪怕是工匠,也要进行一番仪式,才可以修建这地宫的。

但如今,太子殿下就这么随意的坐在神座上,他心里隐隐有些害怕,今日出了地宫之后,太子殿下会不会对他与县令大人,来一个杀人灭口。

“回太子殿下,是臣陪同的。”咸阳县丞的声音都在颤抖,整个人躬着身子,死也不肯在看神座上的太子殿下一眼。

李弘自然不会明白咸阳县丞的想法,有些奇怪的看了一眼县令之后,接着问道:“他们过来监察,可说了些什么?一字不落的说给我听,若有隐瞒或者是遗漏,小心我罢免了你。”

活人殉葬的制度,从汉代开始就已经被取缔,虽然在异域番邦依然还存在,但在中原地区,特别是汉、唐两代,则是以陪葬为主,便是让达官显贵、或者是生前与皇帝关系亲近的皇室宗亲,死后陪葬在皇陵的四周。

就像先帝李世民的皇陵一样,凌烟阁的二十四功臣,包括其他达官显贵、皇室宗亲,都则是以能够在死后陪葬入昭陵为荣。

而李治的皇陵处,如今也基本上展开了这样的形式,除了当初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代表官员,是陪葬进了昭陵外,其余在李治称帝期间的名臣将相,则是会在太常寺、宗正寺的筛选下,选出一些人死后陪葬于乾陵。

这些基本上便是如今李治治下,大唐皇陵的制度,但即便是如此人性化的、高规格的待贤臣名相,依然是有人觉得对于皇帝的威严过于简单。

于是,太常寺丞、宗正寺丞,在监察这奢华到甚至无度的乾陵时,便开始打起了宫人们的主意,看着如此气派恢宏的陵寝,他们显然想要更加加深皇帝死后的权威与尊贵,继而提出了在皇帝死后,选拔数十名在皇帝近前的宫人殉葬。

“你说的可都是真的?”李弘的声音在幽深的地宫内,显得极为森严,咸阳县丞的双腿不自觉的开始打弯。

“臣所言句句属实,但臣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如此实施,只是陪同他们来此时,听见他们提及了此事儿,臣并没有说哪怕一句话,请太子殿下明察。”咸阳县丞都快要哭出声音来了。

太子殿下的威名他又不是不知道,虽然太子殿下并非是一言不合便砍头之人,但罢官、免官可是没少做,或者是流放、发配也是偶有之事儿。

李弘的眉头皱的更加紧实了,这些人都是怎么想的,怎么就能琢磨出这么惨无人道、阴损的殉葬制度来!

“今日之事儿不必向任何人说起,你们下去吧。”李弘坐在神座之上,一手扶着下巴说道。

“是,殿下,臣告退。”咸阳县令刚走了两步,就听见身后传来噗通一声。

急忙回过头的咸阳县令,只见自己的属下突然间跪倒在了地上,抓着自己的双腿,颤巍巍的想要站起来。

“扶他出去吧。”李弘淡淡地说道,只是在这偌大的地宫内,任何缓和的声音,听起来都带着一股森然幽怨的味道般。

“是,殿下。”额头一层细汗的咸阳县令,急忙拽着手下的胳膊,连拖带拽的两人,便狼狈的往外走去。

花孟看着两人的身形走远,突然走到李弘跟前跪下,沉声说道:“殿下,奴婢愿尊从侯思止、王鸿义之提议,殉葬于陛下,奴婢以为,所有的宫人都会愿……”

“砰”一声!

李弘一脚结结实实的,用力踹在了花孟的脸上,花孟两眼瞬间冒出无数金星,整个人随着太子殿下脚上的力道,向对面的神座撞了过去。

砰的一声,整个玉石制做的神座都被花孟躬着的身子,撞的往后移动了好几分。

猫着腰的花孟刚刚站起身,还不等说话,就看见眼前模糊中人影一闪,下巴处结结实实的,像是与一块石头发生了亲密接触吧。

而后整个人再次横飞了出去,额头瞬间碰到了另外一张神座的扶手上,温热的献血瞬间便从额头上涌了出来,眨眼间的功夫,花孟感觉半个脸颊都是热乎乎的。

昏沉的脑袋无法瞬间让身体意识恢复过来,平衡无法掌握的他,条件反射的双手吃力的想要撑起自己的身躯,但还来不及撑起半边身子,太子殿下的脚已经踩在了他的脸上。

“花孟我告诉你,再敢如此说话,我现在就废了你!活人殉葬,你还有没有一点儿人性?宫人招你惹你了,需要为一个死去的人去殉葬?先帝不曾干过的事情,你想让父皇因为此事儿而让整个皇家蒙羞?你想让大唐皇室在历史上背负残暴的罪名不成!狗屁不懂的东西,再敢如此说话,我现在就杀了你!”李弘踩着花孟的脸,声音冰冷而又充满了愤慨之气。

花孟在李弘的脚从他脸上挪开后,闭着眼睛一手扶着下巴,忽然用力一推,只听见咔嚓一声,而后活动了下下巴后,才喘着粗气继续倔强地说道:“奴婢知道了,但奴婢只为殿下一人而活!”

首节 上一节 743/9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席卷天下

下一篇:抗日之怒火兵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