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谋天下

唐谋天下 第784节

“暂时还不会吧,以后就很难说了。不过您没发现吗,这是李弘在用另一种方式,来否决并设计的一份,解决您一直希望他在朝堂上广开言路的决议吗?妾身也帮着你催促过他好几次,那铜匦的提议李弘一开始就反对,现在看来倒也是对的,妾身跟您都错了。”武媚说着说着就叹了口气。

铜匦是她想出来的,是为了使朝堂臣子能够广开言路,能够互相检举、监督朝堂之上的官员,以及对有所乞求、自荐的士子,对农业、百姓、社稷了解,以及下面对朝堂的不同声音,包括一些密谋等,而设计出来的一个铜箱。

铜匦分四道口,每一道口都有它相应的职能,乞求自荐可以投第一道口,社稷、百姓可投第二道,对朝堂之决议不满可投第三道,密谋、告密、揭发检举可投第四道。

而每一道口都是只能够投入,却不能随便取出,而能够打开铜匦查看的人,只有皇帝与皇后跟太子三人。

历史上的铜匦,自然便是由武媚提议而建造出来的,一开始还有一些正能量的作用,只是到了最后,就变成了朝堂臣子诬陷、诬告、相互攻讦的工具,使其丧失了原本该有的意义,从而也真正诞生了大唐酷吏出来。

所以当李弘在受到李治跟武媚的提议后,第一时间便是反对,面对老两口那质问的表情,李弘只能是把事物延伸出去,把铜匦的利弊分析给了两人听。

看着两人不以为然的样子,李弘最终也迫不得已,不得不在宣政殿的广场上,那两棵由他提议栽种的树下,设置了两个铜匦。

其意便是,希望通过两棵树的由来,警告一些依然还有心怀鬼胎,想要暗中攻讦同僚的臣子。

但明显这并不是一个长久的法子,所以在李令月跟上官婉儿找上门后,李弘的报纸传媒大计,便浮现在了脑海里,用此来代替铜匦,绝对是最为完美的。

何况,铜匦的最初设计,谁知道历史上的龙妈,是不是跟他想的一样,也希望能够通过控制话语权,来稳固朝堂与江山,并铲除异己呢?

李弘不知道,但武媚能够从李弘所设计的刊物一事儿上,看穿李弘的心思,这显然就说明,武媚在最初设置铜匦时,同样也是想要造一把杀人于无形的利器,不然的话,她就是再聪明绝顶,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想通李弘最终的用意。

不愧是知子莫如母,无论是太子还是皇后,已然是看到了话语权,舆论导向的重要性,只是在此李弘非彼李弘时,方式方法错了而已。

上官仪也在头疼,铜匦已经让他够头疼的了,两个铜匦内,没人知道里面到底放了一些什么,虽然到现在才刚实施,但已经让一些人的内心忐忑不安,惶恐不已了。

而现在,自己的孙女又开始在自己跟前求情,不为别的,就是希望以后中书省的决议,能够有一份通告给她!

而且还义正言辞的拿出了太子殿下来威胁他,这让他面对自己这个聪明伶俐的孙女时,有种无可奈何的束手无策的感觉。

“再议再议再议。”上官仪挥着手,茶杯也不要了,婉儿你喜欢,你留着喝茶好了。

“不行!”上官婉儿往正厅一站,看着她爷爷义正言辞的喝止道。

“姑奶奶啊,中书省乃是朝廷重要衙署,所有的决议,哪怕从三品的官员,都要报备后才能按职分类、分批查看,你这要中书省报备一份给你崇文馆?这不和规矩啊,大唐律制里也没有这一条不是?”上官仪心中是叫苦连天,自己这个孙女他最知晓了,聪慧之外还是个一根筋,誓不罢休啊看架势。

“但我有太子殿下的旨意,您必须给我,而且您还要让三省六部等衙署定阅我们的‘坊间天下’才行。”上官婉儿挺起小脸,一脸得意地说道。

“胡闹,各个衙署的银子都是皇上的,都是太子的,哪能由爷爷随意花销?还买你的刊物,爷爷自己掏钱买你一份成不成?”上官仪花白的胡须看起来都充满了无奈。

“您起草个旨意不就行了?交由门下批复,太子殿下朱批后,给尚书省就好了,那样不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用朝廷的银子为各衙署订阅了?”

“胡闹胡闹胡闹,不像话不像话不像话,我这就去找太子殿下去,怎么可任由你与公主殿下如此胡来,不成体统不成体统。”

“您现在不是太子少师了,您要去东宫,怕是还没有我容易呢?您还是不要去了,孙女怎么会骗您呢?何况还有公主殿下也参与呢。”

“你是说,你在家里说服我,公主殿下此刻在宫里,正在说服陛下跟皇后吗?”上官仪吓得胡子都跳起来了,太子殿下这是要做什么?

“对啊,只有如此双管齐下,我们的‘坊间天下’才能从一开始就做好。”上官婉儿傲然地说道。

如此儿戏的事情,怎可惊动陛下跟皇后啊,他就不怕被陛下跟皇后训斥?

就在上官仪跟上官婉儿争论的时候,无论是他们两人,还是皇宫里的皇帝跟皇后,都忘了一件事实:那就是如今的东宫,无论是太子太傅、太师、太保,还是太子少师、少傅、少保,如今都是缺空的状态。

第763章 上元节的憧憬

如今的东宫内,无论是三太还是三少,实际上早就已经名存实亡,一开始李治与武媚还曾张罗过,一些有名望的文臣儒将等,都被李治、武媚请问过。

但不管是老臣还是老将,在面对三太三少那位列于三公之上的品级时,还是表现出来了极为浓厚的兴趣,只是当了解了太子殿下的品行,以及如今太子殿下的现况后,特别是当戴至德的陈年往事被翻出来后,这些文臣儒将莫不是脱口而出:“这到底是臣授太子,还是太子授臣?”

何况太子殿下的文韬武略在坊间多有流传,那一篇篇足以媲美先帝的功绩,虽然到头来是给李治做嫁衣,但这些也无法让人忽视,他们如果被任免到三太三少的位置上,自己能够给予太子殿下什么?

没人敢拍着胸脯说,自己可以传授太子什么学问,因为他们懂得太子都懂,他们不懂的太子还懂,这就让他们只能是望而兴叹了。

所以直到现在,东宫内的官员,除了三太三少外,其他倒还是正常按制,无论是太子宾客,还是詹事府等等,都是按照大唐官制任免。

而如今,当李弘把注意力转移到崇文馆,准备把崇文馆变成为,李令月与上官婉儿的顶头上司,想找一个人来监管的时候,才发现东宫的三太三师位置上,灰尘已经积了厚厚一层,自上官仪、许敬宗等人后,这六个位置就一直空着。

从中央军军营回到东宫的李弘,带来了萨利赫一个尾巴,这一次两方的胜败数据,大唐的早已经统计出来,死伤不到七十余人。

而大食则是,如今能够找到并集结在一起的,不论是否还有战斗力,只要还有一口气在,也不过是七十余人。

其他人,不管是在李弘看来,还是萨利赫认为,怕是都已经凶多吉少了。

大唐强悍的战斗力,让萨利赫输的无话可说,这一次李弘的主动结盟与示好,让他在没有弄清楚李弘的最终目的前,也不得不同意这一次结盟,以及让两国停战修好。

这一场溃败,让萨利赫自然是输的无话可说,肥美的羊腿肉在他嘴里都变得没有了滋味儿,端在手里的酒杯一杯接一杯的往肚子里灌。

李弘则是不紧不慢的慢慢享受着美味佳肴与美酒,不出声的陪着萨利赫喝酒。

一旁侍奉他们二人的夜月则是心已经提在了嗓子眼儿上,深怕两人又因为喝酒一言不合再次不顾身份的打起来。

不过好在,这一切并没有发生,两人在喝酒之间的交谈,也只有他们两人明白,只是到了最后,夜月隐隐约约的听到,王兄在邀请李弘有生之年前往一次大食。

李弘出乎夜月意料的,竟然是果断的答应了,而且看着萨利赫还说道:“到时候一定抱着你的亲外甥一同前去。”

一句话把萨利赫气的刚刚灌进嘴里的酒,一口气全部喷了出去,连连骂道某人无耻。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内,整个长安都好像陷入到了忙碌的节奏当中,借着元日的喜庆气氛,皇室宗亲来来往往的出现在大明宫内,拜贺着李治与武媚。

东宫内则是在颜令宾有些焦虑跟紧张的催动下,一直排练着《白蛇传》,一刻也不停歇。

哪怕是普通老百姓,也希望能够在元日七天后,至上元节前中间的这几天时间里,把手头里的事情能够忙完的赶紧忙完,好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比元日还要更加精彩纷呈的上元节。

各国使臣没有一个要走的意思,哪怕是刚刚在中央军军营惨败的大食王子萨利赫,他也很想看看,这在坊间被流传的神乎其神的烟花到底有多美。

所以整个长安城,看起来像是都在忙碌着,但人们忙碌的目的,还是为了能够在上元节的那天,得到更多的享受与自由。

没有人知道今年的上元节,会不会像去年那般,燃放那么多的烟花,哪怕是到如今,朝廷根本不理会民间的呼声,但每一个人却都不约而同的相信,今年必定会有那美到极致的烟花的。

首节 上一节 784/9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席卷天下

下一篇:抗日之怒火兵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