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谋天下

唐谋天下 第791节

实则是指治理江山社稷的四个根本方面:士、农、工、商,四个密不可分的方面,非是阶层。

如此颠倒黑白,在太子殿下的言论之下,商贾们如今已经快要成了不亚于农、工两个阶层地位的阶层了,甚至大有赶超第一阶层士人之势。

如此一来,天下士人必然会有一天口诛笔伐太子殿下,而那个时候,大唐将会陷入内忧外患之困境而不可自拔,其势危矣。

所以狄仁杰在走投无路之时,也只能求助于皇后,毕竟,无论太子殿下如何行事,但向来无论是陛下还是皇后的言语,他基本上都是言听计从。

而今陛下疏于朝堂多年,太子殿下理政,如今已经指望不上陛下能够为大唐解忧,唯有来皇后这里禀奏一试了。

“既然不是为己谋利,那么为何不堂堂正正的禀奏于太子?本宫母仪天下,掌管后宫,朝堂之事当年陛下身为眩晕症时,代陛下理政,已是招来臣子们的谏言、弹劾,如今啊……本宫也累了,落个清净,朝堂政事多年来都是太子掌管,本宫与陛下之所以能够高枕无忧,也是因为相信太子在处理朝政时的能力。”武媚轻飘飘的回绝着狄仁杰的话,不管真腊王子是不是被人陷害利用,但是胆敢生出亵渎之心,这人就该死!

李弘斩他一条臂膀,已经算是轻的了。

“但太子殿下如今不过二十五岁,安西一事儿有裴行俭等人辅助殿下,安东又有陛下御驾在侧,但如果殿下出征西南,岭南一片多为烟瘴之地,易患瘴苈之气,如今并无良药可用于医治。臣深恐殿下如果率军征往西南之地,我大唐将士水土不服……”

“安南都护府的大都护叫刘延佑吧?他任安南都护府几年了?死了没?”武媚欣赏着自己昨天前往上元节前,与裴婉莹一同染的指甲,淡淡的问道。

“但……”

“明日吧,明日你去跟太子亲自说吧,本宫身为皇后可不能再干政了,御史台的李峤,谁人不知道他是太子的人,如果他要是在朝堂之上弹劾本宫干政,就是陛下……怕也不会网开一面的。”武媚从上次之后,就已经决定,无论任何时候,都会坚定的站在李弘的身后支持他。

毕竟,这几年长安城的发展变化太大了,这扩大了近两倍的长安城,当她偶尔有一天,心血来潮的拿出当年的长安地图与现在比对时,面对两者之间的差距,瞬间就把她震惊的是久久说不出话来。

而当汪楼告诉她,如今大唐的都城长安城,已经是一个两百万人口、甚至在往三百万人口发展的巨大都城时,皇后身后的李治,一口茶水噗一下,一点儿都没浪费的,全部喷在了武媚丰满的臀部衫裙上。

“咳咳咳……对……对不起,朕只是觉得,以后要是李弘不听话,咱们俩就威胁他要以长安立国,建立一个大大唐,气死他李弘。”李治咳嗽的脸都红了,但却丝毫压抑不住脑海中想要“造反”的想法儿!

第770章 元芳

长安城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不可思议的数目,当户部与京兆府仔细核对后,都对新建的长安外城,在短时间内竟然吸纳如此多的人口感到震惊。

但这却是铁一般的事实,无论是内城还是外城,整个长安城的人口在持续增长着,而随着这种趋势,以及金吾卫与中央军的镇守,整个长安城就像是一个王国一样,屹立在大唐的土地上。

也难怪李治听到那人口数时,心中莫名其妙的起了“造反”的心理,如果把这么一个富饶的城池纳为己有,而且他一些明显落后于长安的城池统统不要,只留守卫都城的周边畿县,如此一来,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狄仁杰黯然离开了紫宸殿,他并没有发现太子李弘,就在他身后不远处的地方,之所以从一开始就感到紧张,脑门子冒汗,是因为他从一开始便明了,皇后不等自己开口时,就已经知道了自己所为何事而来。

而且当皇后一开口后,狄仁杰便知大势已去,皇后这个时候已经不再反对、置疑太子殿下的任何决策了,这让他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担忧。

“你打算如何处置他?”武媚看着李弘悠哉的从书房内走出来,淡淡的问道。

“不处置,我估计他自己快要忍不住了,有时候人压力太大时,出去散散心也不错。”

“你觉得他会吗?那一直关押在大理寺内的真腊王子你打算怎么办?”

“到时候带走,签字画押后,跟随儿臣一同前往西南,当面与安南王对峙。”李弘信心十足地说道。

武媚看着李弘那跃跃欲试,巴不得肋下生翅飞出长安的李弘,哧哧笑了声问道:“跟你父皇说了吗?他会管你离开长安后,朝堂上的这个烂摊子吗?”

“朝堂现在也没有什么大事儿,父皇应该不会拒绝吧?”李弘心一惊,难不成母后已经试探父皇了,父皇不愿意?

“那这么说来父皇他……”李弘凑到了武媚跟前,眼角的皱纹此时已经是清晰可见,不得不说岁月无情,从来不会永恒的放过谁,就连龙妈如今也难逃岁月的风霜,渐渐闪现在了脸上。

“我可不管你们之间的事情,还是你们自己解决吧。”武媚耸了耸肩膀,看着李弘的视线,显然也意识到自己老了。

“怎么?母后眼角的皱纹很多吗?”武媚有些担忧,伸出手指轻轻摸着眼角。

“不多,过些日子您跟白纯她们去太乙城看看,那什么面膜还是什么玩意儿的,做出来说是不错,只是不成熟,不敢拿给您用,您可以召白纯进宫,问问她,说不准有了您的意见后,能够……”

“那是干什么用的?你说了这么多废话。”

“哦,就是女人用来保养的,延缓衰老的,就是心理作用罢了,其实我觉得啊,只要摆正心态、修身养性,才是最好的延缓衰老,保持年轻的秘诀,心态!心态!心态很重要!”

“你啊,哪能理解女人对容颜的在意,累了,回你的东宫去吧。”看着呵欠连天的李弘,武媚也心知,这些日子为了上元节可是忙坏了,也该让他歇歇了。

狄仁杰并未在第二日前往东宫觐见太子李弘,而是在春耕大典来临之前,狄仁杰禀明李弘,选择了暂时的辞官归隐。

他想要去大唐的角角落落,走一走看一看,看看如今的大唐,到底在这几年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不是真的已经让天下绝大部分百姓,不再为填饱肚子而奔走、或者靠卖子女、食树皮观音土而苟活了。

士、农、工、商,无论是哪一个阶层,不应该是由朝廷来为他们定义他们的阶层,就算是一开始由朝廷定义了他们的地位高低,分出了三六九等,但难道你就不允许他们的地位高低发生变化吗?

当士人不再忠君爱国,当士人为江山社稷,百姓福祉做的贡献越来越少,当他们不再满足于朝廷对于他们的地位时,这些是朝廷的错,还是他们自身的错?

自身都不再维护着朝廷最初给他们的一等地位,不再踊跃积极的为朝廷建言献策,不再以天下苍生之福为己任,成天想着争名夺利,躺在功利簿上,自甘堕落,理所当然、高高在上的做他们的第一等人。

这样对朝廷公平吗?凭什么在他们不思进取时,还要继续维护他们高于农、工、商的地位?凭什么就不能让人家超越他们?凭什么就不能在四者之间存在良性的竞争?

而商贾则越来越多的为百姓福祉辛苦奔波,为大唐的发展做着最大的贡献与努力,他们凭借自己的吃苦耐劳精神,与农、工两者发展着大唐的新生事物,创造着前所未有的财富,他们凭什么地位就要低于文人士子?

大唐不识字的百姓多如牛毛,哪怕是长安城的百姓,随便拉出两个人来,估计里面就会有一个不认字之人,为何文人士子从来不去想如何帮助他们,反而是鄙夷他们的存在与卑微,不屑与他们为伍呢?

可这些目不识丁之人,难道就没有为大唐创造财富吗?那些早起的目不识丁之人,如果不再早起,长安城会是什么样子?

文人士子发现了新奇的奇技淫巧时,一个个眼中放光,却从骨子里认为农、工、商不配拥有,但他们难道不知道,他们手里的众多新奇玩意儿,都是出自人家之手?凭什么人家就不配拥有?

没有人家的付出,能有你手里想要的东西吗?

所有的存在于我们生活中察觉不到的细节,衣食住行等等,难道创造、发展这些的劳动者,就该在创造出来后为文人士子服务,而后继续卑微着自己的身份吗?让文人士子看不起吗?

狄仁杰的脑海中一字不落的回响着,在崇文殿时,太子殿下掷地有声的话语,他很不理解其中的关联,士农工商多年来一直存在的阶层,为何到了太子殿下这里,变成了完全无用之物。

这样新奇的观念,他无法、也很难在第一时间消化掉,但不管如何,太子这番话,在突出农、工、商之时,倒是并未刻意贬低文人士子,说白了,只是在为他们争取一个,太子殿下嘴里的公平跟公正。

所以,狄仁杰需要去看一看大唐在日新月异中发生变化时,那些不曾引起人们注意的阶层,是不是真的如太子殿下所言,为大唐的时代发展、强大与繁荣,做出了不亚于文人士子辅助朝廷治理江山社稷的重要性。

大理寺卿的位置暂时搁置,给你三年的时间,三年后你回来,我依然任你为大理寺卿,你不回来,我大理寺卿的位置自然由他人任职,但!你狄仁杰下狱!

至于为何要把自己下狱,狄仁杰很清楚,以自己昨日绕过他与陛下,觐见皇后的大不敬,足以问罪自己了,所以他无话可说。

首节 上一节 791/9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席卷天下

下一篇:抗日之怒火兵魂

推荐阅读